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后浇带、膨胀带施工.doc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适用于中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具有后浇带、膨胀带的工程。
2.2.1 七夹板、木枋、铁钉、钢管顶撑、钢管、*件、快易收口网、钢丝网;
2.1.2每次混凝土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前向混凝土厂家提出该次混凝土的数量、进场时间、单位时间混凝土需求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初凝时间、坍落度等有关技术参数的要求镜面玻璃墙面施工工艺流程,以便混凝土厂家及时做好准备;
2.1.3后浇带、膨胀带混凝土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级(C5)的微膨胀混凝土,防水部位还应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
2.1.4其余详见《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2.2.1现场运输设备:主要为混凝土输送泵;辅助机具有塔吊、人力车等。
2.2.2混凝土振捣设备:振动棒、平板振动器
2.2.3主要工具:对讲机、铁钳、扳子、铁锤、錾子、钢丝刷、铁锹、铁磙、混凝土吊斗、滑槽、水管、木抹子、刮尺等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内有膨胀带的结构混凝土全面浇筑前,以及后浇带自身混凝土浇筑前,作业条件均详见《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3.1.1后浇带:钢筋全面绑扎 后浇带两侧模板安装 两侧混凝土浇捣 养护、等待 拆除后浇带两侧木模 打毛 清理、钢筋去污、除锈、调整、 验收 混凝土进场 场内混凝土泵送(塔吊、人力车运送混凝土) 混凝土浇灌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养护。
3.1.2膨胀带:钢筋全面绑扎 膨胀带两侧快易收口网安装 验收
场内泵送两侧混凝土
混凝土进场 场内泵送混凝土(或塔吊吊运) 混凝土浇灌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养护。
3.2.1.1后浇带宽度常为700~1000mm,间距一般为30~40m,贯通整个工程结构,将结构划分为两个或多个独立区段。在地上部分,后浇带均避开墙、柱等竖向结构部位,贯通上部各层梁、板;在地下部分,后浇带贯通梁、板、挡土墙,包括底板,但均避开承台、积水坑等结构复杂部位
3.2.1.2后浇带常用形式有三种:平缝、阶梯缝和凹缝,分别见下图一、图二、图三。采用哪种形式的缝,若设计图纸已经明确,应按图施工。
图一 图二 图三
3.2.1.3在施工底板基础垫层时,应在各个基础梁一侧的底板后浇带部位留设积水坑,坑的宽度300,长度为后浇带宽度,深度比基础梁底低300;在挡土墙外侧的后浇带两端,也应留设同样的积水坑,以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冲洗之后排水。
3.2.1.4用于调整水平向变形的后浇带钢筋一般无须断离,若设计有特殊说明,按设计要求处理。
3.2.1.5普通梁板后浇带通常为平缝,梁部位模板宜设快易收口网,板部位采用夹板模,模板上下对准钢筋位置开口,将钢筋嵌入,保证保护层厚度。被后浇带切断的一跨梁板,下面的模板支撑必须单独支立,有高支模时,该跨排架、顶撑通过水平钢管与两侧其它跨内的排架、顶撑拉结形成整体,以利于届时两侧跨内模板支撑的拆除。
3.2.1.6地下室挡土墙后浇带通常为平缝,中间设钢板止水带。模板宜采用快易收口网,背后用木枋、夹板加强固定;也可以直接用夹板做模板,支当两侧混凝土。
3.2.1.7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如为平缝或凹缝,则模板除基础梁部位采用快易收口网外,其它采用七夹板,也可全部采用快易收口网,用夹板、木枋加强固定。
3.2.1.9在浇捣两侧大面混凝土时,应跟踪检查后浇带模板、止水钢板部位有无漏浆、跑模、移位、变形,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2.1.11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均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通常为60天),开始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楼与塔楼之间的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通常须待到塔楼混凝土结构封顶后浇捣封闭。
3.2.1.1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对采用木模部位的施工缝进行打毛,清除钢筋表面浮锈、水泥浆,调整好钢筋,并用压力水冲洗、排除干净,最后在混凝土接触面刷上水泥浆(与待浇混凝土中水泥一致)一道。如发现底板防水及其保护层局部因水压而上浮,则以相应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实。
3.2.1.1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从地下室底板开始,再挡土墙,最后地下室顶板,为一次性浇筑,不宜再留设施工缝。当地下室有两层以上时,各层各部位的后浇带混凝土应从底层开始一层一层逐步往上施工,直至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上部结构后浇带,随着两侧梁板混凝土逐步达到龄期,由下往上逐层浇筑,同一部位、同一梁板后浇带必须一次浇捣完毕。
3.2.1.14地下室挡土墙后浇带模板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除,且不少于7天,条件许可时,14天后拆除;梁板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即使超过设计要求后,也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拆除下面的模板支撑。
3.2.1.1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水平结构蓄水养护,竖向结构挂麻袋浇水养护,确保模板、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28d。
3.2.2.1由于留设后浇带给施工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工程造价,故工程中一些后浇带可采用膨胀带替代。
3.2.2.2膨胀带一般设在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如同后浇带位置的设置,间距一般控制在30~40m。但只有起伸缩作用的后浇带能用膨胀带替代,沉降缝和具有沉降性质的后浇带则不能用膨胀带替代,最终由设计单位确定。
3.2.2.3膨胀混凝土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长30s,以使搅拌均匀方能出料。
3.2.2.4严格控制膨胀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坍落度大小视楼层高度确定,但应控制到最低限度。
3.2.2.5膨胀带的宽度通常为2~2.5m,带间适当增加水平钢筋10%~15%,具体按图纸设计要求。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快易收口网或密目钢丝网,其外露一侧或一端应留出不小于25mm的保护层,快易收口网(密目钢丝网)应与上下层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绑扎或焊接牢固。
3.2.2.6对于钢筋密集的底板、梁板膨胀带,可以在膨胀带边缘插入成排的板条,以阻止浇捣时不同混凝土相互侵入。混凝土浇捣完毕及时抽出,不得留下一根板条,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跟踪补振密实。
3.2.2.7根据现场运输设备的运送能力、初凝时间来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输送泵运送两侧混凝土时,膨胀带混凝土可以采用塔吊吊运,尽量尾随两侧混凝土,基本做到与两侧混凝土同时施工,以确保膨胀带区域不致被两侧混凝土侵入。
3.2.2.8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捣,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振动泵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3.2.2.9混凝土浇到面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实,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2.2.10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应对终凝前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
3.2.2.11膨胀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终凝后蓄水养护28天以上。
3.2.2.12当膨胀带及两侧混凝土均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下面的模板支撑。
4.1.1后浇带所在跨的梁板底模支撑搭设及拆除必须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1.2后浇带、膨胀带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4.1.3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1.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1.5后浇带、膨胀带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1.6后浇带、膨胀带混凝土结构不允许出现裂缝。
4.1.7其余详见《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4.2.1后浇带、膨胀带模板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损伤,不得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支撑应及时清运。
4.2.2后浇带、膨胀带钢筋绑扎要求详见《钢筋绑扎》作业指导书。
4.2.3后浇带、膨胀带混凝土结构拆模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同条件养护试块报告。
4.2.4其余详见《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5.1尽量避免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设止水钢板这一作法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基坑施工方案,因为该作法不能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将气泡排除干净,亦即不能保证止水钢板下面混凝土密实。
5.2后浇带部位快易收口网的上下、左右均应留出不小于25mm的混凝土保护层,并应与墙、板、梁钢筋和加固筋绑扎或焊接,确保快易收口网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移位。
5.3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应应是一个独立体系,它包含同一跨内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撑,其它部位模板支撑的拆除不得影响后浇带支撑,不得先拆除再回顶;后浇带顶撑不得设置在下层后浇带钢筋或模板上。
后浇带混凝土浇捣前,应将下面顶撑顶得更紧一些,防止混凝土产生错牙。
5.4在工程施工中,为防止后浇带部位的顶撑被偷拆,宜在每根钢管顶撑中间加设水平拉杆。
5.5楼板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即使超过设计要求,下面模板支撑的拆除也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5.6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5.7补偿收缩混凝土对温度比较敏感霍州方山电厂180m钢筋砼烟囱施工组织设计,一般不宜在低于5℃和高于35℃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必须注意加强早期潮湿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