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143-2021 天津市地下铁道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DBT29-143-2021 天津市地下铁道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31153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29-143-2021 天津市地下铁道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1.0.1大津市的地质情况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大津地区基坑工程造 价在整个工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既保证 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文做到经济合理,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在 大津地铁1、2、3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参考国内外基坑工程理 论和实践,并通过对积累的大量现场量测数据资料的反馈和分析, 初步建立起一套控制基坑变形和应力的施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为确保今后大津地区地铁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 全,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特制定本规程,以便于建设、 施工和监理等相关部门掌握和应用。 1.0.2本规程依据的工程经验为大津地区一般地质条件,如地质勘 察反映地质情况与本地区常见情况有较大差异时,应另行考虑,特 殊对待。 1.0.3基坑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施工时须综合考虑内部、外部存 在的或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 1.0.4本规程主要针对天津地区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作了相关规定, 其它标准、规范、规程等已有专门规定的内容,本规程不再重复或 详细介绍。

3.0.1基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制定,应严格遵守施 工图纸的有关要求,内容应详尽,安排应合理,考虑应周到,并且 要有可执行、可操作性,能够切实指导现场施工,切勿流于空泛。 3.0.2基坑施工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基坑支护 安全等级的不同,有区别的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 3.0.3《大津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对环境等级和环境 保护等级进行划分。 3.0.4安全等级划分参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大工程对深基坑 的定义和天津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划分。 本条中1级安全等级基坑施工应符合影响范围内其他行业的 相关规定。 3.0.5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调查对象应包括基坑位置内、基坑周 边地区的影响基坑和受基坑影响的所有情况,这是决定工程实施的 重要因素之一。

4.1.2围护结构施工前应学习和研究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 图,并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编制施 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呼和浩特市金桥经济开发区神舟硅业3000吨多晶硅项目工程电气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以达到保证基坑工程、主体地下结构安 全实施和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的目的

4.2.10新制备泥浆比重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4.2.12因地下连续墙属侧向承力结构,钢筋笼分段沉放时,必须保 证上下节主筋的连接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放。 4.2.14混凝土如不同时均匀、连续灌注,会使灌注的混凝土面形成 波浪形,而槽段中泥浆沉淀物易于滞留于导管间低洼处和端部混凝 土面上,被后灌混凝土覆盖后,影响结构质量。 4.2.19在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作为侧向承力结构,成墙质量直接 影响到其承载力,故对墙身质量提出抽验要求,

4.3.2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是保证成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若试 戎孔测得的现场实测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技术措施 或重新考虑施工工艺。试成孔可选取非灌注桩设计位置进行,有 成熟施工经验时也可选择灌注桩设计位置进行试成孔。在非灌注 桩设计位置进行试成孔时,试成孔完毕后应用砂浆或其他材料密 实封填。 4.3.3本条规定是为了防止在混凝土初凝前,邻桩施工对其造成 扰动,故采用隔桩跳打的施工方法,若无法调整桩位施工时,应 停顿36h以后方可在邻桩侧进行施工。 4.3.5泥浆的主要性能有泥浆比重、黏度、静切力、含砂率、胶 体率、失水率、酸碱度等指标,实践证明泥浆是泥浆护壁成孔灌 注桩成孔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检测泥浆的 各项指标,其中比重及黏度是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泥浆比重 过大既影响钻速,文使孔壁泥皮增厚,泥浆比重过小则护壁性能 差,容易塌孔。泥浆中的黏性可使土渣、岩屑悬浮而不发生沉淀, 且能阻止泥浆向地基土中侵入,在黏性土中,黏土颗粒之间内聚 力较大,泥浆中士渣不容易发生沉淀,在黏性土中黏度宜控制在

4.3.3本条规定是为了防止在混凝土初凝前,邻桩施工对其 扰动,故采用隔桩跳打的施工方法,若无法调整桩位施工时 停顿36h以后方可在邻桩侧进行施工

18s~25s之间。在砂性土中,应适当加大泥浆黏度,以防止砂土 中的土渣沉淀导致成孔质量不佳,根据经验,砂性土中黏度控制 在25s~30s之间。 4.3.8钢筋笼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以及《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焊接接头 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量不应大于主筋总数的50%。机械接头接 头白分率,Ⅱ级接头不应大于50%,1级接头不受限制。接头应 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35倍的主筋直径。对于1级接头和级 接头的定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中级接头定义为: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 度或1.1倍的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 能。Ⅱ级接头定义为: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 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钢筋笼主筋间距不应过密,否则影响灌注时混凝土的流动 导致混凝土难以进入钢筋笼外围空间,影响保护层质量。 4.3.9设置加强箍筋主要为了满足钢筋笼吊放过程中的强度、刚 度、稳定性要求。钢筋宠在吊装前应进行验算,对于大直径和超 长的钢筋笼在吊装前应编制专项的吊装方案。 4.3.12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导管埋入深度对成桩质量影响较大, 导管理入较深会发生因顶升阻力加大而产局部夹泥,或因混凝 土泛出阻力较大,上部混凝土长时间不流动,造成灌注不畅。理 入过浅会发生将导管拨出混凝土面,或发生新灌入混凝土冲翻顶 面,造成夹泥断桩等事故。 清孔方式有正循环、泵吸反循环及气举反循环等形式。清孔 时应维持孔内泥浆液面的稳定。 混凝土初灌量是水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通过积聚一定量的 混凝土积蓄的能量将导管内泥浆逼出,实现水下封底,并保证封 底后导管外泥浆不会进入混凝土内

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混凝土预留长度与桩身、地质条件、施工 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等有关。在满足最小泛浆高度前提 下,具体泛浆高度可根据施工单位的工程经验确定,若桩顶标高 接近地面,无法满足最小泛浆高度要求时应确保泛浆充分,保证 凿除预留长度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4.4.2定位桩打设、导框安装和第一根钢板桩必须确保精度符合 要求,否则无法为后续的钢板桩打设提供基准。 4.4.3现场应准备纠偏桩,以供必要时进行纠偏用。纠偏桩应分 散使用,不得在同一位置连续使用。 4.4.5由于打入法施工产生挤土及振动效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 影响大,故作此规定。 4.4.6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 的规定。设计要求的1、级焊缝应进行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具体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具体焊缝等级及检测要 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及《钢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

4.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4.6水泥土重力式挡墙

4.6.1当墙体施工深度较深或墙深范围内的土层以砂土为主时, 宜米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4.6.2施工中,当遇到有明浜、池塘及洼地需要回填时,往往就 近挖土回填。如果回填土土性较差,可掺入8%~10%水泥灰土, 并分层压实。 4.6.3保持连续搭接施工、严格控制桩位和桩身垂直度是形成连 续墙体的关键,也是检验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质量控制的要点。 桩与桩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搭接时间不应大于24h,如 因特殊原因大于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先进行空钻留出槿头 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间歇时间太长与下一根无法搭接,应采取 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4.6.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大多采用双轴搅拌桩机,对搅拌桩施工 进行控制是确保施工技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1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工艺 性试桩。工艺性试桩数量应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工程地质条件等 因素,遇有暗浜等复杂地质条件可适当增加试桩数量; 2四搅两喷施工工艺流程为:搅拌桩机就位一钻头第一次预 搅下沉一钻头第一次喷浆搅拌提升一钻头第二次搅拌下沉一钻 头第二次喷浆搅拌提升一搅拌桩完成一移位。在临近建筑物或地 下管线施工时,应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提升和下沉速度,必要时可 采用间隔和间歇施工方法; 3水泥浆液与桩端土充分搅拌30s可充分保证桩端成桩质 量; 4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知,当采取较小水灰 比,对提高水泥土强度作用明显,但可能因水泥浆液输送困难而 产生不均匀现场,故综合各方面因素,将浆液水灰比控制在

0.5~0.6范围内比较合适。当气温较高浆液输送困难时,可根据 需要掺加相应的外加剂; 5钻头搅拌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的要求,是为了保证 停浆点位置桩身有足够的搅拌搭接质量,以保证桩身质量。停机 时间过长,一般会造成管路堵塞,故规定停机时间超过3h时, 应进行管路拆卸和清洗。 4.6.5若桩体施工深度超过18m或桩身范围内以砂土为主时,由 于双轴搅拌桩机性能难以满足成桩深度要求,需采用三轴水泥士 觉拌桩施工。 4.6.7水泥土围护结构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开挖时也只暴露第 排桩的一侧,因此,应重视施工期和开挖期的质量检验。 因气温、外掺剂、水泥品种等因素的不同,水泥土的初凝速 度也不同。施工间歇常由机械故障、停电等因素造成。为此应有 应急措施,尽量缩短施工间歇时间。 1施工期应严格进行每项工序的质量管理,每根桩都应有完 整的施工记录,并进行抽查。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记录与整 理,主要记录内容如下: 1)拌制水泥浆液的罐数、水泥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 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应采用经国家计量部 订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2)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应 有专人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或提升的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 于10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应天于5s。 2取样时试块不得采用桩顶冒浆制作。 若因工程需要,可在有效桩长范围内钻芯取样做抗压强度试 验。有效桩长范围内的桩身强度代表值可以取同一钻芯取样点处 上、中、下三点取得试样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平均值。上、中、下 三点分别为有效桩顶向下0.2L(不小于3m)、0.5L和0.8L

处,L为有效桩长。取样点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桩长范围内土层分 布情况适当调整。当场地内有软弱土层时,需在该土层深度范围 内取样作为代表点。 开挖前应进行质量抽查,合格后方可开挖基坑。需要测试强 度的桩芯应尽可能完整,并切成圆柱体以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验。 直观检查桩芯强度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质量状况:取出桩芯 呈硬塑状态时通常不需再做试验测试强度;呈软塑状态时,为不 合格:呈可塑状态时,质量欠佳,应按现场情况和设计条件进行 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钻芯取样后应对桩体采取灌浆等修补措施

5.2.4一般复加支撑轴力后,会弓起支护体系内力和变形的变化, 比时必须要满足设计安全要求。据研究,温度变化对支撑轴力有较 大影响,施工时应予以重视,适当增加支撑承载力安全储备。 5.2.7现场施工时,在支撑上搭设施工平台,悬挂管线,搭设便桥 设置人行通道,支撑模板等,这会改变支撑的受力状态,并使支撑 与上述附属物相互影响,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使另一方受到牵 连。

5.4支撑立柱和立柱桩

5.4.1~5.4.2支撑立柱可有效地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但支撑立柱的 沉陷或回弹会引起支撑次应力,降低支撑稳定性。因此支撑立柱基 础桩要满足设计的深度和长度要求。支撑约束节点构造只应约束垂 直于支撑轴线的各向外力所弓引起的支撑弯曲,而不应约束支撑轴向 伸缩。

6.1.3除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应急抢险加固的项目外,加固 宜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基坑开挖前进行。 6.1.6若坑内土体加固紧贴围护墙,宜先进行围护墙施工,再进 行坑内土体加固,采用这种施工顺序,有利于围护墙施工质量, 如垂直度控制。 6.1.7基坑转角部位或多点支撑集中受力部位桩(墙)背后的土体 自进行土体加固。原因为突入基坑的锐角部位桩或墙的背后土体易 在受力条件下发生变位,造成地表裂缝,降低背后土体的抵抗力 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基坑变形,出现支撑体系失稳的情况。加固范围 般可取地下2.0m至基底下4.0m。

6.2.4本条各款中: 3浆液在泵送前经筛网过滤可避免粗颗粒对注浆泵的堵塞 7在浆液中掺入适量外加剂对改善浆液性能有很大的作用 粉煤灰可降低水泥浆液的析水率,增加其触变性能,有利于浆液 扩散,降低其凝固体的收缩率;水玻璃起到加速浆液凝固的作用: 活性剂可提高浆液扩散能力和可泵性;膨润土可提高浆液均匀性 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 外加剂还可根据工程需要加入早强剂、微膨胀剂、抗冻剂 缓凝剂等,但自前专门针对注浆的外加剂较少,因此对外加剂的 品种、型号和掺量可参考产品说明,并应做相关试验确定施工技

术指标。 9上拨注浆管时使用拨管机既可节省劳动力,文可确保注浆 管提升的精度,避免人为的跳层注浆。 6.2.5当前对注浆加固的质量检测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 题,应在控制施工参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质量检测方 法。

6.3.2旋喷桩高压旋喷按喷射方式有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

6.3.2旋喷桩高压旋喷按喷射方式有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 喷(固结体为壁状)和摆喷(固结体为扇状)三种基本形状,它们均 可用下列方法实现: 1单管法:喷射高压水泥浆液一种介质: ②双重管法:喷射高压水泥浆液和压缩空气两种介质: ③三重管法: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及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实践中,旋喷形式可采用单管法、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中的任伺 种方法,定喷和摆喷注浆常用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 本条对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技术参数作出规定 单管、双重管和三重管法常用的施工参数见表6.3.2

压力应根据土、砂层的情况确定,一般土、砂层控制在 20MPa,中密、密实砂层应大于30MPa,极松散的砂土层也可控 制在10MPa。水灰比宜为1.0。 9当旋喷注浆过程中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需查明原因并采 取相应措施: 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各部位的泄漏情况,并 应拔出注浆管,检查密封性能。 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若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象, 可适当进行复喷:若系附近有空洞、通道,则应不提升注浆管继 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拔出注浆管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注浆。 压力稍有下降时,可能系注浆管被击穿或有孔洞,使喷射能 力降低。此时应拨出注浆管进行检查。 压力陡增超过最高限值、流量为零、停机后压力仍不变动时, 则可能系喷嘴堵塞。应拔管疏通喷嘴。

10当旋喷注浆完毕后,或在喷射注浆过程中因故中断,短 时间(小于或等于浆液初凝时间)内不能继续喷浆时,均应立即 拨出注浆管清洗备用,以防浆液凝固后拨不出管来。为防止因浆 液凝固收缩,产生加固地基与建筑基础不密贴或脱空现象,可采 用超高喷射(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过建筑基础底面,其超高量 大于收缩高度)、冒浆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6.4.3本条各款中:

5.4.4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水泥土搅拌法在施工到顶端300mm~ 500mm范围时,因上覆十压力较小,搅拌质量较差,因此要求 亭浆面高于桩顶设计标高300mm~500mm,待基坑(槽)开挖时, 再将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挖去。为防止桩顶与挖土机械相碰导致 桩体断裂,应采用人工挖除。

6.5.1~6.5.10RJP工法的基本原理与MJS一样,均以超高压喷射 流体的功能,将土层的组织结构破环,被其破环了的土粒与浆液 昆合搅拌,凝固后便在地层中形成固结体。RJP工法与MJS不 司之处在于不能通过孔内强制排浆,相对于MJS对周边环境扰 动相对较大,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周边环境选取适当的工法。

7.0.1基坑不直接临水但坑边距水域边线距离大于5米或2倍基坑 开挖深度时,围堰与挡水堤坝内的基坑围护结构工程施工遵照本规 程第4章节有关规定执行。 7.0.3基坑放坡开挖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挖土方法,并对基 坑边坡、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临水基坑位置的特殊性,为保证 边坡的稳定,应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渗入进行控制,并应分层分段 开挖土方。 7.0.4枯水期或者水深较浅时,可以先回填,以创造十施工作业条 件:水深较深时采取回填措施不经济,可以利用打桩船进行施工。 7.0.5屏风式打桩法可以显著减少沉桩施工的平面累计偏差,有利 于桩的闭合。

8.1.2降水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工程概况、相关单位、依据及 相关规定、工程环境、设计施工要求、技术方法及工艺要求、工程 布置、施工组织、设备材料、降水井与排水设施、施工顺序、地下 水污染控制、生产性抽水试验、降水运维、降水井封井、工期安排 工程措施、质量检测、安全保护措施、贯标体系要求以及应急预案 等。 8.1.3.在基坑开挖降水前,相关单位应排查坑内勘探孔情况,确保 已经封堵完好。 8.1.6应根据基坑工程的不同工况制定降水运行方案,确定不同升 挖深度下应开启的并数和开启顺序,使地下水位始终处于安全的深 度,且应将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8.1.7基坑截水惟幕形成封闭且固结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降水,并 确保降水不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基坑开挖前试降水目的 为检验围护结构是否达到设计效果,若未达到设计要求,须采取其 他措施,以确保围护结构质量。 8.1.8通过疏十降水,不仅要求将坑内地下水位控制在有效深度以 下,而且要求有效降低被开挖土体含水量,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升 挖前预降水时间以15~20大为宜。 8.1.10若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大量抽水,采取维持性降水,并 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排除隐惠,采 取措施后再进行降水

8.3.1排水沟和集水井可采用砖砌砂浆抹面,也可采用混凝土浇筑 而成。排水沟每隔30m~40m宜设一个集水井,排水系统应通过沉 定系统排入市政管网。为了基坑安全,也为了方便排水,基坑集水 并和排水沟一般距离基坑外侧一定距离,具体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8.4.1对疏十管并与减压管并构造作出相应规定,滤水填料应采用 及配砂石,宜选用中粗砂、砾砂。须确保成井质量。 8.4.5当基坑底部土体抗承压水突通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宜加 深截水惟幕穿透承压水层进入其下隔水层,可设置减压井降低承压 水水头进行减压。降低承压水水头值应满足基坑底部土体抗承压水 突涌稳定性。截水惟幕插人承压水层不同深度减压并的具体布置作 出不同选择。减压并布置在基坑截水雌幕以内的一般称为坑内减压 水,反之称为坑外减压降水。当受施工条件限制,或为满足基坑 工程的特殊需要以及环境保护要求,也可同时采用坑内减压降水和 亢外减压降水措施。选择减压降水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坑内降水方案 1)当截水惟幕部分插入减压降水承压含水层中,截水惟幕 伸人承压含水层中的长度不小于承压含水层厚度的12, 或不小于9.0米,截水惟幕对基坑内外承压水渗流具有 明显的阻隔效应。 2)当截水惟幕伸入减压降水承压含水层,并进入承压含水 层底板以下的半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中,截水唯幕已完全 隔断了基坑内外承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2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截水惟幕未在降水自的含水层中形成 有效隔水边界,宜优先选用坑外降水方案, 1)当截水幕未插人下部降水目的承压含水层。 2)截水惟幕伸入降水自的承压含水层的长度较小 3当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时,可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水文 地质条件、截水惟幕特征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特征与保护要求等,选 用合理的减压降水方案。 承压水减压运行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遵守“按需减压”的原则 控制,并根据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调整。采用有控制的自流方式 减压。

8.5.2间灌井成井结束后应进行回灌系统试验,编制专项回灌试验 方案,试验确定井的回灌效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模型模 拟预测各施工条件下的回灌运行工况,确定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回灌 运行控制要求。运行试验包括:选择水泵规格、水管管路尺寸、水 质处理器处理能力、监测系统和降水与回灌一体化试验。对备用应 急系统,开展同样的试验演练。试验期间应记录抽水处观测井水位、 水处理量、保护区观测井水位、灌量、回灌压力等。 8.5.3回灌并阻塞的原因主要是淤积、气相、和化学生物阻塞。对 干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施工阻塞而言,淤积阻塞主要靠回扬改善 滤虑条件,气相阻塞主要通过管路优化,通过回扬减少回灌水的含气 量,通过回扬消除或减轻化学生物阻塞。 可灌过程中计量涌砂量,若回灌井布置较密,需考虑到涌砂量 对地面保护物沉降的影响

3基坑周边及放坡平台的施工荷载将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安 全,合理控制相应的施工荷载,是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 4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或开挖面土坡的滑移,不 仅与场地、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堆载有直接关 系,同时还与升挖面应力释放速率有关。规定全面开挖或台阶式开 挖有利于基坑变形控制,有利于临时土坡稳定;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3米主要是根据本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实践所确定。 为防止开挖面的坡度过陡而弓起土体位移、桩基侧移等现象发 生,开挖过程中的临时边坡应保持稳定,故规定了临时边坡坡度不 宜大于1:1.5。若基坑内存在软弱土层时,机械作业可采取铺设路 基箱等处理措施,以保证挖土作业正常进行。 6坑底以上200mm~300mm范围内的土方采用人工修底,放 坡开挖基坑的边坡采用人工修坡,主要是防止机械超挖和机械扰动 坑底或边坡。为减少坑底暴露时间,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 垫层施工。

7基坑内的局部深坑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开挖方法。一般 情况下,深度超过1.5m,距围护墙不超过3m的局部深坑宜采用大 面积垫层施工完毕后再开挖的方式。开挖较浅且地质条件较好的局 部深坑可随大面积土方同步升挖 8为避免机械挖土造成工程桩位移和损伤,在工程桩区域挖士 应设专人进行监护,挖土机械应避让工程桩,工程桩周边土体应采 用人工挖除的方法。 9.1.4基坑工程的受力特点是天面积卸荷,基坑暴露后及时浇筑混 凝土垫层对保护基底土体不受施工扰动、延缓应力松弛具有重要的 作用。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作用更加明显。 9.1.6基坑在浇筑垫层混凝土后变形仍会发展,因此应及时浇筑底 板混凝土。

9.2.1基坑施工过程中保证纵向土坡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 土坡滑动或塌,将可能威胁到支撑系统并导致围护结构变形或失 隐,造成灾害性事故。国内曾多次发生放坡开挖的工程事故,分析 原因大都是由于坡度过陡、雨李施工、排水不畅、坡脚扰动等弓起 因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放坡坡度,特别在雨天更要加强监视 并做好坡面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可事先在放坡处加固土体,严防士 破失稳。 在基坑开挖中还应该注意在每一小段的土方开挖中,严禁挖成 3m~4m高的垂直土壁或陡坡,以免塌方伤人,并严防塌方导致的 支撑失稳。 9.2.2基坑纵向坡度较天处,一股也是基坑外地表纵向差异沉降较 天处,土坡越缓,沉降曲线也就越平缓,因此若在土坡附近有需要 保护的建(构)筑物,应减缓该处坡度

9.4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

9.4.1~9.4.2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过程中,选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参 数,对基坑的稳定和变形控制、周边环境保护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施工参数主要由基坑规模、几何尺寸、支撑形式、开挖方式、地质 条件和周边环境要求等确定,包括分层开挖层数、每层开挖深度 每层十体无支撑暴露的时间、每层十体无支撑暴露的平面尺寸及高 度等。实践证明,每一个开挖步骤过程中围护结构墙体暴露空间和 时间越小,则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越好。因此加快开挖和支撑速度 的施工工艺,是提高软土基坑工程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先撑 后挖、限时支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且混凝土支撑应在达到设计 要求的强度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钢支撑应在质量验收并施加预应 力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是基于上述理论经过长时间工程实践总结 出来的。 9.4.3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若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或作业,而支撑设 计未考虑相应的竖向荷载,则支撑可能会产生下沉、变形甚至开裂 等情况,这种情况对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会造成严重后果。土方 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开支撑。 9.4.5狭长形基坑,一般是针对地铁车站、明挖隧道、地下通道等 采用板式支护体系结合对撑的长条形基坑,地铁车站一般位于城市 中心区域,而且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变形控制和周边环境保护 要求很高。 1对于各道支撑均采用钢支撑的狭长条形基坑,可采用斜面分 层分段开挖方法。每小段长度一般按照1~2个同一层面支撑水平间 距确定,约3m~8m,每层厚度按支撑竖向间距确定,约3m~4m; 2斜面分层分段开挖的各种施工参数通过长期地铁工程实践 确定,由于支撑间距为3m,而坡间平台宽度为9m,为4道支撑间 距,便于平台上支撑安装施工;

3每层每段开挖和支撑形成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 下每小段开挖和支撑形成时间为12h~36h; 4对于狭长形基坑,考虑到钢支撑受力特点和纵向斜面分层分 段开挖的特性,基础底板及时浇筑对改善围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和保 证基坑的稳定十分重要; 5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 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丛中间向两端开挖方法适用于长度较长或为 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而增加挖土工作面的基坑; 6狭长形基坑的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支撑采 用钢支撑,对基坑整体稳定有效,对于周边有控制性建构筑物,尽 快形成体系约束较为有效,广泛用于市内地铁车站周边环境保护要 求较高的基坑。

9.5.3~9.5.4在回填土施工时,除满足地下铁道工程的回填土要求 外,其在狭窄空间施工,可采用新型材料,如搅拌水泥土、泡沫混 凝土代土回填;在道路范围内的部分,按道路等级、路床深度等满 足相应道路对回填土的要求;基坑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应符合各专 业管线对回填土的要求。

10.1.1基坑开挖前,应认真翻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了解基坑 开挖范围内土石方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掌握基坑开挖范围内外地下 管线、建(构)筑物等情况及要求,领会设计要求,编制切实可行 的土石方开挖方案,以指导施工。方案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开挖的分段分层分块情况、挖土流程、开挖方法: 3取土口留设位置及洞口周边的加固区域; 4土方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 5明确开挖与结构施工及养护时间关系; 6各分块开挖的时间进度要求; 7施工机械的规格、数量、工效分析与劳动力的配备; 8落实卸土场地及出土运输条件: 9质量、安全、文明与环境保护措施; 10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等。 10.1.3施工单位报送的土方开挖及降水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专家 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土方开挖前应严格执行先开挖条 件验收后方开挖的程序要求,条件验收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十方 开挖前条件验收报告,结合天津市递作法地下工程实践经验,对报 告的基本内容组成进行了规定。应包含下列内容: 1开挖及降水的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及落实执行情 况; 2开挖前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工期及完成验收情况; 3开挖前基坑降水井内的水位情况:

4临时支撑结构、逆作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对 基坑开挖的要求; 5相邻支撑立柱间、支撑立柱与围护结构间的差异沉降控制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 6主要风险源、风险因素分解及应对措施: 7施工单位对深基坑挖条件的自检和其他参建单位的检查 验收情况; 8现场通风、照明及应急设施和物资的配备是否满足土方开挖 的要求。

10.2.2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的规定。设计要求的1、Ⅱ级焊缝应进行内部缺陷的无 损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具体焊缝等级 及检测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 10.2.3液压垂直插入钢管法底部封闭构造可参考图10.2.3所示

图10.2.3液压垂直插入法钢管底部封闭构造

10.3.1逆作法施工是在顶板或界面层楼板封团后,再进行土方开挖 和地下各层结构的施工。为了解决土方外运和材料(钢筋、混凝土 排架、模板)的运输,需要在地下各层层板结构上留设上下连通的 垂直运输孔洞,这些孔洞宜利用已有的结构孔洞(车道进出口、楼 扶梯、电梯通道等),当已有结构孔洞不能满足出土进料的施工工 并、工期要求时,必须对层板结构进行临时开洞,开洞的数量主要 取决于工程的日出土量的要求(根据目前的经验,每个取土口一台 出土设备或挖机按一个工作日8h计算,出土量在500m3左右)。 地下暗挖挖土机有效半径一般在7m~8m左右,地下土方驳运 时,一般控制在翻驳二次为宜,避免多次翻土引起下方土体过分扰 动;地下自然通风有效距离一般在15m~20m左右,故一般取土口 旬距不宜超过40m:对于类似地铁车站之类的狭长型基坑,基坑两 端处宜设置出土口(出土口距端部的距离不宜大于15m),中部区 域宜每隔约30m设置一个出土口。 为保证出土效率,每个取土口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6m?;为方 更钢筋等材料运输,长度方向一般不小于9m,对于局部区域无法 满足长度要求时,其洞口对角线不得小于9m

10.4.1地下结构顶板施工前的降水管井顶部下移主要有两个目的: 其一,在地下结构顶板上减少预留孔洞,便于防水处置:其二,井 管下移后,减少地下结构顶板上的施工障碍,便于施工。 对于以盖挖为主要方开挖方式的作法基坑工程,由于受开 工况和照明条件影响,为了确保疏于降水效果及杜绝安全生产事 故,降水井管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不宜逐段向下割除

10.5土方开挖及运输

10.5.2根据大津市深基坑开挖实践经验,挖土过程要严格遵循先探 后挖的原则,确保围护结构隔水有效时,方可进行开挖,避免基坑 发生透水、管涌等造成事故。对地莲墙接缝处的土方,应采用人工 挖土,以便及时发现地连墙成槽接头处的隔水效果,并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对中间支撑柱周边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挖土,避免机械 开挖对其的碰撞。 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日常巡查,巡查内容如表10.5.2所 示,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的监控。加强监测监控管理,对 围护结构、降水并水位、支撑及周边建筑物等加强监测,信息及时 上报,对危险源发生变化,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 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10.5.5~10.5.6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车辆行驶至开挖 面,通过坡道外运土方,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8,并应满足运 土车辆及挖土机的进出要求。 在条件不充许出坡道的情况下,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土方,应尽 量采用传送带或抓斗进行垂直提升;工程量较小的土石方,应尽量 采用吊车进行垂直提升:地下水平运输应根据运输通道净空选择 于合适的运输工具,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如水平运输通 道要利用已施工的结构层板作为支撑,应对通道以及影响范围的层 板结构进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专项验算。土方车辆通行区域的柱、 墙板插筋在挖土期间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10.6.20竖向侧墙斜向模板施工可参考图10.6.20所示,上方层板浇 捣口应满足如下要求: 1浇筑孔应设置在板上,避开柱与主梁。预留孔大小为

120mm~200mm,回筑混凝土浇注面应高于施工缝200mm以上。 2根据扶壁柱柱径与墙板厚度确定浇筑孔的数量。墙浇筑孔留 设间距宜在1200mm~2000mm。 4首层结构楼板预留的浇捣孔有防水要求,宜采用螺纹管成 孔。 5当支承柱采取H型钢时,在每个腹板分割的区域内,应有 个预留的混凝土浇筑孔

《城镇人行天桥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3-T1179-2019).pdf图10.6.20侧墙施工缝斜向模板 侧墙纵向施工缝;2一斜向模板;3一侧墙

0.7施工作业安全与作业环境控制

10.7.1~10.7.4逆作法地下工程施工时自然采光条件差,结构复杂。 无其是节点构造部位,需加强局部照明设施,但在一个工作场所内, 高部照明难以满足施工及安全要求,必须和一般照明混合配置。本 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并适 合于施工现场照明设置的需要

11.1.1 监测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监测队伍承担。 11.1.2 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 2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点; 3 监测目的和依据; 4 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监测对象及项目;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 / 蓝测方法和精度: 监测频率; 9 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 施; 10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 11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12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配备: 13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制度。 11.1.4基坑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 分步开挖时,每步开挖均应有完整的监测数据; 2 如进行排水疏十作业,排水疏十前后都应有完整的监测数 据; 3当地面开裂、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变形及挡士 结构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开挖,除加强监测外,应及时通知有

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11.4.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需要和现场条件等 综合确定27钢网架体育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便于现场操作实施。 11.4.2在相同的作业方式下监测,有利于将监测中的系统误差减 到最小,达到确保监测数据可靠的目的

11.8监测成果与信息反馈

11.8.2工程现场仪器监测应将不同监测项目的实测结果记录到规 定的表格中,以便于监测数据的清晰记录和后续的计算、对比和分 析。全站仪等可以自动记录现场监测数据的监测仪器,应保存相应 的电子数据资料,以便于实测数据的复核和比对,防止实测出现纸 漏。现场巡香工作应填写巡查记录表格,将实际巡视检香结果言简 意炫地进行记录。远程视频监控应保存好视频监控录像资料,填写 相关视频成果保存记录,便于远程视频监控成果的查找和调用。 现场监测资料应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描述线路名称、合后 段、工点名称、施工工法、施工进度等工况资料,以使监测成果与 实际工程情况更好地结合,便于分析监测对象的安全状态。 11.8.4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便于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 查询和管理工作,可以将监测成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工程参建各 方,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同时,监测成果可以及时、方便地形 戎时程曲线、断面曲线图、等值线图等可视化较强的图件,便于监 测成果的分析、表达,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