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级别的屋面工程如何标准化施工?实景图片+节点做法,中建工地这样干!.docx

教科书级别的屋面工程如何标准化施工?实景图片+节点做法,中建工地这样干!.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2.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187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教科书级别的屋面工程如何标准化施工?实景图片+节点做法,中建工地这样干!.docx

水落口周边坡度5%、坡向排水口、排水通畅、美观协调。

水落口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品,水落口的金属配件均应作防锈处理;

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河北图集】12D7:通用用电设备,其埋设标高应根据附加层的♘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确定;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设涂膜附

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粘结牢固。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部位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计算机排版→弹线定位及吊洞→水落斗安装及防水收头→贴砖、嵌缝→篦子安装。

水落口设在屋面排水坡向最低处;

水落口半径500mm范围内的排水坡度应不小于5%,并设置附加防水层, 附加防水及防水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饰面砖与基层粘贴牢固,无空鼓及裂缝,排水坡度、坡向正确。

与侧入式水落口1.4相同。

施工准备→预留预埋→支架制作安装→天沟雨水斗安装→排水管安装→排水管道试验→系统接驳→全面检查→验收。

将雨水斗连同保护螺丝预埋在混凝土中,并预留找坡、找平层的高度;

安装时,将屋面防水层铺贴至雨水斗底盘喇叭口外边缘,再用防水压板压紧并用螺柱固定;

与柔性防水层黏合的防水翼环,其翼环最小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00mm, 有连接压板的雨水斗,翼环最小有效宽度不宜小于30mm。

虹吸雨水斗的防叶罩、格栅片在安装雨水斗时一定要装好,防止杂物进入雨水斗中造成堵塞;

安装牢固,固定方法正确,排水通畅,无渗漏。

造型确定→石材加工→拼装→打胶。

水簸箕底板宜内高外底,并与水落口中心对应,底板距离水落口垂直

水簸箕造型应美观、协调,粘结牢固,胶缝均匀顺直。

尺寸量测→BIM排版→角钢及雨水篦子定制→角钢安装→雨水篦子安装。

天沟落水口采用直式落水口,落水口周圈用专用密封膏封堵。

角钢应锚固牢固,焊缝焊接牢固,安装标高控制在±2mm内。

砂浆或涂饰面层排烟(风)道

造型确定→明确细部做法→施工。

排烟(风)道尺寸、立面高度符合设计或图集要求,宜为0.8~1.0m;顶面坡度不小于10%。

烟道泛水高度≥250mm,可在根部抹出泛水圆弧提升观感。

顶板底面四周距外沿20~30mm 处设滴水槽或鹰嘴。鹰嘴根部或滴水槽内外宜分色并确保分色线顺直(乳胶漆或真石漆等)。

排烟(风)道百叶进、出风口根据其在屋面所处位置设置,依据其所处位置常年风向,提前考虑周边是否有墙体、栏杆等阻挡来风,应保持进、出风畅通,避免排烟(风)困难。

6 风管插入风井与风井内壁平齐,四周应有20mm的间隙,填充防火泥、外侧使用防水砂浆封严,风道与风管交接处顶部加雨披。

滴水线顺直,棱角方正,阳角上下对应,线条清晰顺直。

风管接入风井内周边柔性防火、防水封堵严密,外表平整美观。

无动力风帽排烟(风)道

造型确定→明确细部做法→施工。

采用无动力风帽排烟(风)道伸出屋面高度应高出屋脊,不得小于0.6m。

无动力风帽底部采用M8膨胀螺栓与结构固定,顶部宜用20mm♘砂浆抹压向外侧找坡,坡度不小于10%。

外宜分色并确保分色线顺直(乳胶漆或真石漆等)。

顶板坡面交界线设置10mm宽防开裂分格缝,四周设一圈10mm宽分格缝与坡面交界线汇聚,四周分格缝每边居中留过水小口。

排烟(风)道百叶进、出风口根据其在屋面所处位置设置,依据其所处位置常年风向,应保持进、出风畅通,避免排烟(风)困难。

滴水线顺直,棱角方正,阳角上下对应,线条清晰顺直。

排气管排版→排气管、排气孔加工→排气管安装固定→屋面施工至面层→ 护墩施工→打胶。

根据屋面排版在分格缝保温层内设置排气管(道),宜采用埋设 PVC

(或其他材质)管打孔排气的方式。

排气管设置于分格缝纵横交叉处,应设于屋面标高较高部位。

排气管采用生根于找坡层(保温层)等易吸水材料内,埋设管壁周边应打孔并采用纤维布缠绕防止堵塞确保排气通畅。

排气管道防水收头高度大于 250mm,应用卡箍固定牢固、收头严密。

圆形或多边形护墩保护,高度大于 250mm,将防水收头保护在内。

排气管应成行成线且居分格缝中心,高度一致,打胶平滑、宽窄一致。

引气管留设→排气孔安装→打胶。

将埋设于屋面分格处保温层内的 PVC 引气管直接引至女儿墙、排烟

(风)道或其他出屋面墙体侧面。

排气孔应设于分格缝中间,距屋面高度应大于350mm,且高于屋脊50mm。

安装牢固,排气通畅,打胶平滑。

找平层设置的分隔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的宽度宜为40mm。

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汽道的交叉口。

排汽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宜设置一个排汽孔,排汽孔应作防水处理。

在保温层下也可敷设带支点的塑料板。

《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H23.排气管通用详图构造要求。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管道安装→封口堵洞→灌水试验。

出屋面管道根部直径 500mm 范围内的找平层宜做圆锥台或棱锥台,做法参照屋面排汽管根部处理。

管道与找平层间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 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上人屋面透气管高度应超过 2m,如为金属管,应进行避雷连接。

管道根部无渗水和积水现象,泛水和附加层铺设符合要求。

护墩选型→模具选择→砼浇筑→刷涂料。

护墩可选用方形、圆形、多边形、花瓶型等形状,管道应居护墩中心, 护墩高度不小于250mm。

同类型、相近规格的护墩高度应一致,成排成列;脱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修整,刮防水腻子,面层涂刷与屋面装饰协调的防水涂料。

护墩与管道结合处打胶处理,附加层宽度250。

护墩与管道及屋面应结合严密、交接清晰,涂料涂刷均匀、色泽协调,胶

造型设计→浇筑混凝土→嵌铜条→收面或粘贴饰面。

管道及支架根部应作找平层且应居护墩中心;

混凝土护墩基体浇筑后粘贴饰面砖,饰面砖拼接缝应倒角,拼接严密;

在护墩顶面可贴面砖或砂浆面层,位置与多边形角部连通;

向外 10%找坡,水泥砂浆顶面应密实平整,收压抹光;

护墩石材应统一加工,阳角处倒角拼接,石材平面压立面;

护墩与管道、屋面及护墩错台处应打胶密封;同规格、同排、同形式护墩宜成行成排、大小一致。

护墩应与屋面砖对称、居中,饰面砖(石材)粘贴牢固,拼接严密。砂浆面密实光洁,铜条清晰。

排版分格→设备预放校正→螺栓固定→防水及面层施工→螺母四周打耐候密封胶→安装减震垫→安装设备→安装螺母。

固定螺栓不穿透防水处理

排版分格→防水及面层施工→安装螺栓→安装减震垫→安装设备→安装螺母。

根据设备基础面层的选用确定螺栓外露长度;

螺栓需提前安装固定(可预埋也可后置),防水施工时,在面层高度范围内防水沿螺栓上翻包裹封闭严密,螺栓周围须用密封材料封严,以确保螺栓周围的防水效果;

螺栓出面层四周打胶时,注意成品保护,严禁耐候胶外露减震垫以外;

所有饰面均不得埋压设备支座的减震垫。

固定设备螺栓固定牢固,外漏螺栓四周耐候胶封口严密,墩台表面光滑平整,高度不小于250mm。

排版分格→防水及面层施工→打胶。

设备基础可采用砂浆饰面,面层坡面交界线和四周可设防开裂分格缝。

屋面设备基础应进行深化,宜布置在屋面板下有梁、柱、墙等竖向受力构件的部位,基础墩座造型美观、尺寸统一、排列整齐。

设备基础高度不小于 250㎜或基础防水整体包裹;屋面设备基础四周应分缝,缝宽20㎜;长条形设备基础应设置过水洞,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设备基础的接地预留点应与接地线盒同侧布置,减震支座、预埋件安装牢固,外露尺寸一致、界面清晰。所有饰面均不得埋压设备支座的减震垫。

设备基础设置棱角保护,增强保护和美观效果;创优工程应增加临时保护。

抹灰层应光洁无色差,铜条清晰,饰面砖粘贴牢固,胶缝均匀顺直,防水

封口严密,墩台表面光滑平整,高度不小于 250mm,泛水圆弧一致顺直。

屋面各种管线布置安装完成后,为保护成品,便于维护和检修方便,可用混凝土砌筑行人过桥,亦可用钢材制作行人过往小桥,既美观又体现人性化的施工理念。

尺寸量测→踏步施工(铺贴)→栏杆安装→刷漆。

过桥可采用花纹钢板、不锈钢板、现场砌筑或现浇混凝土贴石材或面砖等形式。

踏步高宜为 150mm、宽为 250~300mm,过桥宽度不小于 0.9m,可踏面平整、高宽一致,可踏面应有防滑设施。

过桥高度大于 0.8m 或大于三步时,两侧应加设护栏,护栏高度不低于

住宅小区石材干挂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9m。所有钢(铁)制过桥应进行防雷接地。

花纹钢板♘度不小于 4mm,不锈钢板♘度不小于 2.5mm,栈桥焊接牢固, 防锈处理到位。

形式选择→固定件安装→爬梯加工→爬梯安装→除锈刷漆→接地。

屋面爬梯可采用角钢、圆钢、不锈钢管等材料制作。

爬梯固定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安装到位,预埋件间距不大于

1200mm, 且固定点不少于 3 处。

爬梯加工分上部固定、下部活动两部分加工,上部固定部分离地高度不小于1500mm,日常将活动部分上翻,也可采用上锁方式防止攀爬。

爬梯宽度宜为 700~800mm,踏步间距宜为 250~300mm,离墙距离不小于200mm。

当爬梯高度小于3000mm时,应在上部设不少于 3 道防护圈;当爬梯高度大于3000mm时,应在3000mm以上全程设置安全护笼GB∕T 26216.2-2019标准下载,安全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