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1944.1-2022 碳化硅特种制品 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 第1部分:方梁.pdfGB/T21944.1—2022 代替GB/T21944.1—2008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1944.1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草。 本文件是GB/T21944《碳化硅特种制品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第1部分。GB/T21944已经 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方梁; 一第2部分:异形梁; 一第3部分:辊棒; 第4部分:烧嘴套。 本文件代替GB/T21944.1一2008《碳化硅特种制品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第1部分:方梁》,与 3/T21944.1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更改了产品代号、形状示意图和尺寸标记(见4.1GB/T 18818-2021标准下载,2008年版的3.1); ) 增加了壁厚的尺寸范围(见表1); d) 更改了产品标记(见4.2,2008年版的3.2); e) 更改了化学成分的要求(见表2,2008年版的表2); f) 增加了对裂纹的要求(见5.3.2); g) 更改了直线度公差的要求(见5.5,2008年版的4.4); h) 更改了安全载荷的要求(见5.6,2008年版的4.8); i) 更改了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见6.1,2008年版的5.1); ) 更改了物理性能中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的检测方法(见6.2.1,2008年版的5.2.1); 更改了外观中表面凹坑及边角缺陷的检测方法(见6.3.1,2008年版的5.5、5.6); 更改了尺寸偏差的检测方法(见6.4,2008年版的5.3); m) 更改了安全载荷试验中的载荷加载方式和刀口的要求(见图A.1、图A.2,2008年版的图A.1 图A.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金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潍坊华美精细技术 瓷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汝江、张怀顺、李明新、王明峰、刘同文、石威、孙俊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944.1—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21944.12022
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目前因用途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方梁、异形梁、辊棒和烧嘴套四类产 品,这四类产品在分类、性能和技术要求上存在较天差异。为科学、合理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技 术内容进行规范,并协调一致,GB/T21944《碳化硅特种制品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拟由四个部分 构成。 一 第1部分:方梁。目的在于确立方梁这类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技术规范。 一第2部分:异形梁。目的在于确立异形梁这类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技术规范。 第3部分:辊棒。目的在于确立辊棒这类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技术规范, 第4部分:烧嘴套。且的在于确立烧嘴套这类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的技术规范
GB/T21944.12022
碳化硅特种制品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 第1部分:方梁
硅特种制品反应烧结碳化硅窑
本文件规定了反应烧结碳化硅方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 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温度不高于 的反应烧结碳化硅方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569精细陶瓷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T10325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GB/T 14390 精细陶瓷高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T16546 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6555含碳、碳化硅、氮化物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1代号、形状及尺寸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
GB/T21944.12022
3.1边角缺陷和表面凹坑大小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数量总计不应超过5处(长度或最大直行 2.0mm、深度小于0.5mm的忽略不计)
5.3.2 不应有裂纹
5.3.2 不应有裂纹
5.3.2 不应有裂纹。
5.4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线度公差为长度的0.12%,非工作面直线度公差
GB/T21944.12022
化学成分按GB/T16555的规定进行检测
6.2.1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按GB/T25995的规定进行检测
6.2.1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按GB/T25995的规定进行检 6.2.2室温弯曲强度按GB/T6569的规定进行检测。 6.2.3高温弯曲强度按GB/T14390的规定进行检测
6.3.1边角缺陷、表面凹坑用游标卡尺配合深度尺进行检测。 6.3.2裂纹:目测
6.3.1边角缺陷、表面凹坑用游标卡尺配合深度尺进行检测。
边角缺陷、表面凹坑用游标卡尺配合深度尺进行 裂纹:目测
用游标卡尺和钢直尺或钢卷尺进行检测
将方梁置于检测平台(精度为0.05%,长度应长于被测产品长度)上,用塞尺测量两者之 间。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测
安5.3~5.6的规定逐件格
.2.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工艺有较大变动、原材料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式生产时,每年一次; d) 停产超过六个月后,恢复生产; e 产品使用中发生明显质量问题;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 2.2型式检验项目为5.1、5.2。
7.2.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工艺有较大变动、原材料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式生产时,每年一次; d) 停产超过六个月后,恢复生产; e 产品使用中发生明显质量问题; f)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 7.2.2型式检验项目为5.1、5.2,
7.2.3检验批的确定:一炉或一个生产批产品为一检验批。 7.2.4抽样及判定:按GB/T10325的规定
8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按GB/T16546的规定
GB/T21944.12022
安全载荷包括集中力和均布力。
方梁安全载荷按图A.1和图A.2所示进行试验
附录A (规范性) 方梁安全载荷试验方法
宁德虎贝35KV变电所施工组织设计纲要图A.1方梁安全载荷加载示意图(集中力)
图A.2方梁安全载荷加载示意图(均布力)
GB/T21944.12022
A.2.2加载装置应能以恒定速率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均匀加荷。 A.2.3 刀口厚度为10mm,刀口材料应保证在加载过程中不变形, A.2.4 各刀口中心线应相互平行,且与方梁中心线相互垂直。 A.2.5 刀口长度应长于方梁被测面宽度,支撑刀口与方梁端面距离应小于100mm。 A.2.6 允许在刀口与方梁间加垫厚度不大于5mm的弹性材料垫片。 A.2.7 安全载荷试验依方梁各面逐面进行
A.2.2加载装置应能以恒定速率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均匀加荷。 A.2.3 刀口厚度为10mm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冬期施工方案,刀口材料应保证在加载过程中不变形。 A.2.4 各刀口中心线应相互平行,且与方梁中心线相互垂直。 A.2.5 刀口长度应长于方梁被测面宽度,支撑刀口与方梁端面距离应小于100mm。 A.2.6 允许在刀口与方梁间加垫厚度不大于5mm的弹性材料垫片。 A.2.7 安全载荷试验依方梁各面逐面进行
A.3方梁截面尺寸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