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5891-2021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HG/T 5891-2021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04
资源大小:7.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511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G/T 5891-2021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ICS13.020.01 7.04

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

HG/T58912021

GB/T 39189-2020 物联网智能家居 用户界面描述方法.pdf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程序: 评价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绩效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

HG/T5891—2021

本标准依据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 国化工环保协会、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 公司、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江、邢雪健、陈晓东、周波、张勇、唐珊、郝小松、卢国甫、赵明、庄 相宁、杜善明、高明礼、董阳阳、王俊、朱晓霞、孙振江、张瑞梅、许珂

本标准依据GB/T1.1给出的规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 国化工环保协会、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 公司、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江、邢雪健、陈晓东、周波、张勇、唐珊、郝小松、卢国甫、赵明、庄 相宁、杜善明、高明礼、董阳阳、王俊、朱晓霞、孙振江、张瑞梅、许珂。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

本标准规定了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 评价的规范性号用 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指标及要 求、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煤制烯烃企业绿色工厂的评价工作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711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 工业企业广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462 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1346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5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GB18588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0862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GB/T20901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1367 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256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30180 煤制烯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6132一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37759 节水型企业现代煤化工行业 GB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GB/T50441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 GB/T50934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2008年1月31日) 《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5)111号,2015 年12月22日)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煤制烯烃 coal to olefin 以煤为原料经甲醇制取烯烃(乙烯、丙烯)等产品的过程。 3.2 绿色工厂 green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GB/T36132—2018)

相关方interestedparty;stakeholder 可影响绿色工厂创建的决策或活动、受绿色工厂创建的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受绿色工厂 创建的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GB/T361322018)

折标准煤合计量减去向外输出的各种产品实物量折标准煤合计量。

煤制烯烃加工能耗energyconsumptionincoaltoolefinprocess 统计报告期内,煤制烯烃所消耗不含原料的各种能源总量。其值等于煤制烯烃生产过程中输的 各种能源(不含原料)折标准煤合计量减去向外输出的水、电、汽等载能工质折标准煤合计量。 (参照GB/T50441)

煤制烯烃单位产品加工能耗processingenergyconsumptionperunitproductfromcoaltoolef 统计报告期内,煤制烯烃企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的加工能耗。 (参照GB/T50441)

煤制烯烃产量outputofcoaltoolefin 统计报告期内,以乙烯和丙烯的合计产量作为煤制烯烃生产的产量,两项产品的产量直接相加。 (GB30180)

4. 1. 1±一致性原则

图1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

4.1.2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有关绿色制造的指标。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绿色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 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 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绿色工厂必须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可选要求 为绿色工厂的提高性要求,具备先进性,依据受评工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要求、基础设 体系、能源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与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共7个方面;二级指标是一级指 ,并细化为基础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预期性要求为可选项

4.3权重系数和指标分数

煤制烯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各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 基本要求(5.1)采取一票否决制,应全部满足; 基础设施(5.2)12%; 管理体系(5.3)12%; 一能源资源投人(5.4)20%; 生产过程与产品(5.5)5%; 环境排放(5.6)21%; 绩效(5.7)30%。 各二级指标和具体评价要求对应分数见附录B。其中绩效指标采用分级计分模式,达到基准值和 进值所得分数不同

5. 1. 1基础合规性

5. 1. 2 基础管理职责

5.1.2.2工厂应设有绿色管理机构,有开展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自标、指标和实施方案, 定期开展绿色制造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符合GB/T36132一2018中4.3.2的要求。

5.2.1.1建筑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GB50189 的要求。 5.2.1.2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三同时”制 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政策和有关要求。 5.2.1.3危险品仓库、有毒有害操作间、废弃物处理间等应独立设置。 5.2.1.4厂房内部装饰装修材料中醛、苯、氨、氢等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标准的要求, 5.2.1.5建筑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 b)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满足GB18580~18588和GB6566的要求。 5.2.1.6 建筑结构:采用钢结构、砌体结构等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5.2.1.7 绿化及场地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场地内设置可避阴避雨的步行连廊; b) 厂区绿化适宜,优先种植乡土植物,来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以减少日常维护的 费用; c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5.2.1.5建筑材料应满足如下要

人工照明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 5.2.2.2不同的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 5.2.2.3节能灯等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占比不低于50%。 5.2.2.4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光等措施

5.2.3.1工艺路线应采用国家鼓励和推荐的先进技术,不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未。 5.2.3.2应优先采用高效、低耗、环保型“三剂”及辅料等。 5.2.3.3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产装置(单元)稳定运行,避免或减少非计划停工。 5.2.3.4硫回收装置应采用先进的硫回收技术,并满足GB31570或GB31571的要求。 5.2.3.5甲醇制烯烃装置应采用合适的再生烟气余热回收及烟气除尘设备(适用时)。 5.2.3.6设计时宜根据原料性质选择工艺及技术路线,满足对工艺节能、环保的要求。 5.2.3.7宜根据原材料路线、生产工艺、能效等设置生产设施确保源头控制。

5.2.3.8 气化装置宜采用大型加压气流床工艺。 5.2.3.9 官采用高效节能节水技术。

5.2.4.1应建有管理维护保养、更新及报废制度。现场客类运行记录完整、有效 5.2.4.2各类生产设备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对于现有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产品或设备应 按要求制订淘汰计划,并按计划进度进行淘汰更新。 5.2.4.3应根据生产工艺路线、能源利用水平等选用节能型设备,设备能效应达到相应标准中节能 评价值的要求

5. 2. 5 专用设备

5.2.5.1应根据生产工艺路线、能源利用水平等选择先进的煤气化、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 设备。 5.2.5.2应建有管理维护保养、更新及报废制度。现场各类运行记录完整、有效。

5.2.5.1应根据生产工艺路线、能源利用水平等选择先进的煤气化、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 设备。

5.2.5.2应建有管理维护保养、更新及报废制度。现场各类运行记录完整、有效。 5.2.5.3应根据原料煤煤质选用先进的气化炉

5. 2. 6 计量设备

5.2.6.1应依据GB/T20901、GB24789、GB17167、GB/T21367的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 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

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 5.2.6.2计量仪器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定期检定校准。 5.2.6.3应建立计量管理制度,设有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配备、使用、检定、维修、报 废等)。 5.2.6.4应建立计量设备管理台账(包括计量制度、计量人员管理、计量器具档案等)。 5.2.6.5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

5.2.7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

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5.2.7.2污染物治理设施及主体项目应满足环保“三同时”要求。 5.2.7.3应做好日常生产废水的雨污分流,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及能够满足要求的应急事故水池。 5.2.7.4应建有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和效果评估工作。 5.2.7.5应将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等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控制参数纳入生产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 5.2.7.6必要时应设置完善的特殊水质(煤气化废水、甲醇制烯烃废水等)预处理设施。 5.2.7.7废水暂存池等应符合GB/T50934等防渗技术规范的要求。

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5.2.7.2污染物治理设施及主体项目应满足环保“三同时”要求。 5.2.7.3应做好日常生产废水的雨污分流,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及能够满足要求的应急事故水池。 5.2.7.4应建有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和效果评估工作。 5.2.7.5应将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等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控制参数纳入生产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 5.2.7.6必要时应设置完善的特殊水质(煤气化废水、甲醇制烯烃废水等)预处理设施。 5.2.7.7废水暂存池等应符合GB/T50934等防渗技术规范的要求。

5.3.1质量管理体系

5.3.1.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GB/T19001的要求。 5.3.1.2质量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3.2.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GB/T45001 的要求。 5.3.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3环境管理体系 5.3.3.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4001的要求。 5.3.3.2环境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3环境管理体系

5.3.3.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4001的要求。 5.3.3.2环境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4能源管理体系

5.3.4.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3331的要求。 5.3.4.2能源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1应承诺并实施责任关怀,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情况, 不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报告公开可获得。 ,5.2宜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5.3.5.2宜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5.4.1.1应来取措施优化用能结构,降低煤制烯烃综合能耗。综合能耗计算应符合GB/T2589及 GB30180的要求。 5.4.1.2应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定期对影响能耗的关键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 5.4.1.3应建立能源计量和统计制度,制定装置、主要用能设备、建筑等的管理制度。 5.4.1.4应依据GB/T15587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 5.4.1.5如有自备电厂,应提高锅炉供热及发电效率。 5.4.1.6应对煤制烯烃系统中有回收价值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 5.4.1.7应使生产通用设备达到经济运行的状态,对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2497的 规定,对风机、泵类和压缩机等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3466的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 行管理应符合GB/T13462的规定。

2589及 GB30180的要求。 5.4.1.2应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定期对影响能耗的关键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 5.4.1.3应建立能源计量和统计制度,制定装置、主要用能设备、建筑等的管理制度。 5.4.1.4应依据GB/T15587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 5.4.1.5如有自备电厂,应提高锅炉供热及发电效率。 5.4.1.6应对煤制烯烃系统中有回收价值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 5.4.1.7应使生产通用设备达到经济运行的状态,对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2497的 规定,对风机、泵类和压缩机等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3466的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 行管理应符合GB/T13462的规定

5.4.1.8宜根据工厂自然环境及周边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其 所占比例。 5.4.1.9 宜定期进行装置能量平衡测算某500kV变电站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开展系统优化,实现能量梯级使用。 5.4.1.10 宜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5.4.1.11宜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管道保温、保冷措施,降低热冷损失

5.4.1.8宜根据工厂自然环境及周边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其 所占比例。 5.4.1.9宜定期进行装置能量平衡测算,开展系统优化,实现能量梯级使用。 5.4.1.10 宜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5.4.1.11宜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管道保温、保冷措施,降低热冷损失,

5.4.2.2应制定工业节水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并有效实施。减少新鲜水用量,具备条件的地 区优先使用矿井疏干水、再生水,禁止取用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并符合GB/T7119及GB/ T37759的要求。 5.4.2.3应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对水耗较大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5.4.2.4应避免出现水、蒸汽等能源、资源物质的跑、旨、滴、漏现象。 5.4.2.5应减少水资源消耗,开展废水循环利用。 5.4.2.6宜开展工艺尾气资源回收利用。 5.4.2.7宜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及综合利用,

5.4.3.1应制定并实施包括节能、节水、环保要求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DBJ51T 027-2014标准下载, 5.4.3.2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5.4.3.3工厂向供方提供的采购信息宜包含有害物质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5.4.3.4宜满足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

5. 5. 1 生产过程

5.5.1.1应对物料平衡、碳平衡和硫平衡进行评估分析。 5.5.1.2气化、净化、合成等生产过程应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自动控制技术。 5.5.1.3宜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取得验收批复。 5.5.1.4宜开展智慧工厂创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