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804-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替代SL 289-2003、SL 302-2004,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图1直角式翼墙 3一上游渠道底宽;b一堰孔净宽
表3直角式翼墙的流量系数
(2)八字形翼墙(见图2)。
GB 50288-201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2)八字形翼墙(见图2)
α一翼墙收缩角;B一上游渠道底宽;6一堰孔净宽
表4八字形翼墙的流量系数
一圆弧形翼墙的半径;B一上游渠道底宽;6一堰孔净宽
表 5圆弧形翼墙的流量系数b/Br/b0.00. 10. 20. 30. 40. 50. 60. 70.80. 91. 0m0.000.3200.3220.3240.3270.3300.3340.3400.3460.3550.3670.3850.050.3350.3370.3380.3400.3430.3460.3500.3550.3620.3710.3850.100.3420.3440.3450.3470.3490.3520.3540.3590.3650.3730.3850.200.3490.3500.3510.3530.3550.3570.3600.3630.3680.3750.3850.300.3540.3550.3560.3570.3590.3610.3630.3660.3710.3760.3850.400.3570.3580.3590.3600.3620.3630.3650.3680.3720.3770.385≥0.500.3600.36110.3620.3630.3640.3660.3730.3780.3854若宽顶堰为淹没出流时,淹没系数可近似地由表6查得。表6宽顶堰的淹没系数hs0.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H1.000.9950.990.980.970.960.950.930.900.87h s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H.0.840.820.780.740.700.650.590.500.405.6.3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3.5.1条。单坝调洪演算起调高程一般采用淤积高程,可列表试算或编程进行试算。列表试算时,从起调水位开始,通过累加一定步长的水深,利用坝高一库容曲线查询相应滞洪库容,按公式(5.6.2-2)及公式(5.6.3)分别计算溢洪道下泄流量,当两式计算约等时,调洪结束,此时的9p即为设计频率下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5.6.4对SL289一2003中3.5.2条进行了调整。拟建工程上游有一座或多座与淤地坝,且设均设有泄洪建筑物,调洪演算应自上而下逐坝进行,下游坝区间的入库流量曲线叠加上游坝的溢洪道下泄流量曲线作为本坝的入库流量曲线,采用水量平衡方程进行调洪,以此类推。110
6.1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6.1.1淤地坝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划分引用SL252。
淤地坝工程建筑物的级别反应了对建筑物的不同技术要求和 安全要求,它根据所属工程的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确定。淤地坝工程主要建筑物是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和严重 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如指坝体,泄洪建筑物的溢流堰、泄槽 泄水洞)等,放水工程的卧管(竖井)、涵管(涵洞)等;次要 建筑物是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对工程效益影响不大并易 于修复的建筑物,如泄洪建筑物的引水渠和消能设施,放水工程 的明渠、消力池、尾水渠;临时建筑物是指工程施工期间使用的 建筑物,如施工围堰、导流建筑物等。小型淤地坝不设工程等别 和建筑物级别
确定。淤地坝工程主要建筑物是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和严重 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如指坝体,泄洪建筑物的溢流堰、泄槽 (泄水洞)等,放水工程的卧管(竖井)、涵管(涵洞)等;次要 建筑物是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对工程效益影响不大并易 于修复的建筑物,如泄洪建筑物的引水渠和消能设施,放水工程 的明渠、消力池、尾水渠;临时建筑物是指工程施工期间使用的 建筑物,如施工围堰、导流建筑物等。小型淤地坝不设工程等别 和建筑物级别。 6.1.2淤地坝设计标准引用SL252、GB51018和SL289 2003。小流域坝系的设计洪水标准由大型淤地坝控制,中小型游 地坝一般布置在大型淤地坝控制范围内,其失事后洪水泥沙由大 型淤地坝拦蓄,因此中型淤地坝的设计洪水标准低于同级别的小 (2)型水库。同时本规范规定,大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游 地坝校核洪水重现期应取上限,其设计洪水标准等同于同级别 水库。 本条2款依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拦 挡工程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的若干意见》(水保【2010]455号) 相关规定,为提高工程运行期防御暴雨洪水的安全性,提出大型 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淤地坝校核洪水重现期应取上限
2003。小流域坝系的设计洪水标准由大型淤地坝控制,中小型淤 地坝一般布置在大型淤地坝控制范围内,其失事后洪水泥沙由大 型淤地坝拦蓄,因此中型淤地坝的设计洪水标准低于同级别的小 (2)型水库。同时本规范规定,大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游 地坝校核洪水重现期应取上限,其设计洪水标准等同于同级别 水库。 本条2款依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拦 挡工程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的若干意见》(水保【2010]455号) 相关规定,为提高工程运行期防御暴雨洪水的安全性,提出大型 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淤地坝校核洪水重现期应取上限
6.2.1坝体设计时应对筑坝材料进行调查和试验,查明其储量
6.2.1坝体设计时应对筑坝材料进行调查和试验,查
分布、开采条件、运距及物理力学性质,作为坝型选择、坝体 面设计和确定施工方法的主要依据
分布、开采条件、运距及物理力学性质,作为项型选择、项体断 面设计和确定施工方法的主要依据。 6.2.2本条第1款和第3款是根据GB/T16453.3一2008中 5.1.1条、GB51018一2014中7.1.4条和水利部水保【2010] 455号文件的相关要求,为提高工程运行期防御暴雨洪水的安全 性,对大型淤地坝和大型淤地坝控制区域外的中型淤地坝枢纽组 成提出了要求。
6.2.3~6.2.6在SL289—2003中2.5.1~2.5.3条的基
6.3.1淤地坝总库容和拦泥库容计算与GB51018一2014
6.3.1淤地坝总库容和拦泥库容计算与GB51018一2014中 7.3.2条、GB/T16453.3—2008中5.4.1.1条和SL289—2003 中4.1.3条方法一致。淤积年限引用GB51018一2014和SL 289—2003
6.3.2淤地坝坝高计算与GB51018一2014中7.3.4条、GB/T
淤地坝设计与校核洪水标准差别较天,淤地坝控制面积小, 受局部超标准暴雨洪水影响大,本规范安全超高基本采用GB 51018一2014中7.3.5条和SL289一2003中4.1.4条的经验值 对坝高10m以下淤地坝安全超高由0.5~1.0m提高到1.0m。 6.3.3~6.3.5在总结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淤地坝建设的经验基 础上,基于安全及机械化施工要求,对GB51018和SL289中坝 体坝顶宽度和坝坡坡比的取值进行了适当提高:将坝高10m以 下淤地坝坝顶宽度由2.0~3.0m提高到3.0m;高度10m以下 的碾压坝,上、下游边坡分别由1.25、1.5提高到1.5、1.75 高度10~20m的碾压坝,上、下游边坡下限分别由1.5、1.25 提高到1.75、1.5。
6.3.6水坠坝边硬顶宽度及水坠坝流态区深度与边埋顶
系表均引自SL302一2004《水坠坝技术规范》
6.3.7坝体排水体设计依据GB51018一2014中7.3.12条补充 厂30~40m坝高时排水体的尺寸。对棱式排水体顶宽、内坡比 和贴坡式排水体块石厚度进行了优化。排水体级配组成引自SI 274一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5.6.7条。 6.3.8棱式排水体可以降低坝体浸润线,防止坝坡土的渗透破 坏和冻胀,在下游有水条件下可防止水流淘刷,还可与坝基排水 相结合,在坝基强度较大时,可以增加坝坡的稳定性,是一种常 用的排水形式,但需要的块石较多,造价较高,且与坝体施工有 干扰,检修较困难
6.3.7坝体排水体设计依据GB51018一2014中7.3.12条补充 厂30~40m坝高时排水体的尺寸。对棱式排水体顶宽、内坡比 和贴坡式排水体块石厚度进行了优化。排水体级配组成引自SI 274一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中5.6.7条。
6.3.8棱式排水体可以降低坝体浸润线,防止坝坡土的渗透破 坏和冻胀,在下游有水条件下可防止水流淘刷,还可与坝基排水
坏和冻胀,在下游有水条件下可防止水流淘刷,还可与坝基排水 相结合,在坝基强度较大时,可以增加坝坡的稳定性,是一种常 用的排水形式,但需要的块石较多,造价较高,且与坝体施工有 王扰,检修较困难。
防止土体的渗透破坏和坝坡土的冻胀,增加坝基的渗透稳定,造 价也较低,在下游无水时是一种较好的排水设备,缺点是不易检 修。坝内水平排水伸进坝体的极限尺寸引自SL274一2001中 5. 7. 9 条。
免收下游水流淘刷,与坝体施工干扰较小,易于检修,但不能有 效降低浸润线。要防止坝坡冻胀,必须将反滤层加厚到超过冻土 深度。
6.3.11聚乙烯微孔波纹管对提高坝体脱水固结速度、增加施工
聚乙烯微孔波纹管外包的保护层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 20cm宽的塑料编织布条沿管壁缠绕,压茬应不小于1/2布条宽 相当于缠绕两层),两端用铁丝捆扎宰固;②在水平铺设断面 25cm×25cm的砂砾沟,将波纹管埋设在沟中间;③竖向排水管 采用编织袋装砂砾料,中心部位布置波纹管,随着泥面的上升逐 步加高,
6.3.12水坠坝施工期采用砂井(沟)排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
6.3.13设置护坡主要是防止风浪和雨水对坝坡的冲刷。根
地坝不蓄水的运行特点,护坡主要考虑防止雨水冲刷,选择植物 护坡造价低且美化环境。
6.3.16坝体渗流计算方法来源于《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ISBN7一5084一1643一0)。渗流计算应考虑 到工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当坝体及坝基的情况比较复 杂时,可对计算的边界条件做适当的简化。 5.3.17对于地震基本烈度И度(含Ⅲ度)以上地区,应根据 GB51247一201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抗震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ISBN7一5084一1643一0)。渗流计算应考虑 到工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当坝体及坝基的情况比较复 杂时,可对计算的边界条件做适当的简化。
6.3.17对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含И度)以上地区,应根 GB51247一201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抗 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6.3.18淤地坝坝坡计算
积高程、设计及校核水位逐年增高特点提出的,是按照淤地坝运 行工况条件下最不利情况设定的。淤地坝一般不蓄水运行,因而 坝体不易形成稳定渗流期
51018一2014中7.3.13条的规定。淤地坝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 数和计算工况引用SL189一201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 石坝设计规范》中8.2.3条;水坠坝边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参照 SL302一2004中6.1.2条中坝坡稳定安全系数,
6.3.20 淤地坝沉降计算方法沿用SL289一2003中4.1.8条的 规定。
6.3.21土坝筑坝土料要求分别引用GB51018一2014中7.3.1
6.3.22经过对失事工程的现场调查,坝体与涵管的连接部位
水毁工程的薄弱环节,易导致溃坝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做好连接部位的处理。
水毁工程的薄弱环节,易导致溃坝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按
指92>92>~924/S~{SI~S“士‘察目多多压·“曾“块册士区半乐干干般社般1 黄1黄01~9s1~019~干撕中干干砂土砂壤土壤土115
表8不同土料冲填坝体含水率与干密度数值
6. 4放水建筑物设计
6.4.2放水工程应避免与溢洪道布置在同一侧。卧管放水孔孔 径一般大不于0.3m,否则按每台设置2个放水孔设计。 6.4.4、6.4.5根据工程建设实践,补充了侧面进水和斜面进水 的卧管放水型式。卧管、竖井的水力计算与SL289一2003中 4.3.2条、4.3.3条及GB51018一2014中7.5.3条、7.5.13条 方法一致。根据工程运行实践,明确了竖井底座采用抗磨蚀钢筋 混凝土、浆砌石及砂浆的强度标号。 6.4.6传统淤地坝的涵管是按照无压流设计,但运行期间受各 种条件及操作的影响,易出现有压或无压互换状态,并对涵管造 成破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具有承受内外压较高、接头密封性 好、施工方便快捷、维护方便等特性的输水管。本规范增加了预 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为输水工程的选型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
6.5.3闸孔出流计算引自《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
6.5.4由于溢洪道下泄流量与卧管放水流量差别很大,故溢洪 道消力池的计算采用SL253一2018《溢洪道设计规范》附录 A.5底流水跌消能。消力池消能方式适应各类地质条件,宜采
5.5.4由于溢洪道下泄流量与卧管放水流量差别很大,故溢注
用等宽的矩形断面。有地下水活动的地区,消力池地板应布设梅 花形排水孔。 挑流消能计算中挑距、鼻坎末端流速、流速系数、泄槽沿程 水头损失和冲刷坑深度计算方法与GB51018一2014中7.4.9 条、SL253一2003中3.5.1条和SL289一2003中4.2.4条方法 一致。
水头损失和冲刷坑深度计算方法与GB51018一2014中7.4.9 条、SL253一2003中3.5.1条和SL289一2003中4.2.4条方法 一致。 5.5.5尾水渠是泄洪消能后的水流不能直接泄入下游河道而造 成危害时修建的。尾水渠的作用是保证下泄洪水平稳顺畅地与下 游河道水流良好衔接。尾水渠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与下 游河道水流夹角尽可能小。宽度应与消能建筑物的出口一致;尾 水渠底坡应小于最小泄量的临界坡,在最小泄量时出口不应形成 水流跌落。
6.5.5屋水渠是泄洪消能后的水流不能直接泄入下游河道而
成危害时修建的。尾水渠的作用是保证下泄洪水平稳顺畅地与 游河道水流良好衔接。尾水渠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与 游河道水流夹角尽可能小。宽度应与消能建筑物的出口一致; 水渠底坡应小于最小泄量的临界坡,在最小泄量时出口不应形 水流跌落
6.6.1~6.6.3淤地坝附属设施是参照SL106一2017《水库工 程管理设计规范》,根据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及防汛抢险要求制 定的
7.1.1病险淤地坝主要类别及特征是依据水利部《黄土高原地 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认定暂行办法》(办水保【2015]90号) 制定,范围涵盖大、中、小型淤地坝。 7.1.2病险淤地坝认定报告编制要求及内容是依据水利部文件 (办水保【2015]90号)制定的。 7.1.5依据水利部文件(水保【2010]】455号)相关要求制 定的。
7.2.5~7.2.10 参照SL289—2003中4.4.3~4.4.7条、7.4.4 条制定。
7.2.5~7.2.10
8.1.3参照SL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7.1.1条 7.1.2条制定,
8.2.1沿用SL289一2003中5.1.1条的内容。 8.2.2在SL302一2004中7.5.4条的基础上制定 8.2.3沿用SL289—2003中5.1.2条和SL302—2004中7.3.9 条的内容。
8.3.1沿用SL289一2003中5.2.1条的内容。 8.3.3在SL302一2004中7.2.3条的基础上补充了稳定、防 渗、抗冲和岸坡连接的要求。 8.3.4依据SL289—2003中5.2.2条和SL302—2004中7.2.2 条、7.2.4条内容制定,增加了中、小型淤地坝度汛标准。 8.3.5在SL289一2003中5.2.3条的基础上,依据黄河防总办 公室《黄土高原淤地坝汛前检查办法(试行)》(黄防总办 (2012]6号),明确了度汛预案内容。度汛预案编制要有针对 性、可操作性,措施要具体,方案要按照建设管理程序进行报批 和备案。
8.3.6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经常发生局地强对流天气,
区域或上游可能突发暴雨洪水,引发险情,为保证人员生命财市 安全,提出汛期施工的要求。
8.4.1~8.4.4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3.1~5.3.3条
8.4.1~8.4.4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3.1~5.3.3条和 SL 302—2004中 8.2.5条的内容。
SL 302—2004中8.2.5条的内容。
8.5.1在SL289一2003中5.4.1条的基础上,明确了坝基处 理、坝体与岸坡结合部处理的要求。 8.5.2、8.5.3在SL3022004中8.3.2条和GB51018—2014 的基础上,增加了放水及泄洪建筑物基础处理内容
8.6.2基本沿用 SL 289—2003 中 5. 6.2 条的内容
黏性土料的含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压实后的干密度按 标准击实仪试验的最大十密度乘以压实度确定。不同土料最优含 水量应由试验结果控制,允许偏差为土3%。如无试验资料,可 参考表9的取值控制
表9不同士料最优含水量取值参考
砂土料的压实标准宜以相对密度控制,要求不小于0.7。如 无试验资料,可根据土料的性质,参考当地类似已建工程的经验 确定。 8.6.3~8.6.7 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6.3~5.6.7条的 内容。
8.7.1、8.7.2沿用SL302一2004中7.4.1~7.4.8条的内容 8.7.3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供土机械新增推土机、挖掘机
/·+ 8.7.5、8. 7.6 沿用SL302一2004中8.4.2条、8.4.3条的 内容。 当采用分睦间歇冲填法施工时,中位于泥池内,只起临时 分哇作用,可用虚土堆筑,上下层中的分隔位置应相互错开。 填筑度汛临时拦洪断面时,临时拦洪断面的边应按设计要求 填筑。
水坠坝的冲填方式主要取决于土场的条件。当两岸均有土场 应采用两岸交替冲填,这种冲填方式能使稀泥区互相交错、避免 集中,能保证坝体质量的一致;若只有一岸有土场,冲填时应注 意稀泥区的处理,防止形成薄弱带。两岸冲填方式平面布置图如 图5所示。
图5两岸冲填方式示意图
泥浆浓度是水坠坝施工的关键技术指标。泥浆过稀,则坝体 脱水固结时间长、工效低、成本高、坝体稳定性差。泥浆过稠,
则造泥不充分、流动不畅、容易造成输泥渠堵塞。应在造泥沟未 瑞划定控制段,备足虚土,发现泥浆过稀时,及时加土,确保进 坝泥浆浓度。泥浆浓度可按表10规定进行现场鉴别
表10不同土料冲填泥浆浓度现场鉴别
8.7.9~8.7.12沿用SL302一2004中9.1.6条、8.4.7 条的内容
8. 8. 1 沿用 SL 2892003 中 5. 7. 2 条的内容
预制管安装宜由下游端开始,逐步向上游安装。套管接头或 承插管接头靠两管接缝处应用水清洗干净,先用沥青油麻填实 约占套箍宽度1/4~1/3),然后将石棉水泥用水调成半干粉末 伏,均匀分层填实并用小锤捣实。接头完成后,覆盖草袋,6h 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安装完成的涵管必须 垫砌结实,不得发生摇动。
8.8.2在SL289一2003中4.3.2条的基础上,参照SL677一 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7.4.7条、7.4.9条、7.4.10条、 7.5.3条,新增补了混凝土涵洞施工的内容。 8.8.4、8.8.5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7.3条、5.7.4条 的内容。 8.8.6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新增放水、泄洪工程陡坡和消 力池段基础垫层和微孔波纹管内容
8.8.6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新增放水、泄洪工程陡坡和消 力池段基础垫层和微孔波纹管内容。
8.9.1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参照SL677一2014中3.5.7 条、4.3.3~4.3.6条、4.4.1条、4.4.3条、4.4.5条、4.4.8 条、4.5.1条、4.5.5条、7.4.2条的规定,增加了泄洪建筑物 施工应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以及混凝土溢洪道施工仓面清理、 伸缩缝及止水施工、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与养护内容。
8.10.1在SL289一2003中5.10.1条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关 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明确了制定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员的 内容。 8.10.2、8.10.3沿用SL302一2004中9.2.1条、9.2.2条的 内容。 8.10.4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10.5条的内容。 8.10.5、8.10.6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5.10.2条、5.10.3 条和SL302—2004中9.2.3条、9.2.4条的内容。
GB T 21355-2022无损检测 基于存储磷光成像板的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系统分类.pdf9.1.11 依据水利部水保【2010】455号文件相关要求制定。 9.1.21 依据SL336一2006相关要求制定。 9.1.3 引用SL336一2006中4.2.1条相关要求。 9.1.41 依据SL336一2006相关要求制定。 9.1.5~9.1.10引用SL289一2003中6.1.1~6.1.7条及 302一2014相关技术内容。
9.2.19.2.7依据SL223一2008相关要求制定。
9.2.8 基本沿用 SL 289—2003 中 6. 2. 4 条。
10.2.1沿用SL289一2003中7.4.1条的内容。 10.2.2~10.2.4根据水利部水保【2010]455号文件,在SI 289一2003中7.4.2条的基础上,增加了淤地坝汛期空库运行、 卧管启闭和出现险情时加强监测的要求,对非汛期有用水需求的 淤地坝,可利用淤积库容适当蓄水的内容。 10.2.5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的7.4.4条的内容。 10.2.6根据近年来坝系运行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可在非汛期利 用淤积库容蓄水,缓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小流域坝系 联合控制运用方案
.3.1 基本沿用SL289一2003中7.2.1条1款的内容。 .3.2在SL289一2003中7.2.2条基础上,细化了运行期监
测要求,增加了在有条件的工程中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的内容。 10.3.3沿用 SL 2892003中 7.2.3条的内容
10.4.1~10.4.3分别沿用水利部水保【2010]】455号文件、SL 2892003中7.3.1条、7.3.2条、7.3.3条的内容。
10.5.1根据水利部水保【2010】455号文件DB32/T 4025-2021 污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设计规范.pdf,提出把淤地坝防 汛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的要求。 10.5.2根据《黄河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黄土高原地区淤地 项工程防汛预案编制规定的通知》(黄防总办【2014]2号),提 出淤地坝防汛预案编制的要求。 10.5.3根据国家气象主管机构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等级,结合 淤地坝工程设计洪水标准,提出分级响应的要求。 10.5.4参照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的程序和要求,提出的淤地坝防 汛道路、通信设施、管理用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