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27426-2022 化学分析实验室结果有效性监控指南.pdf

GB/Z 27426-2022 化学分析实验室结果有效性监控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6589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Z 27426-2022 化学分析实验室结果有效性监控指南.pdf

有效性effectiveness 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来源:GB/T19000—2016,3.7.11] 3.1.2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 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 定度。 [来源JJF1001—2011,4.10]

GB/Z 274262022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CDo.95:临界值(置信水平约为95%); D:差值; D%:百分相对差; P:加标回收率; R:方法给出的再现性限; RSD:方法给出的或根据给出的标准偏差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 r:方法给出的重复性限; S:n次检测结果的标准偏差: t。(n一1):对应自由度的t分布的临界值; U:扩展不确定度; u:指定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2:用于能力评定的统计量; :经过修正的值,包括指定值的不确定度; α:显著性水平; E:方法给出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专:Zeta值,经过修正的之值,包括参加者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指定 :已知的总体标准差或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GB/Z 27426—2022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附录A中图A.1给出了监控方法选择示例。 5.2实验室宜确定监控目标CJJ 139-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无水印 带书签),监控目标与标准要求、客户要求、实验室内部要求或特定检测项目的需求 相适应,以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5.3为保证监控的有序进行,实验室宜制定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检测对象、检测项目/参数、检测 方法、人员数量、主要仪器设备、监控方式、监控频次、判定标准等内容。表A.1给出了监控计划示例。 5.4实验室制定监控计划时宜考虑以下因素:

检测结果的用途; 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 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与复杂性: 检测结果对检测人员能力、经验的依赖程度; 检测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 检测仪器设备变化情况; 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 前期内部及外部监控的结果。 .5内部监控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6.1.2.1实验室选择RM和CRM,一般考虑以下因素!

6.1.2.1实验室选择RM和CRM,一般考虑以下因素!

GB/Z 274262022

含量水平(浓度)与预期应用的水平相适应; 基体与待测试样的基体尽可能接近; 以与待测试样相同的形态使用; 最小取样量满足检测方法要求; 数量满足整个实验计划的使用; 在其注明的有效期限之内使用,并符合贮存条件; 可接受的测量不确定度。 6.1.2.2 实验室选择和制备质控样品,一般为以下情形: 需要一个尽可能接近日常样品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用于质量监控; 没有合适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无需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所有特性(即溯源性和规定特性值的不确定度)的场合; 出于成本的考虑。 6.1.2.3使用CRM、RM或QCM评估实验室检测过程时,可定期或不定期对CRM、RM或QCM进行 检测,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在一个分析批次中以一定比例随机或均匀插入CRM、RM或QCM,通过分析 检测值和标准值的一致性程度对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否可接受进行评估,

6.1.3.1正确度评估

实验室可利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评估检测结果的正确度。正确度评估通常可采用以下评价 法: 利用临界值CDo.95 当检测方法给出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时,可采用临界值CDo.9评估检测结果的正确度 若满足公式(1),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可接受;若不满足公式(1),则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 不可接受,

Tmea CRM的检测结果; Cerm CRM证书中给出特性量值; CDo.95 临界值(置信水平约为95%)。 其中CDaa按公式(2)计算

Tmea CRM的检测结果; erm CRM证书中给出特性量值; CDo.95 临界值(置信水平约为95%)。 其中CDaa按公式(2)计算

式中: CDo.95— 临界值(置信水平约为95%); R 方法给出的再现性限; r 方法给出的重复性限; M 测定次数。

CDo.95 = R2 2

CDo.95 临界值(置信水平约为95%); R 方法给出的再现性限; 厂 方法给出的重复性限; 测定次数。 利用E,值 当已知或实验室可正确评定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时,可采用E,值评估检测结果的工 度。若E,≤1,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可接受;若|E,>1,则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7 接受。E,值按公式(3)计算:

当已知或实验室可正确评定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时,可采用E,值评估检测结果的工 度。若|E。≤1,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可接受;若|E。I>1,则表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度 接受。E,值按公式(3)计算:

GB/Z27426—2022

式中: meas CRM检测结果; Tem CRM证书给出的特性量值; Umeas CRM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2); Uerm CRM证书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 c)t检验 当实验室不能正确评定不确定度或者方法中未给出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时,可利用t检验评 估检测结果的正确度。若t≤t。(n一1),表明工meas与αe没有显著差异,检测结果的正确度 可接受,否则为不可接受。在置信概率为95%下,t值按公式(4)计算,其中t。(n一1)可根据 设定的显著性水平α,查自由度n一1的“t检验临界值表”得到

......... s/ n

Tmest CRM的检测结果平均值; Cerm CRM证书中给出特性量值; CRM的检测结果的标准偏差; 测定次数(通常n≥10)。

6.1.3.2精密度评估

通常可米用以 平价方法: a) 利用重复性限(r) 当检测方法给出重复性限(r)时,可利用r评估检测结果的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得到的两个单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时,在置信概率为95%下,可按公式(5)进 行评价。若满足公式(5),表明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可接受;若不满足公式(5),表明检测结果的 精密度不可接受

工1一第1次检测结果; 2第2次检测结果; 厂一一方法规定的重复性限。 在重复性条件下得到的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时,在置信概率为95%下,可按公式(6)进行评 价。若满足公式(6),表明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可接受;若不满足公式(6),表明检测结果的精密 度不可接受

GB/Z 27426—2022

当检测方法给出了相对偏差(RD)或实验室规定了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RD)时,可按公式(7) 进行评价。若满足公式(7),表明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可接受;若不满足公式(7),表明检测结果 的精密度不可接受。

一 第1次检测结果; 2——第2次检测结果; U 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2)

加标回收是一种常用的监控方法,能够综合反映多种因素引起的误差,通过加标回收率可有效评价 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一般加标回收宜考虑以下因素: 选择加标用的标准物质不与待测物反应,不干扰待测物的测定; 加标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来源明确、已知量值、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必要时要进行核查; 加标量确保准确,使用经校准/检定并确认的计量器具:

在空白样品或者待测样品中准确加人 标准物质或者标准溶液,制备成均匀的加标样品; 加标浓度水平一般需和待测物浓度相近, 在待测物浓度极低时,需按检测下限/定量下限的浓 度水平加标,如果待测物浓度范围较宽,加标样品宜设置不同加标量,覆盖待测物浓度水平 范围;

式中: P 加标回收率; m1 加标样品测定值; m2 空白样品或待测样品测定值; m3 加标量。 6.2.2.2 加标回收率的可接受限可采用方法规定的回收率范围、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指导原则给出的回 收率范围或其他特定要求进行评价。附录A中表A.2、表A.3给出了回收率允许限的示例。 6.2.2.3 利用控制图评价时,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可接受范围指定回收率的警戒限和工作限,评价方法 见6.4。

6.3.1.1空白样品是指不含待测物的样品,通常与样品同流程分析并在待测样品分析前进行分析,可用 于以下情形:

6.3.1.1空白样品是指不含待测物的样 于以下情形: 评估分析系统的适用性; 监控分析系统的污染情况; 检查待测物或内标的保留时间处是否有干扰组分引起的显著响应。 6.3.1.2 选择空白样品时,宜考虑以下因素: 空白样品来源明确,容易获得。 基体均匀性好,在待测样品同样储存和处理条件下稳定。 基体与待测样品一致,不含待测物,不与待测物发生反应。在难以获得与待测样品基体一致的 空白样品时,可使用合适的替代基体作为空白样品, 6.3.1.3 如果空白样品存在干扰组分,对干扰组分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 干扰组分响应低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视为无干扰; 干扰组分响应高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量值恒定时可按差减法处理; 根据方法标准和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指导原则处理。 示例: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规定,当干扰组分的响应低于待测

空白样品检测结果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a) 依照方法标准要求; b)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指导原则要求; c)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可接受范围,使用控制图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见6.4。

GB/Z27426—2022

6.4.1.1控制图是内部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持续监控和评估特定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精密度 和偏倚

6.4.1.2化学检测实验室常用的控制图包括以下几种:

X控制图(均值控制图):用子组均值评估和监测过程水平的控制图; X控制图(单值控制图):用样本中的单个观测值评估和监测过程水平的控制图: 父控制图(中位数控制图):用子组中位数评估和监测过程水平的控制图; 极差(R)控制图:用子组极差评估和监测过程变异的控制图; 标准差(s)控制图:用子组标准差评估和监测过程变异的控制图; 移动极差(R)控制图:用n个相继观测值的极差评估和监测过程变异的控制图。 6.4.1.3控制图的理解和应用见GB/T17989.2。

4.1.4控制图通常包括一条中位线(CL)和四条通过统计方法确定的控制限。中位线相当于质: 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四条控制限分别为上警戒限(Uwl.)、下警戒限(Lwl)、上行动限(UA)和下行 AL)。Uw和LwL分别位于中位线两侧并距离中位线两倍标准差(2)的位置,意味着呈正态分布白 样数据约95%落在其间,任何落在两条警戒线之外的样本值都可以作为即将出现失控状态的誉 AL和LAL分别位于中位线两侧并距离中位线三倍标准差(3c)的位置,意味着呈正态分布的数 9.7%落在其间,当任何一个点落在行动线之外时,要采取行动。图A.2给出了X控制图的示例。

当子组样本量比较小(通常小于10个),可使用X图和R图; 当子组样本量比较大(通常不小于10个),可使用X图和s图; 当选择合理子组是不可能的、不实际的或是无意义时,可使用X图和R图; 当需要降低子组中极端值的影响时,可使用图和R图。

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验室利用控制图进行检测过程监控,本文件示意性地给出了适用于X图和X 图的结果判定原则,供实验室参考。 a)当检测结果未超出行动限时,可报告检测结果。如有检测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表明测量系 统可能失控,宜尽早识别控制值的分布趋势,查明原因,避免出现严重风险: 连续3个点中有2个点落在中位线同一侧2c之外; 连续5个点中有4个点落在中位线同一侧2。之外: 一连续9个点或更多点落在中位线的同一侧; 一连续7个点呈递增或递减趋势。 b)当检测结果超出上行动限或下行动限时,表明测量系统失控,需要分析原因,同时检测的其他 结果被视为可疑。在这种情况下,可再次对质控样品检测至少2次以上,根据检测结果进一步 判定: 如检测结果位于警戒线内,则对同批检测的样品重新检测; 如检测结果处在警戒线外,本次检测结果视为无效,并在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后重新 检测。

6.5.1.2设备期间核查程序包括核查范围、核查方法、判定准则和结果评价等内容,并将其文件化。 6.5.1.3根据设备用途和性能特点,期间核查内容一般包括: 确认设备的外观和功能; 确认设备的校准状态; 确认设备性能是否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6.5.1.4 根据需要,期间核查的对象包括: 使用年限较长、校准周期较长或使用频率较高的检测仪器; 计量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即稳定性变差、漂移较大的检测仪器; 经常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检测仪器; 检测准确度要求较高的项目所使用的检测仪器; 性状不稳定、储存条件发生变化、使用频率高以及检测结果存疑的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标 准样品。 6.5.1.5实验室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检测设备的状态接近实验室核查判定标准时,要查找原因并采取适 当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增加核查频次。实验室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检测设备的状态超出实验室核查判 定标准时,需停用该设备,并依照实验室相关的仪器管理程序实施

6.5.2.1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可采取以下方式:

使用计量标准; 使用标准物质; 使用核查标准; 使用仪器比对(见6.7); 其他方法。 5.2.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期间核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被核查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与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比较 实验室间比对或实验室内部比对; 控制图法。

3.1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结果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a 使用计量标准核查仪器准确度时,仪器示值与计量标准参考值之差不大于被核查仪器的最大 允许误差。 b 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核查仪器准确度时,将仪器示值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参考值进行比 较,实验室可根据规定要求进行评价。规定要求由实验室根据使用需求和风险确定,通常不 低于检测方法对设备的要求。 c 核查仪器的灵敏度、检出限、重复性、精密度等计量特性时,其计量特性值满足检测方法的规定 要求。

GB/Z 274262022

5.3.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期间核查结果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a)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核查时,可按照6.1.3.1a)给出的方法进行评价: b)利用控制图评价时,评价方法见6.4。

重复分析一般指在重复性条件 下进行重复分析,主要 用于核查或评估测量系统的精密度水平。 直常包括平行分析、留样再测和盲样分析等。

6.6.2.1重复分析样品为同一样品的两份或多份子样,也可以使用CRM、RM和QCM。重复分析样品 的类型、数量可根据日常检测样品的批量、测定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 6.6.2.2实验室可制定重复分析样品的抽取方法和规则,随机抽取或按规定顺序抽取。当标准方法规 定了重复分析样品数量时,可按标准方法规定执行。如标准方法没有规定,可参考如下方式: 般不少于全部样品或一个分析批次的10%: 特殊样品或质量要求较高的样品可情增加数量直至100%; 当一批样品的数量较少时,至少安排一个重复分析样品,也可安排100%的重复分析。 5.6.2.3重复分析样品可安排同一人或不同人员分析,还可以安排盲样分析。 6.6.2.4当需要监控留存样品的稳定性、验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处理相关投诉时,可安排留样再测。

实验室可根据检测方法、特定要求规定的可接受限,对重复分析结果进行评估,评估方 1.3.2。

实验室内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实验室内部对相同的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 实施和评价。实验室宜通过内部比对的方式评价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内比对一般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和方法比对,包括大型综合性实验室内不同部门之间的 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和方法比对,实验室宜根据需求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比对方式

同的仪器设备,对同一样品进 行检测,通过比较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判定检测人员操作水平的可比性和稳定性。实验室开展人员 比对试验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经验丰富的、能力稳定的检测人员,或者新上岗的检测人员; 依靠检测人员主观判断较多的项目; 操作难度较大、过程较复杂的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可疑时。 6.7.2.2仪器比对是指同一检测人员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运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对同一样品进行检

考惠以下因素: 新安装、校准后或修复后的仪器设备; 使用年限较长的仪器设备; 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仪器设备; 所选择的检测项目或检测方法可充分反映仪器的性能; 检测结果可疑时。 6.7.2.3方法比对是指由同一检测人员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通过比较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程度,判定检测方法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开展方法比对试验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新标准方法或非标方法; 方法之间的差异较大,或方法原理不同,但有可比性; 检测结果可疑时。 6.7.2.4 实验室可根据比对目的确定比对试验的指定值。指定值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确定: 由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确定; 经验丰富、能力稳定的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 精度较高、性能稳定的仪器设备测定的结果; 经典方法或仲裁法测定的结果; 根据所有参加比对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如取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或中位值等

注:根据g的表达式,相同的准则也可应用于D%。 差值D按公式(13)计算

比对一方的检测结果; 工。—指定值。 百分相对差D%按公式(14)计

当检测方法给出了可靠的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且指定值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u<0.3c或u<0.1oe)时,可按公式(15)进行评价,该方法适用于人员比对和仪器比对。 若满足公式(15),表明比对试验结果可接受;若不满足公式(15),则表明比对试验结果不可 接受

.1.1能力验证(含测量审核)是实验室外部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可根据检测能力范围,合理 偏制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计划, .1.2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时,优先选择以下能力验证计划: a)满足ISO/IEC17043要求的能力验证提供机构运作的能力验证计划; b)国际认可合作组织运作的能力验证计划

GB/Z274262022

c)国际权威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 d 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或实验室间比对; e)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 7.1.3实验室选择参加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宜考虑5.4给出的相关因素。 7.1.4当能力验证结果“可疑”或“不满意”时,实验室进一步分析是否符合检测方法给出的正确度要 求:必要时,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当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不可获得或为了实现特定目的时,实验室可采取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监 创结果的有效性

7.2.2.1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时,组织方宜在确保公正性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详细的比对方案和作 业指导书,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a)参与比对的实验室宜使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 b) 比对样品需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足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基体、被测量和浓度等尽可能地与日常检测的样品相似; 一尽可能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具有参考值的样品; 采取适当的包装及适当的发送运输方式,确保样品不会损坏、变质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c)比对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2.2.2组织方可根据比对目的确定比对指定值。指定值可由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单一实验室的 验测结果或专家实验室的公议值确定,也可由参加者的公议值确定,详细方法可参见GB/T28043

实验室可采用以下方法对比对结果进行评价: 利用差值D或百分相对差D%[见6.7.3a)]; 利用临界值CDo.95[见6.7.3b)]; 利用E,值[见6.7.3c)]; 利用之值。 当分析样本数较大,且指定值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例如u<0.3c或u<0.1oe)时,可利用 2值进行评价。2值按式(18)进行计算,若|~|≤2,则判定比对结果为可接受;若2<|~|<3, 则判定结果为有疑问结果;若|2≥3,则判定为不可接受

比对一方的检测结果; 0 指定值; C 已知的总体标准差或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标准差。表征比对结果的分散度GB/T 28806-2012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机车车辆制成后投入使用前的试验,可看作一个假定总体的总体标准差,该假定总体为严格遵 要求进行检测的实验室结果的全体。。可由专家意见确定、由以往比对的经验确定、由一般

GB/Z 27426—2022

A.1监控方法选择流程

图A.1给出了实验室选择监控方法的流程图。由于化学分析复杂多样,本示例仅提供一种方法 约思路,供实验室参考

图A.1监控方法选择流程图

GB/Z27426—2022

DBJ61/T 121-201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表A.2回收率允许限

图A.2给出了X控制图的示例,中位线和控制线

图A.2X控制图示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