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19-2021 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规范.pdf

DB41/T 2119-2021 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2119-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0063
下载资源

DB41/T 2119-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2119-2021 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规范.pdf

DB41/T 2119202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监测系统设计 监测系统施工 监测系统调试及验收 监测系统运行及维护 附录A(资料性)监测系统验收表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监测系统设计 2 监测系统施工 ? 监测系统调试及验收 监测系统运行及维护 附录A(资料性) 监测系统验收表

GB/T 37120-2018标准下载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富有、杨国平、侯少华、刘钟森、黄开拓、龚巍、张浩然、梁之豪、赵天 国、孙兴乐、闫宝航、陈金、郭超凡、李慧、张艳娜、胡梦莹、伊胜楠。

DB41/T2119202

本文件规定了水热型地热能利用 施工、调试、验收及运维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深层水热型地热供暖、地热水直接利用和浅层地热能水源热泵供暖制冷等水热型地 热能利用监测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申,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78.1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GB/T778.5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5部分:安装要求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785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DZ/T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NB/T10097 地热能术语 NB/T10278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SJ/T11449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50366、NB/T10097、NB/T1027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准信息服务 3.1 水热型地热资源 赋存于天然地下水及其蒸汽中的地热资源。 3.2 地热能直接利用 通过地热流体的天然露头或者人工钻孔来获得其热量等,并直接用于生活生产,例如供暖、制冷 温室种植、养殖、温泉洗浴、融雪和工业干燥等。 3.3 地热供暖 以地热流体为热源,用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其热量用于房屋供暖的全过程。 3.4 数据中心

DB41/T2119—2021

DB41/T 2119202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条件下,其水位、水量、流量、水温、化学、气体成分含量及含砂量等 变而发生的变化。

地壳上部包括岩石、水、气和生物在内的互相

通过安装数据计量和采集装置,采用远程数据传输手段,实现数据在线、实时监测和动态 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配合监测系统工作的各种监测、采集、传输、存储等装置的总称,主要包括采集设备、传输设备 存储设备等。

4.1监测系统建设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宜将其作为地热能利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列入建设计划,实行“同 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运行”的“四同步制度”。 4.2监测系统设计应遵循技术规范,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与设备,监测设备和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 行调试和试运行,测量精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以保证其可靠性。 4.3监测工作硬件宜采用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自动监测应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远程传 输、自动处理及可视化,软件应具备综合分析功能

监测系统根据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不同划分为地热供暖监测系统和非地热供暖

益测系统根据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不同划分为地热供暖监测系统和非地热供暖监测系统

5.2.1监测系统均应包括数据监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处理系统四个部分。 5.2.2地热供暖监测系统应包括地质环境监测、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室内外环境监测、末端系统 监测等,监测内容如下:

5.2.1监测系统均应包括数据监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处理系统四个部分。

DB41/T2119—2021b)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内容包括热源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地热供暖站总耗电量,热泵机组及水泵耗电量宜设置单独计量;换热机组、阀门、水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抽回灌井运行状况(淤塞、井管腐蚀等)进行监测;c)室内外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等;d)未端系统监测主要通过计量收费系统对用户未端系统的使用时间、耗能情况进行监测。5.2.3非地热供暖监测系统应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和系统运行状态监测,监测内容如下:a)地质环境监测内容包括抽水并的动/静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内容包括系统总耗电量,水泵耗电量宜设置单独计量:阀门、水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抽水井运行状况(淤塞、井管腐蚀等)进行监测。5.2.4监测项目按照表1、表2进行设置。表1地热供暖监测项目设置地质环境热泵系统运行状态室内外环境末端系统热源侧用户侧换热机分集水机组/项目抽/回动/静抽水/抽/回水质及水温、温度、组及水器温阀门/室内温室外温用能时规模灌井运用能量水位回灌量水温度含砂量流量、流量、泵耗电度、流水泵运湿度湿度间行状况压力压力量量行状态小型中型大型.特殊.注1:●为应监测项,O为宜监测项;<为宜自动监测项,△为宜人工监测项。注2:小型项目是指供暖面积小于5万m"的居住建筑(设施),中型项目是指供暖面积在5万m~10万m"的居住建筑(设施),大型项目是指供暖面积大于10万m的居住建筑(设施),特殊项目是指公共建筑或有科研示范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等,表2非地热供暖监测项目设置地质环境系统运行状态项目阀门/水泵运规模动/静水位抽水量出水温度水质及含砂量耗电量行状态水井运行状况小型中型大型特殊注1:●为应监测项,O为宜监测项;<为宜自动监测项,。△为宜人工监测项。注2:小型项目是指用水量小于1000m/d的非地热供暖项目,中型项目是指用水量在1000m/d~3000m/d的非地热供暖项目,大型项目是用水量大于3000m/d的非地热供暖项目,特殊项目是指有科研示范等特殊要求的非地热供暖项目等。5.3监测要求5.3.1地热供暖系统监测要求5.3.1.1地质环境监测要求如下:3

DB41/T 2119202

a)抽、回灌井的水位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自动监测系统的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地热井动水位以下; 2)自动监测时,换热系统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换热系统停止运行期间监 测频率宜为每12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换热系统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周1次,换 热系统停止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月1次。 b) 地热并的抽水、回灌量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在抽回水总管、热源井进出口处及溢流管上安装计量装置,监测地热水抽水量、回灌 量、溢流回扬量; 2 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3)计量装置的质量、选用及安装应符合GB/T778.1和GB/T778.5的有关规定。 c)地热井内的水温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热井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2)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3.1.2水质监测要求如下: a) 中小型项目每年、大型和特殊项目每半年应取样进行水质全分析; 水质分析采样要求及水质分析项目应符合DZ/T0133的相关要求; 监测发现地下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及有其他异常时,应加密取样和监测频率。 3.1.3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要求如下: a) 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监测数据和结果应能全面反映系统运行状态; b)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C 换热系统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时,应在换热器的一、二次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设置温度、压 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d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回水支管上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 e) 换热机组、水泵耗电量应分别监测,分开记录,电量监测装置应设置在动力配电柜(箱)处, 不同功能类别的热泵机组与水泵应单独安装电量监测装置; f 应对水过滤器及水处理设备的进出口压差进行监测,当压差超限时应报警: g) 应对换热机组、水泉、工况转换及联锁阀门的启停状态进行监测; h) 应监测并记录抽水井淤塞、洗井、腐蚀破损与修复、输配水管网维修更换、抽水井封井情况, 换热机组、水泵的清洗、维护情况,以及深井泵及附属设施(线缆、井室、阀门、井管)运 行及使用情况。 3.1.4室内外环境监测要求如下: a)空调房间温湿度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楼层或用能空间处布置,监测点位、数量及 方法应符合GB/T50785相关要求; 自动监测时,宜每30分钟监测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监测1次。 3.1.5未端系统监测要求如下: a 末端系统能耗监测应对用户的用能量和使用时间进行监测、采集、存储、统计。应按楼层和 楼栋分别设置监测仪表,宜按一户一表配置监测(计量计费)设备; b)未端系统能耗监测数据采集宜使用计量计费系统自动采集,人工采集为辅。监测选用的当量 空调表、热量表等仪表,应符合SJ/T11449的要求; c) 监测仪表应能准确识别末端系统运行状态,具备防盗、计量失效报警功能; 监测仪表、计量装备应经过检验校验,计量数据应准确可靠; e) 人工记录宜每周1次,自动记录宜按设定时间间隔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应按月汇总、长期保 存。

a)抽、回灌井的水位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自动监测系统的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地热井动水位以下; 2 自动监测时,换热系统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换热系统停止运行期间监 测频率宜为每12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换热系统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周1次,换 热系统停止运行期间监测频率宜为每月1次。 b)地热井的抽水、回灌量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在抽回水总管、热源井进出口处及溢流管上安装计量装置,监测地热水抽水量、回灌 量、溢流回扬量; 2 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3)计量装置的质量、选用及安装应符合GB/T778.1和GB/T778.5的有关规定。 c)地热井内的水温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热井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2)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5.3.1.2水质监测要求如下: 中小型项目每年、大型和特殊项目每半年应取样进行水质全分析; 水质分析采样要求及水质分析项目应符合DZ/T0133的相关要求; 监测发现地下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及有其他异常时,应加密取样和监测频率。 5.3.1.3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要求如下: a) 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监测数据和结果应能全面反映系统运行状态; b)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c) 换热系统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时,应在换热器的一、二次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设置温度、压 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d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回水支管上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 e) 换热机组、水泵耗电量应分别监测,分开记录,电量监测装置应设置在动力配电柜(箱)处, 不同功能类别的热泵机组与水泵应单独安装电量监测装置; f 应对水过滤器及水处理设备的进出口压差进行监测,当压差超限时应报警: g) 应对换热机组、水泉、工况转换及联锁阀门的启停状态进行监测; h) 应监测并记录抽水井淤塞、洗井、腐蚀破损与修复、输配水管网维修更换、抽水井封井情况, 换热机组、水泵的清洗、维护情况,以及深井泵及附属设施(线缆、井室、阀门、井管)运 行及使用情况。 5.3.1.4室内外环境监测要求如下: a) 空调房间温湿度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楼层或用能空间处布置,监测点位、数量及 方法应符合GB/T50785相关要求; b) 自动监测时,宜每30分钟监测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监测1次。 5.3.1.5末端系统监测要求如下: a 末端系统能耗监测应对用户的用能量和使用时间进行监测、采集、存储、统计。应按楼层和 楼栋分别设置监测仪表,宜按一户一表配置监测(计量计费)设备; b)未端系统能耗监测数据采集宜使用计量计费系统自动采集,人工采集为辅。监测选用的当量 空调表、热量表等仪表,应符合SJ/T11449的要求; c 监测仪表应能准确识别末端系统运行状态,具备防盗、计量失效报警功能; 监测仪表、计量装备应经过检验校验,计量数据应准确可靠; e) 人工记录宜每周1次,自动记录宜按设定时间间隔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应按月汇总、长期保 存。

5. 3. 1. 2水质监测要求

5.3.2非供暖系统监测要求

5.3.2.1地质坏境监测要求如下

JTT254-2013标准下载DB41/T2119202

S.Z.1 a) 地热井的水位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自动监测系统的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地热井动水位以下; 2)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周1次。 b) 地热井的水量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在抽水总管出口处及溢流管上安装计量装置,监测地热水抽水量、溢流回扬量; 2 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3) 计量装置的质量、选用及安装应符合GB/T778.1和GB/T778.5的有关规定 c) 地热井内的水温监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热井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2) 自动监测时,监测频率宜为每1小时1次;人工监测时,宜每天记录1次。 3.2.2水质监测要求如下: a)中小型项目每年、大型和特殊项目每半年应取样进行水质全分析; b 水质分析采样要求及水质分析项目应符合DZ/T0133的相关要求; C 监测发现地下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及有其他异常时,应加密取样和监测频率。 3.2.3系统运行状态监测要求如下: 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监测数据和结果应能全面反映系统运行状 b) 供水总管上应设置温度、压力、流量监测点; C 应对水过滤器及水处理设备的进出口压差进行监测,当压差超限时应报警; d) 应对水泵、工况转换及联锁阀门的启停状态进行监测; e) 应监测并记录抽水并淤塞、洗井、腐蚀破损与修复、输配水管网维修更换、抽水并封并情 水泵的清洗、维护情况,以及深并泵及附属设施(线缆、并室、阀门、并管)运行及使 况。

5.4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

计算机或监测数据中心,监测数据应及时备份。 5.4.2采用人工监测时,数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监测应及时,信息应准确,记录的字体应工整、清晰; b 应比照前后监测信息,分析异常,检查监测仪器设备,必要时进行复测; C 原始记录不得毁坏和丢失,应按要求及时上报。 5.4.3采用自动监测时,数据应符合下列要求:人 a 定时进行监测站运行状态的监控,出现故障的监测设备及时进行维护; b 应比照前后监测信息,分析异常,检查监测设备,必要时进行复测; C) 对监测的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编制系统运行日志,对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进行记 录。 5.4.4 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易剔除异常数据,绘制相关参数随时间变化由线图,进行监测 成果分析,提出监测结论和运行建议等。 5.4.5大型和特殊项目应设置监测数据中心。监测数据中心可与项目监控中心联合建设。 5.4.6数据中心的硬件配置应符合GB50174的要求,达到A级标准,机房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

DB41/T 2119202

苏S01-2012 给水排水图 集DB41/I2119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