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精密空调选型依据及安装,89页可下载.pdf

机房精密空调选型依据及安装,89页可下载.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6852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机房精密空调选型依据及安装,89页可下载.pdf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 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 要求确定 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 空气大于或等于0.5u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 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 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 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 满足要求

第二章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特点

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调机相比,机房专用空调机的 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烩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空调 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 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 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京规自发[2019]76号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9年3月26日).pdf,从而提高运行 的经济性。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 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显然,在制冷 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差的减少,因而通 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 的负荷特点相适应。

二、机房的热负荷变化幅度较大

通常要在10%~20%之间变动,这是由于主机设备 所处的工作状态不同,消耗的功耗不同所造成的。因 此,机房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负荷的变化,以 使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 路性能的可靠性。

由于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方式相适应,机房的空调 系统的送风回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送风、下送风, 有上回风、下回风、侧回风等,生产企业一般是利用标准 化手段开发一系列机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机房专用空调机送风形式多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式。 机房中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上回 式送风,使冷气直接进入活动地板下,这样使地板下形成 静压箱,然后通过地板送风口,把冷气均匀地送入机房内 送入设备机柜内。为此,机房专用空调应有足够的风量把 机房中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可大大提高空调效 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省过去习惯的管道送风的工程费 用,降低工程造价,使室内布局美观。这是机房理想的送 风方式。当然,机房送风形式要与设备散热形式一致。

通常标准型机组中,空气过滤器均采用粗、中效过滤, 而在一些进口的特型机组中,从结构设计上采用预留亚高 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置,根据用户需求选用 (如净化手术室等就选用亚高效过滤器)。只要用户要求 过滤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以更换过滤器或者增加过滤器的方 式进行升级。一般A级洁净要求使用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 B级洁净要求使用亚高效或中效过滤器,即使是C级洁净 要求也应该使用中效过滤器。然而,舒适性空调机以及常 规的恒温恒湿空调机一般只有初效过滤器,如果需要提高 过滤效率,也只能是改装,而且往往还需增加风机、加大 风压,以免空调机因安装了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而使送风 能力大幅度下降。

针对机房空调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在 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空调系统组成等方面都必 须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设置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 元,微机控制系统自动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实时对 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故障发出报警,自动用后备机组或 后备控制单元切换故障机组或故障单元。众所周知,机房 专用空调的控制系统功能比舒适性空调完善得多。 控制系统的性能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密切相关。 不少机房专用空调机生产企业专门开发一系列的控制 器作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采用电子控制器或微机控制 已经十分普遍,有些企业已经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中。

一般机房专用空调厂家的设计寿命是最低是10年, 连续运行时间是86400小时,平均无故率达到25000小 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机房专用空调可运行15年 根据国家家电行业标准,舒适性空调机的基础设计 寿命每年按运行半年计算,为3年时间,无连续运行日 间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只适合于间断运 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舒适性空调机可连续运行的 时间为3~5年,比机房专用空调相差3倍。

第三章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依据

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 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 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 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 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 热大、潜热小:照明发热(显热);工作人员的发热 (显热小、潜热大);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 (潜热)。

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 传导热。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 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 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 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 对流产生的热量。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 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 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 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 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 湿量,因此需要除湿。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 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 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 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 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因此对于热 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通常 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 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 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 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Q=860Nc(kcal / h) 式中: N: 用电量(kW); t: 同时使用系数(0.2~0.5); 860: 功的热当量,即l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王机发热量计算 Q=860X PX h 1Xh 2 Xh 3 式中,P: 总功率(kW); h 1: 同时使用系数; h 2: 利用系数; h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 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 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 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

c.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 光的部分也因被建筑物和设备等所吸收而变成热。照明设备的热 负荷计算如下: Q=CX P kcal / h 式中,P:照明设备的标称额定输出功率(W); C: 每输出l W的热量(kcal/h W),通常自炽灯0.86,日光灯1.0。

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当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 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被玻璃吸收的热使玻璃温度 升高,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KFq (kcal / h) 式中,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 玻璃窗的面积(m2); q: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cal / m2h)。 透入系数K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随纬度、李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阳照射 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g. 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为了给在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及用换气 来维持机房的正压,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新风口向机房送入室外 的新鲜空气,这些新鲜空气也将成为热负荷。通过门、窗缝隙和 开关而侵入的室外空气量,随机房的密封程度,人的出入次数和 室外的风速而改变。这种热负荷通常都很小,如需要,可将其拆 算为房间的换气量来确定热负荷。 其它热负荷 在机房中,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 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小,可 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此外,机房内 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Q=860 Pl (kcal / h) 式中,860: 功的热当量(kca1 / h); P: 每米电缆的功耗(W); 1: 电缆的长度(m)。 总之,机房热负荷应由上述a一h各项热负荷之和来确定。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 量,可采用此方法: 一、以单位面积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根据设备的密度 作适当的增减) 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 二、以机柜数量估算 一般按照每机柜 2.54KW计算。

机房空调系统新风量 按下述三项中取其中的最大一项: 1、按机房人员取40m3/h · p 2、维持机房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3、取机房空调总风量的5% 地板送风口风速:1.5~2.0m/s 地板送风口总开孔面积占地板面积的

1巴(bar)~1公斤力/ 厘米2(at)~1标准大气压(atm)~105帕

抓斗船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巴(bar)~1公斤力 / 厘米2(at)~1标准大气压(atm)~105帕 斯卡(pa)

1 匹(PS)=2500大卡(kcal/h) 1千瓦(kw)=860大卡(kcal/h) 1 匹(PS)=2.9千瓦(kw) 1冷吨=3024大卡(kcal/h) 1BTU/h=0.2519大卡(kcal/h

7.1一般规定 7.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房间的空 气调节系统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的标 执行。 7.1.2与其它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7.1.3主机房与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 系统。 7.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调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的有关规定。

7.1一般规定 7.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房间的空 气调节系统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的标 执行。 7.1.2与其它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7.1.3主机房与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 系统。 7.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调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的有关规定。

7.2.1 电子信息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 行计算。 7.2.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系统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 1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2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3太阳辐射热; 4人体散热、散湿; 5照明装置散热; 6新风负荷。

7.3.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系 统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布置密度、设备发 热量以及房间温度、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 筑条件综合考虑。 7.3.2气流组织形式应按所安装设备对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要求确 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7.3.2选用。 7.3.3对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机柜高度大于1.8m,且热负 荷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7.3.4采用活动地板下作为静压箱时,出风口风速不应大于3m/s 。

DB32/T 3133-2016标准下载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表7.3.2

7.4.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 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7.4.2主机房采暖散热器的设置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 级,按照附录1的标准执行。如设置采暖散热器,应有检测报警 措施,并装设切断阀,漏水时自动自动切断给水。 7.4.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 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B1 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 温处理。 7.4.4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考虑线槽 及消防管线等所占用的空间。 7.4.5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 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 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动。

7.4.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 、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7.4.2主机房采暖散热器的设置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 级,按照附录1的标准执行。如设置采暖散热器,应有检测报盐 措施,并装设切断阀,漏水时自动自动切断给水。 7.4.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 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B1 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 温处理。 7.4.4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考虑线槽 及消防管线等所占用的空间。 7.4.5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 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 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