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739-2020 超低能耗农宅技术规程.pdf附录A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1可计算围护结构(包括热桥部位)传热、太阳辐射得热、 建筑内部得热、通风热损失4部分形成的负荷,计算中应考虑建 筑热惰性对负荷的影响: 2可计算10个以上的建筑分区; 3可计算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的能耗 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利用量及发电量; 4应采用动态计算方法; 5可计算新风热回收和气密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A.0.2能效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象参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 JGJ/T346的有关规定选取; 2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 和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 排风中回收的热量(冷量); 3当室外温度不大于28℃且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时,应利 用自然通风,不计算建筑的供冷需求; 4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时应考虑部分负荷及间歇使 用的影响; 5照明能耗的计算应考虑大然采光和自动控制的影响; 6建筑能耗综合值应扣除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A.0.3农宅设计时能效指标计算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
1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 建筑构造尺寸、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做法、外窗太阳得
5照明系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与建筑设计文件一致; 6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的系统形式和能效应与设 计文件一致;生活热水系统的用水量应与设计文件一致,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有关 规定; 7可再生能源系统形式及效率应与设计文件一致。
GB 51322-2018: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无水印,带书签)A.0.+基准节能农宅能效指标计算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
ZEr.i Xf+ZErd., X fi E=Ee
0.6不含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农宅建筑能耗综合值应按下式 算
EP+EP.+EPw+Z Er.iX f, +Z Erd.i Xfi REP,= Qh +Q. +Qw + E X f.
式中: REP 农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EPi 供暖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 EP. 空调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 EPw 生活热水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 Qh 供暖年耗热量(kW·h); Q 供冷年耗冷量(kW·h); Qw 年生活热水耗热量(kW:h)。 A.0.8 供暖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kW: h); 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kW . h); 生物质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 太阳能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 主物质供暖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 空气源热泵机组供暖年耗电量(kw·h) 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Pw.air 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 量(kW· h); EPw.sol 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kW : h) ; EPin.bio 生物质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kW . h); Qw.mir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 Qw.sol 太阳能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 Qw.bio 生物质生活热水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 h); Ew.air 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生活热水年耗电量(kW·h)。 A.0.10供冷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P。= EPc.sol EP c.sol = Q. so
式中: EPesol 太阳能供冷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 Q.al 太阳能供冷系统的年供冷量(kW·h)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米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太阳能供热采暖丁程技术标准》GB5049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T规范》GB50738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7000.1 《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GB1615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19141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求》(GB/T30591 《I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通风与空调T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太阳能供热采暖丁程技术标准》GB5049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T规范》GB50738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7000.1 《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GB1615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19141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求》(GB/T30591 《I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319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3593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验收规范》GB/T3765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多联机空调系统T程技术规程》JGJ174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T264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 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JB/T13573 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NB/T34007 《空气源热泵热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NB/T34067
以“节约用、省费用”为目标,遵循“起点适当提高,技术先进 可行,增量成本合理,村民受益明显,预留提升空间”五个基本 原则,扎实推进农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试点工作。因此,本规程 的编制有基础、有需求、有方向。
2.0. 1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
3.0.1综合来看.在建筑物迈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基本技术 路径是一致的即通过建筑被动式、主动式设计和高性能能源系 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最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建筑物 节能技术路径,应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步骤: (1)建筑用能需求降低。在以供暖为主的建筑中:通过使用 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史高的外 窗、断热桥的设计与施等技术,提高建筑整体气密性·达到供 暖需求的降低。在以供冷为主的建筑。通过使用遮阳技术、自 然通风技术、夜简免费供冷等技术。降低建筑物在过渡季和供冷 季的供冷需求。这些不使用主动能源系统:可降低建筑冷热需求 的技术:统称为被动式技术。 超低能耗农宅规划设订应在农宅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使 用功能方而体现超低能耗农宅的理念和特点:并注重与气候租 适应。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以保温利太阳得热为主,兼顾夏季隔 热遮阳要求: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以夏季隔热遮阳为主,兼 颐冬季保温要求;过渡李节能实现充分的自然通风。 (2)能源系统和设备效率提升。农村建筑相较于城币建筑: 其主动式设备系统相对会少:同时史强调经济合理、因地制宜。 为此,超低能耗农宅应合理选择冷热源,结合农户生活习惯:构 建高性能能源系统及相关参数,采用高效设备,切实降低农宅化 石能源的消耗。 (3)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农宅化石能源消耗进行平衡 和替代。农宅多为低层建筑:部分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利用条 件,应充分挖掘建筑物本体表皮、周边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潜
万,对化能源消耗进行平利答代。 3.0.2国家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 2013规定了室内计算温度为14℃,该值是基于“十一五”期间 对农村基本现状的大量调研总结而定,考虑了农户与城镇居民不 同的生活习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缓解这 矛盾,满足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规程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适当提高了农宅室内温度要求,以提升热舒适度。 3.0.4不同于传统建筑节能的规定性指标,超低能耗农宅以能 耗性能作为评价的指标,是一种性能化评价方法。通常而言,建 筑能耗的计算结果受软件和技术人员的影响较大,不同软件以及 不同人员采用相同软件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这也是业内对 性能化判断方法的主要顾虑。因此,本规程通过统一的设计计算 工具和计算方法,并使数据一致化和规范化,保证计算结果的准 确性和权威性。能效指标计算工具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 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计算工具的有关规定 3.0.5农村具有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从生态文明建设 的角度,应保护农村的绿水青山。为此:超低能耗农宅宜利用可 再生能源,甚至实现无化石能源消耗,以保护自然环境。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并具有地域 性、多能源互补性等特点。为降低农宅能耗.减少生活用能,提 高农户生活水平,减轻环境污染,要节流义要开源,所以, 应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农宅中的应用范围。在技术、经济和资 源等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质能 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煤、石油、电力等常规能源。 全国2/3地区太阳能资源高于H类,具有理想的开发利用 潜力。同时农村是生物质能的最主要产地.在经济发达地区,农 村的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质能源丰富,规模开发的潜力极
3.0.2国家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 2013规定了室内计算温度为14℃,该值是基于十一五”期间 对农村基本现状的大量调研总结而定,考虑了农户与城镇居民不 同的生活习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缓解这 矛盾,满足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规程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适当提高了农宅室内温度要求,以提升热舒适度
3.0.4不同于传统建筑节能的规定性指标,超低能耗农宅
的角度,应保护农村的绿水青山。为此:超低能耗农宅宜利用可 再生能源,甚至实现无化石能源消耗,以保护自然环境。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并具有地域 性、多能源互补性等特点。为降低农宅能耗.减少生活用能,提 高农户生活水平,减轻环境污染,既要节流.义要开源,所以, 应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农宅中的应用范围。在技术、经济和资 源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质能 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煤、石油、电力等常规能源。 全国2/3地区太阳能资源高于H类:具有理想的开发利用 潜力。同时农村是生物质能的最主要产地在经济发达地区,农 村的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质能源丰富,规模开发的潜力极
大。此外农村地热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可再生能源利用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多能源互补和综合利 用,选择适宜当地经济和资源条件的技术来实施。例如在西部太 阳辐照条件好的地方,以太阳能利用为主,其他可再生能源为 辅;而在四川、贵州等太阳能资源贫乏地区,生物质能丰富的地 区,以生物质能为主;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地热能作为农宅供 暖空调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利用基本方式如下: (1)对秸秆、林木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宜采用生物质 炉具供暖系统; (2)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宜采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3)对电力资源有保障且冬季室外温度未过低的地区,宜采 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4)对有良好的地热能资源地区,且地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均 允许时,可米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 (5)当有其他相关适宜技术满足安全实用、便捷经济以及节 能环保等要求也可采用: (6)当单一供暖方式无法满足需求时,可考虑多能互补系 统,同时应注意不同供暖系统之间的匹配,应对可行性和经济性 进行严谨分析,不可盲目采用。 3.0.7便于住户管理.定期进行运行数据后评估和了解建筑的 性能,对客厅、卧室等主要功能房间的能耗、室内温度参数进行 分类分项计量,并应结合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随时查看。 3.0.9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正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制品 和设备
内冬季利用太阳辐射创造有利条件。严寒和寒冷地区农宅布局宜 结合场地设计,在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设置挡风屏障,宜将农 宅净密度大的组团布置在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开型院落式 组团开口宜背对冬季主导风向.减少冬季冷风影响。 对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宜将农宅净密度大的组团布 置在夏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夏热冬冷 夏热冬暖地区的农宅应采取有效遮阳措施,除设置遮阳构件以 外,宜充分利用绿植进行遮阳。 山地高岗的农宅布局应考虑山地建筑特点。降低土方量,减 少对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2.2农朝向应综合考虑太阳辐射得热、自然通风及天然采 的要求。整体而言,冬季应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 日照。并有利于形成白然通风。各地区农宅建议朝向可参考现行 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I/T229的有关规定。 4.2.3农宅体型系数越大,通过围护结构散热量越多。造型宜
+.2.4鼓励农宅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降低夏季热负荷。因止
空气流动,避免燃烧或者其他污浊空气的侵人,营造舒适宜人的 微气候环境。综合利用余热,对降低农村冬季供暖能耗,改善居 住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考虑余热排放方式,在不影响舒适 度、安全性的前提下回收利用
度、安全性的前提下回收利用 4.2.5严寒寒冷地区的部分农宅常在南向设置阳光房、暖廊等 空间,冬季时是居家劳作的舒适阳光房,夏季能遮阳,或开成 为凉棚,同时又为南向窗及墙面进行一次防护,利于降低农宅用 能需求
空间,冬季时是居家劳作的舒适阳光房,夏季能遮阳,或开敞成 为凉棚,同时又为南向窗及墙面进行一次防护,利于降低农宅用 能需求。
4.2.6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
南向和西向墙面、屋面设置构件遮阳;采用绿植墙面和浅色饰面 层墙面等;采用绿植屋面、覆土屋面、通风屋面、浅色屋面和热 反射涂层屋面等
4.2.7农宅的门窗洞口开启位置及方式应有利于向室内5
外风。房间布局应有利于组织室内空气流动,形成“穿堂风”, 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的有关规定。
5.1.7门窗洞口尺寸应在符合最小窗墙比基础上优先选用标准 规格洞口尺寸。 5.1.10热工缺陷检测方法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 检测标准》JGJ/T 132的有关规定。
5.2.8外墙外保温材料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模塑聚苯板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岩棉薄抹灰外墙外 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T480、《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 术规范》GB50404的有关规定。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物 理性能指标表可参考表1。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物理性能
续表1材料类型序号参数技术要求质量吸湿率(%)≤0.52短期吸水量(部分浸人)(kg/m²)≤0.5岩棉条3导热系数(25℃)[W/(m·K)≤0.046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105酸度系数≥1.8芯材表观密度(kg/m3)≥352芯材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W(m·K)≤0.024聚氨酯板芯材尺寸稳定性(70℃,48h)(%)≤1.034吸水率(体积分数)(%)\25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0.105.3门窗5.3.外窗暖边间隔条热传导系数小于铝间隔条的热传导系数,包括刚性暖边间隔条和柔性暖边间隔条两类。5. 4 屋面5. 4. 10屋面检查内容包括保温层的铺设方式、厚度、板材缝隙的填充质量、防水层设置、雨水口部位、出屋面管道的处理、女儿墙和预埋支架等部位的做法。:51:
6.2.1严寒和寒冷地区及冬李供暖的其他地区农宅宜选用高效 新风热向收系统降低室内供冷、供暖需求,不用或少用辅助供暖 供冷系统。选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不仅能满足室内新风需 求,而且通过回收排风中热量降低农宅供冷供暖需求,进而降低 供冷供暖系统设备容量
与系统联动。当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时,应确保新风和排风管路 闭阀处于关闭状态。新风系统宜设置新风旁通管,当室外温湿月 适宜时,新风宜经旁通管和过滤装置后直接进入室内,不经过我 回收或新风处理芯体,
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对能源需求限制要求,对热回收装置效率、风机用电水平进行规 定。新排风中显热和潜热的构成比例是选择显热或全热热回收装 置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根据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热回收装置, 上述显热交换效率和全热交换效率均指实验室测试制热工况,制 冷工况下交换效率会有所衰减,设计人员根据性能化设计原则和 项自实际情况,选择热回收装置类型和性能参数。 使用热回收装置农宅供冷供暖需求降低后,通风能耗占比逐渐 提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基 于典型户型、风机选型及运行时间测算,对应单位风机耗功率0.45 W/(m²/h)指标下风机能耗占居住建筑能耗的12%~15%,因此
提高了单位风量风机耗功率要求。 6.2.9过滤器阻力与过滤器效率、额定风量有关,过滤器阻力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GB/T14295的有关规定。 6.2.10厨房补风与排风时,厨房保持密闭,避免对室内排风 影响。
6. 3 太阳能利用系统
3.1调研发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部分农宅为 芮足衣物晾晒、日间娱乐等需要,设有被动式太阳房.并与农宅 他功能房间相连,但夏季过热非常明显,对室内热环境影响 交大,
6.3.1调研发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部分农宅为 满足衣物晾晒、日间娱乐等需要,设有被动式太阳房.并与农宅 其他功能房间相连,但夏季过热非常明显,对室内热环境影响 较大。 6.3.3部分农宅层高较高,被动式太阳房冬季有晾晒衣物、充 当起居室的作用,因此其大小应与当地生活习惯结合,但应充分 利用该空间,尤其是将其作为连接厨房、卫生间等于主要居住空
.3.3部分农宅层高较高,被动式太阳房冬季有晾晒衣物、充
6.3.3部分农宝宅层高较高,被动式太阳房冬季有晾嗮
当起居室的作用,因此其大小应与当地生活习惯结合,但应充分 利用该空间,尤其是将其作为连接厨房、卫生间等于主要居住空 间的纽带,将大幅降低冷风渗透.利于整体降低农宅的能耗,营 造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
6.3.+部分农宅由于农村用水系统的不稳定:导致冬李无法使 用,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用热系统循环媒介的保障机 制.可提供增加循环水泵,设置自动加水及报警装置等方式,提 醒及时补水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水温、水压和水质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 6.3.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保证率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 源建筑应用T.程评价标准》GB/T50801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 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的有关规定。
6.3.+部分农宅由于农村用水系统的不稳定.导致冬季无法使
6.3.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保证率参考现行国家标准《
6.3.7农宝建筑的供暖负荷远大于热水负荷,如果以满
的供暖需求为主,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集热器面积较大,在非供暖 季热水过剩、过热,从而浪费投资、浪费资源以及因系统过热而 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太阳能供暖系统必须注意全年的综合利用, 共暖期提供供暖,非供暖期提供生活热水、其他用热或强化通风,
6.3.8农宅选用光伏构件,应向产品生产厂家确认相关纟
宅选用光伏构件,应向尚产品生产厂家确认相关结构性 满足建筑物使期间对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
6.4.1空气源热泵供暖包括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空气源热泵 热风供暖。连续供暖时宜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间歇供暖时 宜选用空气源热泵热风供暖。相关参考依据现行团体标准《空气 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T/CECS564和现行行业标准《低环 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JB/T13573的有关规定
表 2 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
6.5.+一般由于生物质原料的不规则、致密性差等问题,需要 加工成成型燃料后再进行利用、生物质炉具采用成型燃料时, 般对成型燃料的原料和尺寸有要求,
智能型生物质炉具宜满足以下条件:具备自动点火、自 自动调节配风比以及自动除灰等智能化功能;具备可进
动进料、自动调节配风比以及自动除灰等智能化功能;具备可
行智能化运行的控制器;具备出水温度可调功能,以满足不同末 需或运行工况下的调节;具备对进出水温度、排烟温度以及环境 温度等参数的采集、显示与记录功能,运行数据可本地存储或远 程上传;具备故障报警、故障记录与查询等功能
6.6.1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外气温相对较高,且低温持续 较短,宜在卧室、起居室等人员活动密集的房间内采用局部 措施,
6.6.2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是进行系统改
化的重要依据,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估应主要从节能性、 性、环保性以及综合性评价等方面进行,
6.6.3农宅多为分散式供暖,采用被动式设计,尽可能利
再生能源,因此宜选用太阳能作为多能互补系统中主要供能手 段,辅助热源应根据农宅使用特点、用热量、能源供应、维护管 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宜利用废热、余热等低品位能源和 主物质、地热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物 质能、天然气等都可作为太阳能多能互补系统中的补充能源。 系统在进行初步设计后须进行优化。对系统优化能够显著提 升设备利用效率、系统经济性及环境效益。优化变量通常包括原 动机的类型、容量、系统的运行策略等。使用瞬态仿真方法对系 统进行优化,达到效率高。费用低,系统运行条件(包括原动机 类型、容量、当地气候等)较为简便,因此自前大部分采角计算 机仿真对多能互补系统进行优化。常用的优化算法有混合整数线 生规划法、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法、随机优化法和遗传算法等
6.6.4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GB50736对供暖热源的适用条件和使用的常规能源种类做出了 现定。其目的除了保证技术上的合理性之外,另一主要的原因是 为满足农宅节能的要求。例如,强制性条文“除符合下列条件之
一外,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多 能互补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 价值要求,优先选用节能型产品
6.6.5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能光
限于经济条件和生法水平的制约,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高,运行 维护费用大,因此,除市政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外,太阳能光伏发 电不宜在农村地区利用,而太阳能热水在农村已经普遍应用,尤 其是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暖在农村已实施多项示范工 程,是改善农宅冬季供暖室内热环境的有力措施之一。因此,在 农宅中,太阳能利用应以热利用为主,选择的系统类型应与当地 的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建筑物类型和投资规模等相适应,在 保证系统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系统的性价比最优。 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的互补供暖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补充能 源设备、储热装置、传输管路、供热终端、监控装置等组成。具 体组成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补充热源设备、储热设备、传输管 路、供热终端和监控系统。其中监控系统是整个供热系统的中 枢,起到协调各部分有序运行的作用,决定着供热系统的供热性 能和使用的方便性。基本工作过程是通过检测太阳能集热器的出 水温度、储热设备的温度、供热终端的进山水温度来控制系统各 部分的运行。
6.6.6由于太阳能资源是间断且不稳定的,不能简单地将不同
形式的供冷供热能源叠加来满足农宅供冷供热需求:必须保证 利用太阳能资源外,其他稳定的农宅供冷供热能源可满足农宅 用需求
6.6.7本条对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蓄热系统的设计做出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主要应用三种蓄热系统:固液体工质 集热器短期蓄热系统、液体工质集热器季节蓄热系统和空气集热 器短期蓄热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形式、系统性能、系统投资
供热采暖负荷和太阳能保证率是影响蓄热系统选型的主要影响因 素,在进行蓄热系统选型时,应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技术 经济分析,合理选取与工程具体条件最为适宜的系统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蓄热方式共有5种:储热水箱、地下 水池、土壤埋管、卵石堆和相变材料等。各自特点如表3:
表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蓄热方
参照国外相关工程经验,利用该条件来进行李节蓄热。 液体工质集热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备容量较大: 需要较大的机房面积《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投资比较高,应用于单体农宅的综合效益 较差,史适用于较大建筑面积的区域供暖;为提高系统的经济 性,对单体农宅的供暖,采用液态工质集热器短期蓄热太阳能供 废系统较为适宜:但常规能源缺之的边远地区,或高投资成本建 设的高档别墅,也可采用液体工质集热器李节蓄热系统。 蓄热水池中的水温较高,容易发生烫伤等安全事故,不能同 时用作灰火的消防用水 不同类型蓄热设备设计应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 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的有关规定
制功能,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 制、工况自动转换与能量计量等。监测内容应包括分类能耗利 顶能耗,应采用自动实时采集方式;当无法采用自动方式采 时,可采用人工采集方式;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应影响能源 统与设备的功能,不应降低能源系统设备的技术指标
65.6.9本条规定了系统运行和设备工作切换的自动控制设计的
基本原则。为保证多能互补供热采暖系统的稳定运行:当主热源 的工作介质不能获取相应的有用热量使工质温度达到设计要求 时,辅助热源加热设备应启动工作;主热源能达到设计温度时。 铺助热源加热设备应立即停止工作,以提高系统能效:所以,宜 采用定温(工质温度是否达到设计温度)自动控制,求完成主热 源和铺助热源加热设备的相互工作切换
规程提山主要控制要求.自动控制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 日农户如能根据自身生活需求和行为节能意识自行进行手动 制湘2015G101-1 装配式结构住宅--33层混凝土结构城镇住宅(<100m)㈠,才能最大限度地节能.因此必须具有手动启动热源的功能
7.2.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绿色照明检测及评价标准》 GB/T51268的有关规定制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正式发布 系列照明产品能效标准,为推进照明节能,设计中应选用不低于 标准中2级能效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