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0T 1136-2021 工业循环冷却水生物法处理技术指南.pdfICS 70.040 CCS G76
DB 50/T 113620
DB50/T1136202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住宅毛坯房全套交付标准 图文并茂.pdf, 适用条件 4.1 循环冷却水工况 4.2 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协同处理废水 生物填料与塔池. 6. 1 生物填料. 6.2 塔池 微生物制剂.... 7. 1 配制. 7. 2 7. 3 投加. 系统处理模式切换 系统运行管理 9.1水质监测与控制 9.2运行调节 附录A(资料性) 生物填料布置 附录B(资料性) 机械通风冷却塔池构造示意图 附录C(规范性) 生物填料内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DB50/T1136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融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大荣、叶姜瑜、刘来胜、叶春松、王勇、苏尧、杨平、于瑶、王艺超、余崇 圣、王艳君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融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大荣、叶姜瑜、刘来胜、叶春松、王勇、苏尧、杨平、于瑶、王艺超、余崇 圣、王艳君
DB50/T1136—2021引言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标:在冷却器单元中保持高效热传递、尽量延长冷却水系统设备寿命。由于纯水蒸发、盐类和悬浮物累积,反复循环的冷却水极易结垢和对金属冷却器的腐蚀,不仅降低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增加能耗,还会造成微生物诱导腐蚀及电化学腐蚀。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加入化学缓蚀阻垢剂、杀生剂等多种化学药剂和增加补水。然而,除水资源限制外,重金属或磷酸盐阻垢剂、杀生剂等污染物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随着更严格排水限制的提出,人们应更加重视并创新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生物法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技术操作简便,在有效减少污染物外排量的同时,也可以大幅度减少补水量,为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提供了一个全新技术路径III
DB50/T1136202
循环冷却水生物法处理技术指南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生物法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协同处理废水、生物填料与塔 池、微生物制剂、系统处理模式切换、系统运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生物法处理
DB50/T1136202
1.2循环冷却水补充水
表1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水质指标
DB50/T11362021
4.2.3补水硬度、碱度超标时,宜采用石灰或树脂软化等方法预处理,预处理后的碳酸盐硬度(以CaC03 计)宜小于250mg/L。 4.2.4补水中细菌总数超标时,宜采用氧化性或非氧化性杀菌剂控制细菌含量,处理后细菌总数宜小 于10000CFU/mL、余氯含量应小于0.1mg/L
5.1补充至循环水系统协同处理的废水可生化性指标BOD,/COD.的比值不宜小于1/4。 5.2使用生物法处理循环水,下列废水不应进入循环水系统
5.1补充至循环水系统协同处理的废水可生化性指标BOD,/CODr的比值不宜
5.2使用生物法处理循环水,下列废水不应进入循环水系统: 含抗生素类的制药废水: 一矿物油或动物油含量大于20mg/L的油脂类废水; 含盐量大于10g/L的废水; 总硬度大于1000mg/L的废水。 5.3对于其他成分复杂的废水,是否适合补入循环水系统,需要对微生物制剂的适用性进行验证。验 证方法如下: 模拟现场运行工况,开展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 一 试验启动后加入微生物制剂,按照设计量补入待验证废水;开始小流量补入废水,对微生 物进行驯化,待微生物适应后逐渐加大废水补入量; 分析试验过程中的水质数据,结合换热管结垢、腐蚀等情况,判断此种废水是否适合于补 入循环水系统。
6.1.1微生物在循环水中着床生长的载体是为软性或半软性的生物填料,宜采用挂膜架装置,其比表
1.1微生物在循环水中着床生长的载体是为软性或半软性的生物填料,宜采用挂膜架装置长沙学院琴房施工组织设计,其 积宜不小于1000m/㎡。 1.2生物填料装填量可参考表2。
爱2生物填料填装比例
6.1.3当循环水工况满足以下条件时,宜适当调整生物填料填装比例: 旁滤量大于循环水水量的2%,宜减少生物填料比例10%~30%; 补水浊度高于5NTU且旁滤量不足循环水量的1%,宜增加生物填料比例20%~50%; 一循环水系统水容积小于循环水水量的1/3,宜增加生物填料比例20%~50%; 一补水为再生水且水中余氯含量大于0.1mg/L,宜增加生物填料比例20%~50%。 6.1.4生物填料宜采用挂膜架固定于循环水塔池内,布置方式参见附录A。填料装填位置及固定方式 宜符合下列规定: 为满足微生物着床要求,生物填料装填处水流速不宜大于0.1m/S; 生物植
DB50/T1136202
6.2.2当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安装污泥阻挡带: 循环水塔池底部坡度小于1%或无排污渠,无法有效排出池底淤泥; 循环水塔池出水口与池底的距离小于0.2m; 循环水系统未配备旁流水处理设施; 循环水浊度大于10NTU; 一检修周期大于1年。 6.2.3污泥阻挡带可由金属板材或砖混材料构成,90°垂直固定于循环水塔池底部
7 微生物制剂 7.1配制 7.1.1 微生物制剂配方宜经动态模拟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或根据水质和工况条件类似的工厂运 行经验确定。 7.1.2微生物制剂应选择高效、无毒害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不应包含致病菌。 7.1.3 微生物制剂配方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时,宜配制成一种制剂,便于现场投加管理。 7.2贮存 S 7.2.1 微生物制剂宜在贮存间避光贮存,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不宜高于35℃,可按无毒无害制 剂相关要求贮存;其它注意事项见产品说明书。 7.2.2贮存量宜根据微生物制剂的消耗量、供应情况和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宜为2次~3次或30天
7.2.1微生物制剂宜在贮存间避光贮存,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不宜高于35℃,可按无毒无害制
贵州省: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十条措施(黔建科通[2019]163号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四部门2019年12月)7.3.1微生物制剂每月加药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M一一系统运行每月加药量,CFU; V一一循环水系统水容积,m; g一一每立方循环水每月加药量,kg/m。首次投加宜取0.5kg/m,正常投加宜取0.1kg/m~0.2 kg/m; n一一有效活菌数,CFU/g。液体菌剂有效活菌数不宜小于2×108CFU/g。 7.3.2微生物制剂投加前,宜通过排污将循环水正常浓缩倍数降低0.5左右。微生物制剂投加后24h 为,不应排污 7.3.3微生物制剂宜在远离循环水塔池出水口的低流速位置多点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