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56-2014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50000).pdf

DZ/T 0256-2014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5000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20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56-2014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50000).pdf

6.3.11海底岩石、矿石测定

按DZ/T0247一2009中6.3的规定

资料准备包括: a)导航定位班报、导航定位生产技术.总结报告; b)导航定位数据记录介质; c)导航定位作业基本参数; d)导航参考点与各种设备的相对位置图

资料处理包括: a)导航定位数据标准化检查锅炉-汽轮机发电工程锅炉基础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外业参数、导航参考点与各种设备的相对位置等; b)数据整理、编辑和格式转换; c)根据项目设计书要求生成航迹图、测站图等图件

应包括测线名(测站号)、定位点(或炮)号、时间、定位系统天线坐标、定位点位置坐标,名 位置数据。

括测线名(测站号)、定位点(或炮)号、时间、定位系统天线坐标、定位点位置坐标,各调查设备

7.1.4资料处理报告编写

资料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任务概述、资料处理方法和流程、定位作业质量分析及最终处理成果评 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7.2.1资料整理要求

.2.1.1单波束资料按GB/T12763.10—2007中5.5的规定

7.2.1.2多波束资料按GB/T12763.10—2007中6.5的规定。 7.2.1.3侧扫声呐资料按GB/T12763.10—2007中7.4的规定

7.2.1.2多波束资料按GB/T12763.10—2007中6.5的规定。

按GB/T12763.102007中的5.6处理实测数据

按GB/T12763.102007中的5.6处理实测数据

7.2.3多波束测深资料

7.2.3.1资料准备

准备的资料包括:水深数据、声速部面文件、船舶吃水记录、潮位观测数据、班报、导航数据、设备位 置配置图和其他辅助资料

7.2.3.2资料处理

资料处理包括: 定位中心、运动传感器与换能器和向测量仪与向的相对偏差的位置归算,定位点编辑及内 插修补; b) 跳变点数据剔除; 潮位改正采用潮位观测数据; d 吃水深度改正,声速及纵倾偏角、横摇偏角、定位时延、向偏角等参数的校正; e)计算主测线和联络测线交点测量差值,统计均方差

水深离散数据以ASCII码形式输出。多波束成图数据以规则网数据或不规则三角网数据形式 网格间距不大于100m。

7.2.3.4资料处理报告编写

资料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任务概述、资料处理流程、资料处理参数和准确度评价等。

备的资料包括:侧扫声呐数据、班报、导航数据和其

7.3.2.1校准定位点号,绘制侧扫声呐航迹图。 7.3.2.2 对仪器倾斜造成的地形误差进行校正;对船速变化造成的记录与实际地形的比例失调进行 校正。 7.3.2.3 系统整理水深、航速和地形校正记录,将各种微地貌形态标绘在海底面状况图上。 7.3.2.4 砂堤(脊)、水下河谷、冲刷沟槽和裸露基岩等特殊地形及水下障碍物应进行形态量算。 7.3.2.5 对典型地段海底形态进行照相,或绘制素描图;全覆盖测量时,根据实测航线进行声呐记录图 谱拼接,编制海底形态镶嵌图。

.3.2.1校准定位点号,绘制侧扫声呐航迹图。 7.3.2.2 对仪器倾斜造成的地形误差进行校正;对船速变化造成的记录与实际地形的比例失调进行 校正。 7.3.2.3 系统整理水深、航速和地形校正记录,将各种微地貌形态标绘在海底面状况图上。 7.3.2.4 砂堤(脊)、水下河谷、冲刷沟槽和裸露基岩等特殊地形及水下障碍物应进行形态量算。 .3.2.5对典型地段海底形态进行照相,或绘制素描图;全覆盖测量时,根据实测航线进行声呐记录图 普拼接,编制海底形态镶嵌图。

a)量算海底目标的几何尺寸、位置,判读目标性质; b)判读海底地形起伏程度、延伸方向、区域或范围; c)结合底质样品分析资料判定底质类型、变化和分布区域; d)绘制海底地物分布图

料包括浅层部面数据、班报、导航数据和其他辅助

处理内容包括: a)压制背景噪声; b) 涌浪校正; c) 信号增强; d)地理位置归算到导航定位参考点

7.4.3浅地层剖面解释

7.4.3.1解释内容

地层剖面解释内容包括追踪反射界面,划分反射波组,分析反射波组的特征,制作地层界面理 地层等厚图,进行地质解释等。

7.4.3.2地层剖面反射界面划分的原则

7.4.3.2.1同一层波组反射连续、清晰,可区域性追踪。 7.4.3.2.2 波组内反射结构、形态、能量和频率等基本相似,与相邻波组有显著差异。 7.4.3.2.3 主干测线剖面相同层组的反射界而和主测线与联络线剖面相同层组的反射界面应能闭合 7.4.3.2.4结合在线或相邻钻孔资料进行地层的标定与解释。

7.4.3.3.2 层内及层间界面反射波位移(错位)或扭曲变形,一般是断裂或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层牵引 7.4.3.3.3 波层组呈现出声屏蔽现象、杂乱反射情况、出现透明亮点,通常反映沉积物中存在含气层。 7.4.3.3.4 层界面起伏较大,其下反射模糊,一般定为声学基底。 7.4.3.3.5 呈双曲线反射现象常是水下管道或较大的特异物体(如沉船等)的反映。 7.4.3.3.6 地层剖面的准确解释应与钻探资料相结合。

的资料包括地震数据、班报、导航数据和野外采集

a) 多次波衰减; b) 背景噪声压制; c) 深部信号增强; d) 记录时延或记录提前的校正; 地理位置归算到导航定位参考点

a) 多次波衰减; b) 背景噪声压制; c) 深部信号增强; d) 记录时延或记录提前的校正; e) 地理位置归算到导航定位参考点。

成果数据以SEGY格式存储,输出成果剖面。

成果数据以SEGY格式存储,输出成果剖面。

7.5.4资料处理报告编写

7.5.5.1识别干扰信号。 7.5.5.2 解释层序界面,划分地震层序,结合钻孔资料划分地层 7.5.5.3 识别断层。 7.5.5.4 分析地震相、沉积相。 7.5.5.5 识别和分析特殊地质体,解释各种地质灾害因素。 7.5.5.6绘制剖面图、厚度图及反射界面等深度图等图件

7.5.5.1识别干扰信号。 7.5.5.2 解释层序界面,划分地震层序,结合钻孔资料划分地层。 7.5.5.3 识别断层。 7.5.5.4 分析地震相、沉积相。 7.5.5.5 识别和分析特殊地质体,解释各种地质灾害因素。 7.5.5.6绘制剖面图、厚度图及反射界面等深度图等图件。

7.6.1.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7.6.1.2采用1985重力基本网系统。 7.6.1.3采用1985国际正常场公式。 7.6.1.4按照GB/T12763.8—2007中9.4.2.4和9.4.2.5的规定进行空间改正和布格改正,密度改正值 统一采用 2.67g/cm²

7.6.2.1实测资料按GB/T12763.8一2007中9.4的规定整理。 7.6.2.2以往资料按7.6.1的要求进行改算整理。 7.6.2.3近岸15m以浅海域,应收集和利用卫星重力资料。 7.6.2.4收集和采集的岩石按不同岩石种类,不同地质年代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划分岩石密度分界面。 在中新生界覆盖区,可利用地震资料来计算相应时代的岩石密度,

.2.1实测资料按GB/T12763.8—2007中9.4的规定整理。 .2.2以往资料按7.6.1的要求进行改算整理。 .2.3近岸15m以浅海域,应收集和利用卫星重力资料。 2.4收集和采集的岩石按不同岩石种类,不同地质年代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划分岩石密度分界 中新生界覆盖区,可利用地震资料来计算相应时代的岩石密度

7.6.3资料处理报告编写

资料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任务概述、资料处理流程、资料处理参数、成果资料准确度、资料 释等。

对实测资料进行各项改正,计算磁力异常(△T)

7.7.1.2收集的各种资料,应作调差处理。

7.7.2.1实测数据的整理按GB/T12763.8一2007中10.4有关规定校正,并计算磁力异常(△T) 7.7.2.2近岸15m以浅海域,应收集和利用航测磁力资料。 7.7.2.3收集图幅内和相邻地区的岩石磁性资料,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按地 质年代划分岩石磁性的强弱。确定磁性岩石分布层位和磁性界面。

7.7.3磁性数据解释

对计算的磁力异常(△T)和编绘的图件进行定性解释、半定量解释、定量解释、位场转换和确定 种类型磁异常的地质因素。

7.7.4数据处理报告编写

数据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任务概述、资料处理流程、资料处理参数、成果资料准确度、资料分析, 等

样品测试数据资料应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7.8.2.1粒度分析资料

等比制Φ值粒级标准分级。 7.8.2.1.2制作沉积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 7.8.2.1.3制作沉积物粒度直方图

7.8.2.2矿物分析资料

制作单矿物百分含量图、矿物分布图和矿物组合

7.8.2.3古生物资料

新世界线;根据化石保存条件,结合其他分析资料,应给出末次冰期最盛期界线。 7.8.2.4化学分析资料 7.8.2.4.1制作元素含量平面分布图。 7.8.2.4.2制作元素含量分布趋势图,特征曲线图。

新世界线;根据化石保存条件,结合其他分析资料,应给出末次冰期最盛期界线。 7.8.2.4化学分析资料 7.8.2.4.1制作元素含量平面分布图。 7.8.2.4.2制作元素含量分布趋势图,特征曲线图。 7.8.2.4.3根据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元素相关关系。

7.8.2.4化学分析资料

7.8.2.4.1制作元素含量平面分布图。 7.8.2.4.2制作元素含量分布趋势图,特征曲线图。 7.8.2.4.3根据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元素相关关系。

7.8.2.5古地磁资料

7.8.2.5.1整理古地磁测量数据表。 7.8.2.5.2分析磁倾角和磁化强度曲线 7.8.2.5.3绘制磁极性变化纵剖面图。

7.8.2.5.4编制古地磁地层划分图

7.8.2.5.4编制古地磁地层划分图。

7.8.2.6钻孔资料

7.8.2.7 成果图件资料 7.8.2.7.1 调查站位图。 7.8.2.7.2 2沉积物类型分布图。 7.8.2.7.3 重矿物分布或分区图。 7.8.2.7.4 生物壳体类型分布图(包括有孔虫、介形虫等)。 7.8.2.7.5主要化学元素含量分布图。 7.8.2.7.6化学环境分区图

7.8.2.7.1调查站位图。 7.8.2.7.2沉积物类型分布图。 7.8.2.7.3 重矿物分布或分区图。 7.8.2.7.4 生物壳体类型分布图(包括有孔虫、介形虫等) 7.8.2.7.5主要化学元素含量分布图。 7.8.2.7.6化学环境分区图

.9.1.1 核对地球化学调查有关的原始数据和工作底图。 7.9.1.2 制定数据处理方案、提出处理要求和填写处理登记表。 7.9.1.3 数据录人,并校对无误后可进行存储、运算和成图。 7.9.1.4 分工负责实施数据处理任务,处理结果应有执行者的签名,检查者要在结果表格或报告上 签名。

7.9.2数据处理方法

通您图像期 屋GB958、DZ/T0151—1995、 DZ/T0190一1997等技术标准。对收集的 图的地形、地物、水系、居民点和交通线 的特征进行熟悉和初步判读;确定解译范围GB/T 38744-2020标准下载,并 的名称标记在图像上

7.10.2.1辐射校正:定标系数以地面站提供的系数为标准。 7.10.2.2几何校正:使用的控制点对应不少于6对,点对分布应均匀;光学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误差不 超过1.5个像素。 7.10.2.3图像镶嵌:接缝处影像灰度、色调应与整幅影像灰度、色调协调。 7.10.2.4数据融合:光学遥感数据之间的配准中误差不超过1个像素;融合后的信息损失量不超 过30%

7.10.3室内解译工作

7.10.3.1室内解译应以遥感影像为依据,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由定性到定量的原则进行,并做到 室内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相互查证。 7.10.3.2室内解译工作应从卫星图像或航片镶嵌略图入手,建立起整体概念后再解译单张航片。一般 按水系、地貌、岸线、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现象、人工活动(海岸建筑物)、环境地质问题和矿产 资源等次序进行

0.4.1特定时间图像解译内容按DZ/T0190—1997中6.4的规定。 0.4.2多时相遥感资料的遥感动态分析应开展如下工作: a)对海岸线变化、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泥沙冲淤、海岸盐渍化和植被变化等进行动态监测; b)进行动态分析解译的地区,可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遥感图像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10.4.1特定时间图像解译内容按DZ/T0190—1997中6.4的规定。 10.4.2多时相遥感资料的遥感动态分析应开展如下工作: a)对海岸线变化、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泥沙冲淤、海岸盐渍化和植被变化等进行动态监测; b)进行动态分析解译的地区,可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7.10.5解译图件的编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