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3221-04-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T 3221-04-2022 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9.2.1海域软土勘察可根据本规程第3.7.4条的有关规定选用合适的静力角 方式。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勘探测试孔应结合墩台位置布置。 2隧道勘探测试孔宜在洞壁外侧5~10m交叉布置,间距宜为100~200m,软 布变化大时宜加密;孔深穿透软土层钻人下伏持力层不应小于5m。 3人工岛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4.4条执行。 4临时工程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5.4条执行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勘探测试孔应结合墩台位置布置。 2隧道勘探测试孔宜在洞壁外侧5~10m交叉布置,间距宜为100~200m,软土 分布变化大时宜加密;孔深穿透软土层钻人下伏持力层不应小于5m。 3人工岛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4.4条执行。 4临时工程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5.4条执行。 9.2.3海域软土详勘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的有关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2.3条、第6.2.4条执行。 2隧道勘探测试孔宜在洞壁外侧5~10m交叉布置,间距宜为50~100m,软土分 布变化大时应加密。 3人工岛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4.3条执行。 4临时工租
9.2.4软土勘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阐述路线及构筑物场地软土的分布特征,评价软土工程特性HG/T 21637-2021 化工管道过滤器.pdf,提出软土地基处 治建议。 2)分析软土对桥梁桩基产生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3)评价软土路段隧道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分析软土对隧道工作井、基坑的不利 影响。 4)评价软土对人工岛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 5)评价软土震陷的可能性。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软土类型、分布、工程地质特性等的图示和说明;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 3)工程地质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4)除常规试验指标外,还包括渗透系数、固结系数、抗剪强度、静止侧压力系 数、灵敏度、有机质含量等; 5)其他附图、附表和照片等。
9.3.1海域填土勘察内容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的
9.3.1海域填土勘察内容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I
关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查明填土前场区的地形、地质资料。 2查明填土来源、堆积年限和堆填方式。
9.3.2海域填土的勘探方法应符合下列
1素填土应采用钻探取样与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 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2杂填土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3黏性土为主的冲填土应采用钻探取样与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 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4砂性土为主的冲填土应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静 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2.5条执行。 2隧道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5.3.8条执行。
9.3.4海域填土详勘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的有关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2.3条、第6.2.4条执行。 2 隧道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3.4条执行。 3人工岛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4.3条执行。 4 临时工程勘探测试孔布置应按本规程第6.5.3条执行。
9.3.5软弱填土勘察应按本规程第9.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9.3.6填土勘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阐述路线及构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填土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提 出填土地基处治建议;进行饱和砂土或粉土填土的地震液化判别与评价。 2)评价填土对桥梁桩基产生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3)评价填土对隧道浅埋段地基沉降的影响。 4)评价填土对人工岛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的影响。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填土类型、均匀性、压缩性等的图示和说明;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 3)工程地质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4)除常规试验指标外,还包括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密实度、压缩性及腐蚀性 等成果图表; 5)其他附图、附表和照片等
9.4.1海域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JTGC2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查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母岩地层年代和岩性。 2查明风化层与残积土的埋深及厚度。 3查明断裂破碎带、袋状风化囊、带状风化槽、球状风化孤石和软弱夹层,评价 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均匀性。 4查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遇水软化及崩解特性、膨胀性。 5查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水文地质条件。
9.4.2海域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探与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根据岩性和岩脉、断裂破碎带的分布综合布置。 2盾构隧道、嵌岩桩桩端通过花岗岩孤石发育区时,应加密钻孔。 3原位测试应根据风化岩与残积土的性状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速测试或载荷试验等方法。 4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宜通过载荷试验确定,或根据标准贯 试验等原位测试资料,结合当地经验综合确定。 5风化岩与残积土应进行膨胀性试验、耐崩解性试验。
9.4.3球状风化孤石发育程度宜按表9.4.3进行判别
9.4.3球状风化孤石发育程度宜按表9.4.3进行判别
表9.4.3球状风化孤石发育程度判别
注:钻孔遇孤石率为揭示孤石的钻孔数与钻孔总数的比值。
9.4.5风化岩与残积土勘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阐述路线及构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风化槽、球状风化孤石等发育情 兑,评价岩土不均匀性特征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提出工程地质建议。 2)评价不均匀风化、球状风化孤石对桩基施工、盾构隧道掘进的影响。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风化岩与残积土类型、分布、工程地质性质等的图示和说明;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 3)工程地质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4)除常规试验成果外,还包括孤石的强度、残积土的细粒土天然含水率、塑性指 数、液性指数等成果表; 5)其他附图、附表和照片等。
9.5.1海域膨胀性岩土的勘察除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膨胀性岩土与非膨胀性岩土过渡地段应加密钻孔,间距不宜大于50m。 2取土钻孔宜采用干钻取芯
9.5.2膨胀性岩土勘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阐述路线及构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膨胀性岩土对工程结构、基础埋 深、边坡防护的影响,提出工程地质建议。 2)评价膨胀性岩土对桥梁基础的影响。 3)评价膨胀性岩土对钻爆隧道衬砌结构、盾构隧道盾构选型及工作井基坑支护结 构的不利影响。 4)评价膨胀性岩土对人工岛地基及边坡防护的影响。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膨胀性岩土类型、膨胀收缩特性等的图示和说明;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 3)工程地质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4)除常规试验成果外,还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自由膨胀率、膨胀力、标准吸湿 含水率等试验图表; 5)其他附图、附表和照片等。
9.6.1混合土勘察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查明地形和地貌特征,混合土的成因、分布,下卧土层或基岩的理藏条件。 2查明混合土的颗粒组成、均匀性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3查明混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9.6.2混合土勘探与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应以钻孔为主,钻探应采用回转式钻进,不得采用水冲钻进,并应根据士 采用合适的取土器。
9.6.1混合土勘察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查明地形和地貌特征,混合土的成因、分布,下卧土层或基岩的理藏条件 2查明混合土的颗粒组成、均匀性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3查明混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9.6.2混合土勘探与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应以钻孔为主,钻探应采用回转式钻进,不得采用水冲钻进,并应根据 采用合适的取土器。 2粗粒混合土宜做动力触探试验,细粒混合土宜做标准贯人试验
.6.3混合土勘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阐述路线及构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混合土工程特性,提出混合土地 基处治建议。 2)评价大粒径块石对桩基施工、盾构隧道掘进的影响。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混合土类型、均匀性、压缩性的图示和说明;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 3)工程地质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4)除常规试验成果外,还包括大粒径块石强度、颗粒级配、黏性土含量、密实 度、压缩性等试验图表; 5)其他附图、附表和照片等。
附录A海床式静力触探试验要点
海床式静力触探试验要点
A.0.1吊放设备应满足作业要求,总起吊力不应小于海底回收时最大载荷的4倍。 A.0.2吊放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设备旋转、设备偏移、探杆倾倒和电缆 缠绕。 A.0.3驱动系统应将探杆完全锁紧,在整个贯入和回收过程中不应出现打滑现象。 A.0.4设备在吊放至海床面过程中,应监测探头锥尖阻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设 备到达海床面后,静置不应小于10min直至稳定,并采用水深测量法或数据分析法量测 探头与海床面的距离。设备的倾斜角度大于允许值时,应重新放置。 A.0.5驱动系统应在设备稳定后启动贯人。达到终孔条件后,应及时启动驱动系统 进行探杆回收并上提设备。
6探杆在贯入过程中可采用一次或多次
附录B海域固定式静力触探试验要点
3.0.2试验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平台和反力装置应保证稳定,反力宜采用配重方式。 2 试验前在孔位处应插打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宜根据探杆悬空段长度确定 3 保护套管应进行倾斜度测量。 4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导向轮工作是否正常。 5 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探杆垂直度和贯入速度
.0.3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试验: 1贯入阻力达到设备最大贯入能力。 2 端阻或侧阻达到探头的最大允许值。 3 反力装置失效。 4 试验平台明显晃动。 5 探杆突然倾斜。
B.0.3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试验
B.0.4静探贯入试验中止后,应详细记录贯入深度。
附录C海域旁压试验要点
C.0.1海域旁压试验可分为自钻式旁压试验和预钻式旁压试验。 C.0.2自钻式旁压试验应根据土体类型选择钻头、回转转速、刃口距离、循环液压 力及流量、钻机设备压力。 C.0.3预钻式旁压试验应采取措施保证成孔质量,孔径应与旁压探头相匹配,成孔 过程中应减少对孔周土体的扰动。 C.0.4海域旁压试验应在固定平台上进行。 C.0.5旁压仪应进行综合标定,并应对压力表、弹性膜、传感器和应变片等进行定 期标定。 C.0.6达到旁压仪极限值时,应停止试验。
附录D海域扁铲侧胀试验
附录D海域扁铲侧胀试验要点
D.0.1海域扁铲侧胀试验宜在固定平台上进行。 D.0.2试验前在孔位处应插打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宜根据探杆悬空段长度 确定。 D.0.3测试探杆总长应超过最大试验深度2~3m,气电管路应按探杆连接顺序一次 生穿齐。 D.0.4试验时基座应保持水平,并记录每次试验中探杆的垂直度偏差,垂直度偏差 不应大于2%。 D.0.5试验过程中不应松动、碰撞钻杆。 D.0.6试验时应以静力匀速将探头贯入土中,贯入速率宜为2cm/s。 D.0.7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试验孔内地下水位
D.0.1海域扁铲侧胀试验宜在固定平台上进行。 D.0.2试验前在孔位处应插打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宜根据探杆悬空段长度 角定。 D.0.3测试探杆总长应超过最大试验深度2~3m,气电管路应按探杆连接顺序一次 主穿齐。 D.0.4试验时基座应保持水平,并记录每次试验中探杆的垂直度偏差,垂直度偏差 下应大于2%。 D.0.5试验过程中不应松动、碰撞钻杆。 D.0.6 试验时应以静力匀速将探头贯入士中,贯入速率宜为2cm/s。 D.0.7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试验孔内地下水位
附录E海域十字板剪切试验要点
附录E海域十字板剪切试验要点
附录E海域十字板剪切试马
海域土字板剪切试验要点
E.0.1海域十字板剪切试验测试深度不宜大于30m。 E.0.2试验前在孔位处应插打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宜根据探杆悬空段长度 确定。 E.0.3试验探杆应保证平直,前5m探杆的弯曲度不应大于0.05%,其他探杆的弯 曲度不应大于1%。 E.0.4剪切盒基座应保持水平,测试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
.0.5试验时应以静力匀速将探头贯入出
附录F标准贯人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注:括号内数值供内插用
济南水利工程河道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本附录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JTG32232021)编制。
本附录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JTG32232021)编制
附录G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G.0.1黏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o,当贯人深度小于4m时,可根据场地土层的 V.按表G.0.1确定
表G.0.1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
注:表内数值可线性内插!
某灌区工程掘进机施工方案附录H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单桩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