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401-2017 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pdf8.1.1、8.1.2本规程对测试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 强度进行了规定。锚杆粘结强度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锚固段注 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另一个是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之 间的粘结强度。考虑到杆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的粘结强度大多 在试验室内进行,因此,本规程未编制这方面的内容,基于本规 程第5.1.3条条文说明的理由,本规程中锚杆粘结强度指锚固段 生浆体与岩士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目前,测试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有两种 试验方法,一种是埋设测试元件,一种是不理设测试元件。实际 工程中,在钢绞线上较难安装传感器,在钢筋上安设传感器的技 术较为成熟,因此,锚杆粘结强度安设传感器测试法主要适用于 杆体材料为钢筋、高强钢筋的拉力型锚杆,对于难以安设传感器 的拉力型锚索和压力型锚杆,本规程专门编制了短锚固段锚杆测 试法(附录D)进行黏结强度测试
则得镭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杆 体破坏或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之间的破坏,可采取加大杆体的截 面面积的措施
8.2.2本条是关于传感器埋设断面选择的原则性规定GB/T 41770-2022 基于背光成像技术的液体燃料喷射特性测试方法,数据校 核断面的设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传感器数据的校核难以 进行。
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5006的有关规定。传感器的埋设应 能满足测试的技术要求,并保证测试过程中避免已埋设传感器及 导线的损伤。 8.2.4本条是关于锚杆粘结强度试验步骤的具体规定。由于锚 杆粘结强度试验结果是用来指导设计的,因此,应按第5章基本 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推荐采用单循环加卸载法;试验过程中 要求同时对锚头位移测量仪表和埋设传感器进行读数和记录,包 活头位移和理设传感器的基准值
程岩体观测规程》DL/T5006的有关规定。传感器的 满足测试的技术要求,并保证测试过程中避免已埋设传 线的损伤。
粘结强度试验结果是用来指导设计的,因此,应按第5 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推荐采用单循环加卸载法;试验过 求同时对锚头位移测量仪表和埋设传感器进行读数和记 锚头位移和埋设传感器的基准值
8.3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式中: P, 第i测试点杆体轴力(kN); k 传感器系数(kN/Hz); f一 第i测试点输出频率(Hz); fo初始频率值(Hz); 传感器的自由状态输出;
传感器温度修正系数(kN/℃); T,一测试点温度(℃); T一基准温度(℃)。 2当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且未采用六线制长线补偿 寸,锚杆杆体应变的实测值可按下列公式进行修正: 用半桥测量时:
e=e·(1+) =°·(1+袭)
式中:E; i时刻传感器测量出的应变值(ue) 入, i时刻应变传感器输出波长值(nm); 入一 传感器安装后作为“0”应变位置时的波长(nm); 应变传感器一次项系数(nm/ue); △T 应变传感器环境温度相对于安装时的温度变化
量(℃); αt一应变传感器温度系数(nm/℃)。 4当采用电阻应变计、光纤应变计等传感器测定杆体应变 时,锚杆杆体应力的计算是根据弹性理论进行计算的,应确保杆 体处于弹性状态。 5当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光纤光栅应变计测量锚杆杆 体应变时,可根据公式(14)~公式(16)修正或计算的应变 值,按下式计算锚杆杆体轴力:
式中:P,一 第i测试点杆体轴力(kN); 第i测试点的应变值(u): E一杆体材料弹性模量(MPa); A一一锚杆杆体截面面积(m)。 8.3.3、8.3.4计算得出的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体之间粘结力为 两测量断面间的平均粘结力,因此,极限粘结强度为拟测试锚固 段的平均极限粘结强度。由于测量数据具有离散性,绘制锚杆不
在本规程中,提出了两种试验方法进行粘结强度试验一在 锚杆杆体中安装传感器测试法或短锚固段锚杆测试法,不论采用 哪种测试方法,锚杆粘结强度都是通过特定条件测出的,应注意 锚固段长度与锚固效应的变化关系,尤其是短锚固段锚杆测试法 获得的锚杆粘结强度,在设计使用时应调整或折减
离试验 插片法检测装置示意
图14提离试验 “拐点法”示意图
9.1.2本条规定的目的主要防止在持有荷载试验时,如其最大 试验荷载大于验收荷载时,有可能将锚杆拉坏。当锚杆持有荷载 大于等于验收荷载时,由于锁定力设计值小于验收荷载,此时,
锚杆处于严重的超张拉状态,或者说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设计 应提出工程处理意见。
9.1.3为了方便采用持有荷载试验的方法测定锚杆锁定力,本 规程规定锚杆锁定力可取张拉锁定完成后12h内测得的自由段杆 体拉力值
9.2.2本条规定初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30%,目的 是避免锚杆的实际持有荷载偏低,而难以测出其持有荷载:分级 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值的5%,目的是保证测得的持有荷载有 较高的准确性。 根据本规程第9.1.2条和9.2.2条的规定,当试验荷载加载 至验收荷载时,不论是否出现锚头位移突变或锚具松动,均应终 止试验。
9.2.3本条给出了锚杆持有荷载测试的具体步骤。当采用自动
9.2.3本条给出了锚杆持有荷载测试的具体步骤。当采用自动 测量方式时,可将其30s~60s内的连续读数的平均值取为1次 读数。
系冲积层(由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粉砂、淤泥质粉砂及中粗 砂组成)、第四系泥质砂岩残积层粉质黏土和白垩系泥质砂岩。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基坑重要性系数为1.0。基坑采用 加筋水泥土挡墙与预应力锚索桩锚支护的联合支护形式。 本次试验,采用持有荷载试验法对9根锚杆进行锚杆锁定 力测试,由于篇幅关系,仅给出1号锚杆和9号锚杆的相关资 料。试验锚杆施工参数和检测结果见表28。试验曲线如图15 所示。
表28试验锚杆施工参数表
10. 1 一般规定
10.1.1锚杆施加预应力后,随着时间的变化,由于锚固工程周边 条件发生变化、岩土的蠕变特性或锁定力损失等因素,锚杆拉力会 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自由段拉力小于锁定力,这就是常说的预 应力损失:也有可能出现自由段拉力大于锁定力的情况。通过预应 力锚杆自由段拉力监测可对其锚杆锚固工程的安全运行情况做出评 价,防惠于未然。通过对铺杆锚固段拉力监测的监测结果可掌握锚 杆的内力与变形状态,分析锚杆拉力变化规律和机理,为验证及优 化设计、调整施工程序、评估工程安全状态提供依据 锚杆拉力监测对象既包括预应力锚杆也包括非预应力锚杆, 监测时间既包括施工期间的监测也包括峻工验收后的监测(又称 营运监测)。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可进行动态设计:调整施工 程序,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在工验收后实施监 测,可评价锚固结构的长期安全状态。积累监测资料还可为类似 的工程项目提供设计和施工经验。 10.1.2、10.1.3目前,拉力监测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预 应力杆自由段拉力监测,可在工作锚和锚固结构之间安装锚杆 测力计。对杆体拉力进行监测:是自前应用较多的一种监测手 段:也可通过重复性的持有荷载试验获得杆体拉力,达到对杆体 拉力的监测目的。严格说,这类测试结果代表锚头附近的杆体拉 力。另一种是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可在锚固段注浆体范围内的 杆体上安装传感器,对锚杆锚固段杆体拉力进行监测。当在多个 测点埋设安装传感器时,还可掌握锚杆拉力的空间分布变化 规律。 对于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传感器可按以下原则来选取
1当杆体材料为普通钢筋时,传感器的选用比较灵活,可 选用振炫式钢筋应力计、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封装式光纤光栅应 变计或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 2当杆体材料为预应力螺纹钢筋、钢管时,由于高强钢筋 难以焊接、变形大等特点,宜选用粘贴式电阻应变计、粘贴式光 纤光栅应变计进行测试。 3当杆体材料为钢绞线时,由于锚索杆体变形测量元件的 量程同题:高强钢绞线的强度一般采用1860MPa,如试验荷载 采用其强度标准值的80%~90%,则其应变量达7000ue~ 8000ue(微应变),目前应变测试元件的量程通常在3000u以 下,且应变片对锚索杆体的适用性不强,振弦式钢索计对锚索杆 体的安装因受锚杆孔径的限制也不易实现。因此,对钢绞线锚 杆,电阻应变计、振弦钢筋应力计、光纤光栅传感器均难以适 用,应通过有效试验的方法选用合适可行的传感器, 4压力型锚杆,由于杆体与注浆锚固体不粘结,一般不进 行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
10.2.2本条对镭杆自由段杆体拉力监测方法作出了相应的规 定,采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非预应力锚杆铺头附近的杆体拉力时 应执行本条规定。 为实现数据共享和操作方便,锚杆自由段拉力监测的第一次 测读数据取锚杆锁定力值。 10.2.3采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非预应力锚杆锚头附近的杆体拉力 时:宜按本条规定执行。实际监测工作中,监测频率尚应结合下 列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 1锚杆拉力监测频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施工进程、气 象条件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综合确定: 2临时性锚杆拉力监测应覆盖锚杆的整个寿命周期。在锚 汗施工后的一定时间段内,监测频率应密些,并根据监测结果的
变化情况确定后续的监测频率;当气象条件对工程稳定性不利 时,或工程施工导致周边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并增 加观测频率; 3永久性镭杆拉力监测应持续(1~2)个水文年。在工程 施工期的监测频率与临时性预应力锚杆相同;工程工后,监测 率可逐步减少,但在锚杆施工后1年内,监测频率不应少于2 次/月;在镭杆施工1年后,监测频率不应少于1次/月;当气象 条件对工程稳定性不利时,或工程周边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应 及时进行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是否增加蓝测频率; 4当铺杆拉力监测结果出现明显异常时:应加密观测
0.3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
分析,对锚杆拉力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与控制基准值进行比 较,结合施工工况和营运情况变化综合分析锚杆和支护结构的工 作状态。 在营运期间,不论是锚杆自由段杆体拉力监测,还是锚杆镭 固段杆体拉力监测,都应围绕支护结构是否安全来进行分析判断 和预测。 10.3.6监测报告一般包括项目概况、监测方法和依据、监测项 自等。监测方法中应包括监测期、监测频率、测点分布、数据处 理方法等,监测项目包括监测参数、采用的监测设备及其检校 情况。
附录A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
A.0.1、A.0.2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是荷载分散型锚杆为实 现在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组单元镭杆的理论荷载相等的一利 张拉方法。 A.0.3对由n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分散型 锚杆类同),假设最大试验荷载为Qmx,各组单元锚杆的杆体自 由段长度分别为Lm、L、、L、、Lf,且Lm>L2>.… >Li>>Lf,则第i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n组单元锚杆的差 异张拉荷载△Q一,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对由n组单元锚杆同步张拉时,有:
ALm = N2 = .. = ALh, ZQ, = Qmx (18) =! Ao: = EAe, = EA
为确保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组单元锚杆的荷载(Q:) 相等,即:Q=Q2=…=Q,=…=Q,=Qmux/n=Q,则需 对各组单元锚杆进行差异荷载张拉,其第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 拉荷载可推导为:
经差异张拉后,再整体张拉有:
Q.+ i Ltfn Q, = Q, =Q,i = 1 ~ n Li
对压力分散型锚杆:参与变形的杆体长度采用杆体自由段长 度,即镭杆长度。对拉力分散型锚杆:参与变形的杆体长度采用 汗体自由段长度加1/2杆体粘结段长度。 对由"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分散型锚杆 类同),差异张拉试验中,当从第1组(最长)单元锚杆开始 采用逐组递增的顺序进行差异张拉时,对第1~(尺一)组单元 锚杆施加的第k级补偿荷载值(△Q)可推导如下(k三1,2: :,n,且当k=1时,取Q=0kN): 第1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1组单元镭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入)为
第1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2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 )为:
第1~2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3组单元镭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公Q)为:
第1~尺一1单元锚杆相对于第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公Q)为:
第k级补偿荷载值(△Q)计算实例: 1算例1:3组单元铺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镭杆基本试验 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采用6束915.24mm, 每组单元锚杆采用2×7$5,强度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无粘结 钢绞线制作。锚杆锚固段长度9m,单元锚杆锚固长度均为3m, 第一单元长30m,第二单元长27m,第三单元长24m。
1)确定最大试验荷载 假定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确定的锚杆基本试验最大试 验荷载预估值为:Qmm×=1350kN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3)第k级补偿荷载值(△Qk)计算 第1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 的第1级补偿荷载值(kN):
Q=Qmmx/n=1350/3=450kl
AQ; = Z(L)Q = 0kN
第2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的第2级补偿荷载值(kN):
Q = Z Lifi L 30 451N
第3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2组单元 的第3级补偿荷载值(kN):
QQ:=> Ll Lf2 30 27
2算例2: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验收试验 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采用6束15.24mm 每组单元锚杆采用2×7$5,强度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无粘结 钢绞线制作,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为750kN。锚固段9m,单元 锚杆锚固长度均为3m,第一单元长30m,第二单元长27m,第 三单元长24m。 1)确定最大试验荷载 按本规程第7.1.3条的规定,确定锚杆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 荷载取1.5Nk,则:Qmx=1125kN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铺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Q=Qmx/n=1125/3=375kN
3)第k级补偿荷载值(△Q)计算
3)第级补偿荷载值(公Q)计算 第1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的第1级补偿荷载值(kN):
AQ: = ()Q= 0kN Lti
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补偿荷载值(kN):
第3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2组单元锚 施加的第3级补偿荷载值(kN):
QQ: Lin Lf2 4×375=116.7kN 30 27
A.0.4本条规定的自的是为「实现本规程第A.0.3条规定的差 异荷载,以单元锚杆数为4组的荷载分散型锚杆为例,对张拉步 骤简单说明如下:①安装第一组单元锚杆工具锚夹片,对第1组 单元锚杆张拉至△Q,②安装第二组单元锚杆工具锚夹片,对第 1组和第2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Q:③安装第三组单元锚杆 工具夹片,对前三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Q,④安装第四组单 元锚杆工具夹片,对全部四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初始荷载 △Qo。在初始荷载作用下,完成锚头位移基准值读数,即可进行 后续试验了。
第2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第3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2算例2: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验收试验 算例同本规程第A.0.3条条文说明的算例2,经各组单元锚 杆差异荷载张拉后,3组单元锚杆整体张拉至初始荷载(取最大
试验荷载的30%)Q=337.5kN。 则第1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Ltfl 1 Lin Lif2 Lf3 140.76kN 30 30 30 30 30 27 24
SL 774-2019 小型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第2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第3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A.0.6本附录中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杆初始荷载
A.0.6本附录中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公式 活用于由铺固段长度相同、设计荷载相同、杆体面积相同的"组 单元镭杆组成的荷载分散型锚杆。当各组单镭杆的锚固段长 度、设计承载力、杆体钢筋面积不同时,其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 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更加复杂,可按本附录第A.0.1条的原则 确定补偿荷载值和单元锚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方法
D.0.1鉴于压力型锚杆、拉力型锚索的特点,难以埋设内力与 变形测试元件,专门设置短锚固段锚杆基本试验用以确定锚杆错 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D.0.2本条给出了短锚固段锚杆的锚固段长度设置原则,对锚 杆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较小的情况,锚固段长 度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对多个特定的岩土层的测试,可采用多个单元锚杆,单元锚 杆的锚固段注浆体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一般单元锚杆的间隔应 大于锚固段长度,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0.3粘结强度短锚固段测试的现场操作、试验结果处理、锚 杆极限承载力确定等应执行本规程第5章基本试验的规定。对于 在同一钻孔中设置多个单元锚杆,应分别对各单元锚杆进行张拉 试验,并从最短单元锚杆开始。 D.0.5采用本附录测得的粘结强度参数进行锚杆设计时,应注 意测试条件与工程锚杆工作条件的差别,如测试锚杆锚固段长度 小于甚至远小于工程锚杆锚固段长度,或者测试时加大了杆体截 面面积等,并据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单元锚杆,式(D.0.5)中Q为单元锚杆极限抗拔承载 力。
极限承载力确定等应执行本规程第5章基本试验的规定 司一钻孔中设置多个单元锚杆,应分别对各单元锚杆进 验JGJ/T 453-2019金属面夹芯板应用技术标准,并从最短单元锚杆开始
D.0.5采用本附录测得的粘结强度参数进行锚杆设
意测试条件与工程锚杆工作条件的差别,如测试锚杆锚固段长度 小于甚至远小于工程锚杆锚固段长度,或者测试时加大了杆体截 面面积等,并据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单元锚杆,式(D.0.5)中Q.为单元锚杆极限抗拔承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