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87-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T 1587-2022 教育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评价指南.pdfICS27.01g CCS F 01
constructionand evalu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educational inst
uction and evaluationforenergymanagement system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
吊篮施工方案模板(2021),36页Word版.docx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1587—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质量和 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晓岚、徐振亚民、王骋宇、张岚、白岩、谭伟力、唐涛、刘磊
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评价指序
本文件给出了教育机构建立、实施、保持、评价和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指导建议。 本文件适用江西省公共机构中的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进行能源 管理体系建设及内部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民办教育机构及 其他相关机构可参照使用
源管理体系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nMS
DB36/T1587—2022
4.1理解教育机构及其所处的环境
教育机构应确定与其教育宗旨相关的、 双的时外部 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可包括: a) 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如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 法、国家和省创建节约型学校、绿色学校等要求: b 国家、地方政府节能工作要求,如教育机构能耗定额要求等: C) 社会和文化环境需求,如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熄灯一小时等; d 社会教学水平提高的要求; e) 教学及科研等相关设备设施自动化程度的提升; f)办公、教学及生活用能设备设施技术进步等。 内部因素可包括: a 教育机构自身对能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 b) 教育机构全体教职工及学生或参培人员节能意识构建程度和节能文化培育程度: C 教育机构能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能力情况; d) 教育机构应履行的教学功能、教学时间和办学条件等: e 用能设备设施及信息化程度等。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教育机构应确定与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并 解其有关的需求和期望。相关需求 和期望可包括 a)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设定的教育机构能耗定额要求; b 特定日期对教育能源使用的相关要求; c 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对教育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评价要求: d)公众、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参培人员对能源使用的要求等
4.3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
并确保与 构相适宜。边界主要考虑教育机构建立能源管 本系的地理位置和场所,应明确教育机构的地 、面积和功能等。范围应当包括 和后勤动力服务等。当能源管理体
DB36/T1587—2022
括多个办学场所(如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用餐区、图书馆、游泳馆、公共浴室、分校区等)时, 应确保其具有明晰的边界和独立区域或独立系统实施能源核算的条件,明确各能源供应及消耗的边界 条件。 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应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
教育机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工作: 最高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和认识到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加强节能管理和遵守、落实节能法律法 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在办学、培训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 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能源指标; 了解与用能相关的内外部因素,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开展能源评审,并充分利用能源评审的结果,不断提升能源绩效; 提供必要的资源,加强人员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等体系文件; 8 有效控制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同时,注重节能技术应用、用能行为规范的实施和宣传
教育机构应制定能源方针,在制定能源方针应考虑并确保: a)符合国家、地方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要求; b 适合于教育机构的现状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其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用能系统、教学及科 研等服务过程的规模及服务性质等; C 为建立和评审目标和能源指标提供框架,并通过目标、能源指标、措施计划、相关运行控制 程序的制订实施得以贯彻落实: d 体现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e 能源方针应形成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 能源方针应方便传达到全体教职工,并通过网络、宣传材料、厂播、内部办公平台等方式: 展示给学生或参培人员及相关方; 名 由于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法律法规要求、社会期望的进步、教育机构所在地公 共建筑的改造更新等),需要对能源方针进行定期的评审,以保证其持续适宜和有效,
5.3角色、职责和权限
5.3.3能源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
内部能源管理机构及岗位具体负责教育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保持和持续改进等工作, 其职责可包括但不限于: a)负责搜集、传达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参与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节能相关工作会议,对内传导节能政策和节能工作要求,对外完成上级 布置的节能工作:
DB36/T1587—2022
b)负责编写教育机构节能规划和节能工作计划等,并总结执行情况; 组织识别重点用能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并制定有效运行维护的准则和实施方法; d)开展能源评审,确定并定期更新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和能源指标,制定并实施实 现目标及能源指标的措施计划、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组织技术改进方案的评估论证确保 有效实施,定期组织对目标和能源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 定期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等符合性、效果性评价,定期组织开展能源消费统计、分 析与监测等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工作,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使用效率分析、节能改造效果 分析等; f 及时了解各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培训需求,并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 g 负责机构内部与外部就能源管理相关事宜同其他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 吸纳学生组织参与节能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对新入学学生开展节能知识培 训、在学生中任命节能委员、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监督巡查等活动; i)提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且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目标、能源指标的制定
自标、能源指标应在能源方针的框架下展开,可以建立能源消耗总量目标,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针 对设备设施、管理活动、部门设定分项、分类目标和能源指标。目标、能源指标应与能源基准、能源 绩效参数保持一致,在机构层面、系统或区域层面、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层面建立目标、能源指标(6.4)。 教育机构在制定目标、能源指标时,应满足江西省教育机构能耗定额约束值的要求。 目标和能源指标一般可按管理年度来设定、形成文件并公布。制定目标和能源指标时应当规定统 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根据主要能源使用的变化适时更新或调整目标和能源指标,以适 应变化的要求,
教育机构在制定目标、能源指标时应考虑: a)面临的风险、机遇及应对措施; b)适用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其他要求; C 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的政策及工作要求,如江西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江西省公共机 构绿色办公行为准则等: 主要能源使用及能源评审的结果; e 同类建筑能耗平均水平或能耗标杆; f 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技术、财务、教育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环境条件等
6.2.2且标、能源指标的实现
成节能技术(装备)应用,也可是能源管理改进措施。常见的教育机构措施计划一般涉及围护结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餐厅、科研及实验设备设施、公共浴 室、公务用车等。 在制定措施计划时,可考虑: a)兼顾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 根据用能系统自身特点,参考用能系统内的最佳节能实践; C 可以是一个文件,也可以是几个文件: d 可纳入教育机构的管理流程,必要时可将学生或参培人员纳入其中。 措施和计划应切实可行,内容通常包括: a 责任部门及其职责; 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资源保障; d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限: e 预期效果及评估方式方法等。
能源评审是策划环节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机构对自身能源管理及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终 合的调查与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影响能源绩效的相关变量,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过 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保持
6.3.2能源利用状况的评审
6.3.2.1数据收集
教育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处、科室)应结合能源种类和能源管理特点,从以下方面收集能源消耗 数据: 利用外部机构能源审计、节能服务诊断的结果; b)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数据: c)相关的能耗统计分析资料等相关数据。
DB36/T1587—2022
6.3.2.2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6.3.2.3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及影响因素、能效现状
基于用能状况分析,识别出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 人员包括教职工、学生或参培人员、第三方机构服务人员等: b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变化因素,如在校生或参培人员数量的增加和在校时间的延 长、能源品种的变化、天气的影响等; C 确定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 d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基于以上识别、分析,评价出主要能源使用,列出主要能源使用清单: 分析确定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能源绩效现状,
6.3.2.4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教育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处、科室)组织运用能源审计、能效对标、专家诊断、最佳节能实践等 工具和方法,结合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能源绩效的相关变量,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对这些改 进机会进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根据评价结果形成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实施排 序清单。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a)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b 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 c)施工周期、安全及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政府的采购要求及相关方要求; d)其他因素等。 教育机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可参考附录B
6.3.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评审
教育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处、科室)组织搜集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开展遵守 的检查,形成应遵守的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烟台某高层住宅安装全套施工组织设计,并形成遵守落实情况的相关
6.3.4能源管理状况的评审
教育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处、科室)可组织物业管理、相关处(科)室,对照GB/T23331对能源 管理现状进行检查,查找相关管理文件、制度、管理职责及其执行情况与标准的差距,明确改进措施 并形成相关记录。
DB3305/T 178-2020 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单位钢瓶管理规范.pdf6.3.5能源评审的输出
教育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处、科室)将能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作为能源管理 体系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以及目标、能源指标,并制定 可行的措施计划,对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目标、能源指标进行管理和控制。 能源评审宜每年组织一次,其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个月,必要时增加能源评审的频次。对能源 评审识别出的能源使用及主要能源使用,根据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宜每半年进行重新识别 和更新。
教育机构应规定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当能源基准发生变更时, 或发现其他造成能源绩效参数不能有效反映能源绩效的状况时,应更新能源绩效参数。教育机构应利 用能源评审的结果,确定适用于本单位的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包括: a 机构层面能源绩效参数: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等; b 系统或区域层面能源绩效参数:空调系统能耗指标、照明系统能耗指标、数据中心能效、实 验室能耗指标、公共浴室能耗指标、游泳场馆能耗指标、高效节能型灯具(如LED光源)比 例、满足国家能效标准的电器元件/变压器(如太阳能照明设备、光导照明设备)比例等。 C 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层面能源绩效参数:实验或科研设施设备能耗指标、锅炉效率(排烟温度、 锅炉氧量、灰渣可燃物、锅炉补水率)、建筑内部(垂直通道和楼梯)的热损失率、余热回 收率、新风和排风系统的运行参数、风机效率等, d 在确定能源绩效参数值时,应考虑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变量和静态因素,如:机构所处的气候 带、建筑结构的隔热性能、系统及设备设施的运行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