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336-2021 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pdf7.7.5恢复水位观测
7.7. 6 原始资料与成果
7.7.7 野外调查表
应按附录C的要求填制。
HLJJFT 1.1-2017 标准化工作指南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7. 7. 8 其它技术要求
应按照GB50027的要求执行。
通过保持固定水头高度向试坑注水,量测渗入土层的水量,在野外现场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渗透 系数。
7. 8. 2 布置原则
在以往成果资料不足以满足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精度的地区部署。
7.8.3渗水试验的方法
渗水试验最常采用双环法,在试坑底嵌入两个铁环,内、外坏直径分别为0.25m和0.5m,试验时往 两个铁环内同时注水,用马利奥特瓶控制外环和内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如10cm)根据内环所 得的资料按上述方法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7.8.4渗水试验流量观测需符合的规定
需符合的规定如下: a)流量观测精度为0.1L; b)开始的5次流量观测间隔5min,以后每隔20min观测一次; c)连续两次观测流量之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试验,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7.8.5渗水试验的成果资料
渗水试验需提交如下成果资料: a) 渗水试验平面位置图: b) 水文地质剖面图与试验安装示意图: c) 渗透速度历时曲线; d) 渗透系数的计算; e) 原始记录表格等。
如果已有动态监测网不能满足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精度的要求,根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选 择主要泉水和重要的机民井、地表水等进行动态监测,争取获得一个水文年的动态资料。主要监测水位、 水质、水量、水温等内容。其他技术要求应按照DZ/T0133。
7.10地下水水位统测
7. 10. 1 布置原则
布置原则如下: a)地下水水位统测点剖面布置、区域性地下水位统测点均匀布置,根据不同的情况应考虑含水 层富水性强弱,承压水或潜水,水质类型,所处的部位等,在多层含水层分布区,应设置分 层地下水水位统测点; b)泉水应按不同类型、不同含水层(组)、泉水分布密度设置泉水水位统测点。
7.11.1采样范围与要求
采样范围与要求如下: a)在水文地质观测点(机井、民并、泉及地表水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按表2工作量定额 标准采取水质分析样,在所有水样采取点中10%~30%应采集多项分析水样; 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代表性水源井应采集生活饮用水分析水样(指按GB5749要求的项目取样, 下同); 抽水试验孔(井)应分层或分段采集多项分析水样: d 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初次观测时应采集多项分析水样,观测期内应依据水质情况定期采集简分 析水样; 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分布区、癌症高发区、地 下水污染区应增加采集专项成分分析水样; 应在现场测定水温、颜色、混浊度、嗅和味,电导率,Eh值、pH值、溶解氧、肉眼可见物等 指标。
7.11.493项水质分析
具体分析项目按GB/T14848执行。
专项分析包括: a)放射性高背景值或高异常地区应增加放射性元素含量或指标分析: b)工矿、城镇、农灌区及其附近地下水已受污染或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应增加与三废排放和使 用农药、化肥等有关的有害、有毒物质和组分分析; C 地方病区应增加可能与地方病有关的特殊指标和微量元素分析; d)矿区附近应增加与矿产有关的有害微量元素分析
7.11. 6 同位素分析
方法选择和采样要求如下。 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用同位素方法: 1 研究地下水补给来源宜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 2) 研究地下水的形成环境宜采用硫稳定同位素: 3) 地下水年龄较轻的宜采用3H等测定;地下水年龄在几千年至三万年的可采用14C测定 更老的可采用36C1等方法测定。 b)采样基本要求: 1)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部署同位素采样剖面,剖面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 2)不同含水层应有样品控制:
3)在条件复杂区、水文地质边界附近宜加密采样: 4)应采集相关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样品: 5)样品采集与保存按照HI493执行。
野外验收的依据主要有:项目任务 总体设计 年度工作设计、有关技术要求。
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8.2.2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8.2.3原始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8.2.4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野外工作总结。
8.3.1全部野外实际资料:野外原始图件,野外记录本、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 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样品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各类典型实物标本,过渡性综 合解释成果资料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其它相关资料。 8.3.2质量检查记录。 8.3.3野外工作总结。 8.3.4野外验收路线手册:内容应至少包含3条调查路线的主要内容。
9.1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9.1.1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以水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 9.1.2地下水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避免重复计算与漏算, 9.1.3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 并遵循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做出评价。 9.1.4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按地下水盆地或地下水系统进行。 9.1.5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宜对深层地下水资源潜 力做出评价;在缺水地区应按照生活饮用水、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对淡水、微咸水和局 水做出分质评价。 9.1.6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研究的过程,贯穿于勘查过程的始终,宜在已有水文地质普查或水 文地质勘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勘查资料的累积,不断修改或深化历次的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 9.1.7可根据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研究程度,选择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水量计算与评价。 应根据勘查任务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计算与评价。逐 步建立区域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信息系统
9.2地下水补给资源评价
9.2.1地下水补给资源确定注意的问题
注意问题如下: a)利用各单项补给资源之和计算总补给资源时,应对各单项补给资源进行具体分析,以避免在 数量上有重复的项目相加: b 地下水补给资源计算时,应结合地下水动态、多年气象、水文资料综合分析,计算地下水多 年平均补给资源及特征年份(丰、平、枯)地下水补给资源。
9.2.2资源计算评价
包括天然补给资源、人工补给资源、开采条件下补给资源、地下水储存资源、开采资源等资源量的 a)天然补给资源计算: 1)在补给边界地下水径流的流入量使用断面法按线性渗透定律分段计算: 2)大气降水入渗资源一般选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在潜水分布区,地下水径流条件差并 以垂直入渗补给为主时,降水入渗系数可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在径流条件好时, 降水入渗系数可用均衡或有限差分法计算; 3) 地表水入渗补给资源中,河渠入渗补给资源可根据河渠的上、下游断面的资源差或有关 河渠渗漏公式计算:其它地表水入渗资源可选用均衡法计算: 4) 含水层越流补给资源,根据开采含水层水位同上、下相邻的含水层水位差,按线性渗透 定律公式计算: 5)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可按以上各项补给资源之和计算,也可以用地下水排泄资源与储存 资源的变化资源之代数和计算; 6)当地下水排泄资源是河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时,地下水补给资源可采用基流水文分割 法计算,计算时应考虑时间的迟后效应。 b)人工补给资源计算: 灌溉水入渗补给资源一般应选用灌溉回归系数法计算,也可根据灌溉资源减去排放资源 蒸发资源及其他消耗资源计算 2)其它人工补给资源可根据补给方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C 开采条件下补给资源的计算:开采条件下补给资源的计算除按天然补给资源和人工补给资源 的计算方法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地下水流入资源应采用稳定降落漏斗的水力坡度计算; 2)越流资源、地表水和降水的入渗资源及人工补给资源应根据开采含水层的设计水位降深 计算。 d 地下水储存资源的确定:地下水储存资源应分别计算容积储存资源和弹性储存资源;容积储 存资源的计算深度应达到重点勘探研究深度;弹性储存资源计算深度应与承压含水层顶板深 度一致;储存资源计算范围应包括主要可开采含水层的分布范围。 e 开采资源的确定: 1)开采资源的确定是个协调开采活动与地下水水质、水量时空格局的运筹过程,应主要从 水质、水量保证程度和环境效应的角度,对地下水系统最大可能而且允许的取水资源做 出估计; 2)开采资源应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结合取水构筑物类型和开采方案规划,在环境效应评价 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3)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宜采用水量均衡法、水文分析法、解析法等计算允许开采资源 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采用数值法,把规划的需水量作为开采资源,再结合不同开采 方案预测水位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发展趋势论证开采资源的保证程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水源地、富水地段充许开采量计算评价: 根据历年降水量、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动态、开采量长期监测资料,以及是否引发地下水 环境问题,计算评价地下水环境问题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开采潜力。地下 水环境问题约束可以转化为地下水最大允许水位埋深和最大允许水位降深约束; 2 岩溶水含水层系统,地下水位下降不能导致海水、咸水、污染水等劣质水入侵;同时, 还要满足下列条件:①对于泉排型岩溶水含水层系统一一天然条件下泉水是岩溶地下水 的主要排泄方式,最大充许水位降深的确定原则要满足地下水动水位标高不低于泉水出 流标高、要保证泉水维持一定的景观流量、以实现其观赏功能且能够维持下游的生态环 境需水量(如维持一定的河水基流量等);②对于潜排型岩溶含水层系统一一天然条件 下侧向径流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最大充许水位降深的确定原则要满足地下水 动水位不在第四系覆盖层底板上下波动、确保不会发生岩溶塌陷、地下水位降低不会对 下游水源地的止常开采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水的捕获量(地下水 对地表水排泄量的减少量或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增加量)不能太大而导致地表水流量的 大量减少从而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3) 孔隙水含水层系统,地下水位下降不能导致海水、咸水、污染水等劣质水入侵;同时, 还要满足1)在地下水理藏浅的地区以地下水生态水位理深作为浅层地下水充许开采量计 算的主要约束条件、②在地下水理藏较深或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地区以地下水位 约束条件为水位不再继续下降建立新的水位动态平衡; 4)一般地区可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和研究程度,选用如下方法计算允许开采量①含水层 开采条件比较好、开采程度比较高的平原地区,用补给资源减去不可夺取的消耗量作为 充许开采量;②富水地段,以往已经完成的选定开采方案条件下,通过模型计算充许开 采量;③开采和动态监测历史较长的地区,采用地下水水位变幅稳定时段的开采量作为 允许开采量;④群井抽水试验或较长时间的单井开采抽水试验所取得的允许开采量。 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确定: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尚难利用的深循环水资源已 经成为充许可开采资源,深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一般很差,不具有持续开发利 用意义;需要开发利用深循环水的地区,应在基本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层位、单位出 水量等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可能出现的环境效应,确定限定水头下降值条件下 的充许开采量。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应包括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 征分析、采水工程措施及其效益评估以及有关的政策性建议等: 1)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宜围绕地下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及补给、径流、排泄的特 征及其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程度来展开,既要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宏观整体分析,又要结合 系统内各典型地段的特征,圈定有开采价值的前景地段或含水层系统; 2 应结合调查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因地制宜,分区段建立或提出示范性的采水 工程措施,并评估其效益。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应按GB15218执行。
9.2.3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要求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要求如下。 a)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应在全面分析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地选用计算公式。 利用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可根据地下水资源计算的需要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导水系数T、给水度μ、储水系数S等。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9.3.1地下水水质评价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如下: a)地下水水质评价,应在调查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卫生条件和变化规律基础上,结 合水文地质条件分区、分层、分质评价; b 地下水水质评价属区域性的水质评价,包括地下水常规供水水质评价和地下水质量评价:地 下水常规供水水质评价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农业与生态用水水质评价和工业用水水质 评价。
9.3.2地下水常规供水水质评价
地下水常规供水水质评价方法如下: a)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应按GB5749,采用标准对比法评价; b)农业生态用水水质评价应具体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土壤性质、植物种类、灌溉 方式与灌溉定额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GB5084、钠吸附比值法或灌溉系数法中的一种方法评 价; c)工业用水水质评价可进行锅炉用水水质评价和工程建设用水水质评价等;锅炉用水水质评价 应从成垢作用、腐蚀作用、起泡作用三方面进行评价;工程建设用水水质评价应从分解性侵 蚀、结晶性侵蚀和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三 介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9.3.3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质量评价要求、基础、标准如下: a)地下水质量应按GB/T14848分类评价; b)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评价方法可采用单项组 分评价; C 地下水质量评价应阐明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如何、污染区的分布状况以及造成污 染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9. 4. 1一般要求
地下水污染评评价应与调查区天然背 在有地下水污染的地区,采用文、图并茂的形 式表达评价结果,并分析污染原因。 析预测变化趋势。其他要求按DZ/T0288
9.4.2评价指标及标准
选择变化组分指标,尤其是变化巨大的组分指标。对照值确定原则上依据最早的分析资料;对缺乏 地下水质量资料的地区,可根据该区无明显污染源部位的补充调查资料统计确定。
式中: I一一某项指标的污染指数: C一一某项指标的实测含量: Co一一某项指标的背景值或对照值。 评价时,I值越大,污染程度超重。无机物和有机物指标的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从劣不从优,应在阐明污染状况的前提下,指出地下水污染指标、污染程度及污染区分布等。
10.1.1成果报告应在野外验收合格后编制,综合利用各类资料,充分反映水文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10.1.2阐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正确划分地下水系统,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 10.1.3阐明调查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0.1.4成果应数字化,以便于使用和资料更新、补充、修改。 10.1.5所有成果都应有纸质和电子版两种载体。
10. 2. 1 文字报告
包括:前言,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与水资源保护,结论和建议。报告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250000):应编制的图件。内容包括平面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在多层结 构含水层系统地区也可按各含水层系统单独编制,基本内容为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单井涌水量(分 级表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分级表示),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 根据区域情况,可选择性编制地下水资源分布图与环境地质图等
0. 3. 2 申请成果报告(送审稿)评审,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a) 项目任务书; b) 项目设计书及审查意见; c) 质量检查意见; d) 野外验收意见。 10.3.31 最终成果报告须经主管单位验收批准。
10.4. 1资料归档范围
应包括以下资料: a)成果类:终审成果报告、专题报告、附图、附表、附件及评审意见书; 野外调查类:野外手图、实测剖面图、各种野外调查点的记录簿及记录卡片、照片、底片、 摄像、调查小结; c) 地球物理勘探类:各类物探报告、附图、附件,野外记录薄、照片、仪器记录图纸及电子数 据; d 水文地质勘探及水文地质试验类: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原始记录及成果; 样品实验测试类:岩、土、水化学分析成果及岩、土物理水理性质实验成果,各种采样记录 与图件; 长期观测类:长期观测点的分布图、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及动态曲线,收集的气象、水文等资 料; g 技术文件类: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与成果审批意见书,野外质量评审文件等: h)其它应归档的原始资料
10.4.2资料归档要求
资料归档按照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相关
一、项目概况:项目来源、任务书编号、工作起止时间,协作单位及分工等。 二、目的任务:项目的目的、任务、意义。 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工作区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的行政区划、流域、图幅及编号、自然地理 概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 五、工作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工作区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和第 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情况。 第二章以往工作程度 一、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矿产地质勘查 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二、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总结以往的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分析调查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已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和进一步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必要性等。 第三章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质概况:包括地层、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等。 二、水文地质概况包括含水层和隔水层的结构、岩性和分布埋藏特征、地下水类型、地下水 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水位及水化学动态特征、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等。 三、工作区存在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 第四章工作部署 一、工作部署原则与工作重点。 二、具体工作部署详细阐明各工作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工作区及工作量的确定依据。 三、年度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第五章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一、技术路线:包括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二、工作方法:简述调查评价工作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精度要求,对资料收集与二次开发 水文地质测绘、物探、水文地质钻探、野外试验、水土岩样采集与测试、地下水资源计算 评价与地质环境问题评价、数据库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第六章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 第七章预期成果 项目拟提交的报告、图件、数据库及其它附件。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项目负责人概况:包括姓名、年龄、技术职称、专业及已取得主要成果等。 二、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专业、项目中分工,附项目参加人员表。 三、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 第九章经费预算 按最新的《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 暂行办法》及有关要求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 第十章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一、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二、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三、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第十一章绿色勘查措施 设计书附图、附件 (1)水文地质依据图 (2)工作部署图 (3)钻孔设计图 (4)其他相关附件
(规范性) 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目的任务 第二节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节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第四节工作概况 第二章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一节气象水文 第二节地形地貌 第三节地质概况 第三章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化 第一节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结构 第二节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变化特征 第三节地下水富集规律 第四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变化 第五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第六节地下热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如工作区内无地下热水可不编制此节内容) 第四章地下水质量评价 第一节地下水质量评价 第二节生活饮用水质评价 第三节农业用水质量评价 第四节一般的工业锅炉用水质量评价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一节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 第三节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计算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第六章地下水地质环境问题 按工作区内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分节叙述 第七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第四节地下水开利用条件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 第六节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区划 第八章结论 主:文字报告可以根据评价区实际情况,增加或附有其它相关内容
DB37/T4336—2021附录C(规范性)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见表C.1~表C.18。表C.1野外调查路线表第 页,共路线统一编号路线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路线起(经)止路线长度(km)样品及编号野外照片及编号点性质及数量路线小结路线水文地质剖面示意图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28
表C.3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
DB37/T4336—2021表C.4水源地综合调查表第页,共页水源地统一编号水源地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天气状况气温图幅名称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水源地名称地下水类型勘查精度级别供水井个数批准储量级别允许开采量(104m3/d))开采井深度(m)投产时间时代及岩性:厚度(m):理深:含水层特征~m岩溶形态:Max:Min:水位埋深(m)变幅:开采量(10+m3/d)供水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方向取样情况开采层特征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备注抽水设备型号:降深(m):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31
DB37/T4336—2021表C.5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调查表第页,共页县(市区)名称标准代码乡镇街道名称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开采深度(m)机井数(眼)机井密度(眼/km²)不农作物类型灌溉面积(亩)灌溉定额(m3/亩)灌溉量(104m3)同小麦作玉物灌水稻溉果树用草地菜下其它水量合计不同用途的地下水开采量(104m3)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开采量(10°m3)农业用水孔隙水地下工业用水裂隙水生活用水岩浴溶水开采生态环境用水深层水量其它用水浅层水合计合计其它情况描述:每年开采时间(月月日)开采设备及型号:水泵额定出水量(m3/h):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32
表C.6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
DB37/T4336—2021表C.7河流点综合调查表第页,共页地表水点统一编号地表水点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图幅名称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经度X坐标水位标高(m)纬度Y坐标地表水点名称所属水系地表水类型样品类型色pH味气温(℃)水体特征水温(℃)浊度流速(m/s)透明度流量(m3/h)测流期口丰水期口枯水期流量季节变化特征Max:Min:取样情况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示意图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34
表C.8水库(湖泊)调查表
DB37/T4336—2021表C.9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表第页,共页统一编号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野外照片图幅名称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经度X坐标地面纬度Y坐标高程(m)地貌部位水源地名称水源地规模开采井布置方式开采井井数口开采井深度投产时间年开采量万m3开采量水位埋深(m)Max:Min:变幅:年均日开采量万m3漏斗区面积(m2)长轴(m)短轴(m)开采层名称开采层岩性顶板埋深(m)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动态监测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水文地质剖面示意图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试样编号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36
DB37/T4336—2021表C.10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第页,共页岩溶塌陷统一编号岩溶塌陷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图幅名称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地理位置经度X坐标高程m纬度Y坐标塌陷名称塌陷类型塌陷时间塌陷面积m2陷坑总数陷坑形态特征最大直径m最大深度m最大陷坑面积m2发展阶段地下水位m塌陷规模野外照片及说明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塌陷剖面图:地层、岩性、厚度、顶底板埋深最高、最低、平均地下水位人口伤亡塌陷特征、成及经因及发展调济损查失情况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37
表C.12地方病调查表
表C.13地面沉降调查表
H大绿洲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方案(15P).pdf表C.13地面沉降调查表
DB37/T 4336—2021表C.14地裂缝调查表第页,共页统一编号野外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名称E:地理坐标标高(m)城市名称N:单编号形态延伸方侧向倾角长度(m)宽度(m)深度性质位移方向(度)位移距离填充物出现时间活动性缝向(度)(度)(度)(n)(m)特发征育特分布发育及发生发展情况群缝缝数分布面积(km²)间距 (n)排列形式产状征阶步指向缝最小最大特的长 (m)征始发时间盛发时间盛发裁止停止时间发展状况规宽 (m)模深 (m)成因类型裂缝地貌特征裂缝与山脊、「山坡、山脚或平原土坎的走向受裂岩土时代洞室开挖时间洞室开挖情况(n)裂缝区组走向倾向倾角地下开挖型受裂岩土岩性洞室开挖强度埋深长度宽度高度构造断1洞室相对裂缝位置洞室开挖方式裂2形抽排地受裂土层时代下伏基岩时代目前排水情况并深坑道埋深(m)岩层中主要断裂产状成下水型受裂土层岩性下伏基岩岩性并坑相对裂缝区位置土层中主要断裂产状条抽排水开始时间抽排水停止时间水位降深(m)日出水量(m)抽排地下水类型口井口孔口坑道件受裂土层时代活动断层速率(nm/a)诱发动力因素口地震口活动断层主要构造断裂地震构受裂土层岩性活动断层长度(km)地震裂度组走向倾向倾角造型地震发生时间活动断层位置活动断层产状1断层活动时间活动断层性质断距(n)241
DB37/T4336—2021表C.14地裂缝调查表(续)第页,共页膨土体口强口中口土体含水量新构造断裂新构造断裂倾胀膨胀性弱(%)倾向(度)角(度)土诱发动力因口水理作用口开挖卸荷作用开挖开挖类素口其它作用引起的干湿变化时间方式型水理作用降雨水库水地表水地下水开挖深度(m)已有灾害损失潜在灾害预测口缝数增多口原有裂缝加大毁屋(间)伤亡人员(人)裂缝发展预测口活动强度增加灾害情况威胁房屋威胁交通威胁人数威胁财产潜在损失(间)(处)(人)(万元)阻断交通预测阻断时间(h)(处)已采取的防治措施防治情防治效果况今后防治建议平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示意图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表C.15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表42
DB37/T4336—2021第页,共页盐渍化点统一编号盐渍化点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图幅名称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经度X坐标高程(m)纬度Y坐标盐渍区类型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盐渍度分级盐渍土分区盐份来源盐渍区形成条件盐渍区地物标志年内高水位期潜水埋深(m)年内低水位期样品采集情况及溶解性总固体潜水埋藏条件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地表水灌溉状况盐渍化成因与变化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表C.16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43
DB37/T4336—2021第页,共页试验点统一编号试验点野外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天气状况气温图幅名称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井(孔)口高程(m)井(孔)深(m)井(孔)径(cm)井(孔)结构试验开始时间抽水设备出水段位置(m)含水层厚度(m)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落程第1落程第2落程第3落程抽延续时间(min)水稳定时间(min)观测水位降(m)涌水量(L/s)水位恢复抽水前静止水位(m)时间(min)抽水后静止水位(m)抽水试验类型滤水管半径(mm)抽水试验总延续时间(min)最大涌水量(L/s)水文地质参数第1落程第2落程第3落程平均值影响半径抽水渗透系数试验给水度成果导水系数释水系数备注试验/调查单位试验人记录人审核人表C.17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44
DB37/T43362021第页DB11/T 1594-2018标准下载,共页试验统一编号试验野外编号天气状况气温℃图幅名称照片编号地理位置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方向m试验起始时间年月日时分静水位(m)第落程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测点高程(m)抽水试验阶段抽水(恢复)水量观测工具水量读数单位抽水孔(井)水位观测孔观测时间水量观测累计时观测孔观测孔间min水位埋水位气水孔三流量1/s一埋深二埋深日/月时:分深m降深m读数温℃温℃埋深(m) (m)(m)::::::::::::::::::::::::备注试验单位试验记录审核表C.18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