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41-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 041-2018 崩塌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6.4.4错锚杆(索)的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e) 锚索(杆)正式张拉之前,应取10%~20%设计轴向拉力值N,对锚索(杆)预张拉1~2次, 使其各部位的接触紧密,锚索完全平直。 ) 应采用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锚具,有测力计的锚索(杆),测力计应与锚板同步安装,且与锚 孔对中。 g) 锚杆(索)张拉力及锁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按附录A.5编制锚索张拉 记录表。 h)锚杆(索)张拉稳压时间应符合表4的规定 4.7张拉操作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应进人张拉作业区,千斤顶出 方向严禁站人。 4.8锚杆试验要求及做法见附录C:锚固施工质量应满足表5要求
表4锚杆(索)张拉荷载分级及稳压时间
表5锚固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GB/T 13871.6-2022 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第6部分:弹性体材料规范.pdfT/CAGHP0412018
6. 5. 1一般要求
a)桩板式挡墙、锚杆挡土墙施工及质量检验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执行。 b)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序包括基槽开挖、墙体砌筑或浇筑、墙后回填等。 .5.2挡土墙基槽开挖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挡土墙基槽开挖应满足设计要求,临时支护,开挖一段,立即砌筑、回填一段。 b) 基槽开挖深度、宽度及基底倾斜度和地基特征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机械开挖基槽,宜在基底高程以上预留人工清理层,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d) 挡墙基槽开挖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及时验槽,易风化持力层应及时封闭。 1.5.3浆砌石挡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砌筑的石料的强度、块度大小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浆砌块(条)石挡土墙应采用座浆法施工,块片石表面清洗干净,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 c) 砌筑挡土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垂直通缝,应填塞饱满 5.4 混凝土挡墙浇注施工要求: a)现浇混凝土挡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先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 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混凝土开始浇灌时,在结合面上刷水泥浆或铺1:2水泥砂浆后 再浇注墙身混凝土。 b) 当混凝土落高大于2.0m时,应采用串简输送或泵送混凝土人仓,从低处开始分层浇注,分 层振捣厚度不宜大于0.7m。 C) 毛石混凝土用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毛 石尺寸不应大于300mm,表面污泥等应清洗干净。 d)毛石混凝土浇注时,应先铺一层80mm150mm厚混凝土打底,再铺上毛石,毛石插入混 凝土约一半后,再浇灌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最后逐层铺砌毛石和浇注混凝土。保持毛石 顶部有不少于100mm厚的混凝土覆盖层。所掺加毛石数量设计无规定时应控制不超过 总体积的25%。 e 混凝土中毛石铺放应均匀排列,大面向下,间距应不小于100mm,离开模板或槽壁距离不 小于150mm,毛石不应露于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挡墙泄水孔宜选用刚度和强度好的管材进行预埋成型,保证外倾坡度。 g)混凝土挡墙沉降缝隔断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其厚度应有适当的预留压缩量。 5.5挡土墙墙后填土需及时回填夯实,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做好填土与原岩(土)的搭接。墙 砌出地面后,应在坡顶做成不小于5%的向外散水坡,以免积水下渗而影响墙身稳定。 5.6墙后填土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应分层夯实,当砌体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方可进行填土并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击影响,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自身的稳定。 5.7挡土墙施工质量要求: a) 地基开挖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超挖回填虚土。地基特征应满足设计要求。 b)石料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砌石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干砌时不得松动、叠砌和浮 塞。必要时打开检验。
6.5.2挡土墙基槽开挖应满足下列要求.
6.5.4混凝土挡墙浇注施工要求
T/CAGHP0412018
e)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f沉降缝、排水孔的数量、位置、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g 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5%, 深度不超过10mm,排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伸缩缝符合设计要求,整齐垂直,上下 贯通。 h)重力挡土墙施工质量检验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重力挡土墙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6. 6. 1一般要求
当棚洞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基槽开挖、基础施工、洞身钢筋制作与安 装、洞身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洞顶回填等。 b) 当棚洞为工结构时,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基槽开挖、基础施工、坛工砌(浇)筑与养护、洞顶 回填等 C 棚洞施工过程中应对棚洞上部危岩崩塌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监测信息,对可 能出现的险情应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6.6.2棚洞基槽开挖应符合6.5.2的表
6.6.3棚洞结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TCAGHP0412018
6.6.4棚洞洞顶回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洞顶缓冲土层回填应在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的70%后进行。 b 侧墙回填应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可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或 浆砌片石回填。土质地层中,应将墙背坡面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 密实。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 c 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采用机械回填时, 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 d 表土层作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 e)回填土料特性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7棚洞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6. 7. 1一般要求
挂网错喷施工主要工序包括坡面清理、锚杆钻孔、锚杆制作与安装、钢筋网片制作与安装、 喷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等。 b) 挂网锚喷施工所用钢筋、喷射混凝土等材料质量及检验,施工机具、设备检定等应符合设计 要求。 6.7.2喷护前应采取措施对泉水、渗水进行处治,并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 6.7.3锚喷岩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喷层要密实,受喷面底部不得有回弹物堆积。 6.7.4喷射混凝土表面严禁钢筋与锚杆外露,严禁出现漏喷、脱层和混凝土开裂脱落现象,喷层与 坡体连接应紧密。 6.7.5喷射混凝土施工同时应做好泄水孔和伸缩缝,应及时对喷浆层顶部进行封闭处理。砂浆初 凝后,应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期一般为5d。 6.7.6锚杆应嵌入稳固基岩内,错固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岩体性质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 小于20mm。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铺设钢筋网前宜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钢筋网与岩面的 间隙宜为30mm,然后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要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 6.7.7锚杆抗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按6.4.8执行。 6.7.8喷射混凝土强度试验见附录B;锚喷支护施工质量检验见表8;其他材料、操作技术及质量检 验要求按《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执行
C/CAGHP0412018
表8锚喷支护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a)主动、被动防护网的构件、组成、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 b) 防护网进场前,应有相关的材料质量证明、合格证、产品质量说明书,并按有关要求进行随 机取样且送实验室进行检验,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才能进场施工。 c) 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流程:坡面清理、测量定位、锚杆施工、安装纵横向支撑绳、铺挂格栅 网、铺挂钢绳网并缝合(附录D)。 d) 被动防护网施工工艺流程:坡面清理、锚杆及基座定位、基坑开挖与混凝土灌注(土质地层 B类锚固)或钻凿锚杆孔(岩质地层A类锚固)、基座及锚杆安装、钢柱及拉锚绳安装、支撑 绳安装与调试、钢丝绳网的铺挂与缝合、格栅网的铺挂(附录D)。 8.2主动防护网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主动防护系统安装应该紧贴坡面,悬空区域面积不能超过5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随 机锚杆数量,并及时办理施工洽商或设计变更 b) 确保施工安装时支撑绳能张拉绷紧,每段横向支撑绳布设长度一般不超过30m,每段纵向 支撑绳的布设长度一般不超过40m。 C) 支撑绳安装时,先将支撑绳一端用绳卡锁定在端头锚杆上,用另一端逐一穿入锚杆孔中,在 穿过另一端的锚杆后,把支撑绳沿穿进方向折回,用绳卡将安装端钢丝绳做出一个套环,然 后用不小于1t的张拉器两头分别拉住支撑绳端套环和相邻的锚杆,通过张拉器的收紧,在 支撑绳张紧之后,用绳卡将活动端与安装端进行锁定即可 d) 防护网铺装应沿坡面从上而下,先将其上边口固定于最顶部的横向支撑绳或锚杆上,然后 顺坡铺展开。 e) 铁丝格栅的固定方式、尺寸和叠置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3被动防护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岩较完整时,钢柱基座可直接用锚杆锚固在基岩内,锚孔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基础底面 用薄层C20混凝土或M20水泥砂浆抹平,当岩石风化比较严重或覆盖层较厚时,采取开挖 基坑用混凝土浇注基座的方式,基坑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基坑,禁止采 用爆破作业。 b) 被动防护系统锚杆锚固位置岩石风化严重时,应采用混凝土锚固,系统锚杆在其长度范围 内应完全锚固,混凝土锚固体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注前需用水将基坑边壁
a) 基岩较完整时,钢柱基座可直接用锚杆锚固在基岩内,锚孔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基础底面 用薄层C20混凝土或M20水泥砂浆抹平,当岩石风化比较严重或覆盖层较厚时,采取开挖 基坑用混凝土浇注基座的方式,基坑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基坑,禁止采 用爆破作业。 b) 被动防护系统锚杆锚固位置岩石风化严重时,应采用混凝土锚固,系统锚杆在其长度范围 内应完全锚固,混凝土锚固体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注前需用水将基坑边壁 进行润湿
C 防护网起吊后,先横向调节好网片安装位置,从一端开始逐一向另一端进行缝合,直至所有 防护网连成一个整体。 d) 绳网的铺挂质量检查应满足设计要求,缝合绳外观和手动感受上应无明显松动,否则应重 新张紧;每张钢绳网四周构成其挂网单元的支撑绳或钢丝绳网间的缝合绳绕向、松紧度应 基本一致,否则应作调整。固定绳卡应卡牢。 6.8.4防护网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防护网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6. 9. 1 一般要求;
a)拦石墙(坝、堤)施工用混凝土、石材、土料等质量、规格和性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b)拦石墙(坝、堤)施工宜避开雨季,并应做好施工安全监测工作。 C 拦石墙(坝、堤)施工工序包括基槽开挖、墙体砌筑、浇筑或填筑、槽底及墙后缓冲层回填等。 d)缓冲垫层的材料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拦石坝(墙、堤)基槽开挖应符合6.5.2的要求。 .3浆砌石和混凝土拦石墙(坝、堤)结构施工应符合6.5.3和6.5.4的要求。 4缓冲层应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压实度符合设计值,并应保证排水畅通。 5浆砌石和混凝土拦石坝(墙、)检查项自按表6执行 6土质坝(墙、堤)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分层夯实,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土料碾压 是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辅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 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b) 分段作业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 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 e) 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酒水湿润。 f) 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 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 g)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铺 填平整。土质拦石坝(堤)施工质量检验应满足表10的要求
表10土质拦石坝(堤)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6.9.7石笼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石料和笼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笼体要牢固结实,填料饱满、密实,笼网应锁口牢固,石料的最小边尺寸不应小于笼的孔眼 尺寸。 石笼大小视需要和对齐手段而定,石笼体积宜为1.0m~2.5m。 石笼护体的坐码或平铺必须紧密,不应有掉笼、散笼、架空现象。笼体接缝应错开,笼间的 联系应牢固
6.10排(截)水工程
6.10.1施工前,应校核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与施工条件不符时,应及时提出施工洽商或设计 变更。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施工,并应经常维护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水流 畅通。 6.10.2 施工中应对地表水、地下水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 6.10.3 排水沟变形缝、泄水孔、跌水、急流槽的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防渗处理。 6.10.4 沟肩回填用黏土填筑封闭,且靠坡一侧的回填应高于沟肩,确保地表水能顺利进人沟内,不渗水 6.10.5 地表截(排)水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放样,选定位置,确定轴线。排水沟平面位置和级 坡应与实际地形相协调,排水通畅,不应有反坡,当实际地形与设计不一致时,应与设计等单位进行 现场处理。 6.10.6 截(排)水沟基槽开挖应参照6.5.2的有关规定执行。 6.10.7 石砌体结构排水沟施工应参照6.5.3的有关规定执行。 6.10.8 开挖土方基槽时,应留意崩塌体的稳定性。 6.10.9 浆码排(截)水沟质量检验应满足表11的要求
表11浆砌排(截)水沟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T/CAGHP0412018
6.11其他防护工程
6.11.1护坡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6.11.13 护坡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a) 护坡工程施工前,应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坡面防护层应与坡面密 贴结合,不得留有空隙。 在多雨地区或地下水发育地段,防护工程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截排地表水和导排地 下水。 ) 临时防护措施应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 6.11.2 浆砌片(卵)石护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砂浆终凝前,砌体应覆盖,砂浆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 b) 浆砌片石护坡每10m~15m应留一伸缩缝,缝宽20mm~30mm。在基底地质有变化处 应设沉降缝,可将伸缩缝与沉降缝合并设置。 c) 泄水孔的位置和反滤层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11.3 浆砌片石护面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修筑护面墙前,应清除边坡风化层至新鲜岩面。对风化迅速的岩层,清挖到新鲜岩面后应 立即修筑护面墙。 b) 护面墙背必须与坡面密贴,边坡局部凹陷处,应挖成台阶后用与墙身相同的工砌补,不得 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坡顶护面墙与坡面之间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渗处理。 C) 应按设计要求做好伸缩缝。当护面墙基础修筑在不同岩层上时,应在变化处设置沉降缝。 d) 泄水孔的位置和反滤层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11.4 植被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植被施工,铺、种植被后,应适时进行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到植被成活。 b) 种草施工,草籽应撒布均匀,同时做好保护措施。 c) 灌木(树木)应在适宜季节栽植。 养护用水应不含油、酸、碱、盐等有碍草木生长的成分。 6.11.5注浆加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浆范围(平面的、垂向的)、注浆钻孔的布置和孔径、孔深、偏斜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注浆材料的品种、性能、浆液配合比及注浆压力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注浆加固后岩土体质量检测孔(点)数为注浆孔总数的5%~10%,且不少于5孔(点)。检 测方法用钻取芯样法或其他有效的方法。加固范围内,注浆孔口部位应回填处理
7.1.1崩塌防治工程施工期间应开展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的的施工阶段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应从 崩塌工程施工开始,直至工程完成为止。 7.1.2了解崩塌体的特征及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建设方和相关单位的具体要求,根据勘察资料 气象资料、崩塌防治工程的设计资料及施工方案等编制监测方案。 7.1.3监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监测目的和依据 监测内容及项目,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期和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及异 16
TCAGHP0412018
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作业 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7.2.1崩塌防治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崩塌体、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周边岩土体、周边建筑、 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的道路、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7.2.2崩防治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崩塌防治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相匹配。应抓住关键部位 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系统。 7.2.3崩塌防治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 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7.2.4崩塌防治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 影响。 7.2.5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7.3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7.3.1崩塌防治工程的现场监测, 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 7.3.2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 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方法的
7.3.2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项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b)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 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c)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7.3.3监测仪器、设备和元件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经过 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崩塌变形监测精度,根 居其变形量确定。监测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5。 .3.4监测内容一般包括地表、地下和结构体的裂缝、位移及倾斜监测,岩体或结构体的应力监测 雨量、水位、泉流量等监测。
7.4.1崩塌防治工程监测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崩塌防治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反映监 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7.4.2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崩塌类别、崩塌防治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 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一般间隔1d~2d监测1次,且满足设计要求,当监测值相对稳 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7.4.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②监测数据变 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③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④崖顶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 政管道出现泄漏;崖顶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③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崖顶及周边地 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③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勾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③发生事 故后重新组织施工:出现其他影响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T/CAGHP0412018
7.4.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7.4.5崩塌监测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及《崩堤、滑坡、 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等相关规范要求。
7.5.1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建档,对手动记录的原始监测数据,应计算长度、体积压力等有关参 数,并与其他资料如日期、监测点号、仪器编号、深度气温等,以表格或其他形式记录下来,进行统 编号、建卡、归类和建档。对于自动记录的数据应及时进行拷贝,编号存档。 7.5.2应按规定间隔时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宜在计算机上进行,包括建立监测数据库、数 据和图形处理系统、趋势预报模型、险情预警系统等。监测单位应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方、设计方 和施工方提交监测报告,必要时,应提交实时监测数据
8.1.1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及崩塌威胁区域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 境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应及时掌握崩塌体监测预警,以及气温、 雪、风暴、汛情等预报情况,做好防范工作。 8.1.2施工前,应了解施工及崩塌体威胁区域范围内地下埋设的各种管线、电缆、光缆等情况并 相关部门联系,制定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有危险品及其他可疑物品时,应立即停止 施工,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8.1.3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 全警示标志,配齐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 8.1.4施工前应制定施工安全预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8.1.5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人员、进人现场人员必须按规 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8.1.6在草、木较密集的区域施工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 8.1.7施工脚手架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范执行,设 置好构造措施;施工现场安全通道应错开危岩范围设置。 8.1.8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挂在可靠的 安全桩上。 8.1.9危岩清除和整修边坡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交叉作业;坡面上的松动土、石 块应及时清除。 8.1.10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 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8.1.11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的道路,应设立警示标志,作业时下方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8.1.12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监测,严防塌方。遇有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 停止作业。
8.2.1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8.2.1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应符合下列规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T/CAGHP0412018
9.1.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 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9.1.2对砂、石子、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应现场验收,并应抽取试样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9.1.3各工序应按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9.1.4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单位技术 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1.5施工单位应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自检和验收,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并做好隐蔽工 程记录。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重要的中间工程和隐蔽工程检查应由建设单位代 表、监理单位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及施工方共同参加。 9.1.6崩塌防治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9.2.1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项 目业主单位)提出工程验收申请
a)实物检查: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 行;对混凝土强度等的检验,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确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对 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b)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 测报告等)及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验记录,平行检验报告,见证
T/CAGHP0412018
取样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9.2.3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主控项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 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c)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施工记录(包括文字、素描图、可视化影像等资来 记录。 9.2.4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b)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9.2.5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b)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c) 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d)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9.2.6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b)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c)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d)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e)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9.2.3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9.3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9.3.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和评定,自检合格后将验收报告和有关工程资 料提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当地质量监督部门,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单位代表进行检查验 收和质量评定。验收文件应经以上各方签字认可
a) 施工图设计资料、施工图技术交流会议纪要、设计变更资料、工程洽商单、材料代用审核单 b) 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批表。 c) 施工测量定位放线记录。 d) 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合格证书及进场复验报告。 e) 构件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f) 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件。 g)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报告及见证取样记录,混凝土、砂浆试件的性能试验报告。 h) 验槽确认及影像资料。 i) 分项(部)工程验收记录。 j) 抗滑桩的无损检测资料、锚索(杆)抗拔试验资料和施工监测资料。 k) 工程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 施工编录的地质资料,编绘的地质柱状图。 m)施工日志。
n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 0) 施工监测报告。 施工总结。 p 工程竣工图。 影像资料 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表A.1崩塌体清除施工记录表
注2:进行压水试验的钻孔应记录压水试验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表A.3预应力锚索编制合格证
表A.3预应力锚索编制合格证
表A.5锚索张拉记录表
B.1喷射混凝土与岩石或硬化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试验可在现场采用对被钻芯隔离的混凝土试件 进行拉拔试验完成,也可在试验室采用对钻取的芯样进行拉力试验完成。 3.2钻芯隔离试件拉拔法及芯样拉力试验示意图见图附录B.1。 B.3试件直径可取50mm~60mm,加荷速率应为每分钟1.3MPa3.0MPa;加荷时应确保试件 抽向受拉。 3.4喷射混凝土黏结强度试验报告应包含试块编号、试件尺寸、养护条件、试验龄期、加荷速率、最 大荷载、测算的黏结强度以及对试件破坏面和破坏模式的描述
图B.1钻芯隔离试件拉拔法及芯样拉力试验示意图
T/CAGIIP0412018
T/CAGIIP0412018
锚杆试验适用于岩土层中锚杆试验。软土层中锚杆试验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1.2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和计量仪表(压力表、传感器和位移计等)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 定,且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C.1.3错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C.1.4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C.1.5锚杆试验记录表格可参照表C.1制作
表C.1锚杆试验记录表
C.2.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C.2.2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90%。 C.2.3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黏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黏结强度特征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的试验
T/CAGHP0412018
DB37/ 3693-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TCAGHP0412018
D.1.1主动防护系统说明:纵横交错的纵横向支撑绳与a×6m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错杆相连接并 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a×bm网格内铺设一张钢丝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 用缝合绳缝合连接并拉紧,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 岩土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并将小部分落石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同时,在 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主动防护网布置及缝合示意图见图D.1。
1主动防护网布置及缝合示意图
D.1.2施工顺序及工艺:①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石进行清除。②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 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 般口径20mm,深15mm。③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以高压气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 5cm以上,孔径不小于42mm;当受凿岩土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 径不小于35mm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错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 果。④注浆并插人锚杆(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 尽可能紧贴地表),采用不低于20号的水泥砂浆,孔内应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 养护不少于3d。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
个,大于30m时为4个,15m~30m之间为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③从上向下铺挂 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网间用Φ1.2铁丝按 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从上向 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m(或27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 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连接 D.1.3交错布置的支撑绳构成的每一个挂网单元各铺设一张钢绳网,钢绳网下满铺格栅网。 D.1.4每张钢绳网用一根缝合绳与支撑绳连接。 D.1.5边坡岩层破碎、松散时,钢绳锚杆可加长
主要施工工序:①坡面清理:②锚杆及基座定位;③基坑开挖及混凝土灌注(土质地层B类锚固) 或钻凿锚杆孔(岩质地层A类锚固);①基座及锚杆安装:钢柱及拉锚绳安装:③支撑绳安装与调 试;钢绳网的铺挂与缝合;③格栅网的铺挂。 被动网横断面和缝合结构示意图见图D.2和图D.3
JGJ/T463-2019 古建筑工职业技能标准及条文说明图D.2被动网横断面示意图
图D.3被动网缝合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