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54-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01/T 154-2022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pdfDB4401/T154—2022 代替DBJ440100/T277—2016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行业系数手册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DB4401/T154202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4.1 组织管理. 4.2策划管理... 4.3实施管理. 4.4 评价管理. 过程要求, 5.1策划与准备. 5. 2 施工实施要求 “四节一环保”要求. 6.1环境保护 6.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 4 节能与能源利用, 6.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 7. 1 建筑信息化 7. 2 建筑工业化 7. 3 智慧工地 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 8. 1 评价范围. 8.2评价对象与要求. 8.3评价方法. 8.4 评价结果与应用... 附录A(资料性) 信息化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附录B(资料性) 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 附录C(资料性)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评价表 附录D(资料性) 条文说明..
DB4401/T1552022
DB4401/T154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J440100/T277一2016《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与DBJ 440100/T277一201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明确了各参建单位在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中的职责: 增加了项目扬尘防治、封闭施工、场地布置方面的策划准备(见4.1); 增加了地基基础施工阶段扬尘防治与噪音防治的具体要求(见4.2.1); 增加了装饰装修工程阶段节材与降噪的具体要求(见4.2.3); 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永临结合、扬尘防治、成品保护的具体要求(见4.2.5); 增加了建筑废弃物处理办法与排放标准(见5.1); 增加了BIM技术在模拟阶段优化的应用(见6.3); 增加了智慧工地内容(见6.5); 一调整和增加了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评价表中的评价项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 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 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保森、李特威、曾令立、张勇、麦学强、邓锐强、崔浩江、常桂枝、张 江华、罗仲敏、刘焱、孙清臣、邓志峰、何倩仪、黄皓晖、陈裕钧、孙强、陈峰、宫红亮、朱达祥、 汤超、姚翔、王磊、林立、肖金水、张丹、唐有志、吴瑞卿、肖军、叶阳明、安关峰、李嘉祚、伍 梓铭、崔嘉裕、张俊、吴小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BJ440100/T277一2016《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reusablematerial
DB4401/T 1542022
DB4401/T 1542022
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等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 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提升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 竞争能力。BIM技术便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
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 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重点体现在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 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等方面。
L地ConstructionSiteofIntelligentiza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在现实环境下采集到的工程、人员数据,通过智 件自动传输到三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和人员精细化掌控,促进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和人 效管理。
绿色施评价greenconstructionevaluation 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效果所进行的评估。
诚信评价系统Creditevaluationsyst
可自动采集绿色施工管理相关数据,对施工 评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参 程质量安全综合诚信系统。
1.1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a)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 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保障; b 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创优目标、过程要求等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 和完整性; c)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
4.2.3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措施、人力 资源节约与工人职业健康措施等。 4.2.4在图纸会审、设计深化过程中,应考虑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方面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4.3.1绿色施工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策划、材料选用、现场施工、验收 实施动态管理。
4.3.1绿色施工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策划、材料选用、现场施工、验收等全过 实施动态管理。 4.3.2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应对绿色施工内容进行宣传、培训,增强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并 记录。
DB4401/T 1542022
4.3.3应制定策划项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落实
4.4.1建设各方应依据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要求,开展绿色施工的自评价 4.4.2施工单位应按第8章绿色施工评价的要求,收集和整理项目绿色施工实施的过程资料和图片, 在诚信评价系统中进行评价。
5.1.6应选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机械和材料
5.1.7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 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规划,场地布置 构筑物、道路管线等,保留原有绿化。 5.1.8施工场地应做到围蔽封闭施工。围挡应根据施工工期、场地条件、所在区域的景观风貌,结 合现场施工组织等情况选用,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围挡应采用可周转回收材料。 5.1.9城市建成区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安装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车辆车牌号码视 频监控设备;在规模以上建筑工程应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应与 相关部门系统实现联网并将数据实时上传,且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 5.1.10施工场地应实行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公示制,且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 5.1.11建筑主方渣土、建筑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应由取得《产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证》、《产州市 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等相关证件的车辆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管理和冲洗要求应符合广 州市现行规定,施工单位应与运输单位签订建筑废弃物运输合同;在场地内堆存的,应采用密闭式 防尘网遮盖。
5.2.1基坑与地基基础工程
5.2.1.1土方作业阶段,应分区域采取洒水、覆盖、植被绿化等降尘措施;现场土体堆放应采取覆 盖或植被绿化等措施;主要道路应随时清扫、酒水,确保路面干净无扬尘。 5.2.1.2当基坑开挖或者拆除工程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必须全时开启喷淋系统和雾炮设备 5.2.1.3应分段在基坑支护周边或施工场地及周边设置喷雾降尘措施。 5.2.1.4土方开挖后应尽快采取封底固化或回填处理,不能及时封底或回填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5.2.1.5内部封闭空间作业应采取降尘、降温和通风等措施
DB4401/T 1542022
5.2.4.5管线的预埋、预留应与土建及装修工程同步进行,不得现场临时剔凿
5.2.5市政道路工程
5.2.6隧道(盾构)工程
5.2.6.1施工现场宜采用综合降尘措施,现场地面不得有浮土、积尘。 5.2.6.2应控制注浆施工产生的水泥浆泄漏,并对进入隧道排水系统中的注浆废液做净化达标处理。 5.2.6.3现场应合理设置储浆池和排浆沟渠,防止泥浆污染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源。 5.2.6.4现场应设置泥水分离设备系统,对泥水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泥水排入市政管网
5. 2. 7 拆除工程
5. 2. 8 桥梁工程
5.2.8.1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宜采取工厂化加工,构件的存放和运输应采取防止变形和损坏的措放 5.2.8.2现场材料应堆放有序、标识清晰,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并根据材料种类采取防潮, 防污染等措施。 5.2.8.3宜选用大模板、定型模板、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和铝合金等模板,应选用承插式、碗扣式 盘扣式钢管支撑和脚手架材料。 5.2.8.4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养护。 5.2.8.5钢材、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和标准件等应堆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 5.2.8.6复杂空间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应采用BIM技术模拟不同施工工况
DB4401/T 1542022
b)施工现场照明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范围内。 c)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 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焊接产生的强光外泄
1.4.4建筑废弃物控制
6.1.5场地水土保持
6.1.5.1施工场地应合理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宜在施工道路或围墙侧形成绿化带。 6.1.5.2工程建设形成的其它裸露地表,应采取种植速生草、土地整治等措施。 6.1.5.3基础施工的弃土泥浆应及时运输到指定消纳场或循环利用点堆放、处理。 6.1.5.4工程废水应通过污水处理及过滤等设施,达标后方可排出
6. 1. 6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6.1.6.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6.1.6.2电焊烟气的排放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6.1.6.3装饰装修材料应选用经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 范》GB50325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验。 6.1.6.4民用建设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6.1.6.5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台账,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6.1.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6.1.7.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线、建(构) 筑物的安全运行。 6.1.7.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保护工作。 6.1.7.3应按《广州市绿化条例》《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要求,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 边的绿化和树木。
6.1.8.1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6.1.8.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着装,并按规定着装和佩戴相应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1.8.3对施工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被人体吸入的粉尘、纤维,以及进 行强噪声、强光作业的施工人员T/CECS579-2019 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 6.1.8.4定期对从事有害有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 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1.8.5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1.8.6施工现场防水作业、油漆作业要注意通风。
6.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2.1围挡围护材料的循环使用
6.2.3辅材预制构件的
6.2.5临时设施的循环使用
6.2.5.1办公生活设
a)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可拆装式箱型房屋、周转式活动房或集装箱式房屋; b)宜采用标准化可周转材料制作办公生活区路面、花坛、运动场地等临时结构。 6.2.5.2生产设施: a)现场样板展示室、标准养护室、机械操作室、控制室等宜采用可周转结构: b)现场加工厂安全防护棚、安全通道等宜采用型钢或标准化搭设
油麻湾出口隧道大管棚施工方案6.2.6建筑主材的节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