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T 2345-2021 生态茶园建设通用要求.pdfICS 65.020.40 CCS B 60
DB33/T 2345202
T/CECS 188-2019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2345202
DB33/T2345202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茶园的建立、栽培管理和绿色防控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茶园的建设。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态茶园ecologicalteaplantation 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学理论,通过立体复合栽培,具有多物种并存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 茶叶生产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茶园, 3.2 绿色防控green control 基于生态调控原理,综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来控制茶 园有害生物的行为。
茶园土壤和灌溉水质量符合NY/T5010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
4.2.1茶园土壤酸性,pH值4.5~6.0。
2.1茶园土壤酸性,pH值4.5~6.0。 土层有效深度不少于80厘米 土壤质地良好、养分均衡 2.2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15°以上建立梯级园地,15°以下的坡地可等高条植。
DB33/T 2345202
4.2.3所在区域植被丰富,自然覆盖率不低于80%。 4.2.4茶园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集中,应离公路干线直线距离大于200米。 4.2.5茶园道路布局合理,有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等,能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主干道硬化,平整 清洁。 4.2.6茶园排、蓄、灌水系统设置合理。根据茶园地形、地势,利用自然溪沟设置排水沟和蓄水池, 主、支干道内侧建排水沟,宜每隔15米~20米设立存水沟,以便蓄水减少水土流失。宜配套建设喷灌 滴灌或水肥一体等现代节水灌溉设施。 4.2.7园区内建筑物采用统一风格或主题,色彩、外形等协调美观,有体现相关茶文化特色的元素。
4.3.1生态茶园配置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与茶园的共生关系、病虫管理、环境价值、种植管理成本、 自身价值等因素。品种应多样化、叶色多变化,落叶树与常绿树、乔木与灌木搭配,形成色彩丰富茶园 景观。植物品种推荐参见附录A。 4.3.2山坡茶园应具有“头戴帽、脚穿鞋、腰系带”的特点,在茶园的山顶、山腰、山脚及山谷岙口 处保留自然植被或补种防护林,宜选枝叶繁茂常绿树种。 4.3.3茶园与周边荒山、农田、果园等非茶地块间应设隔离林带或隔离沟,隔离林宜选枝叶繁茂树种, 隔离沟宜深不低于50厘米,可以沟渠兼用。连片茶园宜按每1公顷~2公顷设隔离林带。 4.3.4茶园内宜种遮荫树,与茶树形成“乔灌”两层生态结构,或“树木+茶树+绿肥”的“乔灌草” 三层生态结构。遮荫树宜选茶叶生产季不落叶落花、无共生病虫害乔木树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0株~ 150株,茶园遮光率宜达到10%~30%。机采茶园须按网格化种植。对遮荫树应进行修剪整枝管理,树冠 不超过3米×3米,第一分枝高度应高于1.5米,减少间作树木留养的骨干枝和侧枝数量,不影响茶园 作业。 4.3.5茶园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宜选高大美观树种,株距适宜,可结合种植花草形成立体景观。 4.3.6茶园内除茶树外的其他植被幕盖率宜不少王5%
5.1.1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茶树无性系良种率不低于70%。 5.1.2早中晚生及不同抗性品种搭配合理,中晚生品种占比不低于10%。
培养结构合理、长势健壮的树冠,常规条栽茶园覆盖度不少于80%;宜配备单人修剪机或双人修 行机械化修剪。茶树修剪操作按NY/T5018执行
5.3.1合理采用浅耕、申耕、深耕等耕作技术,配备有条园耕作机械。耕作深度,一般浅耕5厘米~ 10厘米、中耕10厘米~15厘来、深耕20厘米~25厘米,深耕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耕作后及时修复 排水沟,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季的锄草与追肥进行。 5.3.2修剪枝叶宜回归茶园,病枝条宜移出茶园。鼓励集中无害化处理。 5.3.3对pH小于4.0的严重酸化茶园,宜用白云石粉或土壤调理剂等物质改良,白云石粉用量为每公
5.3.1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等耕作技术,配备有茶园耕作机械。耕作深度,一般浅耕 10厘米、中耕10厘米~15厘米、深耕20厘米~25厘米通道桥施工方案及方法,深耕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耕作后 排水沟,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季的锄草与追肥进行。
5.3.2修剪枝叶宜回归茶园,病枝条宜移出茶园。鼓励集中无害化处理。
5. 4. 1肥料种类
DB33/T2345202
5. 4. 2 肥料用量
宜依据测土配方结果,根据基础地力、养分需求、目标产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建议商品有 机肥300千克~500千克/亩或饼肥150千克~200千克/亩。配施化肥,特异品种亩施氮肥(N)10千克~ 12千克,磷肥(P20s)3.0千克~4.5千克,钾肥(K20)4.5千克~6.0千克;名优茶亩施氮肥(N)12.5 千克~15.0千克,磷肥(P.0)3.0千克~4.5千克,钟肥(K0)3.0千克~4.5千克。大宗茶亩施氮肥 (N)15千克~19千克,磷肥(P20s)3千克~4千克,钾肥(K20)4千克~5千克
生态茶园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分次使用,基肥采用开沟施肥或机械深施地下室防水施工组织设计,追肥撒施后翻耕入土。特异 品种(白化茶、黄化茶)和名优茶在春茶开采前30天~40天和采摘后各追施一次,大宗茶在春茶采摘 前20天~30天、春茶采摘后、夏茶采摘后各追施一次。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茶园可开展水肥一体化施 肥。
可在茶园行间、隙地种植矮生或匍匐型绿肥,推荐品种见附录A。一龄茶园茶行间隙种植2行~3行, 2足龄茶园种植1行~2行,行距1.5米以上的3足龄茶园可种植2行~3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