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PSTC 47-2020 装配式机电工程BIM施工应用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ICS 91.140.01 P 01
T/CSPSTC 472020
湖北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年版) 第10册 给排水 采暖 燃气工程(鄂建办[2018]27号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2018年1月22日).pdf装配式机电工程BIM施工应用规程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ported byBIM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发布
T/CSPSTC47=2020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装配式BIM设计 机电深化设计 4.2 机电产品加工数据传递 4.3机电施工工艺模拟 机电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 5.1 生产流程 5.2 生产工艺要求 5.3 风管预制 5.4 管道预制 5.5 桥架预制 5.6 成品包装 5.7 成品运输存放 机电装配式安装 6.1 施工模拟、技术交底 6.2 公共区及非公共区整体装配式安装 6.3 机房风管装配式安装 6.4 机房管道装配式安装 6.5 配电间桥架装配式安装 验收 机电设备信息化运维管理 8.1 BIM信息化运维平台 8.2 实时监测 8.3 智能巡检 8.4 数据采集分析 8.5 智能决策 8.6 故障维修管理 8.7 隐蔽工程管理· 8.8 节能减排管理 考文献
T/CSPSTC 47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广州荣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 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荣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 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擎云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易筑机电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 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 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 贵任公司、深圳市胜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十 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二交 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 同、中铁四局集团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泰州 市数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安恒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铠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禹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标准联合咨询中心股份公司 黄际政、李湘桶 金庚、张景龙、徐伟强、冯仲俐、李宇轩、胡锐 保丽霞、徐前、王满、罗玲、庞志宁、柯霓、廖微微、孟志华、戴云华、吴家雄、杨乐乐、陈鸣镐、王旭、卢广志、 郭健明、陈起建、朱东伟、李卫东、范兴家、宋琳、常志忠、仇洪波、孙秀波、王秋明、徐卫星、刘冰、陆永涛、 李书文、陆征宇、陈秀花、吴群、王彤、高仓、马静波、张卿、乔晓冉、赵志红、党淑凤、刘超、谢俊、党淑香、 宋海峰、焦广青、潘雷、郝宇花、卢成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 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行业发展需要,为企业深人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指引,经过认真总结实践 经验,广泛调查研究,参考相关国内外标准,充分采纳多方意见的基础上,为更好地促进、提高、完善装配 式机电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分为八章,前三章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第四章为装配式BIM设计;第五章为 机电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第五到八章是本标准的核心部分;本规程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装配式BIM设计:对机电BIM深化设计、机电装配式构件施工模拟以及用于机电产品加工的信息传 递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充分考虑BIM技术机电装配式工作中各环节能起到的作用。并且对BIM技术 在各环节的交付物类型、内容和深度做出了规定。2)机电装配式生产与运输:装配式机电构件具有较 高的集成性,因此对构件生产流程与工艺有一定的要求。装配式预制加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 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同时,成品以装配构件运输时,应制定实施 方案,方案应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时间、产品运输次序、运输路线、吊装堆放方式、倒运顺序及成品保护措 施等内容。工厂的构件生产一般都是成建制加工、出厂,对应构件的生产进度、堆放位置、运输顺序等直 要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企业做好预制构件的跟踪非常有必要。3)机电装配式安装:对装配式 BIM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4)检验与试验:预制完 成的产品均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使用。现场安装完成后,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机电 设备整体联合调试验收。5)机电设备信息化运维管理:使用BIM技术,可将运维阶段需要的信息包括 维护计划、检验报告、设备参数、故障时间、能耗监控等列入模型中。根据运维管理平台对接数据要求, 将运维信息数据整合至管理平台以实现对机电设备信息化运维管理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与实施,完善装配式建筑中机电工程应用 为容,提高装配式机电施工信息管理水平,提高装配式机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草 本标准。 为规范装配式机电工程的建设,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整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安装美观、减 少资源能耗、优化施工管理。总结过往的项目实践经验,形成一套标准的技术规程,以规范和引导机电 装配式BIM工作的实施。
T/CSPSTC 472020
装配式机电工程BIM施工应用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机电工程装配式BIM设计、生 流程、装配安装、检验与试验、设备信息化运维管理 的整个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 型的创建 使用和管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42一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一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箱评价标准
,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维的过 程和结果的总称。 3.2 机电装配式electromechanicalassembly 机电设备及管线经过深化设计后,在工厂进行模组化制作加工,在现场进行装配化安装, 3.3 加工图processingdrawing 表示加工件尺寸、用料、结构及技术要求的详图,用于生产。 3.4 装配图 assemblydiagram 表示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及其技术要求的详图,用于装配。 3.5 桥架异型接口 specialinterface ofbridgeframe 不能用标准(常规)桥架部件直接连接的部分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维的过 程和结果的总称。 3.2 机电装配式electromechanicalassembly 机电设备及管线经过深化设计后,在工厂进行模组化制作加工,在现场进行装配化安装, 3.3 加工图processingdrawing 表示加工件尺寸、用料、结构及技术要求的详图,用于生产。 3.4 装配图assemblydiagram 表示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及其技术要求的详图,用于装配。 3.5 桥架异型接口 specialinterface ofbridgeframe 不能用标准(常规)桥架部件直接连接的部分
.1机电深化设计中的构件拆分、设备选型、设备布置、专业协调、管线综合、净空控制、机电末端
位和预留预理定位等宜使用BIM技术。 4.1.2应基于机电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和建筑、结构、装饰等专业设计文件,创建机电专业深化设计模 型,并依据相关专业配合条件图开展机电专业BIM设计工作。 4.1.3进行预制构件拆分时,应依据施工现场吊装工况、吊装设备、运输条件以及道路条件,预制厂家 生产条件以及标准模数等因素确定拆分原则。 4.1.4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完成后,如相对原设计方案发生改变,应复核系统关键参数。确保深化设计 成果满足原设计要求。 4.1.5深化设计应遵守机电各专业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深化设计成果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 4.1.6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元素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元素基础上,确定具体尺寸、标高、定位和形状,并 应补充必要的专业信息和产品信息。 4.1.7机电专业模型的特点是以系统划分,同一机电系统的模型元素应保持连续性,以便准确地进行 其他BIM应用。 4.1.8机电深化设计模型不仅包括机电专业本身的设备、管线、桥架、附件及末端等构件,还应包括支 吊架、减振设施、套管及预埋件等用于管线、设备支撑和保护的其他构件。 4.1.9根据使用阶段和需求,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可按专业、子系统、楼层、功能区域、装配式生产流程、 现场施工流程等进行组织。 4.1.10机电深化设计BIM应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机电管线综合图、机电专业施工深化设计图、相关专业 配合条件图、碰撞检查分析报告、工程量清单等
4.2机电产品加工数据
4.2.1机电部品加工的产品模块准备、产品加工、成品管理等宜应用BIM技术。 4.2.2在机电产品加工BIM应用中,应基于深化设计模型和加工确认函、设计变更单、施工核定单、设 计文件等创建机电产品加工模型。 4.2.3加工实施前,宜基于机电深化设计模型,结合材料采购计划、生产周期等,完成预制加工模型细 节调整、工程量统计以及生产批次划分。 4.2.4对机电产品模块应进行编码,其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4.2.5宜基于模型采用拼装工艺模拟方式检验机电产品模块的加工精度。 4.2.6机电产品加工模型元素宜在深化设计模型元素基础上,附加或关联生产属性、加工图、工序工 艺、产品管理等信息。 4.2.7机电产品加工BIM应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机电产品加工模型、加工图,以及产品模块相关技术参 数和安装要求等信息
4.3机电施工工艺模拟
4.3.1预制构件拼装施工工艺模拟应综合分析连接件定位、拼装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拼装工作空间 要求以及拼装顺序等因素,检验预制构件加工精度。 4.3.2在施工工艺模拟过程中宜将涉及的时间、人力、施工机械及其工作面要求等信息与模型关联。 4.3.3在施工工艺模拟过程中,宜及时记录出现的工序交接、施工定位等存在的问题,形成施工模拟分 析报告等方案优化指导文件 4.3.4宜根据施工工艺模拟成果进行协调优化,并将相关信息同步更新或关联到模型中。 4.3.5施工工艺模拟模型可从已完成的施工组织模型中提取,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完善,也可在施工 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
T/CSPSTC 472020
4.3.6施工工艺模拟前应明确模型范围,根据模拟任务调整模型,并满足下列要求: a) 模拟过程涉及空间碰撞的,应确保足够的模型精细度工作面; b) 如模拟过程涉及到空间碰撞,应确保足够的模型精细度和工作空间; 模拟过程涉及与其他施工工序交叉时,应保证各工序的时间逻辑关系合理。 d) 除上述a)、b)款以外对应专项施工工艺模拟的其他要求 4.3.7施工工艺模拟BIM应用交付成果宜包括施工工艺模型、施工模拟分析报告、可视化资料、必要的 力学分析计算书或分析报告等。
5机电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
5.2.1预制加工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预制完成的部品部件均应进行三 检,三检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使用。 5.2.2预制加工应有完整的BIM模型及相应的预制详图、制作装配详图、节点详图、制作说明等相关技 术文件。 5.2.3预制加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及相应的工艺设备,预制加工应在工厂、车间或者有加工、 组对制作条件的场地进行。 524预制加工所用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组对制作条件的场地进行。 5.2.4预制加工所用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5.3.1风管按材料特性分为镀锌风管、不锈钢风管、 通恢钢风管、气密性碳钢风管、热授镀 风管等。 5.3.2在BIM模型中将带有生产加工信息的风管部件传输至相关放样设备,将模型信息转换为风管部 件展开图,自动排料后传输至生产设备进行下料、折边、焊接。 5.3.3根据BIM模型中风管加固方法,按要求进行风管加固。根据材质不同一般采用楞筋、立筋、角 钢、扁钢、加固筋及管内支撑等方法进行加固;根据加固位置不同可采用接头起高加固法、风管中部采用 角钢加固法、风管内壁设置纵向肋条加固法、风管壁上滚槽加固法、风管大边角钢加固法等
5.4.1在BIM模型中将带有生产加工信息的管道部件导出材料清单,将清单传输至下料切割设备处进 行切割下料,并进行坡口处理,管道坡口角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T/CSPSTC 472020
表1管道组对焊接要求
5.4.2管道下料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切割管道时,管道切割面应平整,毛刺、铁屑等应清理干净; b) 管道切割应采用锯床等冷切割方式进行,也可用等离子切割,严禁使用氧乙炔切割; C 管道切割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d 管道切割完成后,应做好标识。
表2管道切割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3管道组对焊接场地应平整,宜采用专用管道组对设备,焊接缝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法兰孔 一致,垂直中心对称,组对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管道预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5.4.4管道焊接完成后,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 GB50243—2016。 5.4.5管道预制完成,应进行外观检查及尺寸核对,外观形状应与预制加工图纸一致,管段尺寸误差应 <2mm,也可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将扫描结果与BIM模型进行比对,复核加工尺寸。 5.4.6管段检查合格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相应验收标准。
T/CSPSTC 472020
5.5.1根据BIM模型优化方案对电气桥架异型接口部分进行提前规划预制。 5.5.2桥架异型接口部件的设计应根据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设计,不应使用纯直角形。 5.5.3在BIM模型中将带有生产加工信息的桥架异型接口部件传输至相关放样设备,将模型信息转换 为桥架部件展开图,自动排料后传输至生产设备进行下料、折边、焊接。 5.5.4异型接口部件应与对接桥架的材质、规格尺寸保持一致。 5.5.5异型接口部件应配备与之对应的桥架盖板
6.1施工模拟、技术交底
6.1.1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B1M模型进行施工方案及工序模拟,对施工方案及工序流程等进行提前模 拟排练,优化施工方案。 6.1.2施工准备阶段应进行基于BIM的可视化技术交底,根据施工工序模拟进行详细交底,指导现场 施工。
6.2公共区及非公共区整体装配式安装
6.2.1将不同编号的部品部件安装在相应的位置,采用成排管道及支架整体提升技术直接安装。 6.2.2通过测量或放样机器人对组合构件安装位置进行精准空间定位,输入坐标系数据,逐点、逐管 逐段定位控制点,结合固定支架,可调支架校准管线,满足设计及安装质量要求。 6.2.3宜按照精确到“分钟”的进度计划,不间断作业至装配完成,实现公共区及非公共区整体全装配
6.3机房风管装配式安装
风管安装前,应进一步对风管位置、标高、走向进行技术复核,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
乱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
所有水平或垂直风管必须设置风管吊、支托架,根据支吊架施工图纸进行安装,核对支吊架编号顺 序,依次安装。支吊架设于保温层外部,但不得损坏保温层,且不得设于风口、风阀、检查门及自动机构 处,吊杆不得直接固定在法兰上,风管水平安装时,当边长小于或等于400mm时,间距不超过4m;边 长大于400mm、小于1000mm时,间距不超过3m;边长大于1000mm时,间距小于2m。风管垂直 安装时,吊支托架间距不大于4m,且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少于2个。当水平风管中间无翻高、转弯,并且 长度大于20m时,要设置防晃支架
6.3.5风管法兰连接
6.3.5.1法兰密封垫料。普通风管法兰垫片的工作温度不小于70℃(采用3mm厚密封胶条 管法兰垫片的工作温度不小于250℃(采用耐高温环保硅纤垫片)。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 式采用企口形,接头处应涂密封胶
管法兰垫片的工作温度不小于250℃(采用耐高温环保硅纤垫片)。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形 式采用企口形,接头处应涂密封胶。 6.3.5.2风管与吊架横担的接触面添加3mm5mm耐磨橡胶板。 6.3.5.3法兰连接时,首先按要求垫好材料,然后把两个法兰先对正,穿上几颗螺栓并戴上螺母,不要上 紧。再用尖冲塞进圩上螺栓的螺孔中,把两个螺孔撬正,直到所有螺栓都穿上后,拧紧螺栓。紧螺栓时 应按十字交叉逐步均匀地拧紧。风管连接好后,以两端法兰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6.3.5.4风管法兰连接应采用镀锌螺栓,并在法兰两侧垫镀锌垫圈。 6.3.5.5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6.3.5.6 法兰应与风管成一整体,并应有过渡圆弧,并与风管轴线成直角,管口平面度的充许偏差为 3mm;螺孔的排列应均匀,至管壁的距离应一致,允许偏差为2mm。
6.3.6风管组合安装
经过验收合格的风管,按照预制加工编码,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依据作业场地、空间的大小,风管 成单节(≤2.5m)安装,或在地面组装成段(每段≤12m)后整体吊装
6.3.7.1风管穿越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 于1.6mm。 6.3.7.2安装技术要求。明装风管:水平度每米≤3mm,总偏差≤20mm;垂直度每米≤2mm,总偏差 ≤20mm;暗装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6.3.7.3风管的连接应平直、不扭曲
.8.1风口安装应横 .8.2带风量调解阀的风口安装时,应先安装调解阀框,后安装风口的叶片框:
6.3.8.2带风量调解阀的风口安装时,应先安装调解阀框,后安装风口的叶片框
T/CSPSTC 472020
6.3.8.3散流器风口安装时,应注意风口预留空洞要比喉口尺寸大,留出扩散板的安装位置; 6.3.8.4洁净系统的风口安装前,应将风口擦干净,其风口边框与洁净室的顶棚或墙面之间应采用密 封胶或密封垫料封堵严密,不得漏风; 6.3.8.5排烟口与送风口的安装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风管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应牢固、严密,
6.3.9.1风阀安装前应检查框架结构是否牢固,调节、制动、定位等装置是否准确灵活。 6.3.9.2 风阀安装时,应使阀件的操纵装置便于人工操作。其安装的方向应与阀体外壳标注的方向 一致。 6.3.9.3 安装完的风阀,应在阀体外壳上有明显和准确的开启方向、开启程度的标志。 6.3.9.4 防火阀的易熔片应安装在风管的迎风侧,其熔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6.3.10漏风量测试
6.3.10.1漏风量测试应选用专用测量仪器,如漏风测试仪 6.3.10.2中压系统风管应在漏光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抽检, 6.3.10.3系统实测漏风量数值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测试仪 6.3.10.2中压系统风管应在漏光检测合格后DBJ51 168-2021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pdf,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抽检, 6.3.10.3系统实测漏风量数值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