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0650.3-2021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pdf表1逻辑节点实例化建模原则
5.4参数及数据建模要求
参数建模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能质量参数可以面向LN对象分散放置,从属于逻辑设备的电能质量参数宜在管理逻辑节点 LLNO中定义, b 定值采用在终端ICD文件中定义固定名称的定值数据集的方式。 C 终端参数数据集名称为dsParameter,终端参数不受SGCB控制;终端定值数据集名称为 dsSetting,终端定值受SGCB控制。从主站端修改终端定值,应通过定值区的修改和切换实现; 主站根据这两个数据集获得终端定值后进行显示和整定。参数数据集dsParameter和定值数据 集dsSetting,由制造厂商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定值顺序在ICD文件中给出,可在本标准基础上 自行扩充。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技术导则(2020)(成都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0月).pdf5.4.2实时数据建模
电能质量实时数据 据分类上传的灵活性,实时数据宜 数据集多个报告上传,各逻辑节点通 时数据,实时数据建模应符合表2的
5.4.3统计数据建模
5.4.4告警数据建模
告警数据建模应满足以下要求: 告警信号用GGIO(通用逻辑节点)上送;终端上电和终端掉电信号用LPHD(设备逻辑节点) 上送; b 告警报告控制块在PQLD的LLNO逻辑节点下定义,告警报告控制块采用缓存报告机制,支持数 据变化触发选项(dchg)和总召唤(GI); 告警数据集名称应采用dsAlarm名称; 告警报告控制块应采用brcbAlarm名称
5.5. 1 基本要求
终端与主站或客户端软件通信时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终端与 客户端软件应使用密码认证 万式进行通信
终端与主站或客户端软件之间应采用以下方式认证: a)主站或客户端软件与终端建立连接:
终端与主站或客户端软件应通过密码在MMS初始化时实现握手。MMS初始化用国密4(SM4)算法 ECB模式对密码加密,密钥为16个字节,密码为16个字节(前4个字节为时间戳,后12个字节为终端 识别码,共16个字节),其中终端识别码不够12个字节时用\0(字符串结束符)补够,密码加密后应 为16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据。 每台终端的终端识别码应是唯一的,终端的管理端应具有终端识别码与密钥的配置管理界面,输入 界面上不应明文显示输入信息。
关联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使用Associate、Abort和Release服务; b) 终端应支持同时建立不少于12个连接: )当终端与主站的通信意外中断时,终端和主站的通信故障的检出时间不大于1分钟
所有数据和控制块都应支持GetDataDirectory、GetDataDefinition和GetDataValues服务。只允许 可操作数据SetDataValues,可操作数据包括控制块、遥控、修改定值、取代数据等。 数据读写服务应符合表4规定。
在工程应用需要时,应支持GetDataSetDirectory、GetDataSetValues、SetDataSetValues、 CreateDataSet、DeleteDataSet,动态创建及删除非永久性数据集。 终端ICD文件中应预先定义统一名称的数据集,并由终端制造厂商预先配置数据集中的数据。若某 类数据集内容为空,可不建该数据集。数据集名称应符合表5规定,各个数据集数据对象的具体要求应 根据终端和工程实施需求参照附录B规定执行
定值组数量不少于3组;单个终端的IED可以有多个LD和SGCB,每个LD只能有一个SGCB实例;终端应 支持定值区切换功能,允许修改当前激活定值区定值,但修改只在确认编辑后生效。定值服务应符合表 7规定。
6. 7. 1基本要求
主站应通过文件传输服务获取终端的录波文件、PQDIF、ICD等文件,或通过文件传输服务将 序文件传输到终端,
6.7.3PQDIF文件
6. 7. 41CD文件
D文件放置于根目录,命名为“device.icd”。
6.7.5终端程序文件
终端应支持文件接收功能,接收的文件应放置于终端的UPLOAD目录下。当远程更新终端程序 使用SetFile服务将更新程序传输到终端的UPLOAD目录下,然后通过自定义的遥控节点下发遥 通知远程服务端完成程序更新。
终端程序更新后,终端程序版本号应包含程序写入时间,终端程序版本号命名规则为“软件版本 更新时间”,例如:“V1.0120180101 0912
对时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网络对时的情况下,应使用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 b)时标TimeStamp在网络上传输时应采用UTC时间信息格式。
遥控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 a)支持RcdTrg远程启动录波功能; b)支持UpdSysTrg远程通知终端更新程序,
6.11ACSI服务一致性要求
本标准要求实现的ACSI服务应符合表9规定
A.1设备逻辑节点(LPHD)
设备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1规定。
表A.1设备逻辑节点(LPHD)
A.2管理逻辑节点(LLNO)
管理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2规定。
基本测量逻辑节点(MMX
基本测量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3规定
表A.3基本测量逻辑节点(扩展MMXU)
A.4计量逻辑节点(MMTR)
计量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4规定。
A.4计量逻辑节点(折
A.5不平衡逻辑节点(MSQI)
不平衡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5规定
表A.5不平衡逻辑节点(扩展MSQI)
A.6谐波测量逻辑节点(MHAI)
谐波测量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6规定
表A.6谐波测量逻辑节点(扩展MHAI)
A.7闪变测量逻辑节点(MFLK)
表A.7闪变测量逻辑节点(MFLK)
A.12电压瞬态逻辑节点(QVTR)
电压瞬态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12规定。
表A.12电压瞬态逻辑节点(扩展QVTR)
A.13电流瞬态逻辑节点(QITR)
电流瞬态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13规定,冲击电流可以使用此逻辑节点。
13电流瞬态逻辑节点(扩展QITR)
A.14录波逻辑节点(RDRE)
表A.14录波逻辑节点(RDRE)
A.15通用逻辑节点(GGIO)
通用逻辑节点应符合表A.15规定。
表A.15通用逻辑节点(GGI0)
B.1设备参数数据集(dsParameter)
设备参数数据集应符合表B.1规定
设备参数数据集应符合表B.1规定
表B.1设备参数数据集(dsParameter)
B.2电能质量指标定值数据集(dsSetting)
B.2电能质量指标定值数据集(dsSetting)
电能质量指标定值数据集应符合表B.2规定。
B.3设备状态数据集(dsDevice)
设备状态数据集应符合表B.3规定。
设备状态数据集应符合表B.3规定。
表B.3设备状态数据集(dsDevice)
B.4电能质量告警数据集(dsAlarm)
电能质量告警数据集应符合表B.4规定
表B.4告警数据集(dsAlarm)
B.5频率实时数据集(dsRtFre)
频率实时数据集应符合表B.5规定。
表B.5频率实时数据集(dsRtFre)
B.6基本测量实时数据集(dsRtMMXU)
基本测量实时数据集应符合表B.6规定
本测量实时数据集(dsF
B.7不平衡实时数据集(dsRtMSQI)
不平衡实时数据集应符合表B.7规定
表B.7不平衡实时数据集(dsRtMSQI
B.8谐波实时数据集(dsRtHarm)
谐波实时数据集应符合表B.8规定
表B.8谐波实时数据集(dsRtHarm)
B.9间谐波实时数据集(dsRtIHarm)
间谐波实时数据集应符合表B.9规定。
间谐波实时数据集(d
B.10基本测量统计数据集(dsStMMXU)
基本测量统计数据集应符合表B.10规定
表B.10基本测量统计数据集(dsStMMXU)
表B. 10 (续)
B.11不平衡统计数据集(dsStMSQI)
不平衡统计数据集应符合表B.11规定
表B.11不平衡统计数据集(dsStMSQI)
B.12谐波统计数据集(dsStHarm)
谐波统计数据集应符合表B.12规定。
表B.12谐波统计数据集(dsStHarm)
表B. 12 (续)
B.13间谐波统计数据集(dsStIHarm)
间谐波统计数据集应符合表B.13规定,
表B.13间谐波统计数据集(dsStIHarm)
B.14短时间闪变数据集(dsPST)
短时间闪变数据集应符合表B.14规定
表B.14短时间闪变数据集(dsPST)
B.15长时间闪变数据集(dsPLT)
长时间闪变数据集应符合表B.15规定
表B.15长时间闪变数据集(dsPLT)
16电压波动数据集(d
电压波动数据集应符合表B.16规定。
表B.16电压波动数据集(dsFluc)
表B. 17 (续)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42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42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的内容 条文说明.
本部分依据《关于下达2018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8 23号)的要求编写。 2016年,公司启动建设电网谐波监测分析系统,针对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017年,国家电网 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开展了Q/GDW1650.2一2014《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电能质量监测装 置》的修订工作。Q/GDW10650.2在监测指标、远程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对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提出了 新的要求,这些方面均涉及监测终端与主站间的通信。为此,设备管理部组织开展了Q/GDW1650.3一 2014《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的修订工作。 本部分编制目的旨在提升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的标准化水平,满足系统建设、运维、升 级以及信息安全的需求,保障电网谐波监测分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某联合工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支撑系统的技术进步和深化应用,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018年1月,项目启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前期工作准备。 2018年2月,成立编写组,研究国内外现行相关标准,结合技术进步与实践,梳理出原标准需要 修订的条文和内容。 2018年3月,征询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厂家、主站厂家修订意见,形成标准初稿,在北京召开标准修 订启动会暨初讨论会。 2018年5月,根据初稿讨论会意见,编写组补充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8年7月,采用发函的方式,在公司系统内广泛征求意见。 2018年9月,根据征求意见修订标准,并组织市场主流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厂家、主站厂家开展 标准验证工作,保障修订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8年10月,国网公司运维检修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TC04)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 为:经专家组审查协商一致,同意修改后以技术标准形式报批。 2018年11月12日,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Q/GDW10650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监测主站; 一第2部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一一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一第4部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检验; 一第5部分:电能质量信号采集单元; 一一第6部分: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一第7部分:电能质量现场测试; 一第8部分:电能质量评价方法。 Q/GDW10650第1部分规定了监测主站的技术要求;第2部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技术要求; 第4部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检验规则、检验条件、外观检查、基本功能检验、通信功能检验、 电能质量测量方法和准确度检测、电气性能检验、气候环境影响试验、外壳防护及机械性能检验、电磁 兼容试验、连续通电的稳定性试验的要求;第5部分规定电能质量信号采集单元的技术要求;第6部分规 定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技术要求;第7部分规定电能质量现场测试技术要求;第8部分规定了电能质 量评价方法。 本部分是Q/GDW10650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Q/GDW1650.3一2014《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与Q/GDW1650.3一2014相比,本次修订做了如下重大调整: 增加了电能质量监测主站通信安全要求; 一增加了设备逻辑节点(LPHD)、管理逻辑节点(扩展LLNO)、电压变化逻辑节点(QVVR) 等补充说明。 一一增加了附录B数据集,对数据集具体信息提出要求。 本部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8)222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部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部分主题章分为2章,包括通信协议总体框架和服务及要求。第5章给出了通信架构、总体建模原 则和建模的要求,第6章对关联等服务和服务一致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规范性附录对逻辑节点下 的数据类型及名称给出了定义和描述,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必须上传的电能质量数据或数据对象信 息,便于各应用单位统一数据对象描述、数据类型和中文语义,能够更好地支撑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主 站间的互联互通。 原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上海 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 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田世明、葛成余、李杰、陈琛、黄晓明、周健、陈 岳、王金浩、石坤、徐海峰、王昕、李培、王昊。
本部分第5.1条中GB/T 9139-2018标准下载,明确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应符合DL/T860系列标准,规定 了应用DL/T860标准时系统架构、配置、模型、服务等统一性以及选用参数的一致性,并规定了模型 扩充时应遵循的原则等。 本部分第5.4条中,对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建模所涉及的电能质量指标与Q/GDW10650.2保持一致。 本部分第5.5条中,增加了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本部分第6.7条中,对录波文件、PQDIF文件、ICD文件和终端程序文件服务进行了规定。 本部分附录B,补充说明了各个数据集应包含的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