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1955-2016 承压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写导则.pdfDB44/T 19552016
6.3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
3.3.1单位基本情况
应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应至少包括: a 单位名称、单位性质、隶属关系、单位法人代表及负责人、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 人员; b 生产规模(如最大储存量等)、人员数量和有关生产工艺状况(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施 的平面布置)、有关应急设置分布情况;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DB63/ 959-2011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工作规范.pdf,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 d 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劳动密 集型企业、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公共展览馆、自然风景区、文物古迹、 军事管理区、水源保护区等),单位与特殊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 e) 当地的气象、环境资料; 存储介质的危险类别和理化特性
6.3.2承压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应描述特种设备基本情况。应至少包括: a) 锅炉基本情况包括:锅炉级别、型式、型号、燃料、额定参数、运行参数、主要受压元件材 料;锅炉设计鉴定、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管理单位;设计文件鉴定、制造、安装、投产、 检验日期;修理改造情况;安全附件及安全联锁装置(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等)型号及 性能;事故情况;附属压力管道的状况;日常维护情况等; b 压力容器基本情况包括:压力容器名称、类别、品种、设计和制造依据、容积、工作压力、 工作温度、介质主要组分及性质、装量系数、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设计使用年限;压力 容器设计、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管理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投产、检验日期,修理 改造情况;安全附件(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紧急切断阀等)型号和规格,事故情况; 附属压力管道的状况;日常维护情况等; 压力管道基本情况包括:压力管道编号、直径、长度、材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输送量、
DB44/T1955—2016
DB44/T1955—2016
输送介质、防腐类型、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输送量等;设计、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管 理单位;制造、安装、投产、检验日期;修理改造情况;与管道相连的设备、场站状况;安 全附件(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紧急切断阀等)型号和规格;事故情况;日常维护情况 等。
6.3.3应急救援资源
应列出针对承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需要的人力、设备设施、物资供应、通信、资金等资源以及组 织、技术保障措施。 应分单位内部和外部两部分资源列出。 应列出应急救援资源的布置图。 应根据现有资源,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提出资源补充、合理利用和资源集成整合的 建议方案,经批准后逐步完善应急救援资源
6.4风险识别与灾害后果预测
6.4.1承压设备风险因素识别
6.4.2承压特种设备常见事故的特征、原因分析及后果预测
应逐条列明承压特种设备事故的特征。 应逐条列明承压特种设备事故产生的原因。 应逐条列明预测的该类特种设备的事故后果
应逐条列明承压特种设备事故的特征。 应逐条列明承压特种设备事故产生的原因。 应逐条列明预测的该类特种设备的事故后果
6. 5. 2 预防机制
应明确预警机制。应至少包括: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专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DB44/T 19552016
定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d) 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年度检查、在线检验制度; e) 单位日常检查制度; f) 消除事故隐惠制度; g) 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h) 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定期报告制度; i 预警行动启动和终止制度
6.6.1应急响应分级
应规定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和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 内部报告程序: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最高负责人报告,现场最高负责人核实后,立即向 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 b) 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 1)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情况; 2) 事故类型(如爆炸、泄漏、燃烧、设备损伤等); 3 事故介质的种类、品种、主要成分、毒性程度、可燃性、吨位; 4) 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5) 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 6) 周围环境情况(如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 7) 影响范围; 报告人姓名
6.6.3事故确认、分析和应急启动程序
应规定事故确认、分析和应急启动程序。应至少包括: a)事故确认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 分析和应急启动程序的内容应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步分析事故趋势,依据预警等级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和方式
6.6.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及要求
应规定事故外部报告程序及要求。应至少包括:事故确认后,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按国家 ,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音
DB44/T1955—2016
DB44/T1955—2016
报告,事故报告的要求应满足TSG03。
6. 6. 5 事故监控措施
应规定事故监控措施。应至少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发生可燃介质或毒性介质事故时,应采用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毒性介质分析 仪和风向仪对事故现场进行动态检测和监控,并根据检测数据判断事故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是否有 扩大的趋势,且及时将有关数据和发展趋势报现场总指挥
6.6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应规定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应至少包括: a 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当预测事故有扩大趋势,并对周围 建筑物(如居住区、商店、学校、工矿单位等)造成影响时,应立即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启动 上级应急预案,同时请求相关单位进行增援,并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将转移的人员安 置至安全场所; b)人员疏散时,应向事故现场上风区转移
6.7事故现场的警戒要
应规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应至少包括: 抢险救灾组依据现场条件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迅速标出事故现场危险 区和安全区; b 现场总指挥下达设立警戒指令,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范围并实施交通管制。危险区和安全区 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C 除公安、消防人员外,其他警戒人员,以及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人员,须有明显的身份标志; d) 警戒保卫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接近警戒区; 当事故完全消除,事故现场勘查完毕,现场总指挥下达取消警戒区的指令后,方可取消警戒 区。
6.8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应规定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应至少包括: a)当事故现场有中毒、冻伤、烧烫伤等受伤人员,救援人员首先应将受伤人员移至上风处的安 全区内,由医护等专业人员进行救治; 受伤人员经现场医护等专业人员救护后,应尽快转入医院进行治疗; 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救援抢险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迅速将 其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区静卧。
6.6.9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及要求
应规定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及要求。应至少包括: a 现场指挥部应设置在上风处,救援物资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且不得影响交通; D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前,应穿戴(携)好个人防护装备和救生器材: C 现场总指挥应指定一名抢险救援人员为现场组长; d 进行救援和抢险的人员应少而精,但不允许少于二名; 抢险救援人员的个人装备应按照救援的类型应至少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帽、全封闭防化 服或防静电的消防服、防冻手套、不产生火花工作鞋或胶鞋、通信工具,以及抢险用器材和
DB44/T 19552016
设备等; f 救援人员熟悉和熟练应用自救措施和互救措施,进入事故现场前首先应辨别风向,下风区、 低洼区和沟渠附近不准停留: 救援人员离开时,现场组长应清点救援人员人数,防止人员遗漏
6.6.10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应明确应急恢复的条件。应至少包括: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 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结束现场应急救援,
应规定善后处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的有关要求。
6.9.1应急队伍保障
应明确单位各专业应急队伍及负责人的通信联络方式,并附人员联络表。
6. 9. 2 经费保障
应明确应急所需专项经费来源,规定使用范围和管理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及日
6.9.3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6.9.4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应列出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列表;明确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 方式:明确设备、物资(经费)支持工作程序。
6. 9.5.1应急救援培训
DB44/T1955—2016
应列明应急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提出重点岗位并对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培训; 提出对所辖范围的应急队伍与应急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实施培训;应要求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救援的能力。
6. 9. 5. 2演练
应明确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要求;应提出检验应急行动与应急预案的符合性, 并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要求;应提出根据演练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的要求和程序 应规定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的频次,且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6.9.6所热执行的法律规范
应列明并能及时提供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方面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 支术标准。
应列明应急救援有关的其他资源。应至少包括: a 建立应急抢险专家库,包括化工设备、危化品和锅炉等相关行业的专家信息; b) 列出需要请求援助的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名单和联络方式: C 根据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 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10应急预案管理和更新
应写明按照TSG03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并依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事故调查的程序和 要求。
6.12.1有关术语和定义
应对涉及到的专用或专有名词术语予以定义。
6.12.2应急预案的编写代码
宜写明应急预案内的编写代码参照DB44/T1099执行。
6.12.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6.12.4制定与解释
应明确本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6.13.1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
DB44/T 19552016
应将外部机构通信联络以表格形式列出,并不断更新。应至少包括: a)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急主管部门联络方式等: b)医院、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及联络方式; C 应急物资供应单位名录及联络方式; d)经协议可求助的救援单位及联络方式
.13.2单位内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
6.13.3单位内外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6.13.4规范化格式文2
6.13.5相关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名录
应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
6.13.6关键的路线、标识、图纸和图表
应列出关键的路线、标识、图纸和图表。应至少包括: a)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 特种设备登记列表和分布图; d)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e) 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图; f) 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人员和资源的分布图纸; 重大事故灾害影响范围预测图等
6.13.7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DB44/T1955—2016
图A.2给出了应急预案批准页的格式。 应急预案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应急预案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a 批准页: b) 应急预案修订记录及说明(图A.3给出了应急预案修订记录及说明的格式); C 章的编号、标题; d)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应急预案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a 批准页: b) 应急预案修订记录及说明(图A.3给出了应急预案修订记录及说明的格式); C 章的编号、标题; d)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正文参照本标准的格式编写,采用宋体五号字
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DB44/T 19552016
IA.1应急预案封面
DB44/T1955—2016
图A.2应急预案批准页
DB44/T 19552016
DB37/T 3222-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图A.3应急预案修订页
DB44/T1955—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编写依据
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 a)综合:《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03; b 锅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G5004、《锅炉监督 检验规则》TSGG700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等; C 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1、(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TSGR0002、《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TSGR0004、《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气瓶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TSGR0006、《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R500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 《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TSGR7004、《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d)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一一工业管道》TSGD0001、《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 则一一长输(油气)管道》TSGD7003、《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一一公用管道》TSGD7004、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等。
主要包括: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写导则、GB/T27921风险管理风 险评估技术、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AQ/T9007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DB44/T1099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等
DB15T 353.13-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13部分:消防电梯系统.pdfDB44/T 19552016
[1】《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南系列》(国家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2]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3]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4】DB44/T1099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