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监测及评估技术标准.docx

结构监测及评估技术标准.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045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结构监测及评估技术标准.docx

3 应测试初值更替的连续性。

6.3.12参数评估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调整监测参数阈值,测试监测参数自动评估的准确性;

创建绿色施工方案2 应测试监测系统预警响应机制。

6.3.13软件数据展示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监测参数预警信息到各客户端的延时应满足监测设计要求;

2 监测报告生成、下载功能应正常运行;

3 数据展示时间段和阶段选择、显示时间间隔选择功能应正常;

4 数据导出功能应正常。

6.3.14预警发布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动触发预警,测试终端收到预警信息的延时应满足监测设计要求;

3 无漏发或错发现象。

6.4.1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应明确防尘、防水、防雷的要求。

6.4.2监测设备的防护措施应安全可靠,耐久性年限不应低于设备使用年限。

6.4.3传感器防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过程监测传感器可根据监测周期选择防护方式,短期且处于良好监测环境下的传感器可不防护;

2 施工过程中处于人员频繁走动、现场环境变化频繁、施工设备和材料频繁移动环境下的传感器,应设施防护装置;

3 使用过程监测中传感器宜设置防护装置,处于湿度大于80%或处于腐蚀环境下的传感器,应设置防护装置;

4 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宜优先选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

6.4.4数据采集设备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据采集设备宜根据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与监测环境温度的适宜性配备空调机柜;

2 机柜防护等级,室外环境下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规定的IP65,室内环境下不低于IP55;

3 对无防护外壳的数据采集设备,应配备防护等级不小于IP65的防护箱;

4 数据采集设备的机柜或防护箱应配锁,也可安装防护栏并张贴警示牌。

6.4.5线缆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监测周期不大于1年的施工过程监测,若现场监测环境良好,可不进行线缆防护;

2 监测周期大于1年及使用过程监测,线缆宜采用桥架和线管的方式防护,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的规定;

3 监测周期大于1年及使用过程监测,静力水准仪的通气通液管宜采用桥架或线管的方式防护,且不应与线缆布置于同一桥架或线管中。

6.4.6传感器至数据采集设备的线缆防护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竖直部分采用钢管或金属软管防护,弯曲部分宜采用软管防护;

2 固定防护管卡箍间距最大距离宜符合表6.4.6的规定;

表6.4.6 管卡间最大距离

3 线缆引入至电缆槽道时,宜采用软管防护并与支柱固定牢固。

6.4.7除天线外,无线传输设备应与数据采集设备放于防护箱内,防护箱等级应符合本标准6.4.3条规定。

6.4.8结构监测系统应设计防雷系统,防雷设计内容应包括区域强电防雷、弱电防雷、等电位连接及接地技术要求,监测设备接地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电磁干扰强的监测环境下,监测设备均应接地;

2 模拟信号传感器应在传感器端或数据采集端接地;

3 数据采集设备外壳应接地;

4 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应可靠接地;

4 接地方法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50343的相关规定。

结构状态监测与数据处理

7.1.1结构状态监测应记录监测现场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施工过程监测还应记录关键施工步的起止时间、施工内容、结构状态变化情况等。

【条文说明】结构整体提升、滑移等涉及结构变位的施工过程监测,在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或结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结果可能发生突变。因此,需记录监测过程中关键施工步开始和结束时间、结构状态变化情况,以便进行结构状态分析和监测结果有效性的判断。

7.1.2监测频率应包括监测数据采样频率和参数计算频率。

7.1.3监测数据采样频率不应低于系统监测参数计算频率。

7.1.4监测数据采样频率宜符合表7.1.4规定。

表7.1.4 监测参数数据采样频率

注:“存在结构变位的施工过程”是指结构整体提升、分块或累积滑移等施工过程。

7.1.5结构监测参数计算频率宜符合表7.1.5规定。

表7.1.5 监测参数计算频率

注:“存在结构变位的施工过程”是指结构整体提升、分块或累积滑移等施工过程。

结构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监测软件应具备自动计算监测参数的功能,并宜具备自动计算监测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均方根值、标准差、最大幅值等功能。

【条文说明】监测数据可按小时、日、月、年为单位计算统计值。

7.2.2进行监测参数计算前,应筛选和剔除由于监测系统故障引起的异常数据。

7.2.3监测数据分析可包括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拟合分析等,数据分析结果可直接或间接用于结构状态评估和预警。

7.2.4监测数据相关分析宜包括位移与温度、应力与温度、应力与位移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7.2.5监测数据拟合分析可采用多项式插值、样条插值、最小二乘法等方法。

结构状态监测评估和预警

7.3.1结构状态监测预警可采用监测参数阈值法,当监测参数数值超过参数各级阈值时,宜同步报警。

7.3.2结构状态监测预警等级宜分为四级,当监测参数数值超过各级阈值时,应同步报警,并宜发布应急处置建议。

7.3.3预警阈值的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过程监测,应根据结构施工过程力学模拟计算结果确定;

2 不同阶段的预警阈值可根据计算结果分别设置;

3 使用过程监测,应根据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确定;

4 应综合考虑现行国家标准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规定的结构参数限值;

5 应考虑设计资料明确要求的限值。

7.3.4结构施工过程监测参数的评估等级、对应的预警等级和响应可按表7.3.4确定。

表7.3.4 施工过程监测参数评估和预警等级及应急响应

7.3.5结构使用过程监测参数的评估等级、对应的预警等级和响应可按表7.3.5确定。

表7.3.5 使用过程监测参数评估和预警等级及应急响应

8.1.1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监测应在监测方案阶段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当监测系统出现异常状况时,应启动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流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T/CECS 652的规定,并应做好现场处置记录。

8.1.2结构监测系统日常检查管理应包括对监测系统、采集子站和监控中心的检查管理。管理内容应包括运行环境管理、工作状态检查和运行安全管理,管理流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T/CECS 652的规定,并做好检查管理记录。

【条文说明】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监测均需对监测系统和采集子站进行日常管理,其中,监测系统日常管理又包括监测硬件和软件的管理。结构使用过程监测,当服务器本地化布置时,还需要进行监控中心日常管理。

8.1.3结构监测系统设备检查内容宜包括工作状态检查、保养与维护,设备检查与维护流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T/CECS 652的规定,并应做好检查现场记录。

结构施工过程监测系统维护

8.2.1施工过程监测硬件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整体提升、滑移等复杂施工过程监测,宜每日进行1次日常检查,并应做好巡查记录;

2 长期施工过程监测,宜每周进行1次日常检查,并应做好巡查记录;

3 硬件检查内容应包括传感器的表观完好性和稳固性、硬件设备供电是否正常、数据传输线缆和无线模块天线是否完好等;

4 对检查中发现的硬件问题应及时反馈,并应进行应急处置、做好问题和处置记录。

8.2.2施工过程监测软件日常检查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每日进行1次日常检查,复杂施工过程监测宜每日至少进行2次日常检查;

2 软件日常检查内容应包括: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实时数据返回和显示、历史数据完整性、超限数据检查、预警信息处理等;

3 对检查中发现的软件问题或与硬件相关问题应及时反馈,并应进行应急处置及做好问题和处置记录。

8.2.3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根据数据异常现象采取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 数据出现个别异常值时,可按传感器供电电压、传感器和采集设备的连接状态、各通信接口连接状态顺序进行排查;

2 数据出现连续异常值时,可按传感器供电电压、传感器附近电磁干扰源、数据采集设备通道工作状态的顺序进行排查。

3 当一台数据采集设备所连传感器同时出现数据中断或异常情况时,宜立即排查响应数据采集设备问题。

8.2.4当单一传感器数据出现异常时,应检查传感器的下列事项:

1 传感器支座和连接是否松动;

2 传感器外观是否损坏,是否有液体浸入传感器;

3 传感器是否遭遇其他物体撞击;

4 传感器周围是否出现电磁干扰源;

5 传感器所连数据传输线缆是否损坏;

6 供电传感器的电源是否中断。

8.2.5断路电缆修复应包括下列步骤:

1 确定破损或断开电缆位置;

2 选择电缆连接方式,宜优先选用焊接和热缩套管保护方式;

3 剥除断开处电缆外皮并缠绕;

6 放入线槽或桥架中,并做好外部保护;

7 进行硬件和软件联通测试;

3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8.2.6断裂光纤修复应包括下列步骤:

1 确定光损严重或光纤断裂位置;

2 剥除断裂处两个端部的树脂涂覆层;

3 选择光纤连接方式,可选择熔接或机械连接;

5 封装和保护光纤连接处;

6 进行硬件联通测试以及软件联通测试;

DB44/T 2143-2018 软基水闸消能防冲设计规程.pdf7 修复和更换记录备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