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201-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H∕T 3201-2018 石油化工工程减隔震(振)技术规范结构。 7.3.2 隔振体系的固有频率,不宜大于干扰频率的0.4倍。 7.3.3 隔振基础台座的结构型式和隔振器的布置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隔振器的平面布置时,其刚度中心与隔振基础台座体系总质心水平偏离不应大于其所在台座底 面边长的3%; b) 隔振基础台座应留有隔振器的安装、调整和维护所需的空间; c) 隔振器上表面宜设置在同一标高上; d)隔振器外边缘不应超出台座边缘,台座边缘至隔振器中心线距离不宜小于200mm。 7.3.4 隔振器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高阻尼橡胶隔振器性能的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额定荷载下主轴方向产生的变形量偏差不应大于20%; 2)额定荷载下高阻尼橡胶隔振器固有频率偏差不应大于15%; 3)在额定荷载下的动刚度偏差不大于20%,阻尼比偏差不应大于20%。 b)弹簧隔振器性能的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a)高阻尼橡胶隔振器性能的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额定荷载下主轴方向产生的变形量偏差不应大于20% 2)额定荷载下高阻尼橡胶隔振器固有频率偏差不应大于15%; 3)在额定荷载下的动刚度偏差不大于20%,阻尼比偏差不应大于20%。 b)弹簧隔振器性能的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SH/T32012018
1)额定荷载下主轴方向产生的变形量偏差不应大于10%; 2)额定荷载下弹簧隔振器固有频率偏差不应大于15%; 3)在额定荷载下的动刚度偏差不大于10%,阻尼比偏差不应大于15%。 .3.5隔振对象或其台座的周边均应留隔振缝,缝宽宜为30mm~50mm;缝宽大于50mm时GB/T 1844.2-2022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2部分:填料和增强材料.pdf,应采取 下影响隔振对象正常工作的保护措施。当水平位移有限制要求时,宜设置水平限位装置。 .3.6隔振对象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对手振动管道,宜在管道支承处设置隔振装置 7.3.7减振装置的阻尼器可采用黏滞消能器、电涡流阻尼器或调谐质量阻尼器。 7.3.8隔振器和阻尼器的参数应根据结构以及设备的振动频率等因素确定
7.4.2振动测试点应设在振动控制点上,振动传感器的测试方向应与测试对象的振动方向一致,测试 过程中不得产生倾斜和附加振动。振动控制点应取基础或支承结构顶面振动最大点,振动控制方向应包 括竖向和水平两个主轴方向。 7.4.3采集数据前,应对检测系统的安装、连接以及参数设置进行检查,避免回路干扰,确保检测系 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4.4检测过程中,应保持建筑内、外部的振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突发振源的干扰。 7.4.5振动测试时,振动信号的采样频率应满足奈奎斯采样定理的要求,采样频率与截止频率的比值 宜取2.5~6.0;振动数据采集时,在信号进行模拟转换前应经过抗混滤波器处理。 7.4.6冲击信号的幅值分析宣采用时域分析法,测试最大值分析次数不得少于3次。 7.4.7每个测点记录有效振动数据的次数不得少于3次。当3次测试结果与其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在土5%以内时,测试结果可取其平均值,
7.4.8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检测任务名称、要求; b)检测仪器; c)测点布置示意图; d)检测工况、次数和时间; e)建筑内设备运行情况; f)检测结果应至少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时域和频域曲线、振动峰值加速度和振动频率。
a)检测任务名称、要求; b)检测仪器; c)测点布置示意图; d)检测工况、次数和时间; e)建筑内设备运行情况; f)检测结果应至少包括:
8减隔震(振)装置安装与维护
B.1减隔震(振)装置安装
减震装置施工安装顺序,应由施工单位和供货商商讨确定。 2隔震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承隔震支座的支墩(或柱)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3%o;在隔震支座安装后,隔震支座项 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8%; b)隔震支座中心平面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c)隔震支座中心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d)同一支墩上多个隔震支座之间的顶面高差不宜大于5.0mm; e)隔震支座连接板和外露连接螺栓应采取防腐措施; f) 在隔震支座安装阶段,应对支墩(或柱)顶面、隔震支座顶面水平度、隔震支座中心平面位置 和标高进行观测并记录; g)在工程施工阶段,隔震支座宜采取保护措施。
SH/T 32012018
8.1.3隔振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隔振器安装位置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1%o,位置偏差不宜大于3mm,整体铺完后隔振器标高误 差不宜大于2.5mm; 6 隔振器宜避免阳光直接暴晒、雨淋雪浸,并应保持清洁,不应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相 接触,并应与热源隔离: c)基座底部宜设有排污槽。
8.2减隔震(振)装置检查与维护
8.2.1减隔震(振)装置在使用期间应进行常规检查和应急检查。常规检查,减隔震装置应每年进行 一次,减隔振装置应每季度进行一次;遭遇地震、强风、火灾等灾害后应进行应急检查。 8.2.2减隔震(振)装置检查和维护应符合表8.2.2中的要求。
表8.2.2减隔震(振)装置检查与维护内容
SH/T32012018
SH/T32012018
SH/T32012018
SH/T32012018
SH/T 32012018
SH/T32012018
SH/T 32012018
SH/T32012018
A.6黏滞消能器系列(对角形支撑型JB型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SH/T3201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石油化工工程减隔震(振)技术规范
SH/T3201—2018
隔震结构设计 .39 5.1 一般规定: 39 5.2 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计算 ·40 5.3 隔震减震层设计 40 5.4 上部结构设计 5.5 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 41 减隔震装置设计 6.2 隔震支座· 6.3 黏滞消能器, ·42 减隔振技术要求 ..42 7.1 一般规定 42 7.3减隔振构造措施
SH/T32012018
化工工程减隔震(振)技术规范
体工程需要,对整个结构、局部部位或关键构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进而提高 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并满足建筑结构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性能化设计以现有抗震性能水平和经济条件 为前提,一般需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设防烈度、结构不规则类型和程度、结构延性、造价、震后损失与 修复难度等因素,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其性能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4.5、4.6消能部件的布置需经分析确定,一般宜沿结构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并宜设置在结构相对变形 或速度较大的部位,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宜为结构提供适当的附加阻尼和刚度,并 保证消能器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消能能力。 消能器的选择包括消能器类型和规格的选择。在概念设计阶段,消能器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 类型、周围环境、设防目标、消能器耗能机理、价格及安装、施工、维修费用等因素。
a) 根据橡胶隔震支座抗拉强度低的特点,需限制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结构的变形特点需符合 剪切变形为主且结构高宽比小于4。 b)[ 国外对隔震工程的许多考察发现: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房屋;软土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 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将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墨西哥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c)风载作用下要求隔震层“不屈服”(即保持弹性刚度),为此可通过设置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另 设抗风装置、采取较大初始刚度的位移型消能器(阻尼器)等予以满足;上述具有弹性刚度的 装置宜宣沿建筑物周边均匀布置。 隔震层防火措施和穿越隔震层的配管、配线,有与隔震要求相关的专门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 中,位于7、8度区的隔震结构,上部结构完好,但隔震层的管线受损,故需要特别注意改进。 e)对穿越隔震层的管线,特别是重要管线,强调应采用柔性接头,以避免产生次生灾害。 1.2、5.1.3、5.1.4本规范对于隔震的基本要求是:通过隔震层的大变形来减少其上部结构的地震 用,从而减少地震破坏。隔震设计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隔震层位置的确定,隔震支座的数量、规格 布置,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控制,上部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及其与隔震层的连接构 等。为便于设计人员掌握隔震设计方法,本规范按减震系数进行设计,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和抗 验算,构件承载力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对于丙类结构,相应的构造要求也可有所降低。但必须注意, 构所受的地震作用,既有水平向也有竖向,目前的橡胶隔震支座只具有隔离水平地震的功能,对竖向 震没有隔震效果,隔震后结构的竖向地震力可能大于水平地震力,应予以重视并做相应的验算,采取 当的措施。 一般认为,同一场地在任何水平方向上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是相同的。隔震结构在两个方向的基本 期如果差别过大,将导致两个方向隔震效果相差较大,所以有必要限定两个方向基本周期差异不宜超 较小值的30%。
如果采用隔震技术后,结构层间位移角显 表明隔晨后对结构变形能力 的要求降低了,因此对决定结构变形能力的抗震措施可以适当降低,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不超过规范限值 的0.40(设置阻尼器时为0.38)为界划分,并明确降低的要求不得超过一度且不能低于7度。
5.2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计算
5.2.4本条仅给出不考虑扭转影响时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的计算公式。 5.2.6叠层橡胶支座的水平极限变形能力是指支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上下面板产生的最大水平相对 位移。可以用剪应变=/t来表示,即支座上下板面水平相对位移与橡胶层总厚度之比。 5.2.7隔震支座直径较大时,如直径不小于600mm,考虑实际工程隔震后的位移和现有试验设备的条 件,对于罕遇地震位移验算时的支座设计参数,可取水平剪切变形100%的刚度和阻尼。 还需注意,橡胶材料是非线性弹性体,橡胶隔震支座的等效刚度与振动周期有关,动静刚度的差别 基大。因此,为了保证隔震的有效性,最好取相应于隔震体系基本周期的刚度进行计算, 5.2.10进行隔震结构的抗倾覆验算,旨在保障隔震体系可稳定承载。本条规定了罕遇地震作用下,隔 震房屋上部结构抗倾覆安全系数的大小。抗倾覆安全系数等于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之比,罕遇地震作 用下,隔震房屋上部结构抗倾覆安全系数应大于1.2。抗倾覆安全力矩由上部结构竖向荷载提供,隔震 结构抗倾覆验算方法与传统抗震结构完全相同。
5.3.1研究发现,即使上部结构立面或平面很不规则,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并不重合,但如果 隔震层的刚心与上部结构的重心一致,隔震层的扭转振动也很小,对于隔震结构,仍可取层模型计算, 否则,需要取结构的计算模型为扭转模型,考虑楼层两个水平方向线位移和一个位移角, 隔震支座周围必须留有可供移动的空间,隔震支座放置在不同标高位置时,相关的隔震构造较难处理, 因此宜放置在同一标高。当同一建筑物中选用多个型号的隔震支座时,由于每种型号的隔震支座高度并 不相同,所以一般隔震支座底面宜取相同标高。
5.3.2关于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限值。
Cer,该屈曲应力取决于橡胶的硬度、钢板厚度与橡胶厚度的比值、第一形状参数S,和第二形状参数S2等。 通常,隔震支座中间钢板厚度是单层橡胶厚度的一半,取比值为0.5。对硬度为30~60共七种橡胶, 以及S=11、13、15、17、19、20和S2=3、4、5、6、7,累计210种组合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满足Si≥15 和S2≥5且橡胶硬度不小于40时,最小的屈曲应力值为34.0MPa。 将橡胶支座在地震下发生剪切变形后上下钢板投影的重叠部分作为有效受压面积,以该有效受压面 积得到的平均应力达到最小屈曲应力作为控制橡胶支座稳定的条件,取容许剪切变形为0.55D(D为支 座有效直径),则可得本条规定的丙类建筑的压应力限值:
Omax=0.45ocr=15.0MPa
对S2<5且橡胶硬度不小于40的支座,当S2=4,Omax=12.0MPa;当S2=3,Omax=9.0MPa。因此规定, 当S2<5时,平均压应力限值需予以降低。 考虑到随着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隔震支座的直径越来越大,建议对隔震支座选型 时尽量选用大直径的支座,对直径或边长小于300mm的支座,由于其截面小,稳定性差,故将其设计 承载力由12MPa降低到10MPa。 5.3.3为了保证隔震层能够有效地工作,上部结构与隔震支座的连接件、隔震支座与基础的连接件应 具有传递上部结构最大底部剪力的能力。连接件包括连接钢板、预埋钢板、螺栓及其他相关配件。 5.3.4关于隔震层的总扇服力验算的基本要求,
隔震支座水平屈服荷载和弹性水平恢复力验算是针对隔振层的水平恢复力进行的,目的是保证隔震 层在风载作用下,隔震层不屈服,防止产生较大位移影响隔震房屋的适用性,并在多次地震作用后仍具 有良好的复位性能。公式5.3.4左边表示风荷载对隔震层产生的效应,不等式右侧为隔震层的抗力。多数 情况下,隔震支座就充当抗风装置,因此,验证抗风装置的水平承载力实际上就是验证隔震支座具有足 够的初刚度。
5.4.3隔震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其上部结构基本为平动,因此层间位移非常小,在多遇地震作用 下,要求隔震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与不隔震结构相同,多数情况下很容易满足。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要求上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比不隔震结构的限值还小,主要考虑隔 震结构的层间位移比较小,为使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有较大的安全度,人为地取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 角限值为抗震结构的1/2。
5.5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讯
1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保证能在罕遇地震下发挥效果,故应按罕遇地震作用进行强
隔震橡胶支座的压应力设计限制12~15MPa,其依据是:从国内外的大量试验结果得知,隔 支座在Si≥15,S2≥5的条件下,其压应力极限一般都在90MPa以上,考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达到 水平位移时仍能保持稳定等因素,其压应力设计值的安全系数取6~9是必要的。 隔震橡胶支座的有效直径是指内部钢板直径,设计承载力按该尺寸面积确定,外部包裹一层橡胶 5隔震橡胶支座的型检试验,应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进行。如果是特殊结构的隔震橡胶支座, 有结构、材料、工艺方法等有较大改变,或者项目对产品有特殊要求,应对产品进行型检试验。 属于通用类的,那么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型检试验,但制造厂家应能证明产, 到设计参数要求。抽检比例可根据项目需要另作要求。
6.2.1隔震橡胶支座的压应力设计限制12~15MPa,其依据是:从国内外的大量试验结果得知,隔震 橡胶支座在S1≥15,S2≥5的条件下,其压应力极限一般都在90MPa以上,考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达到 最大水平位移时仍能保持稳定等因素,其压应力设计值的安全系数取6~9是必要的。 隔震橡胶支座的有效直径是指内部钢板直径,设计承载力按该尺寸面积确定,外部包裹一层橡胶保 护层
与原有结构、材料、工艺方法等有较大改变,或者项目对产品有特殊要求,应对产品进行型检试验。若 产品属于通用类的,那么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型检试验,但制造厂家应能证明产品 能达到设计参数要求。抽检比例可根据项目需要另作要求。
SH/T 32012018
6.3.3黏滞消能器原材料采用的合金结构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需要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主要是保 证阻尼器的物理性能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6.3.5为确保阻尼器能够正常工作,必须满足表中的表面质量;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 JG/T209标准要求,阻尼器的设计长度允许偏差土3mm,缸体的截面有效尺寸允许偏差土2mm,以满足 安装精度的要求。 6.3.6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型检检验,应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进行。如果是特殊结构的黏滞流体阻尼器, 或者项目对型检检验有特殊要求,应对项目的产品进行型检检验。若产品属于通用类的,那么项目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型检检验,但制造厂家应能证明产品能达到设计参数要求。
.3.6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型检检验,应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进行。如果是特殊结构的黏滞流体阻月 成者项目对型检检验有特殊要求,应对项目的产品进行型检检验。若产品属于通用类的,那么项目 艮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型检检验,但制造厂家应能证明产品能达到设计参数要求。
7.1.2、7.1.3隔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隔振,又称积极隔振;一类是被动隔振,又称消极隔振。主 动隔振指的是通过隔振器的作用,将由动力机器设备干扰力产生的振动大部分隔离掉,减少动力机器设 备产生的扰力对支承结构、周围生产环境及生产人员的有害影响,即减小振动的输出。振源为动力机器 设备于扰力引起的振动。被动隔振指的是通过隔振器的作用,将外部环境振动大部分隔离掉,减少支承 结构振动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影响,即减小振动的输入。振源为周围环境振动。 当振动并不是通过支承结构或基础传至结构和设备DB11/T 1586-2018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安全作业规范,或振动来源于设备和结构内部介质振动,此 时做隔振措施无法将结构和设备的振动响应降低至设计要求,而应做减振设计降低结构及设备的振动响 应。
算,验证结构或设备的最大振动响应值是否超过规范规定的容许振动值。若结构或设备的最大振动响应 值超过规范规定的容许振动值,须重新选取合适的隔振器或阻尼器的力学参数,再次做动力分析计算, 直至结构或设备的最大振动响应值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容许振动值。同时还需反复对比不同减隔振设计方 案,选取最经济适用且满足结构和设备振动响应要求的最佳减隔振设计方案
7.3.1最常用且最有效的隔振措施为设置基础台座和安放隔振装置。设置基础台座是为了增大隔振系 统的质量,降低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干扰频率与隔振系统固有频率的比值,从而实现提高隔振率 的目的。当隔振对象本身的固有频率较低且经过动力分析计算验证结构和设备的最大振动值满足设计要 求,此时可不设置台座结构。
7.3.2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中结构动力响应动力
SH/T32012018
,保证所有隔振器同时工作。 5对台座周边提出设隔震缝的处理要求,以便减少通过四周的振动传递。 6管道振动除来源于设备振动外,还来源于管内介质的振动。消除和减弱管道振动传递,通常要 振对象与管道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以及在管道与结构支承处进行隔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