GBT14405-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5.8.4.9水平导向轮在垂直于轨道方向上的轴线倾斜度公差αF,水平导向轮在沿轨道方 斜度公差βF,水平导向轮底面至轨道上平面高度hF的高度差△hF(GB/T10183.1中表 差),见图19。弧面水平导向轮或QU型轨道可不考虑αF的影响
5.9.1电气设备的选用原则
GB/T14405—2011起升机构不应选用频敏电阻器。5.9.1.4起重机进线处应设隔离开关或熔断器箱。5.9.1.5当采用按钮盒控制时,控制电压不应大于50V。5.9.1.66对电磁起重机,起重电磁铁的电源在交流侧的接线,应保证在起重机内部各种事故断电(起重机集电器不断电)时,起重电磁铁供电不切断,即吸持物不脱落5.9.1.7如果用户要求对起重电磁铁设置备用电源(如蓄电池)时,备用电源支持时间不宜小于20min,应同时提供自动充电装置及其电压的指示器,并应有灯光和声响警告装置示警。该电源可接入起升制动器回路,或起升制动器应具有手动释放功能5.9.1.8B当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时,对用于安全保护的联锁信号,如极限限位、超速等,应具有直接的继电保护联锁线路。5.9.2馈电装置5.9.2.1设计应满足GB/T3811一2008中7.2.2.2的要求。5.9.2.2起重机电源馈电装置优先采用符合JB/T6391.1、JB/T6391.2要求的滑接输电装置,也可采用电缆、铜线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5.9.2.33小车馈电装置应采用悬挂电缆小车导电或符合JB/T6391.1、JB/T6391.2要求的滑接输电装置。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铜线、型钢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5.9.2.4小车采用悬挂电缆导电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在桥架或小车架的适当部位设置固定的接线盒(箱);b)为使车体运动过程中电缆不受过大拉力,可附加电缆牵引绳索;c)宜采用扁电缆:d)采用圆电缆时,电缆截面在2.5mm及以下的可选用多芯电缆,4mm及以上的可选用三芯或四芯电缆,其中16mm²及以上的圆电缆宜选用单芯电缆。5.9.3电气设备的安装5.9.3.1电气设备应安装牢固,在主机工作过程中,不应发生目测可见的相对于主机的水平移动和垂直跳动。5.9.3.2起重机或小车运行时,馈电装置中裸露带电部分与金属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30mm,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时,其间距应大于最大晃动量加30mm。5.9.3.3四箱及四箱以下的电阻器可以直接叠装,五箱及六箱叠装时,应考虑加固措施并要求各箱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80mm,间距过小时应降低容量使用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5.9.3.4电阻器应加防护罩,并注意散热需要的空间。室内使用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的IP10,室外使用不应低于IP135.9.3.5安装在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其防护等级可以为GB4208中的IP00,此时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栅栏、防护网等;室内应留有不小于0.6m宽的检修通道。5.9.3.6室内使用的起重机,安装在桥架上的电气设备应无裸露的带电部分,最低防护等级为GB4208中的IP30。5.9.3.7室外使用的起重机,桥架上的控制柜,安装在无遮蔽场合时,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的IP54;有遮蔽场合安装使用时,外壳防护等级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防护要求。5.9.4导线及其敷设5.9.4.1起重机上应采用铜芯、多股、有护套的绝缘导线,司机室内允许采用无护套的铜芯、多股、塑料绝缘导线。20
GB/T144052011
5.9.4.2起重机上移动用电缆,宜采用丁睛聚氯乙烯扁型软电缆,橡胶扁型软电缆,重型橡套软电缆或 船用软电缆 5.9.4.3起重机上的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的多股单芯导线的多股多芯导线。对电子装 置、油压伺服机构、传感元件等连接线的截面不作规定。 5.9.4.4不同机构、不同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的电线敷设CECS 516-2018-T 混凝土预制桩啮合式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应尽量分开。安全照明线宜单独敷设, 5.9.4.5 交流载流25A以上的单芯电线(或电缆)不允许单独穿金属线管。 5.9.4.6 传送低电压、低功率的电缆线,不应与动力电缆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线使用同一根多芯电 缆,必要时还应采用屏蔽电缆, 5.9.4.7 所有导线中均不应有中间接头,照明线允许在设备附近用过渡端子联接。 5.9.4.8 应采用有防松措施的接线座。 5.9.4.9 电线敷设可采用线管、线槽或电缆桥架,且应尽量引接到电气设备附近,尽量避免人员可能触 及到外露电线。对有相对移动的场合,可穿金属软管敷设。 5.9.4.10 电缆允许直接敷设,但在有机械损伤、化学腐蚀、油污浸蚀的地方应有防护措施。 5.9.4.11 电缆固定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倍电缆外径,扁形移动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倍 电缆厚度,圆形移动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8倍电缆外径。 5.9.4.12 导线穿过的金属管、孔、洞处,必须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导线磨损。 5.9.4.13 接线盒(箱)的内腔,应有足够的引线空间 5.9.4.14 导线与其端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冷压钳将导线与冷压铜端头压紧、不会脱落。 5.9.4.15 线管、线槽、电缆桥架内、司机室地板下等导线密集的地方,应将导线整理成束,导线的两端 应有与电路图或接线图一致的永久性识别标记和线束号 5.9.4.16室外使用的起重机、司机室、电气室和电气设备的进出线孔、电缆桥架、线槽和线管的进出线 口均应采取防雨措施,且不应积水
5.9.5.1司机室和电气室内的工作面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1x。必要时可补充桥下作业面用照明,桥 下照明应考虑三个方向的防震措施。其灯具的安装应能方便地检修和更换灯泡。 5.9.5.2固定式照明的电压不宜超过220V,严禁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的回路。可携式照明的电压 不应超过36V,交流供电时,应使用隔离变压器。起重机上至少应具有2只供插接可携式照明用的 插座。 5.9.5.3照明、讯号应设专用电路,电源应从主断路器(或主刀开关)进线端分接。当主断路器(或主刀 开关)断开时,照明讯号电路不应断电,照明、讯号电路及其各分支电路均应设置短路保护
主梁、端梁、平衡梁等重要结构件应进行喷(抛)丸的除锈处理,达到GB/T8923中的Sa2 余构件应达到Sa2级或St2级(手工除锈)
5.10.2.1起重机面漆应均匀,细致、光亮、完整和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针孔及 严重流挂等缺陷。 5.10.2.2推荐的漆膜总厚度:对室内起重机为75μm~105μm;对室外起重机为80μm~120μm。根 据起重机工作环境需要,也可供需双方另行约定。 5.10.2.3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中规定的一级质量要求
0.2.1起重机面漆应均匀,细致、光亮、完整和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销 流挂等缺陷。 0.2.2推荐的漆膜总厚度:对室内起重机为75μm~105μm;对室外起重机为80μm~120μn 重机工作环境需要,也可供需双方另行约定。 0.2.3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中规定的一级质量要求
GB/T14405—2011
起重机试验应 试验前和试验中,应进行相关检查和检测。本 标准提供的常用检查和检测方法,适用于起重机的最终检验、试验
6.2.1桥架的装配检测条件
GB/T14405—2011
6.2.4小车轨道直线度的检测
将两等高支架分别置于轨道的两端(轨距外侧),按图23所示拉紧一根直径为$0 $0.52mm的钢丝,然后用钢尺测量钢丝与轨道头侧面间的距离,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测 长。取钢丝与轨道头侧面间距的最大值与等高支架之差即是该钢轨头部的水平直线度。
如图24中a),记录用钢直尺测量轨道底部尺寸得出的数值除以2为a值,轨道梁主腹板厚度值除 以2为α值,用钢尺分别测量z和,值,则K=(α十z) (ai+)为实测值
6.2.6小车轨道上任一点处相对应的两轨道测点间高度差E的检测 如图24中b),记录调整塞尺使水平仪达到水平状态时的厚度值,就是其高度差E值
6.2.7小车轨距检测
使钢尺(或有依托钢卷尺)与轨距中心线呈90°,至少分别测量轨道的两端和跨中三点,这 距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不应大于小车轨距公差A
6.2.8小车轨道上任一点处车轮接触点高度差Ah.的检测
用刚性良好,四个车轮支承点平面度符合9级精度的模拟小车放在小车轨道上,在全长 在任意位置上停止,用塞尺检查车轮踏面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在全长上取最大值定为此项 图25
GB/T144052011
6.2.9主梁腹板局部翘曲检测
测量方向和位置可以任意选择,按图26方法测量,其量具内侧与腹板间隙的最大值即为主 部翘曲数值。测量长度为1m。
6.2.10漆膜总厚度的检测
使用漆膜厚度仪在主梁、端梁上每10m²(不足10m²的按10m²计)作为一处,每处测3~5点,每 处所测各点厚度的平均值不低于总厚度的90%,也不高于总厚度的120%,测得的最小值不低于总厚度 的70%。
6.2.11漆膜附着力的检测 按GB/T9286中规定的刀具,用划格方法(如图27),在主梁取6处,在端梁取4处进行测试。划格 时刀具与被测面垂直,用力均匀,划格后用软毛刷沿对角线方向轻轻地顺、逆各刷三次,再检查漆层剥落 面积,切口交叉处涂层允许有少许薄片脱落,其剥落面积不应大于5%。
6.2.11漆膜附着力的检测
GB/T14405—2011
GB/T14405—2011
方法2:适用于车轮轴承座为腹板镗孔式(只在型式试验时检测)。 建立测量点:如图30所示,各车轮处均以O为圆心,在接近于车轮踏面直径的E圆周上确定四个 测量点A、B、C及D,其中前三点需在腹板上分别钻出$18mm的孔备测量用。 确定基准线:在小车轨道两端S1、S2距离处(见图30),用卡子各固定一根钢尺(或钢卷尺),并以两 轨道的内侧面为量点,分别找出两钢尺上的小车轨距的中分点,并做标记
说明: 固定套管纵刻线; 微分筒内径千分尺; 3 微分筒端面;
GB/T14405—2011
计算偏斜值:图32为车轮在垂直与水平平面内的安装状态。 设图示车轮的偏斜方向为正,则反其向者为负。图中a、b、c及d代表相应各测点到基准线之间 在计算中,所注下脚编号即表某个车轮的数据,所注上脚“"”和“"”即表示该点的第一及第二次读数 例如,图30中车轮1在水平面内车轮轴中心线偏斜度9,:
5.3.2.2起重机及小车车轮在垂直平面内车轮轴中心线倾斜度(空载小车位于跨端)饣的检测 方法1(仲裁):适用于车轮轴承座位为角型轴承箱式。 把磁力座垂直倾斜仪吸在车轮基准端面上,如图33。顺时针旋转百分尺,当听到百分尺棘轮响声 时,记下百分尺读数,令其为α。继续旋转百分尺同时观察水平指示器,当水平指示器水平时,停止旋 转,并且记下百分尺读数令其为b。则α、b二个读数之差与测量长度之比即为此项实测值。
方法2:适用于车轮轴承座位为角型轴承箱式 将矩形水平仪靠在车轮的基准端面上,下部垫塞尺使水平仪器恢复水平,此时所垫塞尺 量长度之比即为此项实测值,如图34
GB/T144052011
方法3:适用于车轮轴承座为腹板镗孔式。 参见6.3.2.1中方法2的内容,得出各车轮测量点C、D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然后计算偏斜值, 例如,图30中车轮1在垂直平面内车轴中心线倾斜度公差(车轮垂直倾斜度)t:
3水平导向轮在垂直于轨道和沿轨道方向上的轴线倾斜度公差αF和阳F的检测 矩形水平仪分别沿垂直轨道(αF)和沿轨道(βF)方向,放于水平导向轮的上水平侧面,在水平 塞尺使水平仪恢复水平,此时所垫塞尺总厚度与测量长度之比即为此项实测值
6.4机构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检测
6.4.1机构速度的检测
各起升机构的升、降速度和各运行机构的运行速度均可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检测。 方法1(仲裁): 设置两个已记录距离的开关,当触杆离开第一开关即触动开始计时,触杆触到第二开关时则计时终 了,并用该记录的时间间隔去除记录的距离,即得出所测速度。 方法2: 在规定的稳定运行状态下,记录仪表所测得电动机或卷筒的相应转速,再进行速度和调速比的 换算
6.4.2起升机构下降制动距离的检测
方法1(仲裁): 在机构高速级轴线上的一个传动件(例如,轴或联轴器)上,对圆周作不少于12等分的标记(越明显 越好),将光电计数器与机构控制系统联锁,断电瞬时开始计数。计数器的测头对准等分标记,在起升机 构以慢速挡稳定下降制动停止后,用所测的计数进行换算。 方法2: 采用直径为1mm钢丝绳,一端系一小碗,另一端与固定的微动开关(触点常闭)相连,常闭触点接 在用接触器控制的下降回路中,蛇的质量应足以使开关动作,切断下降电路,测量时小放在载荷( 码)上,当额定载荷以慢速档下降到某一位置时,小碗与载荷分离,此时下降电路立即被切断,载荷随即 开始下降制动,到载荷停住后,所测得小碗与载荷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下降制动距离,连测三次,取其 平均值。
6.5起重机噪声的检测
在跨中起额定载,时开动起重机运 和起升机构,但不得同时开动两个起升机构。在操 作座椅处用声级计A档读数测噪声,测试时脉冲声峰值除外。总噪声与背景噪声之差应大于3dB (A)。总噪声值减去表19背景噪声修正值)所列的修正值即为实际噪声,然后取三次的平均值
示准分享网VW/W/
GB/T144052011
对于地面操纵的起重机(含遥控起重机),噪声测定取为地面的模拟位置,距负载小车垂线下旁不大 于6m处测量
6.6电控设备中各电路绝缘电阻的检测
在空气的相对湿度小于85%,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各机构主回路、控制回路,对地的绝缘 电阻。
6.7验证抓斗的抓满率
6.8验证起重电磁铁的吸重能力和电控系统
正起重电磁铁的吸重能力和电控系统的保磁能力
用表面平面度应小于3mm、面积应大于电磁吸盘面积,其重量与起重电磁铁额定吸持能力相等的 试块进行吸重试验。 将起重电磁铁放在被吸持物的表面上,起重电磁铁通电后,开动起升机构离地100mm~200mm, 验证其吸重能力
GB/T 144052011
对于地面操纵的起重机(含遥控起重机),噪声测定取为地面的模拟位置,距负载小车垂线下旁不大 于6m处测量
6.6电控设备中各电路绝缘电阻的检测
在空气的相对湿度小于85%,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各机构主回路、控制回路,对地的绝缘 电阻。
6.7验证抓斗的抓满率
正起重电磁铁的吸重能力和电控系统的保磁能力
用表面平面度应小于3mm、面积应大于电磁吸盘面积,其重量与起重电磁铁额定吸持能力相等的 试块进行吸重试验。 将起重电磁铁放在被吸持物的表面上,起重电磁铁通电后,开动起升机构离地100mm~200mm, 验证其吸重能力
6.8.2验证起重电磁铁电控系统的正确性
6.8.3验证起重电磁铁备用电源的保磁能力
GB/T 144052011
重电磁铁通电吸持重 切断起重机内部电源 吸持的重物不应坠落。此间,观察自动充电装置 装置应正常报警或警示
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起重机及其部件的结构承载能力。 每个起升机构的静载试验应分别进行,静载试验的载荷为1.25G,试验前应调整好制动器。 首先对主起升机构作静载试验。起升额定载荷(逐渐增至额定载荷),小车在桥架全长往返运行,并 开动起重机运行机构(不允许同时开动3 查各项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载荷,将空载小 车停放在极限位置(抓斗、起重电磁铁应放至落地),定出检测基准点 主起升机构置于主梁最不利位置,先按1.0G。加载(双小车或多小车时,按合同约定进行试验),起 升离地面100mm~200mm处悬空,再无冲击地加载至1.25G,后,悬空时间不少于10min。卸去载荷 将空载小车停放在极限位置(应使抓斗及起重电磁铁落地),按6.2.3.2的方法检查起重机主梁基准点 处应无永久变形、且主梁实有上拱度符合5.3.9的要求,即可终止试验。如有永久变形,需从头再作试 验,但总共不超过三次,不应再有永久变形。 试验后,目测检查是否出现永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起重机的性能和安全有影响的损坏,检查连接 处是否出现松动或损坏。 试验的超载载荷部分,应是无冲击地加载。抓斗起重机的静载试验,宜在额定载荷的基础上,再问 斗内一块一块地添加比重较大的重物(例如,生铁块)的方法直至达到静载试验载荷;吊钩起重机的静载 试验的超载部分(电磁起重机,可摘下起重电磁铁,在吊钩上按此法加载),宜采用附加水箱,向箱内注
GB/T14405201
水,达到无冲击地加载
6.9.4额定载荷试验
目的是通过额定载荷试验进一步测试起重机的相关功能指标。 主起升机构按1.0G,加载,作起重机和小车运行机构、起升机构的联合动作,只允许同时开动两个 机构(但主、副起升机构不应同时开动)。此间按6.4.1、6.4.2和6.5分别检测各机构的速度(含调速) 制动距离和起重机的噪声。 按6.7方法检测抓斗的抓取性能,按6.8.1、6.8.2和6.8.3方法验证起重电磁铁的吸重能力、电控 系统的正确性和备用电源的保磁能力 依合同约定检测起重机的静态刚性。先将空载小车放在极限位置,在主梁跨中找好基准点,将小车 主起升机构置于主梁最不利位置,按额定起重量加载,载荷离地100mm~200mm处悬空,保持 10min。测得主梁下挠数值后卸载,将主梁下挠数值再除以起重机的跨度,即为起重机的静态刚性。
动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起重机各机构和制动器的功能。 起重机各机构的动载试验应先分别进行,而后作联合动作的试验。作联合动作的试验时,同时开动 的机构不应超过两个。 起升机构按1.1G。加载,试验中对每种动作应在其行程范围内作反复运动的起动和制动,对悬挂 音的试验载荷作空中起动时,试验载荷不应出现反向动作。试验时应按该机的电动机接电持续率留有 操作的间歇时间,按操作规程进行控制,且必须注意把加速度、减速度和速度限制在起重机正常工作的 试验后,目测检查各机构或结构的构 否有损坏,检查连接处是否出现松动或损坏
起重机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7.2.1每台起重机出厂前都应进行相关检验,检验合格后(包括用户的特殊要求检验项目)方能出厂 制造商应向用户提供起重机《产品合格证明书》和检测报告。 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0。
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0
示准分享网VW/W/
GB/T 144052011
7.2.3起重机宜在制造商进行整体预装,并进行空运转试验。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 用现场进行整体总装的正确性。 7.2.4组装后各部件应分别进行空运转试验,正、反方向运转,各试验累计时间不应少于5m
GB/T144052011
7.2.5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按产品图样及本标准进行逐项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准予验收,并向 用户签发《产品合格证明书》
7.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DB15/T 1597-2019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应急处置导则(蒙),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达一年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a 产品合格证明书; b) 产品使用操作维护说明书; c) 装箱单; d) 安装图; e) 备件及易损件清单; f) 主要外购件的合格证和说明书; g) 专用工具、仪器清单(如有时); h) 其他。 .2.5 危险、易碎、防潮等包装箱、件,应分别注明危险、易碎、放置方向等符号字样 8.2.6大型零部件和包装箱的质量、重心吊挂点、应有标志.并应标明件号
示准分享网VW/W/
GB/T14405—2011
8.3.1起重机的运输应符合铁路、公路、航运的有关运输要求。 8.3.2起重机的贮存,应对零部件妥善保管,注意防锈、防潮、通风和防止变形。 8.3.3起重机的贮存DBJ50/T 043-2016 工程勘察规范.pdf,应防止大型结构件变形和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