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313-202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pdf5.1.1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地下开挖工程施工地质工作目的。 地下开挖工程指在岩土中开挖的地下空间,如隧洞、竖井、斜井 和大型洞室等。
5.1.2新增条款。本条对地下开挖工程施工地质工作内容
具体规定。地下开挖工程掘进时如果发生涌水、突泥、塌方、岩 爆将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软岩大变形、高外水压力、高地 温、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及涌水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影响施 工,而且对工程长期运行会造成不利影响,施工地质工作中须予 以重视。
查明,根据地下开挖工程特点,该条款内容着重于预报的超前 性,为合理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争取时间,以确保工期和施 工安全,因此针对深埋长隧洞或可能遇到影响施工安全、围岩稳 定等重天地质问题的地下开挖工程,要求及时提出进行超前地质 预报建议。隧洞超前地质预报不同于常规施工地质预报,是需要 投人大量勘探、物探等工作量的专项工作,根据其他行业规定和 水利系统部分深埋长隧洞工程的经验,一般由业主单独委托或招 标进行
行的调整,规定了影响洞室施工安全、围岩稳定及周边环境问题 的重要边界条件或重大地质问题需要查明时DB/T29-6-2018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要求提出开展专项 勘察研究工作的建议
5.2.3岩石隧洞掘进机或盾构
压力、力盘扭矩及掘进速度及平稳性等。在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 机或盾构法施工过程中,边掘进边管片支护,施工地质人员无法 对围岩地质特征进行全面观测,不能按常规对开挖面进行编录 因此,在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或盾构法开挖隧洞施工时,可通 过分析掘进参数,记录隧洞通过段地表隆陷、构筑物变形、地表 水与地下水异常变化等情况,观察和分析渣料的成分和性状,以 及通过护盾窗口和刀盘间隙观察围岩,综合判断洞室围岩类别、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5.2.5本条规定了地质观测的内容
1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观测内容,重点是对隧洞充排水 期间的山体地下水位和洞室围岩出水点、流量、物理性状进行 观测。
5.3.1经喷锚、衬砌后,围岩天多将被封团,因此规定开挖期 可可视需要采集代表性岩土样作为标本保存,以备查询。
5.3.1经喷锚、衬砌后,围岩天多将被封闭,因此规定开挖期 间可视需要采集代表性岩土样作为标本保存,以备查询。 5.3.2本条新增了回弹仪和点荷载等简易测试,可以为复核岩 石强度或进行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提供定量依据。
间可视需要采集代表性岩土样作为标本保存,以备查询
和施工安全时,可视需要进行相关复核性试验。地应力测试一般 在埋深较大或存在地应力异常洞段进行;由于深埋长隧洞往往穿 越不同地层,有毒有害气体问题较突出,需要进行相关检测。通 常,地应力测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及围岩松动范围需要专门的 仪器或单位进行,因此增加了对这些检测的要求
5.4.4施工地质编录主要适用于传统钻爆法。当采用敬开式岩 石隧洞掘进机施工时,可以在刀盘后直接观察隧洞围岩岩性、岩 体风化程度、断裂构造、结构面性状与发育程度、地下水等工程 地质现象,主要问题是结构面产状不易量测。 对于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施工,因隧洞围岩被力头和护盾 掩盖,施工地质人员已无法像钻爆法施工开挖那样,全面、直 观、详细地观察和记录围岩的岩性变化与岩体风化程度、结构面 性状与发育程度、地下水出露情况与出水量等工程地质现象和信 息:因此传统的施工地质编录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已不 适用于护盾式隧洞掘进机施工方法。 根据对已施工的陕西弓红济石、山西弓黄入普及新疆八十 天阪隧洞等工程的调研情况,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法施工时进 行施工地质编录的主要经验如下: (1)围岩类别划分及衬砌类型的选择。首先,施工地质人员 必须充分研究和了解前期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全面系统的认识工 程区段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隧洞围岩类别的初步划分结果: 初步判断掌子面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其次,通过收集分析 隧洞掘进机掘进参数,观察分析开挖石渣和护盾窗口内局部围岩 情况等信息,评估岩石隧洞掘进机工作条件(a一掘进条件好; b一掘进条件一般或较差;c一掘进条件差),现场综合判定围岩 类别,并与前期地质勘察成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隧洞衬砌 类型。 如陕西引红济石工程白垩系砂岩段(V类围岩)掘进参数
刀盘转速5~8r/min、盘扭矩600~1000kN·m数、总推进力 4000~7500kN、掘进速度48~96mm/min、采用B型管片衬砌; 泥岩段(V类围岩)掘进参数:刀盘转速3~8r/min、刀盘扭矩 600~1000kN:m数、总推进力8000~15000kN、掘进速度 48~96mm/min,推力稍大,其他参数正常,采用B型管片 衬砌。 山西弓|黄人普工程碳酸盐岩洞段掘进参数与围岩类别划分及 衬砌管片的选择情况见表3。 (2)通过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的护盾窗口或利用衬砌管片 安装的间隙,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部分隧洞围岩的地层岩性、风 化、结构、构造等工程地质特征。 (3)利用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停机检查、维护保养或事故 处理间隙,直接对掌子面进行编录,也可对岩石进行回弹值测试 等简易试验。 (4)及时对出渣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地层岩性、岩石点荷载 强度指数I。(分段选择出渣碎石典型样本组进行点荷载测试)、 岩石耐磨性(岩石耐磨性低、中等或强,掘进机适应性好、一般 或差)、岩体完整性(完整、较完整、完整性差、较破碎、破 碎)等。 渣样地质描述重点是岩渣形状、渣块粒径大小和渣块表面特 征等。岩体在新鲜完整的情况下,掘进机破碎的石渣大小比较均 匀,岩块表面无浸染现象和裂隙充填物等;反之,若岩体结构面 较为发育,呈镶嵌结构或碎裂结构时,掘进机在施工掘进中沿岩 体裂面掉落,石渣大小混杂,而且结构面上多有浸染,张开结构 面内常有泥或岩脉充填。据此,可以了解隧洞围岩结构面的发育 部位、宽度、密度及其填充情况和粗糙度等。 (5)地下水状态描述包括出水状态(十燥;渗水或滴水;线 状流水;涌水)、出水量LL/(min·10m)」、水温(℃)、隧洞 排水量变化情况等。确定隧洞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有3种途径: ①通过设备的窗口、衬砌管片安装间隙、掘进机停机检查、维修
型V岩类类IIY为N>分定局稳稳“回恒迹下为地型有分体构结等部岩后洞结裂条后脉部段碎定塌中中段/%08>0908数02~098参进/sL~9(I)0~(ⅢI)L~岩掘工湘助NY~0002~0009~0006强强多石中局块且解土没岩局育方强主构泥侵发块为.填面合画化染遍较鲜“口!闭侵区面泥普区各,新弱构填面为面强。开断或结充化脉鲜化育结象汾等风石风发部中化开.为偏弱且解为微甚极多等部育方后二三76
保养、事故处理等间隙进行观测;②通过查看岩块的十湿程 度,无水洞室岩块是潮湿或干燥的,有水隧洞岩块则很湿润; ③可以根据施工排水泵量、量水围堰来观测洞内总的涌水量变 化情况。 (6)对于地应力状态,一方面通过隧洞理深估算,另一方面 根据围岩稳定状态如塑性变形、岩爆弹射或片帮情况等进行评 估,进而分析地应力状态及其对掘进进度的影响等。 (7)其他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地温、有毒有害气体等监测资 料:以及隧洞管片类型、支护措施、隧洞超前预报资料等。 综合上所述,对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施工的隧洞,可参考 表4所列内容进行施工地质编录
5.4.2本条规定了岩质洞室地质编录的主要内容
10重点处理的部位主要包括不利块体、变形失稳、涌水突 泥等洞段
岩稳定、施工安全不利的地质条件、地质现象、地质问题的 编录。
5.4.4本标准附录D中“表D.0.2××工程施工地质编
合描述卡(地下开挖工程)”是配合编录测图的重要地质资料, 也是编写验收意见的基本依据
勾绘。纵、横剖面图,大跨度的地下厂房、地下洞室群的地质平 切面图,一般情况是在工程地质平面图上切制,剖面图和平切图 的间距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5.4.7本条规定了地下洞室地质编录的精度,其精度主要依据 地下洞室的规模、使用功能、洞室重要程度、地质复杂程度等进 行选择
5.4.7本条规定了地下洞室地质编录的精度,其精度
5.4.8本条列举了需要摄影或录像的重要地质现象和洞段
些影像资料是地质编录的重要附件,在围岩支护后一般不能再次 获得,因此需要做好比例、实物等标记,编写编号、位置、方
向、日期及地质内容等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照片可附与之相对 应的素描图
5.5.4本条列举了9款需要立即进行地质预报的异常地质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围岩失稳或涌水突泥的先兆 1增加了“喷层表面开裂”。 8新增条款,增加了“岩石隧洞掘进机或盾构机发生卡机 或掘进参数、掘进载荷、掘进速度发生急剧的异常变化”。 9新增条款,增加了“突然出现刺激性气味”。 5.5.5本条规定了施工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3新增条款,增加了腐蚀性地下水的预报内容,主要考虑 到地下水环境复杂多变,而腐蚀危害又非常大,一旦发现有异 常,需及时进行试验预报
5.6.2本条规定了地下开挖工程分
2不良地质洞段主要包括软弱层带、岩溶洞穴、软土、粉 土、粉细砂等不良地质与塌方、塌陷、变形、岩爆、突水、管 、流土、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等洞段。 4删除了复核围岩压力和弹性抗力系数的内容。围岩压力 和弹性抗力系数确定方法多为半经验半理论公式,一般在前期地 质勘察中根据围岩岩体工程地质条件、现场力学试验成果以及设 计专业共同综合研究确定,施工阶段一般不再进行该项工作,如 果确实需要复核,其确定方法和考虑因素可参考《水利水电工程 地质手册》等。 5.6.3GB50487一2008附录N围岩工程地质分类”以岩石强 度、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状态为基本因素,同时考虑了地下水、 结构面产状、强度应力比等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效果较好,且这些因素在施工地质工作中均可以得到,因
度、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状态为基本因素,同时考虑了地下水、 结构面产状、强度应力比等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效果较好,且这些因素在施工地质工作中均可以得到,因
此隧洞工程围岩分类一般按其规定执行;护盾式岩石隧洞掘进机 法或盾构法施工时,无法直接观察围岩特征,可以通过了解掘进 参数、岩渣特征:以及在具备打开护盾窗口的情况下通过窗口观 察小范围的围岩等方式,间接对围岩进行分类。GB50487 2008附录W“外水压力折减系数”主要考虑岩土体透水性、地 下水活动特征以及地下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等因素,这些因素在 施工地质工作中均可以得到,因此外水压力折减系数也按其规定 执行。
5.6.4本条列举了围岩验收时需要检查的内容
2将“围岩特性、完整程度”更改为“围岩工程地质类别”。 4新增条款,增加了“隧洞围岩变形失稳及衬砌变形、开 裂、脱落、渗水等情况”。 5.6.5本条规定了验收前需要准备的地质资料。根据水利水电 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围岩检测和监测工作一般由业主委托第三方 进行,其相应资料由具体承担实施单位准备。因此,删除了原规 程中验收前应准备的“围岩检测和监测资料”的内容
2将“围岩特性、完整程度”更改为“围岩工程地质类别” 4新增条款,增加了“隧洞围岩变形失稳及衬砌变形、开 裂、脱落、渗水等情况”。
6.1.1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边坡工程施工地质工作的目的。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不仅包括由于兴建水利水电工程而改变了自然 形态的边坡或人工开挖边坡,同时还包括承受工程荷载的自然边 坡,以及对水工建筑物、居民区、工业及交通设施等安全有影响 而需要治理的边坡
6.1.2 新增条款。鉴于边坡工程的特殊性,因不规范
的安全事故较多,在此强调施工地质编录应坚持自上而下、边开 挖边编录的工作原则;考虑到施工地质工作往往与工程施工交叉 进行,故施工地质编录时需要协调好与工程施工的衔接;同时考 虑到如果施工程序、方法、工艺选择不当,将对边坡工程质量影 响较大,因此在施工地质工作时需分析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对 边坡稳定的影响及改进建议。 6.1.3新增条款。本条对边坡工程施工地质工作内容做出了具 体规定。结构面、软弱层带的发育特征、性状及其组合往往是影
体规定。结构面、软弱层带的发育特征、性状及其组合往往 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与边坡呈小夹角的长大结村 钦弱层带及其不利组合是控制边坡稳定的因素,因此施工过 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重点跟踪。
6.1.4本条对需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是在原
6.2.1本条规定了岩质边坡地质巡视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地质 巡视需仔细观察与收集开挖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同时 还需要收集边坡施工信息、监测成果、处理措施实施情况等。 2根据GB50487一2008附录N,当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大
6.2.3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地质观测重点部位,主要包括地
6.2.4本条规定了边坡工程地质观测的内容。
3对于建设在高山峡谷中的水利水电工程,自然边坡高陡, 坡面多随机分布有危石、浮石,在降雨及人类活动作用与扰动 下,可能发生滚落,从而危及工程施工与运行安全,因此增加了 “浮石滚落”的观测内容
点和前期地质勘察成果为依据制定,尚不具备实施条件。随着工 程施工的进行,边坡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逐步揭露,施工地质人 员需针对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调整监测项目的建议。如三峡工程船 闸: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揭露出的体积大于1000m3不利块体增设 了变形监测项目:以监测其稳定性
5.3.1所列各项标本,多为保存备查之用,特别是控制边坡稳 定的含易溶盐岩土、膨胀性岩土、软土、湿陷性土、蚀变岩、软 弱层带、断层构造岩等
6.4.1对于作为混凝土建筑物地基一部分的边坡,对建筑
6.4.1对于作为混凝土建筑物地基一部分的边坡,对建筑物安 全或运行有重大影响的边坡,通常要求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对 于地质条件简单的土石坝坝肩边坡、渠道边坡,地质编录工作可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最成果可只提交典型展示图或部 面图。
6.4.2本条规定了岩质边坡
以上的高陡自然边坡,前期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走不近、看不 清、查不明”的难题,施工期应充分利用施工便道或排架等开展 边坡地质调查工作,侧重于影响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的边坡稳定 问题,如大型堆积体、潜在不稳定块体(危岩体)、变形体、危 石浮石等。 9边坡工程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开挖、减载、喷锚、支挡、 灌浆、截水、排水、植被保护等。 6.4.4本标准附录D中“表D.0.3 XX工程施工地质编录综
6. 4. 4 本标准附录 D 中 “表 D. 0. 3 X X工程施工地
用 6.4.5边坡地质编录一般要求编制坡面展示图,长大结构面要 求现场实测。地质纵、横部面图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实测或在工 程地质平面图上切图编
6.5.1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除隧洞开挖形成的洞脸 边坡和进出口明槽边坡外,还有坝肩边坡、厂房边坡、船闸边 坡、渠道边坡等,这些边坡一般规模较大,其稳定性对施工和工 程安全运行影响较大,如隔河岩工程导流洞出口边坡高达110余 m,下部为软弱的页岩,上部为厚层的坚硬石灰岩,属上硬下软 的地质结构,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天生桥二级厂房边坡总高度达 370m,位于砂页岩互层区,施工中触发了大规模岩体滑动:
峡工程船闸在山体中深挖而成,边坡总长度达6.4km,直立坡 高度达70m,具有高、陡、长的特点,施工期发现影响边坡局 部稳定的大小块体于余: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两岸为高达上于 米的高位自然边坡,施工期共发现数百个潜在不稳定块体,因此 需做好边坡工程的地质预报工作。 地质预报主要针对可能带来安全隐惠和严重危害的不利地质 因素开展,本条列举的7项地质现象,都是边坡可能失稳的前 兆,需要立即开展地质预报工作
7.1.1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施工地质工作目 的。将原规程“岩(土)体防渗与排水工程”改为“防渗与排水 工程”。防渗工程主要包括防渗墙、防渗幕、防渗铺盖等,排 水工程主要包括坝基排水孔(洞)、洞室围岩排水孔(洞)、边坡 排水孔(洞)、减压井等。 7.1.2新增条款。本条对防渗与排水工程施工地质工作内容和 工作重点做了具体规定。岩(土)体的透水性具有各向异性,决 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施工复杂多样性,岩溶洞穴分布及充填情况 对施工安全、工期和防渗和排水工程质量效果影响很天,地下水 位变化可直接反映防渗与排水工程质量效果,岩(土)体透水性 是防渗与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防渗依托、接头处理是否可 靠关系到整个大坝的防渗效果,因此施工地质工作过程中须予以 重视。
7.1.3对需要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本条是在
7.1.3对需要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本条是在 京规程7.2.3条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7.2.1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地质巡视工作内容。
1防渗与排水工程施工情况包括施工进度、程序、方法 工艺,灌浆孔和排水孔的布置型式、孔距、排距及深度,灌浆孔 的灌注材料、压力及耗浆情况。 2先导孔、检查孔、防渗墙槽孔可以看作是对前期资料的 核对或补充。施工地质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先导孔掌握现场揭露的 地质情况:主要包括孔深、地层岩性、风化程度、换层深度、塌 孔部位以及渗透性等。
7.2.2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地质巡视过程中宜收集的 资料。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常防渗工程先导孔、检查孔由 施工单位或承包商承担完成,为此本次修订将原规程7.4.2条、 7.4.4条、7.4.5条、7.4.6条关于先导孔、检查孔地质编录工 作内容改为资料收集。根据水利行业标准SL62一2014《水工建 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防渗工程的施工记录和 竣工资料包括地质编录内容(如钻孔记录,压水试验和简易压 水记录,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表,检查孔钻孔柱状图,照片、 录像和岩芯实物,施工前后或施工过程中其他的检验、试验和 测试资料等)。 7.2.3本条增加了地下水位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地下水位观测的 内容
7.2.3本条增加了地下水位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地下水位观测的 内容。
7.2.3本条增加了地下水位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地下水位观
7.3.1防渗与排水工程多为隐蔽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 及现场条件,及时进行取样试验,为工程质量效果评价提供依 据,同时留档备查。 4新增条款,增加了岩溶地区应对岩溶洞穴、溶缝灌浆充 填物的取样要求。
7.4.2根据SL174一2014《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范》的规定,防渗墙如需嵌入基岩,当槽孔深接近基岩面时, 需要留取岩样,并根据岩样性质确定基岩面。因此岩样是确定嵌 入基岩的主要依据,需按顺序、深度、位置编号,填好标签、装 箱。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防渗墙槽孔岩样需施工地 质人员现场鉴定确认。因此,本条规定防渗墙槽孔岩样编录重点 为嵌入层的地层岩性、颜色、成分、风化情况等
7.5.1防渗与排水工程地质预报应结合其施工内容进行。先导 孔施工时其重点工作是复核防渗与排水工程沿线地质条件有无变 化,提出调整防渗与排水设计的建议。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其 重点工作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异常问题和地质现象进行地 质预报:并提出相应的地质建议。防渗工程质量检查孔施工时其 重点工作是对防渗工程质量效果的评价,对存在工程缺陷部位的 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预报:提出处理建议
7.5.1防渗与排水工程地质预报应结合其施工内容进
7.5.3本条规定了调整防渗排水工程设计建议的情况
1相对隔水层理深发生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是设计底线以下的岩(土)体透水性不满足防渗标准要求;另 方面是底线以上的岩(土)体透水性已满足防渗标准要求。 2强透水岩土体主要包括岩体卸荷松动区、规模较天的断 层破碎带和强烈溶蚀洞穴密集发育区等,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强透 水岩(土)体范围扩大或性质恶化时,也需要提出调整防渗与排 水工程设计的建议
7.6.2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的工程地质评价内容。
7.6.2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的工程地质评价内容。 2增加了土体孔隙结石充填率和土体透水性。 7.6.3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验收前需要了解 或检查的内容。 7.6.4本条规定了防渗与排水工程验收前需要准备的资料和技 术成果。 1增加了防渗惟幕渗透剖面图。 2增加了灌浆洞、排水洞、减压井地质编录展示图。 防渗与排水工程先导孔、工序孔、检查孔地质编录工作由承 担实施单位完成,因此,本次修订册删除了原规程中7.5.3条第2 款、第3款的相关规定
1增加了防渗幕渗透部面图。 2增加了灌浆洞、排水洞、减压井地质编录展示图。 防渗与排水工程先导孔、I序孔、检查孔地质编录工作 担实施单位完成,因此,本次修订册删除了原规程中7.5.3条 款、第3款的相关规定。
8.0.1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水库库区施工地质工作目的。水 军库区是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期通常需要继续 对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浸没、淹没、水库诱发地震等主要工程 地质问题和结论进行复核研究,同时还需对库区防护、库岸治 理、水库防渗等工程开展施工地质工作。 8.0.2本条对施工期水库库区地质工作内容做了具体规定。蓄 水过程中,往往是水库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密集期,因此要求在 水库蓄水过程中进行地质巡视。大、中型水库工程其库区地质巡 视工作内容多、工作量大,且问题复杂,是一项专门性工作,根 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工程惯例,该项工作一般由 受业主单独委托进行。 8.0.3本条对需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其内容 是在原规程8.0.3条专项勘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3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有水文地质条件,地质问题在水库蓄 水期和正常运行初期频频发生,因此本次修订将原第3款改为蓄 水期新发现的地质问题。 8.0.5新增条款。本条围堰挡水、大坝拦洪度汛、下闸蓄水是 水库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发期,需弓起重视,加强地质巡视 提出地质家害处理建议
8.0.1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水库库区施工地质工作目的。水 库库区是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期通常需要继续 对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浸没、淹没、水库诱发地震等主要工程 地质问题和结论进行复核研究,同时还需对库区防护、库岸治 理、水库防渗等工程开展施工地质工作。
8.0.2本条对施工期水库库区地质工作内容做了具体
文业土单独安 8.0.3本条对需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其内容 是在原规程8.0.3条专项勘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3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有水文地质条件,地质问题在水库蓄 水期和正常运行初期频频发生,因此本次修订将原第3款改为蓄 水期新发现的地质问题。 8.0.5新增条款。本条围堰挡水、大坝拦洪度汛、下闸蓄水是
8.0.3本条对需开展专项勘察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其
是在原规程8.0.3条专项勘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3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有水文地质条件,地质问题在水 水期和正常运行初期频频发生:因此本次修订将原第3款改 水期新发现的地质问题
水库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发期,需引起重视,加强地质巡视, 提出地质灾害处理建议
视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料场开挖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并进行地 报与建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发生工程安全与 事故。
9.0.5新增条款。填筑料碾
工骨料生产性轧制试验等专门性试验是复核检验料源质量和优化 施工工艺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现场地质人员对 料源分布情况较熟悉,可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取样试验,并收集相 关试验与检测资料,有助完善料场质量、储量评价。 9.0.6本条规定了需要进行地质预报的情况,料场开采的合理 性、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影响料场储量质量,料场开采边坡变形失 稳可能危及施工安全,进而可能延误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因此, 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地质预报的内容。 9.0.7新增条款。本条对料场质量、储量评价进行了规定。料 场的用途不同,质量评价指标和要求也不同,施工期需要根据工 程实际用料情况,综合利用各种勘察资料及施工地质成果,按 SL251一201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的规定对
生、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影响料场储量质量,料场开采边坡变形失 急可能危及施工安全,进而可能延误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因此, 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地质预报的内容
0.1.1施工地质视卡、施工地质日志、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 述卡和施工地质编录图要求当日整理,其余资料可分阶段或分工 程部位整理。
10.1.1施工地质巡视卡、施工地质日志、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 述卡和施工地质编录图要求当日整理,其余资料可分阶段或分工 程部位整理。 10.1.2本次修订将录像带改为视频。照片、视频等电子影像资 料需分类、分组整理,分类、分组文件名要求清晰明确。重要的 照片、视频资料需要附文字说明
10.1.2本次修订将录像带改为视频。照片、视频等电子影 料需分类、分组整理,分类、分组文件名要求清晰明确。重 照片、视频资料需要附文字说明
10.2.1增加了分部或单位工程施工地质说明及附图。分部或单 应工程验收时需要提供相关地质资料。土建工程结束后,施工地 质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时就需及时编写工程竣工工程地质报 告。工程实践中,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在工程运行数年后进行,因 而在土建工程结束后,尚不需提交竣工工程地质报告,此时可先 编写工程施工地质报告。 专题工程地质报告及附图、工程地质技术总结报告均不是常 规施工地质工作成果,因此本次修订予以删除
GB/T 39347-2020 空间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通用规范.pdf10.3资料与成果归档
10.3.1本条规定了施工地质资料与成果归档的责任单位,业 主委托第三方完成的施工地质资料与成果一般由相应承担实施单 立负责归档。 10.3.2新增条款。本条规定了施工地质资料与成果归档的相关 要求,归档时要保证施工地质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绕
本附录为新增附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施工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厂 泛应用,目前已全面普及;近年来由于摄影测量技术、高清数码 相机和无人机的发展,可视化在施工地质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发 展和进步,现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编录方法的新技术 可视化地质编录,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因现场开挖面“尺度高、看 不清、摸不着”等带来的编录难题,也解决了开挖面覆盖后难以 再现的问题。 该技术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带空间坐标的真实三维影像模 型,清晰再现现场开挖面,施工地质人员可以借助辅助软件身临 其境的在影像模型上直接量测产状或长度、宽度等几何信息与解 译地质体或结构面等的性状信息,从而实现了开挖面地质信息数 字化,突显了开挖面可视化再现,为后续地质信息查漏、分析及 断续开挖面的全景展现、演示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主要适用于地基、围岩、边坡等场地升 阔、通视条件好的工程施工地质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地质 工作效率和编录成果质量。与传统地质编录技术相比,其具有两 个显著特征:①它能采取非接触式手段有效地获取地质信息: ②可建立带坐标的三维影像模型,可全面、清晰地展示施工开挖 全貌。 根据长江三峡工程与金沙江乌东德、金沙、银江等水电站可 视化地质编录工作经验,该技术通过如下主要步骤实现: (1)现场地质描述。 现场地质描述工作通常与编录区影像拍摄工作同步进行,也 可以在地质巡视与观测过程进行;现场地质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岩 性特征、风化或卸荷情况、构造性状、水文地质特征及岩体结构
等,是后期地质解译和展示图编制的重要地质依据。 (2)像控点布置与测量。 像控点主要起坐标控制与校正的作用,是为了在进行编录区 影像三维场景重建时,将任意坐标系、任意比例尺的三维场景纳 入目标座标系中,使编录区在三维模型中1:1再现:同时像控 点的位置和数量也影响着三维场景重建精度,因而拍摄区像控点 的布置对模型精度至关重要。 地质编录区一般范围都较小,像控点宜均匀布置在拍摄区各 边界,总体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分布,因此规定像控点数量不应少 于3个。像控点可采用拍摄前人为标记或拍摄后选择合适自标影 像的方法。像控点在像片上成像应清晰、易于判读剩点量测,因 此常布置在明显地物拐角点、独立地物等易于判读量测处,弧形 地物及阴影等部位不宜布置。 像控点测量可采用GNSS静态、动态(RTK、RTKinfo、 CORS)、全站仪极坐标法等方法进行,像控点测量精度要求满 足三维模型精度要求。 (3)编录区拍摄。 进行数字影像拍摄时一般要求制定拍摄计划,规划好拍摄线 路,根据建模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拍摄距离或高度。数字影像拍 摄的相机应采用定焦镜头耳对焦无限远处:成像探测器面阵应不 小于2000方像素,最高快门速度应不低于1/1000s,为避免有 遮挡面、遗漏开挖面,尽可能360°无死角拍摄。数字影像拍摄 时,尽量选择有利的气象、光照条件,尽量避免光照高度角过 低、阴影过大。 拍摄时最重要就是必须保证任意相邻两张照片有一定重叠 度,其重叠度需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T6962 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中规 定,航向重叠度一般为60%~65%、旁向重叠度一般为30%~ 35%,即可拼接形成三维影像;相邻两张影像重叠度满足 30%~35%,即可拼接形成二维影像。由于编录区面积一般均较
小,为保证后期拼接校正效果,且利于现场操作控制,每张照片 上下和左右均按三分之一重叠控制,即航向和旁向重叠度均 为66.7%。 数字影像拍摄完成后还需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地 质要素是否完整清晰,影像模糊度是否满足要求、阴影是否过 大、是否存在明显重影和错位、重叠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 摄影空洞区域或漏拍区域,对检查中发现的不满足要求的影像及 时进行补拍。 (4)影像处理与三维模型构建。 影像处理与三维重建一般采用成熟的摄影测量软件系统或专 业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过程中应对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精度进 行复核,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 (5)地质解译。 地质解译最好由熟悉本工程地质条件且有经验的地质人员进 行,结构面的位置、长度、间距和产状等几何数据均可在三维影 像模型上直接量测或简单计算获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 印荷等地质信息解译结合现场观察描述进行。 (6)编制展示图。 以正射影像为底图,按本规程要求的编录内容及精度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文学等将地质解译的内容编制成展 示图,并进行校审。
附录F工程竣工工程地质
按SL1一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原规程 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F.0.6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其建筑物指实际工程所包 含的各单项主体建筑物,如大坝、闸、电站、厂房、地下洞室、 遂洞、渠道、渠系建筑物、通航建筑物、溢洪道等,一般按单项 建筑物类型独立成章。地质条件较简单的中型工程,也可将建筑 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并入F.0.5条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中, 4工程地质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与单项建筑物相关的地基 边坡、围岩、防渗与排水等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4.6.2条 5.6.2条、6.6.2条和7.6.2条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述
本次修订新增了枢纽区工程地质图和部面图JT/T 1180.11-2018标准下载,并对相关展示 图的比例尺进行了调整。实际工程中工程工工程地质报告附 图、阶段验收工程地质报告附图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