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280-2015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

DB11/T 1280-2015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280-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97.2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1432
下载资源

DB11/T 1280-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280-2015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

B11/T 12802015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taminated Sites Remediation Plan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GB/T 6150.13-2022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DDTC-Ag分光光度法.pdf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2802015

引言 TTT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工作程序和内容 修复策略选择 5 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 6 修复技术方案确定 修复技术方案报告编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筛选矩阵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场地适用修复技术 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可行性试验具体案例, 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评估工具. 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方案报告编制大纲, F

引言 TTT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工作程序和内容 修复策略选择 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 修复技术方案确定 修复技术方案报告编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筛选矩阵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场地适用修复技术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可行性试验具体案例 :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评估工具. 5 附录E(资料性附录) 修复技术方案报告编制大纲,

DB11/T12802015

DB11/T12802015

亏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修复策略选择、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修复技 术方案确定、修复技术方案报告编制等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的编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涉及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的场地。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3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82污染场地术语 DB11/T656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 11/T 783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 DB11/T810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11/T 12802015

或阻断其暴露途径,满足相应土壤环境功能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降解、吸附、转化、转移或阻隔场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将有 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阻断其暴露途径,满足相应地下水 能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试验 selectiontestil

DB11/T12802015

在实验室或现场开展的小试或中试试验,以验证修复技术的实际效果,确定关键工艺参数,估算成 本和周期等。 3.11 适用修复技术presumptiveremedialtechnologies 国内已有污染场地修复应用案例证明可以在特定场地条件下处理某种污染物的技术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工作分修复策略选择、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确定、 术方案报告编制4个阶段,工作程序见图1

DB11/T12802015

图1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

修复策略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确认场地用地规划、场地开发方式、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允许原位修复、修复后土壤的再利 用或处置方式等。 b 应综合考虑场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和地下水的整体协调性,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要求,修复 技术的可行性,以及成本、周期、政府、公众可接受程度等因素。 C 应选择绿色的、可持续的修复策略,使修复行为的净环境效益最大化。 可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作为判断不同修复策略能否达到修复且标的方法

5.2.1核实前期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中有关目标污染物、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用地规 料的有效性,如发现已有资料不能满足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基础信息要求,应适当补充相关资 还应开展补充性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模拟预测

T/CBDA 3-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5.3更新场地概念模型

5.3.1应进一步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的理化参数、空间分布及其潜在迁移途径等因素,对 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阶段的场地概念模型进行更新。 5.3.2修复技术方案编制阶段的场地概念模型,应以文学、图、表等方式,概化场地地层分布、地下 水理深、流向,描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迁移过程、迁移途径、污染介质与受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受体的关键暴露途径以及未来建筑物结构特征等。 5.3.3修复技术方案编制过程申,应根据所制订的修复技术方案,分析修复过程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改变,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过程以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并不断更新场地概念模型,以评估 修复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

3.3修复技术方案编制过程甲 的修复技术方案,分析修复过程对场地水文地质 变,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过程以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并不断更新场地概念模型,以 复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

5.4确认场地修复总体目标

应根据场地用地规划、修复技术可达性等,明确场地的环境功能或使用功能,进而确认场地修 标。

5.4.1应根据场地用地规划、修复技术可达性等,明确场地的环境功能或使用功能,进而确认场地修 复总体目标。 5.4.2对于修复周期较长的场地,总体目标也可分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并明确达到各个阶段目标的时 间要求。

5.1应根据场地条件、场地概念模型、场地修复总体目标JC/T 2463-2018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挂窑皮性静态试验方法,确定场地修复策略。 5.2场地修复策略应明确修复方式、修复介质、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与范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