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T/CECS 661-2020.pdf总 则 术 语 基本规定 建 筑 结 构 给水排水 供暖通风及空调 (10) 电气及智能化 (12) 医用气体 (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15) 引用标准名录 (16)
General provisions Terms Basic requirements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8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10)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t system ....... Medical gase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s ,(15)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JC/T 2231-2014标准下载General provisions Terms Basic requirements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ater supplyand drainage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10)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t system ....... .....(12) Medical gase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s :(15) Listofquotedstandards (16)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0.1应急医疗设施
EmergencyMedical Facility
医护换班后的宿舍生活区,以及换岗后的医务人员须在该区 域隔离两周,无状况后方可离开的临时居住区,卫生安全等级划分 为清洁区
Restricted Area
医务人员临时休息、应急指挥、物资供应的区域,卫生安全等 级划分为半清洁区
QuarantineArea
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患者涉及的区域,卫 生安全等级划分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Clean Area
由医护主通道经过卫生通过后的医护工作区,包括办公、会 诊、治疗准备间、护士站等用房
Contaminated Area
Contaminated Area
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后进入的直接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区域, 以及有患者进人有病毒污染的区域
办理、接收来院患者、并对患者进行诊断的
采用空间分隔并配置通风系统控制气流流向,保证室内空气 静压低于周边区域空气静压的病房
2.0.11负压隔离病房
采用空间分隔并配置全新风直流空气调节系统控制气流流 向,保证室内空气静压低于周边区域空气静压,并采取有效卫生安 全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的病房
Buffer Room
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相邻空间之间的有组织气流并 形成卫生安全屏障的间隔小室
位于不同卫生安全等级之间,进行更衣、沐浴、换鞋、洗手等卫 生处置的通过式空间
3.0.1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改扩建和新建的应 急医疗设施应结合当地资源、项目需求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宜 采用合理适宜的技术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3.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的设计应 执行医疗业务流程、医院感染控制以及各相关专业的有关要求,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综 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和《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 要求》GB/T35428的有关规定。 3.0.3应急医疗设施宜选用耐久、免维护或少维护的产品和部 件。
新建应急医疗设施选址宜利用现有医疗设施自
近地块,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1地质条件应良好; 2市政配套设施应齐备; 3交通宜便利; 4应急医疗设施周边应设置不小于20m的安全隔离区,且 应远离人口密集场所和环境敏感地。 4.0.2既有建筑改造为应急医疗设施时,应选择院区内相对独立 的建筑或区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备改造医疗流程的条件,并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2应能满足改造机电系统的要求; 3在楼内局部改造时,应设置在建筑的尽端或独立的区域, 有独立的出入口,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 控制要求》GB/T35428的有关规定。 4.0.3应急医疗设施建筑功能配置应合理,建筑布局及人流、物 流组织应有序、安全、高效。 4.0.4应急医疗设施建筑功能分区应包括接诊区、医技区、病房 区,以及生活区和后勤保障区。 4.0.5应急医疗设施应按传染病医疗流程进行布局,且应根据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诊疗流程细化功能分区,基本分区 应分为清洁区、限制区(半清洁区)、隔离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相邻区域之间应设置相应的卫生通过或缓冲间。 4.0.6建筑设施和部件应与气流的组织有效结合,应控制空气按 规定压力梯度,实现限制区、隔离区的空气流向由半清洁区向半污
5.0.1应急医疗设施应根据改扩建、新建及使用时限、使用要求 等确定结构可靠性目标及抗震设防标准。 5.0.2结构形式选择应因地制宜,方便加工、运输及安装,应优先 考虑装配式、轻型结构。轻型结构应采取抗风措施,构件连接应安 全可靠。 5.0.3应急医疗设施的结构主体应防渗、防漏及密闭。 5.0.4采用多层轻质房屋时,大型医疗设备、库房等应布置在首 层。首层地面为架空结构时,应验算其承载力及变形。 5.0.5采用轻质房屋时,送、排风机等设备基础及支架宜与房屋 结构脱开设置。
6.0.1当应急医疗设施采用既有建筑改造时,其建筑给水排水系 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标准》 GB/T51188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改造。 6.0.2生活给水泵房和集中生活热水机房应设置在清洁区或半 清洁区。 5.0.3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断流水箱供水方式供给,且供水系统 宜采用断流水箱加水泵的给水系统。当改造项目采用断流水箱供 水确有困难时,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有关规定,分析供水系统产生回流污染的危险等级,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产生回流污染的风险较低,且供水压力满足要求时,供 水系统应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2当风险较高时,仍应采用断流水箱供水方式。 6.0.4生活热水系统宜采用集中供应系统;当采用单元式电热水 器时,有效容积应设计合理,使用水温稳定且便于调节。 6.0.5排水系统应采取防止水封破坏的技术措施,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取值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规定值的0.7倍: 2地漏应采用水封补水措施,并宜采用洗手盆排水给地漏水 封补水的措施。 6.0.6应急医疗设施室外污水排水系统应采用无检查井的管道 进行连接,通气管的间距不应大于50m,清扫口的间距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究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
6.0.7隔离区排水系统的通气管出口应设置高效过滤器过滤或 采取消毒处理 6.0.8排水管道应进行闭水试验,且应采取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污 水外渗和泄漏的措施, 6.0.9当改造项目污水处理无法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 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二级生化处理的有关规定时,污水处理 应采用强化消毒处理工艺,并符合下列规定: 1污水处理应在化粪池前设置预消毒工艺,预消毒池的水力 停留时间不宜小于1h;污水处理站的二级消毒池水力停留时间不 应小于2h: 2污水处理从预消毒池至二级消毒池的水力停留总时间不 应小于48h; 3化粪池和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化粪池后总的清掏周 期不应小于360d; 4消毒剂的投加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pH值不应大于 6.5。 6.0.10污水处理池应密闭,尾气应统一收集消毒处理后排放,
6.0.7隔离区排水系统的通气管出口应设置高效过滤器过滤或 采取消毒处理 6.0.8排水管道应进行闭水试验,且应采取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污 水外渗和泄漏的措施, 6.0.9当改造项目污水处理无法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 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二级生化处理的有关规定时,污水处理 应采用强化消毒处理工艺,并符合下列规定: 1污水处理应在化粪池前设置预消毒工艺,预消毒池的水力 停留时间不宜小于1h;污水处理站的二级消毒池水力停留时间不 应小于2h: 2污水处理从预消毒池至二级消毒池的水力停留总时间不 应小于48h; 3化粪池和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化粪池后总的清掏周 期不应小于360d; 4消毒剂的投加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pH值不应大于 6.5。 6.0.10污水处理池应密闭,尾气应统一收集消毒处理后排放
7.0.1应急医疗设施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送、排风系统应 安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设置独立系统。空气静压应从 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依次降低, 7.0.2半清洁区送风系统应采用粗效、中效不少于两级过滤;半 污染区、污染区送风系统应采用粗效、中效、亚高效不少于三级过 虑,排风系统应采用高效过滤。 7.0.3负压病房送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应参照负压隔离病房的规 定设置。 7.0.4送风、排风系统的各级空气过滤器应设压差检测、报警装 置。 7.0.5隔离区的排风机应设置在室外。 7.0.6隔离区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排风系统的排出口 不应临近人员活动区,排气宜高空排放,排风系统的排出口、污水 通气管与送风系统取风口不宜设置在建筑同一侧,并应保持安全 距离。 7.0.7 新风的加热或冷却宜采用独立直膨式风冷热泵机组,并应 根据室温调节送风温度,严寒地区可设辅助电加热装置。 7.0.8应急医疗设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围护结构情况,隔离区 可安装分体冷暖空调机,严寒、寒冷地区冬季可设置电暖器。分体 空调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风应减小对室内气流方向的影响; 2电源应集中管理 7.0.9CT等大型医技设备机房应设置空调。 7.0.10负压隔离病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7.0.1应急医疗设施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送、排风系统应 安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设置独立系统。空气静压应从 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依次降低, 7.0.2半清洁区送风系统应采用粗效、中效不少于两级过滤;半 污染区、污染区送风系统应采用粗效、中效、亚高效不少于三级过 虑,排风系统应采用高效过滤。 7.0.3负压病房送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应参照负压隔离病房的规 定设置。 7.0.4送风、排风系统的各级空气过滤器应设压差检测、报警装 置。 7.0.5隔离区的排风机应设置在室外。 7.0.6隔离区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排风系统的排出口 不应临近人员活动区,排气宜高空排放,排风系统的排出口、污水 通气管与送风系统取风口不宜设置在建筑同一侧,并应保持安全 距离。 7.0.7 新风的加热或冷却宜采用独立直膨式风冷热泵机组,并应 根据室温调节送风温度,严寒地区可设辅助电加热装置。 7.0.8应急医疗设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围护结构情况,隔离区 可安装分体冷暖空调机,严寒、寒冷地区冬季可设置电暖器。分体 空调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风应减小对室内气流方向的影响; 2电源应集中管理 7.0.9CT等大型医技设备机房应设置空调。 7.0.10负压隔离病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1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 2送风应采用粗效、中效、亚高效过滤器等不小于三级处理, 排风应采用高效过滤器过滤处理后排放。 3排风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房间排风口部。 4送风口应设在医护人员常规站位的顶棚处,排风口应设在 与送风口相对的床头下侧。 5负压隔离病房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缓冲间与医护走廊 的设计压差应不小于5Pa的负压差。门口宜安装可视化压差显 示装置。 6重症患者的负压隔离病房可根据需要设置加湿器。 7.0.11应急医疗设施的手术室应按直流负压手术室设计,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的 有关规定。 7.0.12隔离区空调的冷凝水应集中收集,并应采用间接排水的 方式排人医院污水排水系统统一处理。 7.0.13系统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区域排风机与送风机应联锁,半清洁区应先启动送风 机,再启动排风机;隔离区应先启动排风机,再启动送风机;各区之 间风机启动先后顺序应为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管理人员应监视风机故障报警信号; 3管理人员应监视送风、排风系统的各级空气过滤器的压差 报警,并应及时更换堵塞的空气过滤器; 4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更换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拆除 的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原位消毒后,装入安全容 器内进行消毒灭菌,并应随医疗废弃物一起处理。
8.0.1新建的应急医疗设施项目应由城市电网提供双重电源供 电,并设置柴油发电机组;条件充许时,改造项目可由院区变电所 配电室、电气竖井)提供不同的低压母线(配电箱)引两路电源供 电,其中一路应为应急电源。对于恢复供电时间要求0.5s以下的 设备还应设置不间断电源装置。 8.0.2应急医疗设施项目中,除生活区以外的医疗功能区及配套 设置的真空吸引、污水处理设备、医用焚烧炉、太平间冰柜等均应 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8.0.3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电源应独立设置。 8.0.4面 配电箱、配电主干路由等不应设置在隔离区。 8.0.5照明设计宜采用LED光源,光源色温不宜大于4000K, 般显色指数Ra应大于80;应采取防止灯具对卧床患者产生眩光 的措施。 8.0.6病房、缓冲间、卫生间、洗消间、患者走廊及其他需要灭菌 消毒的场所应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 8.0.7防雷和接地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 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8.0.8应急医疗设施应采取总等电位联结措施;负压病房、负压 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淋浴间或有洗 浴功能的卫生间等房间,应采取辅助等电位联结。 8.0.9出入口控制系统应根据医疗流线设置,并应采用非接触型 控制方式;门禁在紧急情况时应解除。 8.0.10应急医疗设施应设置远程会诊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信 息化应用系统。
9.0.1医用真空站房应设在隔离区内。医用真空汇排放气体应 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人大气,并应远离空调通风系统进风口和人 群聚集区域。废液应集中收集并经消毒后处置, 9.0.2医用空气、医用氧气和其他气体站房等不应设在隔离区 内。医用空气、氧气、其他气体的供气管道进入隔离区前,应在总 管上设置防回流装置。 9.0.3每个床位的医用氧气终端宜设置2个,医用真空终端、医 用空气终端不宜少于1个。 9.0.4医用氧气设计流量宜按床位数同时使用率100%计算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 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标准》GB/T51188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T3542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
则 基本规定 (23) 建 筑 (25) 5 结 构 (28) 给水排水 (29) 供暖通风及空调 (35) 电气及智能化 (38 医用气体
3.0.1本条给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 建设的原则性要求,是改造还是新建应结合当地的医疗资源和既 有建筑情况确定,对于既有建筑还应看是否满足传染病医疗功能 的需求等综合因素确定。 一旦确定了改扩建还是新建的建设方式,另外尚需根据当地 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资源情况,就地取材,采用适宜建造方案及建设 技术,以满足应急医疗设施快速建造的时效性要求。 3.0.2国家现行标准中已有的技术规定,本标准不再重复,现行 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综合医院建筑 设计规范》GB51039和《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T 35428已有的技术规定应执行其有关规定,本标准仅是有针对性 的提出满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医疗业 务流程、医院感染控制以及各相关专业需求的新技术规定和要求, 以有效满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医院的生物安全,防 上交叉感染和内部传染,提高应急设施的高效运转,保障人民生命 和身体健康。各专业设计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专业设计 规范的要求
强,设备维修多会导致维修人员的风险增加,同时加之维修人员要 穿隔离服,在现场维修操作困难,因此强调要采用简单可靠的设计 方案,选用可靠性高、高质量耐久性强,在设计生命周期内免维护 和少维护产品,以减少维修人员风险,节省防护器材,同时也是提 高应急医疗设施的高效运行。在工程设计中还应采取必要的措 施,避免易损设备设置在污染区内,除必须设置在污染区内,其控
修部件应设置在非隔离区,如维修阀门和控制 青洁区和半污染区内
4.0.3应急医疗设施的建筑功能布局与医疗内容有明确的对应 性,根据医疗功能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域的规模和比例 4.0.4应急医疗设施由于位置相对比较独立,同时需要对医务人 员进行卫生隔离观察,需配建换班宿舍和生活区。 4.0.5应急医疗设施由于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换班生活区,按卫生 安全等级新增加半清洁区,指医务人员一般活动区和物资供应区, 为防止病原沾染和传播,依据医疗操作规程设置相应的卫生通过 和缓冲间
4.0.6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也存在人传
建筑部件均需严格按照单向气流方向设置。 4.0.7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为防止病原在应 急设施中由于活动场所和交通路线重叠引发感染,需对不同性质 的人群区域,人流、物流做严格限定,相互避让。 4.0.8为防止病毒对外界传播感染所有病房均为负压病房。疑 以患者在确诊前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从保护安全角度出发,应单独 处于一室避免相互感染,确诊患者已经确定带病毒,不存在相互感 染问题,因此可以采用双人间。复杂病情惠者、病情危重或具有超 级传播特性的惠者应单独处于单人负压隔离病房,增加换气次数 避免干扰其他患者,降低感染医务人员的风险。 4.0.9为防止病毒经接触传染医务人员,在惠者可以自主活动 时,为患者提供的餐食、药品等,经由双门密闭联动传递窗传递,避 免接触和空气倒流。 4.0.10沾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疗废弃物有较强的传播隐患,运 输过程需保持密封。按疾控中心要求,统一处置。 4.0.11应急医疗设施的建筑布局以单层为主,为防止空气传播 适当拉大建筑间距,从而导致部分相关医疗功能距离较远。为照 顾身体虚弱的患者接受医技检查或治疗,考虑利用电瓶车运送患
者。为防止在患者转运时患者由口鼻处喷出的飞沫触及医务人 员,转运推床上配置遮挡患惠者头部的防护罩。转运路线的道路的 宽度和坡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4.0.12救护车及患者转运设施在接送患者时车身有可能沾染新 型冠状病毒,为防止救护车等设施携带病毒传播、沾染医护人员, 须在转运患者后进行洗消。 4.0.13应急医疗设施可以通过装配式建造实现快速大规模建 设,部分医技等特殊功能可选用适合的轻质建筑材料,以符合内部 医疗流程要求。 4.0.14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在建筑空间内表面粘留或渗人材料 内部,引发接触感染或传播到相邻空间,有污染风险的建筑室内需 经常消毒擦洗。 4.0.15应急医疗设施首要考虑快速高效实现医疗功能,机电设 施设备需根据设施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方式及建筑 空间格局作适应性调整,安装和布线满足实际使用的便利性、稳定 性和安全性,其中安全性包括使用安全性、卫生安全性和消防安全 等。 4.0.16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从建筑室内密封不严的缝隙、孔洞 经空气流动传播至相邻空间环境,需对各类机电管道与布线穿过 建筑墙体、地面、顶板的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0.1应急医疗设施结构的可靠性目标及抗震设防标准应根据 期使用时限、改扩建还是新建、具体使用要求等确定。新建应急 医疗设施一般为临时建筑,通常设计使用年限可为5年;抗震设防 类别可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可为二级。应急医疗设施一般采用 轻型结构,设计时风压取值重现期不应小于10年。 5.0.2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周期很短,结构形式选择应因地制宜 方便加工、运输、安装,应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如轻型模块化钢 结构、钢框架和夹心彩钢板墙体钢结构等。 轻型结构应特别注意要进行抗风验算,尤其是应具有完善的 节点连接构造和连接方式,以满足结构整体受力和变形。对于箱 式结构,不同箱体竖向、水平向之间的连接应简洁可靠,确保整体 受力性能及抗震抗风安全,
5.0.8室内架空管道渗漏有可能污染空气,导致病毒的可能蔓 延,尽管这种可能性较低,但排水管道漏水的可能性还是时有发 生,因此排水管道要求采用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施工,并做严格的 团水试验,以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污水外渗和泄漏。室外排水管道 应采用180°的素混凝土基础,以防止管道不均匀下沉,导致管道 参漏,同时管道要采用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施工,防止管道渗漏 产生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5.0.92002年11月中旬我国广东省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随 后爆发流行,在半年内蔓延3O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公 布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8月5日,世界已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 为8422例,死亡916例,其中我国大陆累计出现病例5327例,死 亡349人。 该病毒已在患者的血、尿、便、痰中测试出。SARS是一种呼 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来传播。随着我国科技人员夜以 继日的科技攻关,6月初我国已经查明了SARS病毒的传染力和 灭活情况,具体如下: 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几种化学制剂可有效杀灭SARS病毒,使 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按照卫生部推荐的浓度,在几分钟内,
7.0.1为了控制整个应急医疗设施的空气流向,防止污染空气扩 教,减小传染范围,应急设施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为防止污染区 域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污染较清洁区域的空气,要求送排风系统 分区设置,并保证空气压力梯度,防止空气流入较清洁区域。清洁 区是生活和后勤保障区,属于无污染区域,故不做特殊要求,下同。 7.0.2半清洁区送风并维持正压以防止隔离区污染空气侵入,送 风过滤参照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一2014 的要求,至少采用两级过滤,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空气质量提高过滤 要求。隔离区有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参照国标《医院负压隔离病房 环境控制要求》GB/T35428一2017“4.3.4污染区排风应经过高 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及北京市地标《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内空 气质量卫生要求》DB11/T409一2016第5.2.5条通过空气或飞 沫传播的甲类或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隔离病房,应在排风管路 人口设置高效过滤器的规定,要求排风设置高效过滤器,隔离污染 物。为保护排风高效过滤器并改善患者环境,送风要求设置亚高 效过滤
7.0.4过滤器堵塞将使风机风量不能保证,过滤器压差检测和报 警可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通风系统正常 运行
7.0.4过滤器堵塞将使风机风量不能保证广西某热电站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过滤器压差检测和报
7.0.5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排风机因附近污染物较多,为运行维 护安全要求设置在室外空旷处。 7.0.6隔离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排风机设在排风管路末端可保 证整个排风管为负压,防止排风中污染物从风管缝隙泄漏到风管 外部污染环境或其它房间。排风系统的排出口、污水通气管与送 风系统取风口的安全距离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一2012,第6.3.9条第6款关 于事故通风排风口与进风口间距的要求。 7.0.7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周期较短,采用空调水系统供热、制冷 所需的施工及调试周期较长,因此建议采用独立制冷(热)方式。 7.0.8由于应急医疗设施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及密封性较差,冬夏 季节室内温度较难保证,半清洁区应采用分体空调等独立空调保 证室内舒适度要求,隔离区采用分体空调,独立房间使用,各房间 互不十扰,不会使污染空气扩散到其它房间。严寒、寒冷地区冬李 分体空调有可能不能正常启动,可以采用电暖器供暖。 1污染区、半污染区房间设计有气流流向要求,分体空调机 安装位置要考虑减小对房间气流的影响。 2分体空调机电源统一管理, 7.0.9CT等大型医技设备发热量大,对环境要求高,可根据其 对室内温湿度要求采用分体空调、机房专用空调等。 7.0.10负压隔离病房及ICU收治危重症及其他需要单独救治 的患者,应对其病房室内环境及气流控制做更严格的要求。 3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要求安装在房间排风口部,在源头阻 病毒,防止污染风管,引起扩散。 4负压隔离病房送风口、排风口设置,室内应形成清洁送风 首先流过医护人员区域,再流向患者,最后在患者床头下侧进入排 风口。 5在负压隔离病房门口目测高度安装微压差显示,并标示出 安全压差范围,对医护人员进人病房有一个安全警示,也提示运维
8.0.1对于新建应急医疗设施及改造项目的电源设置分别做了 明确。 8.0.2应急医疗设施内主要功能为呼吸道传染病区,内设手术 室、负压病房、负压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其他的功能用房;医 院还应配套建设真空吸引、污水处理设备、医用楚烧炉、太平冰柜 等。因项目的设计及建设周期很短,所以本标准把呼吸道传染病 区和以上必要设施确定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保证系统设 置简单、可靠、快速。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范围为:手术室、重症监 护病房、抢救室、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设备等。 8.0.3通风系统在应急设施中非常重要,是保证不交叉感染的重 要手段,为减少其他负荷故障检修时对其影响,应在在变电所(配 电室)处将通风、空调以及其它负荷分开供电。 8.0.4配电箱及其主干路由设置在非隔离区域主要考虑是运行 维护比较方便,不需要穿防护服就可以维护。但是,为负压病房及 负压隔离病房配电的末端配电箱一般在病房设置,不受此限制。 进出、穿越患者活动区域的线缆保护管口应采用不燃材料密封,防 止气流乱窜引起交叉感染。 8.0.5推荐采用LED光源及灯具,并明确了照明设计的原则。 8.0.6固定式紫外线消毒灯等消毒设施的控制开关应独立设置 且有明显标识,安装高度不应小于1.8m,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且防 上其他人误操作。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可用单相插座供电。
8.0.1对于新建应急医疗设施及改造项目的电源设置分别做了
钢筋施工方案(北京某工程参考)8.0.8规定了总等电位和辅助等电位联结设计的原则要求。
负压隔离病房的医惠通道、手术部、重症监护室的污染区与洁净区 域应进行医疗流线管理。 8.0.10结合应急医疗设施的特点,推荐必要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有条件时可按相关设计标准设置其他智能化系统,本标准不再费 述。 8.0.11因疾病的传染性强,强调负压病房、负压隔离病房及重症 监护室应具备医护对讲系统、视频监视功能,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直接、近距离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8.0.12应急医疗设施一般要求快速建成,所以推荐优先采用预 装式或成套设备。
9.0.1医用真空泵房是集中传染源,应将泵房设在隔离区内,加 强防护;医用真空汇排放气体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排放口与周 边空调通风进气口的间距不得小于20m;废液集中消毒处理后排 放;医用真空泵宜采用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更加安全可靠。 9.0.2为了便于运行、维护以及气源安全,医用空气、医用氧气、 其他气体站房不应设在隔离区内;医用空气、医用氧气站房可独立 设置,改扩建项目也可利用原站房,利用原站房的应进行用气量核 算应满足使用需求;应急医疗设施如需其他医用气体,可采用汇流 排或其他方式供气,为了便于运行、维护以及气源安全,站房不应 设在隔离区内;为防回流避免传染,供气管道上设置防回流装置。 9.0.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长时间 不间断吸氧,因此每个床位宜设置2个医用氧气终端确保单一故 障连续供氧。医用真空、医用空气也有必要设置,其他医用气体根 据医疗需要设置。 9.0.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染病治疗时,根据病情会涉及大 流量的用氧需求及各类呼吸设备的使用,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医用 气体最大负荷的用量,特别是医用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