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400.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7400.7-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pdfICS 77.140.80 I31
GB/T37400.7—2019
Heavymechanical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 Part7:Repair welding for steel casting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苏州某幼儿园水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GB/T37400.72019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补焊的缺陷范围 焊前准备技术要求 补焊技术要求 焊后去应力退火处理 检验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补充规定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焊缝的评定
GB/T37400.72019
GB/T3740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分为16个部分: 第1部分:产品检验; 第2部分:火焰切割件; 第3部分:焊接件; 第4部分:铸铁件; 第5部分:有色金属铸件; 第6部分:铸钢件; 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 第8部分:锻件; 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第10部分:装配; 第11部分:配管; 第12部分:涂装; 第13部分:包装;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 第16部分:液压系统。 本部分为GB/T3740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6)归口、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SAC/TC409)副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工程 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一 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大勇、杨树文、刘洪生、康文、贺杨、谢军虎、梁雁斌、孔念荣、陈晓光、鄂永波 李雪民、苏静、阎颖、朱国敏、黄家瑞、吴东军、刘震
GB/T37400.72019
GB/T37400的本部分规定了铸钢件补焊的缺陷范围、焊前准备技术要求、补焊技术要求、焊后去 应力退火处理及检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4堆焊焊条 GB/T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5118 热强钢焊条 GB/T5680 奥氏体锰钢铸件 GB/T 6417.1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GB/T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10045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GB/T15169 钢熔化焊焊工技能评定 GB/T17493 热强钢药芯焊丝 GB/T37400.6 重型机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JB/T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6404 大型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NB/T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1缺陷范围是指超过设计图纸尺寸公差、超过缺陷允许尺寸和不准许存在的缺陷。 .2符合下列情况的缺陷,不得进行补焊: a)无法清除的砂眼、夹渣、疏松; 通过机加工能满足图样技术要求或允许的缺陷; 加工过程中发现的、补焊后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的缺陷; 加工后允许补焊以外的其他缺陷和用户不同意补焊的缺陷
4.1缺陷清理和坡口形式
补焊前应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得平整圆滑,不得存有尖角, 2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于补焊区域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碳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
前应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得平整圆滑,不得存有尖角, 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于补焊区域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碳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
GB/T37400.72019
4.2.1焊前预热的温度按表1执行。表1以外的材料牌号的预热温度按附录A中A.1.2执行。 4.2.2预热方式有整体预热和局部预热两种;当采用局部预热时,无论缺陷有多大,缺陷处每边预热范 围的宽度应不小于补焊部位坡口深度的2倍,并不得小于75mm。 4.2.3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表1中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
4.3焊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1需要补焊的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5680、GB/T37400.6和JB/T6404
GB/T 37400.72019
规定,根据需要补焊的铸钢件的材料和焊缝强度的要求,可按表3、表4的规定选择焊接材料。 4.3.2用于铸钢件缺陷补焊的焊条,应符合GB/T984、GB/T5117和GB/T5118的规定。用于铸钢 件缺陷补焊的焊丝,应符合GB/T10045、GB/T17493和GB/T8110的规定。焊接材料的质量管理应 符合JB/T3223的规定。 4.3.3焊条在使用前应烘十。若焊条说明书中无特殊规定,酸性焊条应视受潮情况在100℃~150℃ 烘干并保温1h~2h;低氢型碱性焊条应在350℃~450℃烘干并保温1h~2h。烘干的焊条应放在 100℃~150℃保温箱内,离现场较远时,应带焊条保温筒,随用随取,使用时注意保持干燥。 4.3.4若低氢型碱性焊条在常温下放置超过4h,应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3次, 4.3.5焊丝应存放在室温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
表3铸钢件补焊用焊条
GB/T 37400.72019
5.2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对焊工进行重新考核: a)当焊工已经有六个月或六个月以上未按本部分操作; b)当有理由对焊工焊出满足本部分的焊缝的能力有疑问。 5.3铸钢件缺陷的补焊应在铸钢件消除铸造应力后进行。 5.4缺陷允许补焊的范围应按图样或订货技术条件等相关规定执行。 5.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5.6焊工施焊时,不应在工件焊缝外的母材上引弧。焊缝区外的母材应避免有电弧擦伤,母材上出现 的电弧擦伤应打磨光滑并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等缺陷存在, 5.7对于要求预热的材料,当需要进行多层焊时,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稍高于预热温度,但不得超过预 热温度上限100℃以上,若层间温度低于预热温度,应重新进行预热 5.8焊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连续施焊。若中断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再次补焊时,应符合4.2.1的规定。 5.9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摆动幅度不得超过焊条直径的三倍。长度大的焊缝应分段 退焊,交错焊接,对补焊区域大的位置,应尽可能采用多层多道焊以减少焊接应力的产生。 5.10对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操作时保持一定的焊丝干伸长度(见A.2),不得忽高忽低; 焊接区域的风速限制在1.0m/s以下,否则应采用防风装置; C 操作时若发现送丝不均匀、导电嘴孔径磨损等,影响焊接过程稳定性的情况时,应停止施焊,排 除故障; d) 应经常清理送丝软管内和导电嘴孔径内的污物; e) 半自动焊接时,送丝软管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150mm。 5.11补焊过程中,若发现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气孔等影响质量的缺陷时,应及时报告检查员, 并采取措施清除缺陷。在确认缺陷已被清除后,方可继续补焊, 5.12对于加垫板的焊缝与双面焊缝,背面应进行清根。清根处应露出无缺陷的金属,之后进行无损检 测加以确认, 5.13对于加镶块及穿透性裂纹处于孔腔(孔腔内部操作人员无法操作)位置时,只做单面焊接,背面不 清根。 5.14铸钢件表面堆焊时,焊道间的搭接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三分之一。盖面焊道余量应保证焊接 区打磨量和无损检测要求,不应低于补焊处毛坏表面尺寸公差。 5.15补焊刚性较大的铸钢件或多层施焊时,除第一层焊道和最后一层焊道外,其余各层焊道,都应用 风铲适度锤击
6.1当铸钢件重要位置补焊部位的坡口深度超过所在部位壁厚的40%或25mm,视为较大缺陷补焊, 补焊后均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去应力退火处理可以整体人炉处理,也可针对补焊区域进行局部去 力处理。 6.2有必要时可在补焊到坡口深度的1/3~1/2处进行一次中间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后继续施焊, 最后再做一次去应力退火处理
GB/T37400.72019
6.3根据铸钢件材料、结构及缺陷等因素,必要时在焊后立即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对于低合金高强 度钢和补焊区域坡口深度超过50mm的铸钢件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质量控制.pdf,若因外力因素补焊过程不能持续进行,也不能及时进 行中间去应力处理,补焊停止后应立即对该补焊区域进行250℃350℃,保温2h~6h后缓冷的后热 处理,即消氢处理。 6.4焊后去应力退火温度应低于性能回火温度20℃~80℃(推荐值),保温时间根据缺陷焊接厚度决 定,每25mm保温1h,最低保温时间在3h以上。 6.5当采用整体人炉去应力退火处理时,应保留自动记录处理曲线
7.1按照合同和图样相关技术要求对可能补焊的铸钢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相关试验并提供焊接工 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应符合NB/T47014的规定,试验结果应满足试验铸钢件性能的最低 要求。 7.2检验人员应按本部分的规定,对补焊区域缺陷的清理情况、坡口的开制情况、焊工资格及焊条的烘 干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补焊 7.3补焊后焊接部位应符合图样和技术要求的规定,焊缝的评定见附录B并按如下内容进行检验: a)对于补焊深度<50mm的加工面和铸钢件毛坏重要位置,补焊及热处理后应进行表面MT 或PT,并增加UT检测,按照不低于该铸钢件无损检测质量等级进行检验。其余部位只进行 表面MT或PT。 b) 对于补焊深度≥50mm的所有补焊位置,在补焊及热处理后应进行表面MT或PT,并增 加UT检测。加工面和铸钢件毛坏重要位置接照不低于该铸钢件无损检测质量等级进行检 验,其余部位的补焊区域按铸钢件相同的质量等级检验。 7.4重要产品或出现较大缺陷时,应有补焊技术记录。补焊技术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补焊过 程中的实际情况并保留存档
GB/T 37400.72019
A.1预热温度补充规定
A.1.1碳钢及合金钢常用的碳当量计算公式(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见式(A.1): CE=C+ Mn/6 + (Cr +Mo+ V)/5 + (Ni +Cu)/15 ·(A.1) A.1.2 2碳钢及低合金钢预热温度公式(经验公式)见式(A.2): T=CEX360 .·. (A.2) 式中: T 预热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E 碳当量,%。 A.1.3碳当量小于0.4%的铸钢件一般不需要热焊,但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预热到100℃~150℃ 后,再进行补焊: a) 补焊的铸钢件是重要件时; b) 补焊的铸钢件刚性很大时; 车间作业环境的温度不高于10℃时, A.1.4预热温度的测定应在距补焊区熔合线影响区一侧75mm~100mm处进行
A.2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焊丝干伸长公式(经验公式)见式(A.3): L=(10~15)d 式中: 一 干伸长度DB41/T 1575-2018标准下载,单位为毫米(mm); 7 焊丝直径,单位为毫米(mm)
GB/T 37400.7—2019附录B(规范性附录)焊缝的评定缺陷限值按表B.1的规定执行。表 B.1缺陷限值GB/T 6417.1缺陷质量分级限值序号缺陷名称说明代号一般D中等C严格B除显微裂纹(hl≤1mm²)、1裂纹100弧坑裂纹(见序号2)以外不应存在的所有裂纹2弧坑裂纹104允许不应存在3铜夹杂3024不应存在允许,但应是间4未熔合401断性的,而且不不应存在得造成表面开裂电弧擦伤验收准则可能受热处理影响。是否允许取决5601于母材种类,特别是母材对裂纹的敏感性50116咬边要求平滑过渡h≤1.5mmh≤1.0mmh≤0.5mm50127飞溅602允许不应存在注:表中h,为面积,h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