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894-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6894-2012 岩性地层区带评价技术规范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产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岩性地层区带的分类 岩性地层区带评价 岩性地层区带综合评价技术 岩性地层区带评价成果
SY/T6894—2012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缩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才能、郭秋麟、王宁、侯连华、陈宁生
随着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深人,油气勘探目标已由构造型油气藏转向较为隐蔽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由于地下油气赋存条件复杂,使用传统的勘探方法难于获得最佳的勘探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天然 气行业中岩性地层区带评价技术迅速发展,针对岩性地层区带的勘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工作现代化和效益化的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天 然气行业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T/SLEA 0031.3-2022 实验室用水气配件技术规范 第3部分:水槽.pdf,促进其技术发展与交流,有必要建立岩性地层区 带评价工作导则、指南及标准体系
平价技术和成果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
SY/T68942012
岩性地层区带评价技术规范
下列件什对一 仪注日型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520—2005圈闭评价技术规范 SY/T5615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岩性地层区带的分类原则
4. 1. 1 主控因素
突出岩性体变化和地层纵横向接触关系变化两大主控因素。岩性体变化突出沉积体或岩性体的形 态、结构、物性的变化:地层纵横向接触关系变化主要是指地层削截、超裂、相变、尖灭等。
4.1.2油气成藏特征的相似性
面上强调构造背景、源岩、储集体、油气输导体系等的相似性;纵向上强调同一区带内的 、供烃层系、输导体系和优势聚集方位等因素基本相似
4.2岩性地层区带边界类型
岩性地层区带边界类型分为: a)盆地构造单元边界。 b)主要沉积体系边界。 c)断层、地层尖灭边界。 d)岩性、物性体边界。 e)运聚单元边界,
岩性地层区带边界类型分为: a)盆地构造单元边界。 b)主要沉积体系边界。 ) 断层、地层尖灭边界。 d)岩性、物性体边界。 e)运聚单元边界。
4.3岩性地层区带的分类
岩性地层区带分为: a)地层型区带: 1)削蚀不整合型区带; 2)超毅不整合型区带; 3)古潜山型区带。 b)岩性型区带: 1)沉积岩性型区带:又可细分为碎屑岩岩性型区带和碳酸盐岩岩性型区带两种类型。 2)火成岩岩性型区带
评价资料包括: a)基础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 2)岩性地层区带内的非地表、地表、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资料; 3) 前人研究成果。 b) 成果图件: 1) 岩性地层区带识别与划分成果; 2) 综合研究成果; 3) 有效烃源岩分布图: 4) TOC含量分布图; 5) 有机质成熟度R。分布图; 6) 沉积体系分布图; 7) 特殊岩体分布图; 8) 含油气目的层厚度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图; 9) 含油气目的层顶底面构造图; 10) 油气勘探成果图。
5.2岩性地层区带地质评价内容
5.2.1地层型区带地质评价内客
SY/T68942012
地层型区带地质评价内容包括: a)不整合结构: 1 碎屑岩不整合结构(风化壳、黏土层、底砾岩)特征; 2) 火成岩不整合结构(风化黏土层、水解带、溶蚀带、崩解带、母岩)特征; 3) 碳酸盐岩不整合结构(风化黏土层、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特征; 变质岩不整合结构(风化黏土层、溶蚀带、裂缝带)特征。 b) 地层因闭的有效性。 c) 烃源条件。 d)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 e)油气充注及成藏期
JTS 110-6-2013 水运支持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5.2.2岩性型区带地质评价内容
岩性型区带地质评价内容包括: a)沉积岩: 1)沉积体系及相带; 2)成岩作用; 3)储层分布及物性特征。 b)火成岩: 1)岩性、岩相带; 2)储层分布及物性特征。 c) 储层顶、底板及侧向遮挡条件,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d)烃源条件。 e)油气运移输导体系。 f)油气充注及成藏期。
5.3岩性地层区带地质评价参数、标准与地质
5.3.1岩性地层区带地质评价参数、标准
家据5.3.1评价参数和标准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采用风险概率法进
5.3.2.2低功探程度区带
长用专家评价法,即特尔菲方法进行评价,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