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0975.18-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pdfICS 77.120.10 H 12
GB/T20975.18—2020 代替GB/T20975.18—2008
DB33/T 2324-2021 现代国有林场评价规范.pdf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37个部分: 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镓含量的测定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22部分:铍含量的测定; 第23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第24部分:稀土总含量的测定;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第27部分:铺、镧、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8部分: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9部分: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30部分:氢含量的测定 加热提取热导法; 第31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32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第33部分:钾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4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5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36部分: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7部分:锯含量的测定
GB/T 20975.182020
GB/T20975.182020
GB/T 20975.18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005.2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005.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75.182020
将样品加工成厚度不大于1mm的碎屑!
按表1称取质量(m。)的试样(4.4),精确至0.0001g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GB/T 20975.182020
4.6.4根据试料中铬质量分数分别按下述处理:
4.7.1根据铬质量分数,工作曲线绘制分为以下
a 铬质量分数为0.0001%~0.0050%时:在6个带刻度的50mL比色管中,分别移人0mL 0.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铬标准溶液B(4.2.15),加人2.0mL硝酸铺 铵溶液(4.2.10),用水洗管壁并稀释至30mL,混匀。以下按4.6.24.6.5进行, b) 铬质量分数为>0.0050%~0.60%时:在7个带刻度的50mL比色管中,分别移人0mL、 4.00mL、10.00mL、20.00mL铬标准溶液B(4.2.15)和2.00mL、4.00mL、6.00mL铬标准溶 液A(4.2.14),加人2.0mL硝酸铈铵溶液(4.2.10),用水洗管壁并稀释至30mL,混匀。以下 按4.6.2~4.6.5进行。 4.7.2放置10min后,弃去少许上层溶液,移取部分系列标准溶液于相应的吸收池中,于分光光度计波 长545nm处,以水作参比,测量其吸光度,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以铬量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铬含量以铬质量分数wc.计GB/T 42176-2022 海浪等级,按式(1)计算
GB/T20975.182020
m,V。X10 ×100% m.V
式中: m1一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铬量,单位为微克(ug); V。一一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一一移取的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铬质量分数≥0.0010%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铬质量分数<0.0010%时,计算结果保留 位有效数字。数值修约执行GB/T8170一2008中3.2、3.3。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GB 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 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 色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 盾法或外延法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