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75-2019 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

NB/T 10275-2019 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5141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275-2019 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

ICS27.220 F 19

NB/T 102752019

1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 2018年修订.pdfTechnicalcodeforwasteheatuseofoilfieldproducedwater

NB/T102752019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工程设计 6施工及验收 7安全、环保与职业卫生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规范条文说明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工程设计 6施工及验收 7安全、环保与职业卫生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规范条文说明

NB/T10275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 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供水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树亮、郭子江、刘崇江、周航兵、刘子勇、宋鑫、赵书波、路智勇、赵丰年 刘建武、朱铁军、于凯、张磊、苗春华、徐英杰、李凤名、康厂、高中显、徐彬彬、范文彬、涡如地、 马春红、宋昊、林媛、王东、刘庆娟、芦汉磊。 本标准于2019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 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供水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树亮、郭子江、刘崇江、周航兵、刘子勇、宋鑫、赵书波、路智勇、赵丰年、 刘建武、朱铁军、于凯、张磊、苗春华、徐英杰、李凤名、康厂、高中显、徐彬彬、范文彬、呙如地、 马春红、宋昊、林媛、王东、刘庆娟、芦汉磊。 本标准于2019年首次发布。

NB/T102752019

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

施工验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等要求。 数建和护建工程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9409 水(地)源热泵机组 GB 2013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T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50823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9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Y/T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油田采出水oilfieldproducedwater 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水。 余热资源量 quantityofwasteheatresources 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可利用的油田采出水余热量。

NB/T 102752019

NB/T 102752019

4.1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应遵循安全、可靠、稳定的原则,应符合所在油气站场的安全技术要求, 4.2工程设计阶段应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站、油田采出水管网的总体规划、余热资源量进行资料收集与 分析,并对油田采出水的水温、流量以及水质等进行调研。 4.3应根据供热规划、资源条件、能源价格、负荷特征、供热半径等因素进行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4.4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安全、环保与职业卫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1.1蓄热系统设计宜根据供热负荷的时间分布特点和当地的电价政策综合确定。 5.1.2油田采出水供热量不能满足热负荷需求时,应设置辅助热源;全年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经论 证技术经济合理时,宜设置辅助热源。辅助热源容量应根据油田采出水温度及水量、全年供热负荷曲线、 热泵机组效率等因素确定。 5.1.3备用热源的设置应根据供热负荷可靠性要求确定;用于油气站场生产加热时,应设置备用热源。 5.1.4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系统的取水方式应根据采出水输送方式、采出水管线与供热站的空间位置 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5.1.5油田采出水取(回)水泵、供热循环水泵、中间介质循环水泵、补水泵宜设置备用泵。 5.1.6原油换热器、油田采出水换热器周边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操作、清洗、维修的需要。 5.1.7换热器材质的选择应根据采出水水质及被加热介质组分确定。 518油田采出水热器、原油换热器宣鑫天布置在油气站场内

NB/T102752019

5.2.1热负荷应包括生产热负荷、生活热负荷、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热负荷。最大、最 小、平均生产热负荷应根据生产工艺系统的实际需求确定。 5.2.2最大热负应按下式计筒。

式中: Qmax 最大计算热负荷(kW); k 供热管网热损失系数,可取1.051.10; ki 供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1.0: k2 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1.0: k3 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1.0: k4 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0.7; Q1 供暖设计热负荷(kW); Q2 通风设计热负荷(kW); Q3 生产设计热负荷(kW); Q4 生活设计热负荷(kW)。

5.3.1取水量、取水点位置、取水方式、回水点位置、回水方式等不应影响采出水处理站的安全、稳 定运行。 5.3.2油田采出水取用后宜回输至取水点下游的采出水处理系统中,或从同级的不同储罐取用和回输 5.3.3余热供热站应采取措施保证管道和设备排出的水回到采出水处理系统,油田采出水不应排至市 政排水系统。 5.3.4油田采出水取水量应根据最大热负荷需求、热泵制热性能系数及取回水系统的投资、电耗等因 素综合分析确定。若采出水量不足时,取水量宜按照采出水最大供水量设计。 5.3.5油田采出水取、回水管线的流速不应低于0.7m/s,且流速不宜高于3m/s

5.4油田采出水换热系统

5.4.1油田采出水温度高于用热温度,经论证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直接换热的方式利月

不出小族微器应付日 宜根据采出水水质,选择板式、管壳式、螺旋板式等高效换热器; b 采出水侧宜设置清洗流程; c) 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时,采出水应流经管程,被加热介质流经壳程; d 传热系数计算时应考虑污垢修正系数: e)换热器台数的选择和单台换热能力的确定,应满足换热负荷需求及供热可靠性的要求

NB/T 102752019

NB/T 102752019

5.5.2热泵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应满足供热负荷运行调节要求,当仅设一台时,应选调节性能优良的 机型。 5.5.3热泵机组选型应根据运行参数、驱动能源的供应条件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 5.5.4直接式热泵机组应采用合理的污垢系数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宜设置清洗流程。 5.5.5直接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应根据采出水水质采用相应的防腐材质,且不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 5.5.6热泵机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9409和GB20131的要求。 5.5.7被加热介质为原油时,热泵机组与原油系统之间宜设置中间换热器。 5.5.8间接式热泵系统中间传热介质宜采用软化水。软化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041中9.2的规定,

5.6.3原油换热器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根据站场总平面以及与工艺装置、储油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相对关系确定位置,宜与油 气密闭工艺装置集中布置,并应符合工艺流程要求; 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3中5.2的相关规定; 管道上的阀门、仪表和调节阀应靠近换热器的操作通道布置,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d)当多台原油换热器并联安装时,其进、出口管路应按照均匀分配介质流量的要求设计。 一4一原油板式换热品的设油应链合下列规宝

5.6.3原油换热器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5.6.4原油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6.4原油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应

5.6.4原油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 设计前应前往项目所在站场现场取样,对所取回的样品进行介质组合及流动特性分析 应设计排污通道,并有针对站场油液特性而采取配套的防堵措施; 应根据站场需换热采出液的含气比例、流动压力不同而设计专用排气装置; e 当设计及使用方缺乏垫片在某种介质中的使用经验时,应对垫片进行浸泡实验,测量垫片的 胀、硬度及化学腐蚀的敏感性;浸泡时间不应小于60天,待确认垫片材料性质不发生变化后: 方可使用; f)不应采用粘式垫片,且设备外不得有垫片部分露出。 5.6.5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内液体介质流速不宜大于3m/s;螺旋板式换热器通道内液体介质流速不宜小 于1m/s;板式换热器原油或采出水侧流速宜为0.5m/s~1m/s,清水侧流速宜为0.2m/s~1m/s。 5.6.6管壳式换热器应采用逆流换热流程,冷流自下而上,热流自上而下地进入换热器。 5.6.7原油换热器热、冷介质进、出口管道上应安装必要的温度、压力检测仪表(就地、远传),检 测数据可以远传接入所在油田站场控制系统。

5.7.1供热站站址应根据区域总体规划、油田采出水取回水位置、热用户位置、环境卫生和管理维护 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供热站的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 5.7.2位于油气站场外的供热站,平面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6的要求;位于油气站场内 的供热站,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3的要求,

NB/T 102752019

5.7.3供热站内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满足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简 洁协调、工艺流程流畅、安全运行、方便运输、有利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5.7.4各建(构)筑物和场地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使挖方和填方量最小,排水良好,防止水流入 地下室和管沟。 5.7.5供热站工艺布置应确保设备安装、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的安全和方便,并应使各种管线流程短 结构简单,使供热站面积和空间使用合理、紧凑。 5.7.6供热站厂房宜分为热泵机房、换热机房、变配电室、控制室等区域。 5.7.7变配电室宜贴近压缩式热泵间布置。

5.8.1.1供热站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GB50016中3.1、3.2的有关规定,且应符合下列

求: a 燃气热泵机房应属于丁类生产厂房,单台吸收式热泵机组额定热功率大于4.5MW时,燃气热 泵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单台吸收式热泵机组额定热功率小于4.5MW时,燃气热泵 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b)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燃气热泵机房,燃气热泵间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 C 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燃气热泵机房贴临的调压 间应设置防火墙与燃气热泵机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燃气热泵机房,地面 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8.1.2燃气热泵机房外墙、楼地面和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当于热泵机房占地面积 0%的泄压面积,泄压方向不得朝向人员聚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 泄压面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在燃气热泵机房的内墙和顶部(顶棚)敷设金属爆炸减压板作 充。 8.1.3供热站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当采用燃气吸收式热泵供热时,供热站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

c)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燃气热泵机房贴临的调压 间应设置防火墙与燃气热泵机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燃气热泵机房,地面 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5.8.1.2燃气热泵机房外墙、楼地面和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当于热泵机房占地面积 10%的泄压面积,泄压方向不得朝向人员聚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 当泄压面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在燃气热泵机房的内墙和顶部(顶棚)敷设金属爆炸减压板作 茶

5.8.1.3供热站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当采用燃气吸收式热泵供热时,供热站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

a)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供热站,当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 其出入口可设1个; b)非独立供热站,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5.8.1.4燃气热泵机房与相邻的辅助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 燃气热泵操作面方向开设玻璃观察窗时,应采用具有抗爆能力的固定窗。

1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室内供暖计算温度宜符

表1室内供暖计算温度表

.2燃气热泵机房、燃气调压间及 故通风装置。房间换气次数宜按表2选取。油气挥发场所的通风装置应防爆,并应与可燃气体浓月

表2房间通风换气次数表

燃气热泵机房、燃气调压间及可能挥发可燃气体的采出水进入的厂房,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应与燃 总切断阀联动

5.8.3给排水及消防

5.8.3.1供热站生活及生产用清水应取自可靠水源。 5.8.3.2站场内生活排水及生产用清水系统的检修排水宜排入油气站场生活排水系统,当自流排入采 出水系统时,应设置水封。 5.8.3.3油气站场内设施消防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83执行

5.8.4.1供电电压应根据供热站所在地区供电条件、用电设备电压及负荷等级、送电距离等因素,经 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5.8.4.2供热站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重要性,合理确定用电负荷等级。用于油气站场生产加热时,应满 足油气站场用电负荷等级要求;用于民用供热时,用电负荷等级宜为3级。 5.8.4.3单台热泵机组或大型水泵的输入功率大于650kW时,应采用高压供电方式;输入功率大于 350kW、小于或等于650kW时,宜采用高压供电方式;输入功率大于250kW、小于或等于350kW时 可采用高压供电方式。 5.8.4.4厂房内电缆宜采用桥架、线槽或钢管敷设,在进入电机接线盒处应设置防水弯头或金属软管

5.8.5.1供热站应设置仪表及控制系统,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892及 GB/T50823的规定

a)宣与所在油气由站场的仪表及控制系统相互兼顾、协调一致; b)具有独立操作运行功能的成套工艺装置和设备,宜设置独立的仪表及控制系统,且应接受供热 站控制系统的监控; c)计算机控制系统供电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浦东新区莱阳路围护工程施工方案,后备时间应不小于0.5h。 5.8.5.4仪表及控制系统设计应实现下列监测和控制功能: a)污水换热器、原油换热器热、冷介质进、出口温度及压力监测; b 热泵机组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及压力监测: c)热泵机组冷凝器进、出口温度及压力监测 d)油田采出水取水流量监测:

e)辅助热源设备的启停控制及运行参数监测; 热泵机组启停台数的控制; 名) 热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 h) 循环水泵进、出口水压、负荷电流监测; 2 软化水箱液位监测及高、低液位报警; 软化水处理装置进、出口水压监测: k)供热站出口供热量的瞬时值和累计值计量: 机组自动保护; m)换热器及热泵机组污水侧、原油侧进出口压差监测及报警; n 应有人工或自动的供热工况间的转换措施: 除污器前后压差监测; 供热站补水量、原水用量计量: q 供热站总耗电量计量; 电压缩式热泵机组用电量单独计量; S 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耗气量计量。

NB/T 102752019

6.1.1施工前应具备止式的设计文件和图册。 6.1.2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现场条件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并 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 6.1.3主要设备应有出厂文件和图册,设备、主要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特种设备应有符合要 求的设计文件、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准许使用的证明等质量保证文件。 6.1.4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文件的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编制工程检验试验和检查验收计划,并 应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进行进场检查验收,并保存相关的设计文件、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 等记录。

6.2.1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均应做专项验收。 6.2.2设备安装应按设计图纸施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36的有关规定。 6.2.3管道、附属设备及管道附件的安装、试验均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235的有关规定执行。 6.2.4地面管线、设备以及钢结构的表面涂色和标志宜按照现行行业标准SY/T0043的有关规定执行

6. 3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6.3.1工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初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在调试前应制定完整的调试方案。 调试应按单机调试、分系统调试和整套系统联合调试的次序进行,未完成上一步调试内容时,不得进行 下一步调试工作。 6.3.2单机调试应由设备厂商负责实施;分系统和整套系统调试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设备厂 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参与配合。 6.3.3调试前,应对主设备安装、各系统管路连接、电气接线以及通风系统、消防系统、控制系统等 安装工程检查验收合格迁安市明珠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工程应完工,地面应清扫完成。

6.3.2单机调试应由设备厂商负责实施;分系统和整套系统调试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设备厂 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参与配合。 6.3.3调试前,应对主设备安装、各系统管路连接、电气接线以及通风系统、消防系统、控制系统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