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369-2016 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技术导则DB11/T 13692016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跃、张晓丽、杨薇、南楠、张温远、王瑞潇、刘珊、阮琼、吴俊
DB11/T 13692016
DB37/ 3693-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的一 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二级园区,市级经济开发区, 务服务中心区的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其他经济开发区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50878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HJ274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DB11/T82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地区)
DB11/T 13692016
DB11/T 13692016
指标体系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开发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外界资源、能源、信息的 交换与流动。
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低碳开发区建设内容和特征,并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
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尽可能的利用统计资料和相关 标准,使每项指标具有可观、可测、简洁和可比性
指标体系是基于经济开发区当前发展状况而设计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以适应 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表1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DB11/T 13692016
表1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续)
6.1指标描述与评分标准
.1.1碳排放强度指标
6.1.1.1碳排放强度指标描述
炭排放强度是指在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生产总值的比值。 计算方法见公式(1):
式中: 红 碳排放强度(吨二氧化碳/万元); 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二氧化碳); GDP 经济开发区生产总值(万元)。 注1:具体核算方法以评价期北京市二氧化碳核算规范要求为准; 注2:对于未统计生产总值的经济开发区,工业类经济开发区可统一采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替代:非工业类 经济开发区可统一采用总收入替代。
6.1.1.2碳排放强度指标评分标准
碳排放强度指标评分标准见表2
表2碳排放强度指标评分标准
6.1.2绿化覆盖率指标
6.1.2.1绿化覆盖率指标描述
绿化覆盖率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已开发土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方法见公式(2):
GPA GCR: 100% DA
DB11/T1369—2016 式中: Gc—绿化覆盖率(%); GPA. 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平方米); DLA 经济开发区已开发土地面积(平方米)
6.1.2.2 绿化覆盖率指标评分标准
绿化覆盖率指标评分标准见表3
表3绿化覆盖率指标评分标准
6.1.3能源消费总量指标
6.1.3.1能源消费总量指标描述
.2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评
经济开发区达到评价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时,得9分,且每低于总量控制目标值1%加1.5分,满 分15分:未达到评价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得0分
6.1.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适用于工业类
5.1.4.1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描述
方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经济开发区评价期内方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扣除加二 次能源消费量) 计算方法见公式(3)
式中: ECU 单位工业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万元); EC 经济开发区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10V 一一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万元)。
6.1.4.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评分标准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评分标准见表4
ECU = EG 1OV
ECU = TOV EG
DB11/T 13692016
表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评分标准
建筑单位面积电耗指标(适用于非工业类经济开:
6.1.5.1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指标描述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除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以外的其他建筑的单位面 积电耗,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教文卫建筑。 计算范围: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含)且公共建筑面积占该单体建 筑总面积50%以上(含)的公共建筑。 计筒方法见公式(4):
PC PCU = GA
式中: PCU 单位公共建筑面积电耗(千瓦时/平方米); PC 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电耗(千瓦时); 6A 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面积(平方米)
6.1.5.2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指标评分标准
以评价期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公共建筑能耗限额为基准值,公共建筑能耗达到限额要 求,得6分,且下降率每低于限额1%加1分,满分10分;未达到限额要求得0分。纳入评价期内计算范围 的全部公共建筑评分的平均值为该项指标得分
6.1.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
6.1.6.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描达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 量的比值。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小水电等。 计算方法见公式(5):
HE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NREC——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NREC NRER X 100%
DB11/T 13692016
6.1.6.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评分标准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评分标准见表5
表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评分标准
6.1.7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指标
6.1.7.1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指标描述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在消费地点或靠近消费地点以下形式的供能系统为分布式能源:(1)热电联 产;(2)现场端的可再生能源系统;(3)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 发电等。
6.1.7.2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情标评分标准
在以上三大类分布式能源系统当中,评价期内满足其中一项计3分,多一项加1分,满分6分。其中 (2)、(3)项又可拆分为若干子项,如可再生能源系统可分为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可 再生能源的利用,满足每一子项加1分
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适用于工业类经济开发
6.1.8.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描述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比。 工业重复用水量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 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是指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 月水量之和。 计算方法见公式(6)
式中: RIWR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RIW 工业重复用水量(立方米) TIW 一工业用水总量(立方米)。
R RIWR X 100% TIW
6.1.8.2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评分标准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评分标准见表6.
DB11/T 13692016
表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评分标准
6.1.9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适用于非工业类经济开发区)
6.1.9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适用于非工业类经济开发区)
6.1.9.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描述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定指 发区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白分比。 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计算方法见公式(7)
式中: UWR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UW 非传统水源利用量(立方米); TW 经济开发区用水总量(立方米)
6.1.9.2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评分标准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评分标准见7。
UWR X 100% T
表7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评分标准
6.1.10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指标
6.1.10.1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指标描述
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是指开发区评价期内新增竣工建筑中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面积占新增竣工 建筑面积的比例。 绿色建筑认证是指经济开发区内的建筑设计、建造与改造,已经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工业类经济 开发区通过GBT50878认证;非工业类经济开发区通过DB11/T825认证。 计算方法见公式(8):
GBCA GBCAR = X 100% NFA
DB11/T 13692016
6.1.10.2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指标评分标准
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指标评分标准见表8.
表8绿色建筑认证比例指标评分标准
6.1.11.1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指标挂
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是指评价期经济开发区内碳排放量在5000吨以上(含)企业(单位) 中按照以下标准或要求建立低碳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的比例。 对于重点排放(用能)企业(单位): a)按照政策要求建立了碳排放管理体系(含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 b)按GB/T23331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 对于非重点排放(用能)企业(单位):参照重点排放(用能)企业(单位),自愿实施以上内容。
5.1.11.2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指标评分标准
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指标评分标准见表9
表9建立低碳管理体系的企业评分标准
6.1.12.1低碳交通方式指标描述
低碳交通方式主要以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占公用车数量比例体现。 注1:新能源汽车指使用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 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
效储能器)汽车等。 注2:公用车指经济开发区内的公共用车,如巡逻车、管理机构公用车等,
6.1.12.1.1新能源汽车占公用车数量比例
计算方法见公式(9)
亚一一新能源汽车占公务用车比例(%):
NEV一一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数量(辆):
6.1.12.2低碳交通方式评分标准
DB11/T 13692016
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占公用车数量比例与基准期相比增长的,得6分;持平的,得3 分:下降的,得0分。
6.1.13低碳发展管理指标
6.1.13.1低碳发展管理指标描述
6.1.13.2低碳发展管理指标评分标准
评价期内经济开发区低碳管理方面同时满足上述两项为1分,且每多一项加1分,满分6分,仅满足 项得0.5分。
6.1.14低碳宣传指标
6.1.14.1低碳宣传指标描述
低碳宣传指标是指评价期内经济
6.1.14.2低碳宣传指标评分标准
指标评分包括两个方面:(1)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相关活动的,得2分,否则, (2)组织节能低碳专题培训的,得2分,否则,得0分。
6.2指标处理与评价结果
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出评价结果,计算方法见公式(10)
式中: Ⅱ一开发区低碳评价总分; 1一一第项指标得分。 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评判经济开发区的低碳发展水平。 低碳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等级见表10。
JGJ160201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表10低碳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等级
7.1.1成立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组,其中一人担任评价组组长,评价组负责具体的评价工作。 7.1.2评价组的成员应为来自于低碳领域的专家。 7.1.3评价组编制评价工作计划,评价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评价目的、评价准则、评价范围、评价活 动日程安排。
现场评价包括如下内容: 召开见面会:双方人员介绍,确定评价计划等事宜;经济开发区介绍低碳工作开展情况; 查阅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介绍、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成果、碳排放的数据相关统计信息及证明材料; 一访谈相关人员; 现场考察相关设施; 一 召开评价总结会。 与申报单位负责人沟通评价发现、确认评价结论。由评价组组长陈述本次评价发现事项,
DB11/T 1369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DB11/T 13692016
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报告格式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报告格式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报告书名称:XXXX经济开发区低碳评价报告书 评价组组长: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评价组成员: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质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 页眉:XXXX经济开发区低碳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低碳经济开发区评价委托书、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