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 235-2016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JTS 235-2016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TS 235-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21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198390
下载资源

JTS 235-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 235-2016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

样本,在每个样本构件上应设置不少于3个取样点。 10.2.3混凝土结构腐蚀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3.1构件外观检查可采用照相、录像和文字描述的方法。 10.2.3.2检查钢筋锈蚀状况可采用敲击法或混凝土钢筋半电池电位测定法。 10.2.3.3构件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应采用非破损检测法,并应采用局部破损法 进行校核。 10.2.3.4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的测定可采用钻孔酚献滴定法。 10.2.3.5混凝王构件中不同深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可采用干作业法、混凝王氯离子 总含量测定法或现场快速检测法等。 10.2.4混凝土结构腐蚀观测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宜每2年进行1次,必要时应加密观测 10.2.5混凝土结构腐蚀观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5.1采用钢筋半电池电位检测钢筋锈蚀状况时,测定偏差不得大于10mV。 10.2.5.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不应低于1mm。 10.2.5.3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5mm

0.2.6混凝士结构腐蚀观测应提交下列成

(1)混凝王结构腐蚀观测取样点和观测点分布图; (2)外观检查资料; (3)检查、测定记录表; (4)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剥离的面积及钢筋腐蚀活动区域判断;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统计值; (6)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测定结果; (7)混凝土构件中不同深度氯离子含量分布图; (8)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资料; (9)观测成果分析

DB43T 1778-2020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与救援规范10.3.1钢结构腐蚀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0.3钢结构腐蚀观测

(1)外观检查,包括钢结构锈蚀部位、锈蚀面积和锈蚀深度,涂层表面变化及剥蚀状 况,栖牲阳极腐蚀和缺失状况,外加电流保护系统的电缆损坏情况等; (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钢结构的保护电位测定; (3)牺牲阳极保护系统钢结构的保护电位测定: (4)钢结构构件蚀余厚度测定。 10.3.2钢结构腐蚀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2.1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钢结构,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钢结 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153—3)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2.2采用牺性阳极保护系统的钢结构保护电位的测定,应在距离每个牺牲阳极 保护范围最近处和最远处各设置1个观测点。

10.3.2.3钢结构构件蚀余厚度的测定,应抽取构件总数量的2%且不少于10个机 年为测定样本,每一样本构件上的观测点不应少于10个且应均匀分布。 0.3.3钢结构腐蚀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3.4钢结构腐蚀观测应在其建成投产后

(2)保护电位测定的允许偏差为±1mV: (3)蚀余厚度测定的允许偏差为±1mm。 3.6钢结构腐蚀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 (1)观测点布置图; (2)外观检查资料; (3)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钢结构保护电位测定结果: (4)牺牲阳极保护系统钢结构保护电位测定结果: (5)不同部位钢结构构件蚀余厚度测定结果; (6)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资料; (7)观测成果分析

11.1.1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与分析,绘制观测物理量过程线图、各观测物理

11.1.1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与分析,绘制观测物理量过程线图、各观测物理量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图、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图,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 11.1.2观测资料整理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汇总工程资料、考证资料、观测资料和其他与原型观测有关的资料; (2)审核原始资料、平面坐标系统转换计算资料、高程系统转换计算资料、观测读数 换算参数和考证资料; (3)整理测试设备的型号及相关参数,并详细记录观测过程中观测仪器的工作状态 以及观测设备的变更; (4)审核观测记录、过程线、关系曲线及文字说明等的完整性和曲线图的合理性; (5)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11.1.3观测成果的分析应满足下列要求

(1)将观测成果和有关物理量用图、表、曲线或经验公式表示,分析观测项目的变化 趋势、单位变化量、变化幅度和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 (2)将观测成果与设计理论曲线和以往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水工建筑物 的运行状况: (3)根据观测成果分析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提出建议; (4)针对原型观测存在的问题,对观测设备,观测方法、观测精度和观测周期提出改 进意见。

1.2.1观测成果报告宜分为阶段性报告和总报告。 11.2.2阶段性报告中应包括观测内容、简要的观测方法介绍、阶段性观测成果及分析 阶段性结论等内容。 11.2.3总报告应由封面、靡页、目次、摘要、正文和参考资料等部分组成。 11.2.4总报告正文应包括前言、观测依据和基本资料、观测内容和观测方法、观测成果 综述及分析、结论或结语等内容。

11.2.5观测成果报告正文的编写应层次分明文理清晰、语言通顺、

范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结论和结语应客观、准确、完整、简明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 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 2.《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 3.《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239 4.《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 5.《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153—3)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 2.《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 3.《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239 4.《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 5.《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1533)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洋波(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孙爱国(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锋(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邱松(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汪冬冬(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健岳(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曹金宝(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舒方法(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蒋健(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主编单位: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洋波(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孙爱国(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锋(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邱松(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汪冬冬(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健岳(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曹金宝(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舒方法(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蒋健(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审查人:*** (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 仇伯强、许廷兴、昊继光、杨京芳、李宗哲、宓宝勇、胡家顺、 徐元锡、徐维均、程泽坤、董志良 总校人员:李德春、刘国辉、吴敦龙、董方、周国然、吴锋、孙洋波、 邱松、史晓萍 管理组人员: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锋(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邱松(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洋波(上海港湾工程质基松测有阳人司)

主要审查人:*** (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 仇伯强、许廷兴、吴继光、杨京芳、李宗哲、宓宝勇、胡家顺、 徐元锡、徐维均、程泽坤、董志良 总校人员:李德春、刘国辉、吴敦龙、董方、周国然、吴、锋、孙洋波、 邱松、史晓萍 管理组人员: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锋(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邱松(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洋波(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主编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料学研究院 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 参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郑锋勇、孙万禾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广德、王笑难、乐凌、刘富强、朱崇诚、朱耀庭、孙、义、 孙精石、李文玉、张敬、苗中海、黄孝、龚景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一般是

对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营有明显影响的观测项目;选测项目一般是根据工程建设或研究的 需要确定。由于埋设传感器的需要,部分观测项目需在设计阶段确定。 3.1.3现场原型观测时,有些观测项目由于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得到的观测结果不 一定能反应实际情况,因此应该对影响较大的因素同步进行观测。如对超静定结构,温度 变化也会造成结构应力的变化,因此在观测结构应力时同时观测温度,通过换算可消除温 度应力的影响,得到真实的观测结果。环境因素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建筑物周围地形; (2)水位、潮位、泥沙、波浪、水流、冰情、风况、气温、湿度、盐度、盐雾、pH值、氯离子 含量等水文与气象等; (3)自然及人为原因引起的外界环境变化等。

3.2.1我国《计量法》规定,观测、检测、试验用的仪器设备须采用国家计量认证的合格 产品,在检定周期内还须送至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定期检定,即仪器设备使用时必须在 有效的计量检定周期内,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3.2.4量测仪器的量程、精度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性能会影响测试精度,为减少误差 规定采用相同型号和规格的仪器。 3.2.6观测线缆为传感器至观测仪器间广义的电线电缆,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 根或多根绝缘线芯、包覆层、总保护层、外护层及线缆间的连接头、转换头等。观测线缆的 稳定性主要指绝缘满足测试要求。 3.2.9采用远程无线自动观测方式时,数据传输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基于公共信息 平台传输。在通信不是很频繁、通信数据量较小、实时性和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公用信息网,建立临时连接的方式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缩短建网周期,实现高速高效的目的。2)基于

根或多根绝缘线芯、包覆层、总保护层、外护层及线缆间的连接头、转换头等。观测线缆的 稳定性主要指绝缘满足测试要求。 3.2.9采用远程无线自动观测方式时,数据传输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基于公共信息 平台传输。在通信不是很频繁、通信数据量较小、实时性和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公用信息网,建立临时连接的方式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缩短建网周期,实现高速高效的目的。2基于 无线通信的远程测控系统。对于工作点多、通信距离远、数据量大、环境恶劣且实时性和 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利用无线电波来实现主控站与各个子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 这种数据传输方式有利于解决复杂连线,无需铺设电缆或光缆,降低了环境成本。这种方 式的关键是要使射频模块的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足够高,以扩大站点间的距离,同时还

基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传输

成本方面,第一种方式前期建设投人较低,但后续将产生流量费用,第二种方式前 设费用较高,但后期不产生流量费用。当采用远程无线自动观测技术时,需要根据双 求及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4.1.4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性的因素一般考

高码头包括整体稳定性、岸坡稳定、挡土结构抗倾、抗滑移等,构件的强度、桩柱的 压屈稳定、桩的承载力、混凝土构件抗裂、构件变形、柔性靠船桩水平变位等。 重力式码头包括整体稳定性、抗倾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地基应力、地基沉降、构件承 载力、构件裂缝宽度等。 板桩码头包括整体稳定性、抗滑稳定性、抗倾稳定性、地基承载力、锚锭结构的稳定 性、板桩的承载力、构件强度、腐蚀等。 重力式直立防波堤包括整体稳定性、抗倾稳定性、抗滑稳定性、波浪力、基床和地基的 承载能力、地基沉降量、明基床的护肩块石和堤前护底块石的稳定质量。 斜玻式防波堤包括整体稳定性、抗滑稳定性、抗倾稳定性、波浪力、护面块体稳定、护 面层厚度、堤前护底块石稳定、胸墙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等。 斜坡式护岸包括护面块体稳定、护面层厚度、栅栏板、预制板块和现浇混凝土板强度 护底块石稳定、胸墙和挡浪胸墙的抗滑、抗倾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岸坡及地基的整体稳定 性、沉降等。

4.5.3.4对闸门等平面钢结构要求按划分网格来设置观测点主要是便于将观测结果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4.6.2.2在平原河流及松散的沙砂卵石河床上建造的丁坝,基础容易淘刷,导致坝体 沉陷乃至崩滑;在坝根与天然岸坡连接处,岸坡容易被*刷,形成缺口,导致岸坡跨塌,因 此规定测点设置在坝面、坝根等部位 4.6.3导流顺坝的坝身、封弯顺坝堵口坝段、顺坝坝根与河岸岸坡连接处容易受水流的 *刷而发生毁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坝轴线与中水、洪水水流动力轴线交角较大, 受急流顶*。位于中、洪水主流顶*点的坝体,在汛期承受很大的*击力,对于结构松散 的抛石建筑物极易被水流逐个剥落产生溃决。2)横向环流的侧向侵蚀和斜向流*刷。 导流顺坝、封弯顺坝前沿,收弯道水流的侧向扫刷.迎水坡前产生较大的横向环流(主要 为中水侵蚀、其次是低水侵蚀),次横向环流将坝基前脚掏空,致使坝体失稳而塌。承 受急流顶*的背水坡坡脚也常被淘蚀。3)坝根*刷。顺坝坝根没有丁坝受*刷的情况 严重,但在岸坡地质条件差,防护措施不当的情况下,仍会发生破坏。因此规定测点设置 在坝身、坝根与河岸岸坡连接处等部位。 对固滩顺坝的两端及坝身段,是受*刷较剧烈的部位,容易引起破坏。因此规定测点 设置在顺坝的两端。

4.6.2.2在平原河流及松散的沙,砂卵石河床上建造的丁项,基础容易淘刷,导致项体 完陷乃至崩滑;在坝根与天然岸坡连接处,岸坡容易被*刷,形成缺口,导致岸坡跨塌,因 此规定测点设置在坝面坝根等部位

4.6.4锁坝的破坏形式如下

1)坝后*刷,坝体上、下边坡坡脚,尤其是下游边坡坡脚,容易被水流淘刷沉陷,可能 致使坝体结构失稳而崩塌。 2)坝体两端嵌人部分衔接不好,水流乘虚而人*刷衔接处,导致其崩塌*程缺口毁 坏坝体。 3)坝顶和上、下边坡块石粒径太小.抵挡不住漫坝水流的*击.块石发生滑动漆走

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2016

由少而多渐成缺口,导致整个坝体破坏。 4)受流木、流冰的挤压和撞击,坝顶块石发生松动并滚落坝下而引起坝体 破坏。 因此规定测点设置在坝体、坝脚、坝顶,坝根与护岸连接处等部位

而多渐成缺口,导致整个坝体破坏。 4)受流木、流冰的挤压和撞击,坝顶块石发生松动并滚落坝下而引起坝体 因此规定测点设置在坝体、坝脚、坝顶、坝根与护岸连接处等部位。

5.0.2.5在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中,将水运工 星水工建筑物上的部位划分为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和水下区四个区域。从有关单 立对沿海港口码头混凝土结构构件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破损通常集 中在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

5.0.2.5在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一2011)中

6.1.1水工建筑物的变形是建筑物在内、外荷载和各种影响因索作用下产生的结构位置 和总体形状的变化。本条所提出的水平变位、垂直变位、倾斜等观测项目,一般在土术工 程中常涉及,能够涵盖建筑物整体和局部及地基基础的几何位置、形状的变化。通过这些 项目的观测,就能够掌握建筑物及地基基础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并据以判断其是否安全 正常和验证其设计数据、鉴定其施工质量。

6.3.5.1表面垂直变位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主要引自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 规范》(JTS131—2012)。

6.4.3.4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的一个分支,它是指摄像机到被摄物体的距离不超 过300m的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各类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 和几何位置。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测定的多样性和瞬时性。对于大型建筑物的变形量,近 景摄影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多个测点的同时观测和对建筑物变形全貌的观测。 6.4.5由于倾斜观测采用推算法直接观测量为水平变位观测和垂直距离,精度主要受上 下两观测点水平变位观测精度和垂直距离观测精度的控制,所以本条提出倾斜精度符合 表6.1.4规定。当直接采用测斜仪或倾角仪测量时,精度则直接受仪器本身精度的限制 不同的仪器,精度差别比较大,但最低的精度标准也应当满足由表6.1.4规定的不同等级 的水平变位和垂直变位精度,按误差传播定律计算获得的倾斜精度的要求。

6.4.3.4近景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的一 过300m的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各类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 和几何位置。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测定的多样性和瞬时性。对于大型建筑物的变形量,近 最摄影洲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多 物变形全貌的观测。

下两观测点水平变位观测精度和垂直距离观测精度的控制,所以本条提出倾斜精度符合 表6.1.4规定。当直接采用测斜仪或倾角仪测量时,精度则直接受仪器本身精度的限制 不同的仪器,精度差别比较大,但最低的精度标准也应当满足由表6.1.4规定的不同等级 的水平变位和垂直变位精度按误差传播定律计算获得的倾斜精度的要求。

7.2土压力、基底压力观测

7.3.3水位测读仪的精度和量程是一对矛盾体,原规范规定“采用传感器观测水

水位测读仪的精度和量程是一对矛盾体,原规范规定“采用传感器观测水压力 合理选择测量系统的精度不应低于0.05kPa精度要求太高,0.05kPa相当于5mm 49

K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

的水压,一般情况下测量系统的精度是满量程的0.1%~0.5%来规定

7.5.2.5波浪力的观测方法、观测点布置在以前没有统一的规定,而且较为全面的波 浪力原型观测进行的也少。在考虑建筑物观测点布置问题上,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波 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2001)有关规定。这样考虑有几个优点: 其一,波浪模型试验在考虑测量波压力测点布置时,不论是直立墙式建筑物、斜坡式 建筑物或其他特殊形式的建筑物,基本上把波浪作用在建筑物上的主要控制面包括了,并 且可以和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的有关计算公式相 结合。 其二,波浪力原型观测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2001)有 关波压力观测的观测点布置,使得观测的数据可以和模型试验的试验数据相互比较和相 互验证。 其三,原型观测实际上就是1:1的模型试验,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波浪模型试验规程》 (JTJ/T234——2001)中有关波压力观测的观测点布置形式可以使分析资料程序化,整理的 观测资料规范统一,为今后的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建设积累丰富的资料

筑物的作用力编制的,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1)船舶靠泊时对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力主要取决于船舶靠泊的靠船速度及船舶运动 状态。因为这时的船舶完全是自由漂浮状态,没有其他约束力作用于船舶。如果是大型 船舶用拖船协助靠泊,拖船给船舶一定的约束力,但船舶还是自由漂浮状态。靠泊时船舶 主要撞击护,护炫受压而产生变形。所以观测内容主要为船舶的靠船速度、船舶对护 的撞击力和护变形等。 (2)船舶系泊时已经停靠在码头,并有缆绳系住船舶。此时,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 用下的运动是有约束条件下的横移、纵移、升沉、横摇、纵摇和回转六个自由度的运动,船 舶对建筑物的作用力为挤靠力和系缆力。所以,船舶系泊时的观测内容主要为船舶在风、 浪、流联合作用下的六个运动量观测,船舶对建筑物的挤靠力和缆绳拉力观测,以及潮位 波浪、水流和风况等的观测。

7.8.1冰压力观测内容是以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中 冰荷载的有关设计参数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观测冰凌厚度、冰凌爬冰堆积厚度 流冰速度和在观测期内相应的潮位、冰温、风况等内容。挤压冰力包括冰生长过程中的挤 压力和浮冰在船舶靠泊时被船推向结构的挤压冰力。这些观测内容都是设计关心的问 题,也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依据参数。

7.8.2.3现在摄像技术非常先进,采用摄像法观测流冰的流动速度、流动走向和流冰 的漂浮状态是既方便文准确,故在此作了推荐。在选择流冰冰块的天小问题上,主要考虑 摄像跟踪时摄像目标要清晰,不能太小,所以规定流冰块体面积不宜小于1.5m。 7.8.2.5对于北方河流,流冰期水位远远低于设计最高水位,也有低于设计低水位情 况,因此设置观测带能较为合理的观测挤冰压力。 7.8.2.6由于孤立流冰运动的随意性,流冰撞击建筑物后产生的撞击力观测难度很 大,从查阅资料中也没发现这方面的实例。考虑到船舶靠岸撞击护航的状态是可用跟踪 法进行观测的,而流冰与船舶运动相似,为此提出也采用跟踪法对流冰撞击建筑物的撞击 力进行观测,方法是在观测地的岸壁处安装可平移、升降的装置,该装置上安装有能满足 观测要求的测力传感器。

7.9.1本条中相关资料一般包括下列口

7.9混凝士结构应力观测

(1)原始资料、设计图纸和计算书、施工和试件制作记录、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等资 科;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施工阶段预应力张拉的全部详细数据与资料; (2)结构的跨度、截面、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等实际尺寸及初始挠曲、变形、原始 裂缝等的调查资料; (3)已经生产或使用的结构构件实际工作状况

8.2结构动力特性观测

8.3.1结构动态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变等。结构振动形态是结构在动 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一般并不与结构的某一振型相一致。而结构振型是结构按某 一固有频率振动时的变形模式,是结构自身动力特性之一。结构振动形态对分析多跨连 续结构动应力和研究结构空间刚度都非常必要。

9.0.2本条为冻融和腐蚀观测测点布设原则。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形 式(码头、船闸、防波堤等)、结构构件(梁、板、牛腿等)特点、构件所处的腐蚀区域(天气 区、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等)等具体条件布置测点。 9.0.3根据混凝土冻融机理,为能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冻融破坏特征,基于目前的测试技 术现状CY/T 169-2019 新闻出版内容资源加工规范 第12部分:视频加工,在采用视感的方法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一般采用下列测试方法: (1)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均勾性和缺陷: (2)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表层疏松厚度; 用超青M通法检涮源辉上需庄

1)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均勾性和缺陷: (2)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表层疏松厚度; (3)用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十强度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

10.3.1钢结构外观检查中涂层表面变化及剥蚀状况包括:涂层破损和涂层泡、剥落情 况。对于栖性阳极状况的检查包括对水中钢结构海泥面高程、阳极固定情况的检测和 性、辅助阳极腐蚀产物表面溶解情况、牺牲阳极实际尺寸的检测。对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系统的检查包括电缆损坏情况、保护电位、仪表状态和阴极保护钢结构电连接电阻的检 测。对钢结构构件蚀余厚度测定指测定钢结构的壁厚。

FZ/T 24028-2021 拉舍尔针织面料11.1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11.2观测成果报告

阶段性报告一般有两种,一是观测设计规定周期的阶段性报告:二是当观测物理 超过正常值或水工建筑物发生损坏时观测实施单位提供的报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