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502-2018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

TCECS502-2018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5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831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502-2018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程

A。0.3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应按试验规程执行 了解混合料级配状况、沥青含量等。 A.0.4回收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应对其针入度、软化点 和延度进行试验,评价其性能和老化程度。 A.0.5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应实测并评价其性能

A.0.3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应按试验规程执行,

1按一定的间隔,取3个~5个沥青再生剂用量GB/T 42016-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音视频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应分别进 行再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 2根据再生沥青的最佳恢复效果初步确定沥青再生剂类型 及用量;

3当恢复效果不明显时,应更换沥青再生剂类型,重新进行 评价; 4根据初步确定的沥青再生剂类型及用量,在初定值左右至 少取3个沥青再生剂用量值,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 5根据空隙率、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值最终确定设计沥青再 生剂用量,即完成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0.7对于整形再生工艺,因不需要调整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 级配,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级配可与原路面的标准级配相同,也可根 据路面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标准级配的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GF4O进行。 A.0.8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应根据车辙深度、沉陷面 积、深度及再生后路面标高、路面排水等路面病害情况确定。 A.0.9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应通过试铺路段检验。 A.0.10试铺路段验证的项目应包括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油 石比、马歇尔试验;现场检测项目应包括平整度、压实度、再生厚度 等。当试铺路段检测结果存在问题时,必须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予 以修正,直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附录B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0.1本方法适用于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0.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应按图B.0.2

图B.0.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B.0.3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0.3条~ 第A.0.5条的规定执行。 B.0.4沥青再生剂类型与用量的确定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 A0.6条的规定执行。 B.0.5新沥青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B.0.6新沥青的添加流程应按图B.0.6执行。

B.0.3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0.3条~

图B.0.6添加新沥青设计流程

B.0.7新添加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添加比例的确定应分以下两 种工况: 1原路面级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范》JTGF40要求,且复拌再生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与原路面级配 一致,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用于弥补原路面变形,其配合比应按原路 面配合比进行设计,添加比例应根据原路面的变形量进行设计,最 终恢复原路面标高。 2原路面级配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F4O或设计要求,应通过添加新沥青混合料进行优化 调整,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添加比例应根据原路面状况 及复拌再生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确定。 B.0.8试铺路段生产配合比验证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0.10 条的方法执行。

附录C加铺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C.0.1本方法适用于加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C.0.2整形加铺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规程附录A 整形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执行,加铺的新沥青混合料 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范》TGF4O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执行。 C.0.3复拌加铺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本规程附录B复 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相同,加铺的新沥青混合料的 配合比设计过程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O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执行。 C.0.4试铺路段生产配合比验证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0.10 条的方法执行。

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相同,加铺的新沥青混合料的 配合比设计过程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TGF40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执行。 C.0.4试铺路段生产配合比验证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0.10 条的方法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36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CJJ/T4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

1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4材料

1.0.1近20年来,随看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已有道 路使用年限的增加,自前我国已由“以建为主”逐步转入建养并重 的阶段,并将最终达到“以养为主”的长期阶段。而大量的翻挖、铣 刻原路面,不仅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而且也造成大量优质资源浪 费,尤其我国沥青、石料极为债乏。为贯彻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循环经济的要求,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优质 高效的沥青路面养护方式,正受到道路养护行业人员越来越多的 重视。在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的“石料再用, 沥青再生”,节约了筑路材料,同时还可避免铣刨摊铺工艺存在的 弱界面和弱接缝等质量缺陷,实现沥青混合料层间热粘结,提高了 首路的维修质量,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发展和就地热再生设备的更新换 代,就地热再生技术不仅在高速公路及其他等级公路中得到广泛 应用,近年来在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和应用。 本条规定明确了本规程的编制目的,对提高沥青路面材料循 环利用率,规范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提高就地 热再生技术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1.0.2本条规定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自前我国每年 有大量的沥青路面需要养护和改扩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已逐步在道路养护和改扩建中得到应用,本规程的发布,将对进

2.0.1本条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是指未破坏原路面集料的

整形再生沥青混合料,是指在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喷洒沥青 再生剂并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新添加沥青混合料不与原路面沥 青混合料拌和。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是指喷洒了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 时)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与一定比例的新添加沥青混合料拌和后 的沥青混合料。

2.0.5~2.0.7这三条术语是对我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

工艺类型提出的。 整形再生、复拌再生、加铺再生属于就地热再生的三种基本工 艺类型,在三种基本工艺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衍 生出更多的工艺类型,如复式再生。每种类型有其相应的热再生 没备和工艺流程,在施工前,需要对原路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 分析综合比较,选择适合的工艺类型和设备组合。 2.0.8复式再生适用于深度大于40mm的重度车辙,且中、下面 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TGF40的路段,复式再生有两种处治方式: (1)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O要求。

艺类型提出的。 整形再生、复拌再生、加铺再生属于就地热再生的三种基 类型,在三种基本工艺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 出更多的工艺类型,如复式再生。每种类型有其相应的热 备和工艺流程,在施工前,需要对原路面进行综合评估,并 个析综合比较,选择适合的工艺类型和设备组合。

术规范》JTGF40的路段,复式再生有两种处治方式 (1)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要求。 为了保证车辙处治质量,采用再生机组翻松原路面,翻松波峰 混合料,拉毛波谷,再采用再生机的路面整形装置将因沥青老化而

抗车辙能力已经增强的波峰混合料推至波谷。同时,必须保证整 形后原波谷处的松料比波峰处高20mm30mm(根据原路面车 撤的深度而定,车辙越深松料厚度高差取上限,反之亦然),这样在 不添加新混合料的情况下,采用双驱双振压路机以低频、大振幅工 况下碾压,以保证波谷处的压实度尽可能接近或达到原路面轮迹 带处所吸收的压实功。 经碾压后对已经成形的路面再加热、翻松或拉毛,添加少量与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规格相同的新沥青混合料,并进行碾压成型,恢 复路面路用性能。 (2)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要求(偏细)。 先铣刨波峰处级配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规范》JTGF40要求(偏细)的旧沥青混合料,之后对路面加 热翻松后,在波谷处填补高于原路面的中粒式或粗粒式沥青混合 料并碾压,保证层间具有良好的热粘结效果。 经碾压后对已经成形的路面再加热、翻松或拉毛,添加少量与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规格相同的新沥青混合料,并碾压成型,恢复路 面路用性能。 2.0.9铣刨摊铺施工时,为保证层间粘结效果,基层与沥青层、沥 青层与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洒布粘层油的方法。而就地热再生施 工时,由于施工前对下承层路面进行了加热软化,碾压时,两层沥 青层均处于已加热的状态。因此,施工后层间为热粘结,保证沥青 层形成一个整体。 2.0.10自前沥青路面主要的加热方式包括明火加热、热风循环 加热、红外线加热和间歇式热辐射加热。前三种方式均为连续式 加热,连续式加热方式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热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渗 透,导致路表面温度过高;二是深层沥青混合料温度不足,只能采用 强制旋转铣刨切削方式翻松路面材料,故在翻松过程中会打碎集

青层与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洒布粘层油的方法。而就地热再 工时,由于施工前对下承层路面进行了加热软化,碾压时,两 青层均处于已加热的状态。因此,施工后层间为热粘结,保证 层形成一个整体

加热、红外线加热和间歇式热辐射加热。前三种方式均为连续式 加热,连续式加热方式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热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渗 透,导致路表面温度过高;二是深层沥青混合料温度不足,只能采用 强制旋转铣刨切削方式翻松路面材料,故在翻松过程中会打碎集 料,导致原路面级配的改变 用寿命

间歇式加热方式能做到将深层混合料加热至施工温度,路表 面仍不会过热。加热后的路面处于松软的状态,不需采用铣刨而 是使用平行疏松粑翻松路面,保证了翻松后原路面材料中的集料 不会被打碎,只有翻松不打碎集料,才能科学、准确地添加特定级 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将路面面层材料恢复或优化到所需的技术指 标。因此.本规程中推荐的加热方式是间歇式热辐射加热

3.0.3当原路面表层为微表处、稀浆封层、超薄罩面、碎石封层 时,因该类面层材料级配较细,通过调整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的级 配,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要求时,可直接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不 需铣刨处理。

表1 回收沥青掺加沥青再生剂的试验结果

青再生剂类型及用量对回收沥青

根据再生沥青性能试验结果,随着沥青再生剂用量增加,再生 沥青针入度和5℃延度增加,软化点减少。 对比两种沥青再生剂的效果,用量相同时,A型沥青再生剂比 B型沥青再生剂对沥青软化点、延度的改善更好,采用A型沥青再 生剂的沥青针入度恢复要比B型沥青再生剂好。根据以上试验结 果,针对试验中老化沥青的恢复程度,推荐采用A型沥青再生剂。 (2)沥青再生剂用量的确定。 根据试验结果,选择A型沥青再生剂,沥青再生剂添加用量 对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见表2

生剂添加用量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收

综合表1和表2的试验结果,沥青再生剂添加用量对沥 历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如图2所示

宗合表1和表2的试验结果,沥青再生剂添加用量对沥青及 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如图2所示。

根据工程经验及相关规范规定,再生后沥青三大指标一般可以恢 复到比原路面沥青低一号的沥青指标,即针入度为40(0.1mm)~ 60(0.1mm)(其相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4.3%~8%),软化点不 小于49℃(其相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0%~8%),延度不小于 5cm(其相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4.1%~8%),空隙率为3%~ 6%(考虑路面渗水因素影响,此处空隙率控制为3.5%~6%,其 相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0%~5.2%),稳定度不小于8kN(其相 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0%~8%),流值20(0.1mm)~40(0 mm)(其相对应沥青再生剂用量为0%~8%)。根据此要求,对 历青再生剂用量进行筛选,在符合各指标要求的条件下,沥青再生 剂用量范围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沥青再生剂用量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当沥青再生剂用量为4.3%~5.2%时, 原路面沥青和混合料的改善效果均能符合要求,为防止施工时由 于特殊原因造成沥青再生剂用量超出此范围,沥青再生剂用量可 取其平均值即4.75%,另外考虑施工时沥青再生剂用量计量的可 操作性,沥青再生剂用量选择5%。 根据以上试验过程,沥青再生剂用量确定流程如图4所示

图4沥青再生剂用量确定流程

4.0.4道路石油沥青是针对就地热再生施工中补充白

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范》CJJ1对沥青材料的规定。 4.0.5当需要调整原路面级配时,新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含 量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情况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自标配合比确 定。当原路面存在微表处时,施工时微表处层会与原路面上面层

混合料混合到一起,微表处的存在往往会造成混合料整体偏细,在 这种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补充中粒式或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甚至补 充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5.1.1、5.1.2条文规定了就地热再生施工之前的调查内容,并强 调调查内容的准确性。因为每条路的状况不同,只有前期做好充 分的调查和分析,尽量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提高道路检测数据的 准确性,再结合试验结果,才能制订合理、可靠的技术方案,达到治 理路面病害的目的。

5.2路况调查及试验分析

5.2.1作为一种沥青路面养护工艺,就地热再生技术有其自身独 有的特点和优势,与传统工艺相比,原路面状况对施工有很大的影 响。因此施工前需对原路面开展详细的路况调查,分析路面病害 原因,评估是否适用就地热再生工艺。 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路面施工图设计、施工控制 材料质量、交通量、路面养护历史(养护时间、养护方法、养护材料 等)均和目前的路面使用状况有关。为分析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应收集路面基础数据,如原路面设计资料、施工 情况及竣工资料等,包括原路面的结构、材料和路况等方面的资 料,分析建设期间是否存在设计和施工质量缺陷;收集原路面通车 营运期间的养护资料和路面检测资料,了解路面病害发展趋势,分 析路面病害原因。 进行详尽细致的路面病害调查和分析,是确定是否适用就地 热再生,选择何种工艺类型的重要依据,应高度重视

5.2.2、5.2.3条文中提到的原

5.2.4、5.2.5原路面沥青材料的变异性往往较大,这是造成就地 热再生工程质量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到施工前取芯、取样对 路面会有一定损坏,因此,施工前取芯、取样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点, 若施工范围包括不同标段,则各个标段应分别进行取芯、取样。若 施工前原路面结构复杂多样,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业主及监理的 要求,适当增大现场取样的频率。

5.3就地热再生适用性评估

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14年颁布了《城镇道路沥青路面 再生利用技术规范》CJ/T43。由于当时我国相关的就地热再生 系统性研究还在进行中,本规程是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应用 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再生类型的适用范围、沥青再生剂标准等都 大量借鉴了国外经验和标准,其中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原路面沥 青老化程度提出了明确规定,即要求25℃针入度不得低于15 (0.1mm)。 之所以提出此要求,是为了保证沥青再生的效果。2008年之 前,我国多数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效果有限,为保证施工质量,避免 劣质工程,相关专家组提出了沥青再生的控制指标,即针入度。但 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发展,沥青再生剂的研发和 应用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自前国内一些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效果要 远好于同类其他产品,因此,仅以施工前原路面针入度为控制指标 已经不能适应该技术的发展,建议以施工后再生沥青及再生沥青 混合料的性能为控制再生效果的指标,这样就可以按最终结果控 制再生施工质量。 (3)关于微表处路面、排水路面等特殊路面。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结构类型等都在我 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而当这些路面发生病害后,能否采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处治,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带有微 表处路面,以前一直要求对其铣刨后再进行热再生,这样不仅增加 了施工步骤,也对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等有很大影响。而随着技术 的发展,在采取措施保证施工温度的前提下,目前微表处路面完全 可以直接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 对于橡胶沥青路面和OGFC沥青路面,由于橡胶沥青路面和 OGFC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吸收噪声和排水的特点,在我国南方 地区城市道路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在对这些特殊路面进行养护 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地热再生,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以应 用。

(4)关于道路升级改造或新建道路工程。 自前我国很多地区面临道路升级改造的问题,如加铺增加沥 青层厚度、道路改造升级或拓宽等。传统方法为直接加铺沥青层 或路面拓宽后整体加铺沥青层,这样增加沥青层厚度较大,路面排 水、附属设施等构造物都要同时进行调整和改造。而拓宽路面时, 拓宽路面和原路面之间的施工缝会极大影响道路的美观和使用效 果。针对这种情况,就地热再生的层间热粘结技术和热接缝技术 均适用于加铺路面和拓宽路面中。尤其是对于原路面再生的同 时,在其上摊铺10mm~20mm新的沥青混合料,则形成全新的路 面磨耗层。同样按车道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时,也可采用加热设 备保证各车道之间的热接缝。 我国在新建道路时,经常存在下面层沥青层施工后即开放交 通,并间隔很长时间(如竣工前)才加铺上面层沥青层,此时下面层 沥青污染严重,层间仅靠粘层油是无法保证层间粘结效果。因此, 也可以在加铺上面层沥青层之前,先采用就地热再生的加热设备 对下层沥青层进行加热,再摊铺上面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层 间热粘结效果。 (5)关于不适合直接就地热再生的情况。 沥青路面在选择养护方式时要有针对性,需要根据具体工程 具体分析,但是若存在以下情况,则不适合直接进行就地热再生施 工: 1基层松散。 在进行路面调查时,发现路面存在大面积网裂和沉陷,而对病 害位置进行取芯或开挖后,发现路面基层已严重松散,则建议采取 其他养护方式。 路面基层只是局部出现严重松散现象,则可对局部病害开挖 预处理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 2)原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性能不符合要求。 若路面在设计、建造时,中、下沥青层选用了较差的原材料,如

6.1.1就地热再生设计主要依据原路面材料、再生沥青混合料 室内试验结果和路面技术指标检测评价,并结合各个工艺类型的 特点和设备组合情况,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6.2就地热再生工艺设计

6.2就地热再生工艺设计

表3就地热再生各工艺适用范围汇总

注:其中√/表示非常适合,/表示适合,无标记表示要根据路面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

整形再生工艺适用于治理沥青路面车辙、麻面、松散、网裂及 面层沉陷等路面病害,当原路面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可优先选择整 形再生工艺。

复拌再生工艺适用于通过添加新沥青混合料弥补原路面变 形、原路面材料配合比需要调整和优化或沥青含量不符合要求的 情况。 加铺再生工艺适用于路面破损较严重或早期建设承载力不符 合当前载荷对路面的使用要求,以及沥青路面旧路升级改造工程 除三种基本的就地热再生工艺类型外,还可以根据路面情况 选择相关的热再生设备,创造出新的就地热再生类型。如对于原 路面严重麻面、沥青含量不足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不能符合 要求的路面及机场道面,可以通过增加喷洒外加剂的设备对沥青 混合料进行改性。 以下主要介绍其他特殊情况的再生工艺设计。 (1)原泛油路面病害的治理。 要求在加热原路面后,由一台加砂设备,均匀添加机制砂,然 后再使用再生机和复拌提升机,对原路面进行翻松,喷酒沥青再生 剂,收集再生混合料至车道中间位置,添加新沥青混合料,提升拌 和,摊铺碾压。 (2)原路面沥青混合料需要改性。 当原路面为普通沥青混合料,其性能不能符合要求时,需要对 其进行改性。 在加热、翻松、添加沥青再生剂或新沥青的同时添加改性剂 收集再生沥青混合料形成梯形截面的料带,在料带上添加新沥青 混合料,新沥青混合料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一起提升至拌缸中拌 和均匀;或在拌和过程中添加改性剂,实现对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改 性,最后摊铺碾压。因此,要求复拌再生机或提升复拌机必须具有 添加改性剂的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确保改性剂添加均匀、计量准 确,同时与施工速度相匹配。该工艺通过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改 性,使路面的性能符合使用需求。 (3)环境温度低于5℃C时。 采用复拌工艺施工,在加热、翻松、添加沥青再生剂或新沥青

收集再生沥青混合料至车道中间位置形成梯形截面的料带之后, 在料带上添加新沥青混合料之前,采用加热机再次加热再生沥青 混合料,使其温度至少提高40℃,以保证新沥青混合料与原路面 沥青混合料提升复拌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温度和碾压温度。要求 加热机必须采用高压多维脉冲加热方式或更先进的加热技术,确 保加热松散沥青混合料时避免沥青快速老化。再生混合料温度提 升后再添加新沥青混合料,新沥青混合料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一 起提升拌和,摊铺碾压。 (4)长大陡坡道路施工。 当遇到长大陡坡时的施工,机械施工阻力将会在一个很大范 围变化,这就要求再生机和提升复拌机必须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 进行牵引,提高其在加热软化后的坡道路面上具有稳定的附着力 避免出现打滑或溜车现象,确保再生施工质量,同时不降低施工设 备的工作速度和效率。 施工中所遇到的工况复杂多变。因此,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 特点,分析所提供的设备组合与工程的适应性和合理匹配性,以最 大限度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工艺。 6.2.5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非开挖的预处理方 式,可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如非开挖注浆补强、就地冷再 生等。局部深层病害的各种处治方式及方法如下: (1)裂缝类病害。 缝宽≤5mm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局部网裂沉陷,宜采用 注浆工艺处治方法; 大面积的网裂,裂块明显,裂缝较宽,局部产生散落和变形或 伴随有浆,宜采用开挖回填的工艺处治。 (2)沉陷类病害。 若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宜先采用注浆 工艺处治稳固基层,再用新沥青混合料填补沉陷处恢复至原路面 标高:

若沉陷伴随有严重网裂,通过取芯或开挖探坑判断,明确基层 已经损坏,宜采用开挖回填的工艺处治。 (3)坑槽类病害。 在路表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 氏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 若基层已经松散破坏,应将破坏的基层清除,清扫槽底、槽壁 后,喷刷粘层沥青,分层填入沥青混合料整平并压实

6.3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3.1关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对试验方法和指标有以下 几点说明: (1)试件成型方法。 自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是采用马歇尔击实法,击实次 数包括50次和75次两种。具体选择哪种击实次数,根据当地沥 青路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再生路面的施工条件和交 通状况论证确定。 若采用旋转击实方法成型,其成型标准可按相关要求执行。 (2)马歇尔试验指标。 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标主要有空隙率、稳定 度、流值三个。再生混合料没有新拌沥青混合料所要求的VMA、 VFA等指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再生工艺只添加沥青再 生剂而不改变混合料的级配,对于特定的集料和级配组成,通过调 整沥青再生剂用量对混合料VMA的影响是较小的:且新拌沥青 混合料设计时,提出VMA指标要求的初衷是保证集料具有较好 的嵌挤结构,那么集料级配已定的情况下,限制VMA指标已经没 有意义。 通过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应用,发现再生混合料的低温小梁 弯曲试验指标和浸水马尔试验指标往往会偏低,故适当放宽了 推荐的相应技术标准。若沥青混合料为其他类型混合料,如

SMA、OGFC、Superpave等,混合料的空隙率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执行。 SBS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与SBS改性剂混合而成,在改性 沥青加工过程中,由于SBS聚合物能吸收基质沥青中的小分子化 合物,同时SBS形成网状交联结构,增大了改性沥青的黏度和黏 弹性。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包括以下两部分:基质沥青的老化 和SBS改性剂的老化,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存在于两种物质老化 效应的相互叠加,一方面基质沥青的氧化聚合反应形成分子量较 大的结构化亚结构,导致其黏度增大;另一方面SBS聚合物的降 解对其整体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是因为SBS聚合物降解成 小分子物质,同时初期构成的网状交联结构被破坏,其改性作用逐 渐丧失,对整体的增黏作用也下降,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SBS 改性沥青整体黏度的增大,使得SBS改性沥青表现出较好的耐久 生质。而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不仅取决于两者各自的老化程度, 而且还与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的添加比例有直接关系,这是 SBS改性沥青在相同的老化状态下老化程度有时变化较大的主要 原因。 6.3.2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 诚工#

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要求或需要优化时,则可添加断级 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将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调整为现行行业标准《城 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CJJ/T43要求的级配范围之 内,保证再生混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要求。

7.2.1深层病害预处理的深度主要根据病害的发展程度和深 度,通过面层和基层的芯样情况做初步判断,若基层存在松散,需 要继续开挖至完好基层位置,即为预处理的深度。 无论采用何种深层病害处理方式,处理后的路面均应符合就 地热再生的施工要求,如路面标高恢复,预处理后路面材料与再生 路面材料的种类和级配一致等。 深层病害预处理方式中的水泥注浆工艺,在注浆过程中浆液 易涌出到路面,应采取措施避免污染到需要再生的沥青路面。 7.2.2本条对原路面施工准备做出规定。第1款中“影响施工质 量的杂物”包括原路面上的水泥混凝土、其他标线的混凝土基础 被污染的沥青混凝土等。 第2款中障碍物不包括城市道路中的井盖,因为施工时再生 设备的翻松装置会自动避开井盖,只需要对燃气井盖进行密封和 防火保护。 7.2.3本条规定了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加热设备数量需要根据路 面状况、材料特性和天气情况等进行选择,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 前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此外,就地热再生施工为流水线作 业,所有热再生设备需要按照施工时的顺序排列在施工作业面上 考虑就地热再生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 目前国内外不同再生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别,为确保施工质量,下面 对就地热再生设备提出相应要求。 (1)加热设备。 主要用途:加热设备主要是实现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加热 54

7.2.1深层病害预处理的深度主要根据病害的发展

.2.2本条对原路面施工准备做出规定。第1款中“影响旋

第2款中障碍物不包括城市道路中的井盖,因为施工时 没备的翻松装置会自动避开井盖,只需要对燃气井盖进行密 防火保护。

考虑就地热再生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 自前国内外不同再生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别,为确保施工质量,下面 对就地热再生设备提出相应要求。 (1)加热设备。 主要用途:加热设备主要是实现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加热,

以便进行下一步再生。 对加热设备的要求: 1)加热设备必须具备可由牵引车高速拖行和施工时的低速 稳定、自行功能。加热设备必须保证迅速进、退和转场时的高度机 动性,即转场灵活,要求必须做到半个小时内完成所有进、退场工 作。施工时的自行驱动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行进速度,而且 在此速度范围内可实现无级调速的能力。 2)加热方式:为保证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由于施工的连续性 方式所决定,不得采用具有电磁辐射的微波方式进行移动加热 建议采用间款式热辐射方式进行加热,以保证热量充分渗透,并且 加热深度不小于60mm,同时,不得使路面表层沥青混合料因加热 过度老化。加热设备应具备根据不同的路面材料和施工环境调整 加热能量的功能。 3)加热设备尺寸要求:施工不需要对道路进行全封闭是就地 热再生施工的一大优势。为保证这一优势,要求加热设备的行驶 宽度不得超过2.5m。工作时,加热宽度应根据施工车道的宽度变 化而变化,即加热宽度可调。加热墙左右翼墙及保温板要与主墙 在同一平面内,以实现最大加热宽度,整个加热墙必须可以垂直升 降和左右平移。 4)为适应施工路线线形、施工宽度等可能的施工区域平面形 状,尺寸的变化,以及可能的障碍物、凸起物等实际情况,加热装置 (加热墙、加热板等)必须为分区设计独立控制。并且在正常工作 中必须进行平移、升降等必要功能,既保证施工连续性的效果和质 量,又避免对道路构造物造成的影响或破坏。 (2)再生设备。 主要用途:路面再加热,路面翻松,沥青再生剂/新沥青添加 沥青混合料的收集或初次整形。 对再生设备的要求: 1)再生设备必须具备可由牵引车高速拖行的功能,运输状态

最大行驶宽度不应超过2.5m施工时的低速、稳定,自行功能或由 专用的牵引设备牵引施工的功能;再生设备必须保证迅速进,退和 转场时的高度机动性,即转场灵活,要求必须做到半个小时内完成 所有进、退场工作,施工时的自行驱动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行 进速度,而且在此速度范围内可实现无级调速的能力。 2)再生设备尺寸要求:施工不需要对道路进行全封闭是就地 热再生施工的一大优势,为保证这一优势,要求再生设备的行驶状 态最大宽度不得超过2.5m。施工时,加热、再生、翻松、喷洒沥青 再生剂以及集料宽度应根据施工车道的宽度变化而变化,即宽度 可调。加热墙左右翼墙及保温板要与主墙在同一平面内,以实现 最大加热宽度。整个加热墙必须可以垂直升降和左右平移。 3)翻松装置:不打碎集料是就地热再生实现原路面材料 100%再利用的前提,因此要求在施工时不应采用旋转强制切削的 铣刨装置,建议采用平行蔬松粑装置。即通过对加热后的路面翻 松,实现原路面的翻松且不改变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形状和尺寸。 即不改变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从而不降低其承载能力。该 疏松粑的翻松深度应可调、可控。 为了保证层间粘结质量,提高沥青路面结构层抗剪强度,要求 翻松后,下承层顶面具有足够的粗糙度,且施工界面无集料被打碎 和出现花白料现象,下承层加热后,层间界面处的集料能够相互嵌 挤。 4)沥青再生剂喷洒装置:沥青再生剂主要作用是还原老化沥 青的性能,因此要求沥青再生剂喷洒必须均匀,不得采用管式自流 方式,建议采用旋转酒布盘喷洒方式,以确保喷酒均匀、计量准确。 计量系统应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调整确保用量准确、可控。沥青 再生剂应直接喷酒在原路面的沥青混合料上,拌和均匀后再与新添 加沥青混合料复拌,确保再生效果。为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施工 速度变化对沥青再生剂喷洒的影响,要求沥青再生剂喷洒系统同 时与再生设备的施工行进速度、施工宽度和深度等参数相匹配。

5)新沥青喷洒装置:为调整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要 求复拌再生设备必须具有喷洒新沥青的装置,而且要求喷洒均匀、 计量准确、喷洒量可控。为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速度变化对 新沥青喷洒量的影响,要求新沥青喷酒系统同时与再生设备的施 工行进速度、施工宽度和深度等参数相关联。 鉴于添加沥青再生剂和新沥青的不同作用和自的,再生设备 应该同时具备独立喷洒沥青再生剂和新沥青的系统,而且各系统 必须具备独立控制的功能。 6)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收集装置: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再生沥 青混合料热量过多散失,沥青再生剂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有充分 的融合时间,同时也为复拌提升机准备合适的提升料带,要求再生 设备必须具备再生料的收集功能。为适应不同厚度的路面要求, 尤其对于复拌再生设备的收集装置,要求其集料深度具备自动无 级可调、可控功能, (3)提升复拌设备。 主要功能:将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预定的比例,均匀添加 在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料带上;将新添加的沥青混合料、原路面沥 青混合料一并提升至拌缸,在提升和拌和过程具有按照预定的温 度进行加热、保温功能;在提升和拌和过程中,应能对路面下承层 顶面以全施工断面再加热,以确保层间有效热粘结新沥青混合料 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后送至摊铺机摊铺。 对提升复拌设备的要求: 1)提升复拌设备必须具备可由牵引车高速拖行的功能,运输 状态的最大行驶宽度不应超过2.5m;施工时应具有低速、稳定、自 行功能或由专用的牵引设备牵引施工的功能;再生设备必须保证 迅速进、退和转场时的高度机动性,即转场灵活,要求必须做到半 个小时内完成所有进、退场工作。 2)施工时的专用牵引设备或自行驱动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施 工行进速度,而且在此速度范围内可实现无级调速的能力;加热宽

度应根据施工车道的宽度变化而变化,即加热宽度可调。 3)新料添加设备: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设备必须具有自行功 能或牵引提升复拌设备的功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定比例 控制新料添加量,因此要求新料添加系统必须与施工速度、施工宽 度、施工深度等参数相关联,并由电脑自动控制,为保证施工后路 面平整度,新料添加过程不得对摊铺机的匀速摊铺造成影响。 施工中需要对原路面混合料级配进行优化调整时,就地热再 生设备必须具备调整和优化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功能,且调 整过程可控,新料添加计量系统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调整而确保 用量准确。 4)提升复拌装置:为确保拌和温度和均匀性,再生料必须提升 至机内拌和,拌和机必须封闭,为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 度,要求在混合料提升复拌整个过程中必须有加热、保温装置,并 按照电脑预先设定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保温。 再生混合料摊铺前,必须对施工全断面宽度内的下承层顶面 进行加热,加热后下承层表面温度不得低于100℃,以确保沥青混 合料的层间有效热粘结

7.4.1本条对整形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做出了规定。

DBJT50-053-2006 重庆市住宅室内装饰工程验收规程7.4.1本条对整形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做出了规定。第

本条对整形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做出了规定。第1款规 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其示意图如图5所示

日5整形再生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8款规定了纵向接缝的处理方式,因为就地热再生养护是 单车道施工,纵向接缝方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封水性。就地热再 生技术处理纵向接缝时采用热接缝,即设备的加热宽度大于翻松 宽度10cm~20cm,使得两车道搭接处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梯度为 零,所以,纵向接缝处两侧集料均处于相互嵌挤的热接缝状态,避 免了冷接缝处雨水过量下渗造成周边界面的水损病害。 7.4.2本条对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做出了规定。第1款规定 了复迷重生的游工工艺流积甘示音风加图6所示

图6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8.0.4由于原路面存在不均匀变形,整形再生和复拌再生以恢复 路面断面形状为主要目标,添加新沥青混合料主要补充路面变形 缺失的混合料,故对添加新沥青混合料的厚度不做要求。

附录A整形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录A整形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0.4原路面沥青老化程度以针入度、软化点为主要评价指标 延度为参考指标。 1.0.6、A.0.7选择沥青再生剂类型和用量时GB/T 17795-2019 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应综合考虑添加 沥青再生剂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恢复效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