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53-2022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pdf

DB4403T 253-2022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6147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03T 253-2022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pdf

ICS13.200 CCS A 90

DB4403/T 253—20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2206-2020标准下载DB4403/T2532022

DB4403/T253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应 急管理局、深圳市城安应急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焦圆圆、黄晶晶、郭晓梅、习树峰、温浴平、李德新、马振伟、卢健、王丽娟 周思瑜、张波、邹梦婷、江雨桐、孙亚南、潘云、赵娜、张碧嘉、周爽、高仁俊、何博、秦晓红、解玉 宾。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应 急管理局、深圳市城安应急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焦圆圆、黄晶晶、郭晓梅、习树峰、温浴平、李德新、马振伟、卢健、王丽娟 周思瑜、张波、邹梦婷、江雨桐、孙亚南、潘云、赵娜、张碧嘉、周爽、高仁俊、何博、秦晓红、解玉 宾。

DB4403/T2532022

DB4403/T2532022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的基本条件、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风险治理、预案编制与江 急保障、宣传教育、亮点建设、评价等。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深圳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29639一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一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DB44/T1591一2015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技术要求 DB4403/T183—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灾disasterprevention 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和环 境的影响。 [来源:GB/T26376—2010,2.4] 3.2 减灾disasterreduction 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 影响。 [来源:GB/T26376—2010,2.3] 3.3 救灾disasterrelief 灾害发生后,开展的灾情调查与评估、物资调配、转移安置、生活和医疗救助、心理抚慰、救灾捐 赠等一系列灾害救助工作。 [来源:GB/T26376—2010,2.7]

DB4403/T 2532022

a 制定并落实综合减灾工作制度; 每年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分析研判汛期、森林防火期等工作形势,研究安全生产、消防等 工作,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措施: 制定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 d 组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隐惠排查及日常巡查工作。发生灾害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必要时, 请求上级支援; e 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等灾害应对工作,协助灾害事故调查; f 建立综合减灾志愿者队伍,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保障

5.2.1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DB4403/T2532022

a)综合减灾工作制度; b) 灾害监测预警制度; c 脆弱人群帮扶制度; dX 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培训制度; 防灾减灾救灾物资管理制度; ? f) 应急值守制度。

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发现的隐患受理率达到100%

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发现的隐患受理率达到1

5.1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宜参加燃气险、火灾险、意外险、车辆险等各类保险。 5.2灾害发生后,组织受灾对象合理申报巨灾保险救助款项。

5.5.1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宜参加燃气险、火灾险、意外险、车辆险等各

2.1社区至少配有1名灾害信息员。 2.2灾害信息员参加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消防等培训,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组建至少10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包括但不限 社区楼(栋)长:

6.4.1引导辖区内学校、医院(医疗机构)、工贸企业、商场等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综合减灾活动。 6.4.2引导辖区内学校、医院(医疗机构)、工贸企业、商场等相关单位以及慈善组织、义工组织等 社会组织、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活动,社区每次综合减灾活动应至少有1个前述单位或社会组 织主动参与。

制作灾害风险地图。 注:不同类型社区包括普通城市社区、城中村、工业园区、沿海社区、农村等。 7.1.2灾害风险地图标示灾害风险类型、隐患点分布、风险等级或强度、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 疏琉散路径、应急避难场所和安置点布局、消防和医疗设施位置、指北针、图例和历史灾害情况等。 7.1.3灾害风险地图应根据区域地形确定,比例尺应不低于1:50000,符号规范、标示清晰、救援路 径一目了然,便于应急抢险。 7.1.4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社区隐患清单,强化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治理,明确事故危 险源、危险设施、设施损坏、设备缺失等相关信息。

建立本辖区事故与伤害记录机制,指定专人每季度进行一次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 治安、燃气安全等各类事故与伤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7.3.1自然灾害隐患排查

7.3.1.1汛前开展防汛、防风、防雷检查,整改相关隐患点(地下空间、低洼地段等)。 7.3.1.2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并加强日常监测。 7.3.1.3有林社区定期开展森林火灾隐惠排查,

7.3.1.4灾害重点区域包括但不限于:

DB4403/T2532022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 · 地面沉降。 山塘水库; 削坡建房(含泥砖危房)隐惠地段; 易涝点(低洼水浸点); 一森林火险区域; 一危化品企业; 一在建工地。 3.1.5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警示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和颜色等应符合GB/T2893.1、GB 894、GB/T10001(所有部分)以及GB/T15566(所有部分)的规定 3.1.6灾害隐惠点警示牌应具有可视功能,可用反光材料、夜光材料等制作

7.3.2市政管线检查

定期开展辖区内市政管线检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影响生命线运行的隐患,确保供电、供水 等管线安全运行。

7.3.3场所和设施检查

3.3.1定期开展辖区内高层建筑电梯、居住建筑内电气线路、车库等地下空间、仓库等封闭场 池及建筑物外墙“广告牌、空调三角架”等较高风险区域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3.3.2督促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大客流监测和应急管控制度

7.3.4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检查

7.3.4.1定期检查辖区内防雷安全,督促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人落实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7.3.4.2定期检查违规储存、使用或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情况。 7.3.4.3住宅的竖向管井管道防火封堵严密,电缆井、管道井等公共区域以及配电柜、电表箱等处无 堆放易燃可燃物品现象。

7.3.5电气火灾隐患整治

7.3.5.1专业经营单位定期维护保养管道燃气、供电、通信、有线电视、轨道交通等公共电气设备设 施,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惠。 7.3.5.2宜安装过载保护器、燃气泄漏报警器、电器安全装置等电气火灾防范装置。 7.3.5.3对辖区内各类建筑的电器设备、电气线路每年进行全面检测,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3.6电动自行车管理

3.6.1电动自行车(电池)集中停放,定期开展电动自行车(电池)违规停放、违规充电治理 3.6.2设置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的充电设施,充电场所满足DB4403/T183一2021规定的条件。 3.6.3因客观条件无法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的,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巡查、检查,

7.3.7违规住人隐患整治

开展“三小”场所违规住人治理行动,杜绝违规搭建阁楼、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及时清 住人现象及住人设施。

中海地产2010年工程管理工作研讨会装修设计交流资料-279页.pdfDB4403/T2532022

7.3.8餐饮场所管理

3.1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应安装全覆盖。 3.2使用瓶装燃气的餐饮场所,瓶装燃气储存总量和存储场所应符合GB50016一2014和DB44/ 2015的要求,

7. 4. 1一般要求

社区走访,制作防灾减灾明白卡、责任联系卡,

7.4.2防灰减灰明自卡

7.4.3防灾减灾责任联

SY/T 7349-2016标准下载7.4.4脆弱人群清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