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布《北京市传统
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 简称《指南》)。本《指南》作为已发布《关于北京市传统村落保 护发展规划审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技术文件,已经审查通 过,现正式发布,请各单位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工 作中参照执行·不 本《指南》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 村作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 注活
为规范传统村落1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成果质量DB13(J)/T 293-2019标准下载, 科学合理的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北 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青 山绿水,系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 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 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加强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风貌的妥善保护,改善村民的生产生 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文化 的传承发扬和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科学合理的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北 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青 山绿水,系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 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 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加强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风貌的妥善保护,改善村民的生产生 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文化 的传承发扬和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1.2适用范围 市规划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2)、北京市级 传统村落3,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并拟电报传统村落的村庄 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以保护发展规划为主。已单 独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并经审批的村庄,可不再编制村庄规划。 1)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庄。 2)中国传统村落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截止2016年底已公布四批,北京市共有21处,包含全部 5处中丽历中文化名村,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2、北京市纫 专统村落3,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并拟电报传统村落的村 见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以保护发展规划为主。已单 独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并经审批的村庄,可不再编制村庄规划。
1)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庄。 2)中国传统村落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截止2016年底已公布四批,北京市共有21处,包含全部 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会在2012年初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52处备选传统村落基础上,认定44处北京第一批市 级传统村落,其中包含全部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附后。
1)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庄。 2)中国传统村落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截止2016年底已公布四批,北京市共有21处,包含全部 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会在2012年初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52处备选传统村落基础上,认定44处北京第一批市 级传统村落,其中包含全部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附后。
其中同时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名单的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 还需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编制要求》(试行)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 批办法》6的要求。
按照国家部委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要求,使北京市的传统村 落的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的防灾 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 八 能力。 首先通过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分析价值特征,分级 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地方特色挖掘,提 出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思路,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传统 村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7,让传统村落见 人见物见生活
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最终目的
.各庄根据实际情况调研收集村庄基本信息。
3.1村庄基本情况调查
(1)土地:调查村域各类土地使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农用 地、国有用地等)、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宅基地和集中居住用地、公 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绿地 与广场用地等)、土地权属及使用状况(集体所有、国家所有、自有 (2)住房:调查村民住房情况,包括质量、结构、形式、室内 装修、家电设备以及建设方式和建设成本等信息。 3.1.4配套设施情况 二调查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明确 各项设施的布局及规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应包括:村委会等管理设施、中小学托幼等 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社会保险与社会 福利措施等。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应包括:村域和村庄范围内各类道路及 术 3.2空间形态与传统风貌 百茶 包括对村庄环境、空间格局、街巷(河道)8)、院落、建筑、历 史环境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然资 3.2.1村庄整体环境 整体分析评价村庄与自然山水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景观环境 之间的关系,评价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度等。 3.2.2空间格局 源委 分析布局结构、整体风貌、空间节点等方面的特色与问题,评 8) 出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1)土地:调查村域各类土地使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农用 地、国有用地等)、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宅基地和集中居住用地、公 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绿地 与广场用地等)、土地权属及使用状况(集体所有、国家所有、自有 (2)住房:调查村民住房情况,包括质量、结构、形式、室内 装修、家电设备以及建设方式和建设成本等信息。
3.1.4配套设施情况
8)出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调查和分析村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的基 本信息、历史信息、保存利用情况及与其他历史要素的衔接关系。 水贝 3.3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分析与评价 从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遗存、传统文化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三方面进行特色分析与评价。根据村庄形成、发展至今 的不同阶段总结历史沿革,构建囊括各时期的宏观历史文化体系; 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村庄的物质空间特色;调 查各类传统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等级、保存状态、 延续形式,评价村庄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的资料通常很有限,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和分析 通常可以采取扩大研究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与 邻近村庄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 也可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分析历史文化活动的原因及特征,立足有限 学、建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支撑历史研究结论。 从规划的组织编制和管理实施村民的引导参与、实施主体的 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各种不利手传统资源保护和阻碍村庄发展的因素 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原有村庄规划镇(乡)域级规划是否能够有效指导传统村落 的发展?村庄发展定位、人口土地和建筑的规模是否符合发展需求?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都有些什么项目进行村民的生 产生活条件、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有专门的机构和制度支持传统村落 的保护和发展?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如何?
市 4保护发展规划 4.1保护发展的总体要求 传统村落具有完整性、真实性、多元性、包容性、延续性和社 会性等特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不可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要 结合北京农村地区的特点,保持传统村落的特性,采用适宜的规划 方法。茶 田园景观等内容,对村庄进行整体保护,充分体现传统村落与生态 环境相生相依的关系。 (3)在保护发展中要具有博古通今的包容性,全面保护和利用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历史资源,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 (4)通过改善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宜居的环境,留住并 吸引村民继续把村庄作为生产生活的基地,提升传统村落的活力, 促进传统生产关系、宗族伦理、语言文学、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的 传承发展。 (5)在村庄的现状建设基础上选择具有地方特色、与传统村落 保护相适应的产业,为传统村落注入造血机能,吸引外出人员返乡 就业,改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切实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 水平,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6)在现状建设范围内,协调好新发展区与保留区域(老村) 的关系,避免“插花”混建和新旧不协调。老村是传统村落的核心 资源条是村庄发展的基础,而新发展区是村庄发展的拓展和补充, 是改善民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部分。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JGT127-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4.2.2保护范围及保护控制要求 视划自然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4.2.1 保护对象源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边界清晰,四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尺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保护风貌景观特色;③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扩建
活动,提出规划控制措施。 (2)建设控制地带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与核心保据范围关联强度较大 的村庄集中建设区,需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 色彩及形式。 自然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内容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对新建、扩建、改建和加建等活动,提出规划引导措施;③保证 原有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 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 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建设控制要求: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 (构)筑物进行整治改造,限制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 设项目,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 观背景。
保持村庄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全面保护街巷(河道)、院落、建 筑物、构筑物等历史遗存,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保护古 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按照以下分类对历史遗存 及影响历史遗存的内容提出规划要求。 (1)街巷(河道):对不同区位的街巷(河道)实施分类保护, 按照风貌评价情况分别采取保护与更新两种保护与整治方式。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档案质量通病及防治工作手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5月)街巷(河道)保护与更新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