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200-2022 四川省装配式固模剪力墙结构及楼承板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5.1.2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DB51/5027一2019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四川省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1/143一2020自2020年10月1日起实 施。固模剪力墙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上述两个标准执行。
5.2 平面、立面设计
5.2.1平面体型除应符合建筑功能及结构设计要求外北小河厂区道路施工方案,尚应符
5.2.1平面体型除应符合建筑功能及结构设计要求外,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及四川省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体型系数的要求。 整体厨卫设计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整体厨房》JG/T184 和《住宅整体卫浴间》JG/T183的有关规定。 本条参考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一2014第 5.2.3条“剪力墙结构中不宜采用转角窗”的规定,但参考《全国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一结构(混凝土结构)》(2009版) 第5.1.13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高层剪力墙结 构不宜在外墙角部开设角窗,必须设置时应加强其抗震措施”,即 在6度区或非高层固模剪力墙结构中可采用转角窗,但应加强其 抗震措施。
5.2.2高层建筑的楼层竖向收进与
5.3.1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协调
.1 卫尔儿 及边缘构件外保温系统应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与 同寿命。非承重外墙宜做到与结构同寿命。
5.3.2为适应装配式建筑装
统及现浇剪力墙及边缘构件外保温宜采用成品复合保温板;非承 重外墙推荐采用成品夹心保温填充墙板,并应与结构构件有可靠 连接。承重及非承重墙的外保温系统材料应尽可能一致,避免承 重与非承重墙交接处出现裂缝,不一致时交接处应采取可靠措施, 防止开裂。
5.3.3本条根据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
5.3.6热桥部位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薄弱环节,确保
位在冬季不结露是避免围护结构内表面霉变的必要条件。《民用建 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规定从保证建筑正常使用、保证健康 室内环境的角度考虑,冬季热桥内表面温度应高于房间空气露点 温度。
5.3.7固模剪力墙结构外墙上的门窗安装可结合实际工
选用先装法或者后装法。当采用后装法安装门窗框时,预制外墙 板上应预埋连接件。门窗框或副框与墙体之间应采取保温及防水 措施,门窗洞口与门窗框间的密闭性不应低于门窗的密闭性。门
窗的安装位置宜靠近保温层位置,或者根据节能设计 口外侧及内侧四周进行保温处理。
装配式内装设计,部品部件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建筑设计相协调。
5.4.3内装修所采用的构配件、饰面材料,应结合本地条件及
5.4.4轻质隔墙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轻质条板 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有关规定。墙板间的接缝宜采用干式 连接方法。
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有关规定。墙板间的接缝宜采用干 接方法。
5.4.5卫生间和厨房的隔墙应满足防潮要求,其与相邻房间隔
4.5卫生间和厨房的隔墙应满足防潮要求,其与相邻房间 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室内防水应满足行业标准《住宅室 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相关要求。
安装后凿剔沟、槽、孔、洞,相关工作应于安装前在工厂或现场 预先完成后再进行吊装就位。
5.4.7居住建筑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应特别注意套内管绍
固模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层较厚,容易布设设备管线,但也 要尽量减少平面交叉。固模底板可在工厂或现场浇筑混凝土前进 行开槽安装电气管线及线盒,应尽量避免在TC板浇筑混凝土后 进行开槽。底板开槽时应防止破坏连接件或形成无连接件的底板 区格,严防使用过程中底板脱落,
5.4.8虽然表4.3.4对底板握钉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底板
结构构件,当楼板底面有吊挂物时,不应将重物直接吊挂底板上, 应将吊挂件(如水泥钉、螺钉、膨胀螺栓)穿透底板伸人楼板结 构层中。
5.4.9本条参考现行地方标准《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
5.4.9本条参考现行地方标准《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51/5027的规定,该标准对分户楼板的热工性能提出了限值要 求,即传热系数不高于1.8W/(m²·K),且该项限值不能突破, 因此楼板需要做一定的保温措施才能满足该标准要求。 当在固模混凝土板底面做保温层时,应保温层与楼板结构层 可靠连接,不得仅将保温层与固模底板连接
6.1.1~6.1.3本标准编制组对固模剪力墙(包括不带竖向接缝 和带竖向接缝的多种形式的固模剪力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住复水平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弹性阶段固模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 本等同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在弹性阶段,固模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相似,空心墙模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变形协调,不影响 剪力墙弹性阶段的受力性能。在位移角达到1/1000时,剪力墙 表面未发现裂缝。随看变形的增加,空心墙模与现浇混凝土之间 的结合面开始出现相对变形,剪力墙刚度开始降低。达到峰值荷 载后直至试件破坏,剪力墙裂缝逐步发展为沿空心墙模与现浇混 凝土之间竖向结合面的多道均匀竖向裂缝。进入塑性阶段后,竖 可裂缝两侧的混凝土出现相对变形,整片剪力墙破坏为整体有拉 结的带多道均匀竖向裂缝的形态。 竖向裂缝的发展,使得固模剪力墙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即 使在强弯弱剪的试验中,固模剪力墙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也能达到 1/100~1/50,对应位移延性系数均接近或大于4。 强然固模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但由于工程实践的数量仍然偏少,本标准对固模剪力墙结构 从严要求,相比现浇剪力墙结构及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
墙的抗震等级应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规定 取用。 6.1.6固模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及竖向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混 凝土结构。平面及竖向规则布置,不仅有利于墙板的拆分及减 少预制构件的种类,也有利于结构受力均匀合理。为避免扭转
6.1.6固模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及竖向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混
凝土结构。平面及竖向规则布置,不仅有利于墙板的拆分及减 少预制构件的种类,也有利于结构受力均匀合理。为避免扭转 效应加剧结构破坏,要求固模剪力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减 小偏心。 固模剪力墙上下层通过竖向连接钢筋进行连接,因此要求上 下层空心墙模的竖向孔对齐布置,便于连接钢筋的穿设。当局部 上下层空心墙模的竖向孔不对齐、或错位影响层间竖向连接钢筋 的穿设要求时,应采用有效措施实现上下层剪力墙力的传递。
6.1.7~6.1.8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能 力的重要因素。固模剪力墙为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叠合墙体,高 轴压比下其抗震性能不能完全等效于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因此 对固模剪力墙所适用的最大轴压比从严控制。根据试验结果,固 模剪力墙的受压承载能力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相当,受剪承载能 力取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0.8倍,因此这里固模剪力墙的轴压比 限值约取普通现浇混凝土墙限值的80%,墙肢端部可设置构造边 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约取普通现浇混凝土墙最大轴压比容许值的 80%。 6.1.9本条对固模剪力墙结构的使用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约 束边缘构件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构造边缘构件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有条件时,6层及以下结构构造边缘构件可采用预制形式),由 于固模剪力墙层间钢筋采用100%搭接连接,因此边缘构件(含 预制构造边缘构构件)内竖向钢筋连接尤为重要,应确保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并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对受拉的墙肢, 当采用固模剪力墙时,层间竖向连接钢筋搭接长度应满足受拉 固长度的相关要求。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固模剪力墙 结构中应避免过多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结构中墙肢都比 较短,基本都是现浇边缘构件,故固模剪力墙不应用于具有较多 短肢剪力墙的结构。 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规定: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 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采用较多短肢剪力墙 的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
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
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6.1.10本条对高层固模剪力墙结构的使用作出一些限制性规 定,高层固模剪力墙结构宜设置地下室,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并有利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也有利于地震时减轻震害。 底部加强部位(尤其在高烈度区)建议采用现浇结构,因为 氏部加强区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很重要。6、7度区高层固模剪力 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内墙可充许使用固模剪力墙,但外墙宜采 用现浇剪力墙,以保证结构的外围整体性及结构抗扭性能。 另外,本标准第7.1.3条及第7.2.7条对一、二级剪力墙的底 部加强部位竖向连接钢筋做了更严格的规定,确保连接可靠。 高层建筑中的电梯井筒、围合楼梯间等结构受力关键部位往 往承受很大的地震剪力及倾覆力矩,采用现浇结构有利于保证结 构的抗震性能。 6.1.11固模剪力墙原则上不宜用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层受力较大且在地震作用下容易破 坏,由于固模剪力墙存在竖向接缝,对水平方向受拉不利,故框 支层剪力墙不宜使用固模剪力墙。确有需要将固模剪力墙用于部 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房屋最大适用高度、抗震等级等应进行专 门研究和论证,并不得用于底部加强部位。 6.1.12固模剪力墙结构的楼盖采用固模混凝土板,是为了尽量 减少现场模板支设及拆除工作,提高装配率,加快施工速度。平 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 采用普通现浇混凝土板是为了充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保证结构 抗震性能;当采用钢筋架固模混凝土板时,TC板之间不应采
,由于固模剪力墙存在竖向接缝,对水平方向受拉不利,故 层剪力墙不宜使用固模剪力墙。确有需要将固模剪力墙用于 框支剪力墙结构时,房屋最大适用高度、抗震等级等应进行 研究和论证,并不得用于底部加强部位,
少现场模板支设及拆除工作,提高装配率,加快施工速度。 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 用普通现浇混凝土板是为了充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保证给 震性能;当采用钢筋桁架固模混凝土板时,TC板之间不应
钢筋网片搭接连接,而应在施工时现场通长穿设TC板横向 确保楼板的整体性要求。
6.2.1对固模剪力墙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 限状态验算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及其组合均应按国 有关标准执行。
6.2.1对固模剪力墙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6.2.2固模剪力墙的抗震试验表明:由于空心墙模
土之间的结合面相对薄弱,试件破坏时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 分离,预制混凝土突然压溃,剪力墙的刚度退化相对普通现浇剪 力墙较为明显。因此,适当放大现浇剪力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 弯矩和剪力。固模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不减小,以偏于安全。 当同一层内部分墙肢采用固模剪力墙部分墙肢采用现浇墙, 且固模剪力墙占比较大(其底部承担总剪力占该层总剪力的比值 大于25%)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剪力墙在水平地震作用 下的弯矩和剪力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放大系数宜根据现 浇墙肢与预制墙体承担剪力的比例确定,轴力可不调整。固模剪 力墙占比较小时,也可根据占比适当放大现浇剪力墙在水平地震 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
相同。6层及以下、房屋高度不大于21m的固模剪力墙结构 采用本标准第7.2.8条及7.2.13条规定的简化构造时砖混结构砖砌体 施工方案,对层 移角限值适当从严要求。
6.3.3当板块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 3
6.3.3当板块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按单 向板设计便于TC板之间用钢筋焊接网进行搭接,简化施工。根 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2015年版)第9.1.1 条条文说明,当长短边长度比在2~3之间时,板虽可按沿短边方 可受力的单向板计算,但沿长边方向按分布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担 该方向弯矩,应适当增大配筋量。根据有关文献,沿长边方向分 布筋配筋量不宜低于短边方向受力筋计算值的30%。
6.3.5本标准编制组通过12片固模剪力墙在恒定轴力下的拟静
试验表明,固模剪力墙试件的受弯破坏形态和破坏模式与现 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相似,荷载作用下受拉侧钢筋屈服,受 压侧根部混凝土压溃。固模剪力墙试件破环时预制混凝土与现浇 混凝土分离,预制混凝土突然压溃,墙体的压溃区域增大。峰值 荷载前内部结合面未发生破坏通风与空调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保证固模剪力墙的整体性,墙体 的刚度和受弯承载力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基本相当,无 须对固模剪力墙试件的刚度进行折减。固模剪力墙破坏时,内部
结合面对墙体的抗压承载能力影响较为显著。峰值荷载前竖向接 缝处出现竖向裂缝,两侧空心墙模的相对变形可以忽略,竖向接 缝构造合理,可保证剪力墙的整体性,对墙体的承载力、刚度、 变形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在进行设计计算时,无须考虑其对墙 体的影响。墙体水平接缝能够保证固模剪力墙的有效连接。根据 固模剪力墙的受弯试验结果,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可用于计算固模剪力墙的受弯承载力, 计算结果较为保守
6.3.7固模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可预置在空心墙模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