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桥及周边路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玉带桥及周边路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玉带桥及周边路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控制

物资部门根据施工技术部提供的主要物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及时按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并作好下列工作和落实责任。

A.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定。

B.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并造册登记。

C.供应合同中要明确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DB21/T 3092-2018标准下载,供应时间及检验方法。

D.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

E.物资部门及时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技术指标和性能试验,并作好记录。

F.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采购物资,通知供货方以便及时作出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到工程施工中去。对于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采购物资,按物资保管和发放办法进行管理,及时标识。

G.物资发放前登记该批物资相关要素和流向,如该批物资流向工程结构所在的部位、规格、数量等。领料作业班组或个人要签认,以便追溯。

A.测量工作必须坚持双检复核制,通过自检和互检机制协同完成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

B.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原始资料不得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C.重要定位和放样,如桩、预埋件等,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仪器进行复核或换人检测后,才能施工。

D.测量人员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测量记录中的司镜、执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记录清楚,以便核查,追溯并对测量成果,控制桩进行保护。

E.测量操作符合计量设备操作有关规程,并要按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保养。

(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A.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是指施工难度大、质量易波动的工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B.关键和特殊工序实施要求:

a.关键或特殊工序实施前必须经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

b.编制关键或特殊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作业性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技术交底时做好交底质量记录。

c.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按实施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施工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信息,并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d.施工所使用的均是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凡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件不准投放工序中使用。

e.所有计量设备均能在相应标准条件下正常使用和操作,计量数据能准确反映现场实际,所有生产设备保证能正常运行。

f.严格执行隐蔽工作检查制度。工序完成后经过自检、互检、项目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作检查证,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A.对文件资料的控制,确保本工程各工点施工所使用的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实施细则、作业性指导书必须是有效文件。

B.所有技术文件按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帐和收发登记册。受控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方能使用。无效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印章,并清除、隔离存放或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加盖保留件印章方可保留。

C.存入软盘的文件也由文件管理员进行归档登记,为防止文件的丢失,所有存入软盘的文件均须备份,以软盘贮存的文件也进行标识。

D.所有技术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规划》、《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技术交底》等作业性指导书,必须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工程师或安全工程师等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在工序施工中使用。

四、主要项目质量管理要点

1.水泥有生产厂家本批量产品的材质化验单,其各项技术性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抽样监定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水泥的使用时间,不超过出厂日期以后三个月,并按有关要求做水泥的复查试验,其检测项目不少于四项: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体系安定性、强度。

2.水泥品种的选择:水下混凝土选用矿渣、粉煤灰水泥,其他混凝土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3.同一项目混凝土工程的水泥选用同厂同一标号水泥。

2.砂的检测项目为六项:颗粒级配、泥土杂物、粉尘含量、比重、容重、压碎指标。

3.同一项目工程用料采用同一产地同一级配砂。

1.粗骨料的岩石强度不低于60MPa,有害物质含量(重量百分比)限制为:针片状不大于10%,泥土粉尘不大于2%,SO3不大于1%,有机质含量颜色不深于标准色。

2.同一项目混凝土选用同一产地的粗骨料,根据配合比设计和工程部位骨料粒径选用5~80mm的粗骨料。钢筋混凝土用料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且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混凝土板厚的1/2和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3.粗骨料的检测项目为六项:强度、颗粒级配、比重、容重、空隙率、泥土杂质含量。

1.外加剂由专门的生产单位负责供应。运到工地的外加剂无论是固体、液体或粘膏状态,均有适当的包装和容器。包装上标明名称、用途和有效物质含量,并附产品鉴定合格证书。

2.早强、减水、引气、密实、防渗、速凝和缓凝等外加剂,在使用前经过试验,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钢筋混凝土采用非氯盐早强剂。

3.掺入外加剂以后的凝结速度,适应混凝土运输和灌筑过程的需要。

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在运输和进入工地时,均附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工地试验室对运进的钢筋进行检验,填发“钢筋试验报告单”。并按规格分类堆放在雨棚内的钢筋堆放栈槽上,防止淋雨,受潮生锈。栈槽高于地面50cm。

2.每批钢筋由同一炉缸号的同截面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吨,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及尺寸(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磕砸伤痕及锈蚀程度等)。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外观检查合格的两根钢筋,在其上各取一套(每套二根试件)试样,分别作拉力(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3.经检查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和安装的过程中,如出现某种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作化学成份分析,予以鉴定。如果试验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成品场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在栈槽上,防止淋雨、受潮。

1.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对商品砼厂家监控,要求定期对计量仪器进行复核,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各种拌合材料的配量偏差为:水泥不大于±3%,水和外加剂不大于±1%。拌和楼控制室严格照配料单输入配合比,并为每车混凝土出具混凝土成品出站单。混凝土运输车按出站单进入指定地点指定施工部位。

2.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本工程所需混凝土全部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现场后泵送入模,其搅拌、运输混凝土至全部混凝土卸出时间不超过90分钟。卸料时出料口与接料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5m。因坍落度损失过大,应运回拌和站中心试验室进行处理,严禁工地私自处理。

4.使用插入式震动器时,混凝土灌筑分层厚度不大于40cm~50cm,振动时间20~30s,操作时依次垂直插入混凝土内,拨出时速度要缓慢,相邻两个插入位置的距离不大于50cm,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为5~10cm。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以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为度,分层厚度25cm。使用附着式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人工捣固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为20cm。

5.灌注混凝土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其允许间断时间由试验确定,间断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按照施工接缝处理,并埋入接苦的钢筋或型钢,外露一半。

6.混凝土施工间断后,需待前层混凝土获得1.2MPa以上抗压强度(防渗混凝土达2.5MPa以上)时,才允许灌注次层混凝土。接灌前先凿除施工接缝面上的水泥砂浆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及松弱混凝土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存积水。施工接缝处的混凝土加强振捣,使新旧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7.混凝土灌注完毕10~12h以内,用麻袋、湿砂等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期限不得少于7天。浇水以能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度,当气温高于15℃时,最初三天,白每隔2h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两次,三天以后,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当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严密覆盖,保温保湿,不浇水养护。

8.拆模时间根据工程部位由试验确定。

9.混凝土拌制时,按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不同工程部位分别制作试件。每灌筑50~100立方米混凝土,制作试件一组,不足50立方米者,也制作一组。混凝土28天抗压极限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长度小于或等于5m时,长度偏差不大于±20mm;钢筋弯起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2.钢筋接头采用电焊焊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闪光对接焊时,在同条件下(钢筋的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焊机等均相同)完成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三个作拉力试验,三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3.电弧焊接,帮条焊的帮条与被焊接筋采用同直径、同级别的钢筋,双面焊帮条长度:I级钢筋4d,II级钢筋5d。单面焊帮条长度为双面焊的2倍。帮条与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搭接接头的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双面搭接焊的搭接长度:I级钢筋为4d,II级钢筋为5d。

4.钢筋绑扎,受拉区域内的光圆钢筋同样端做成彼此相对的弯钩,受压区光圆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使用铁丝绑扎结实。绑扎接头的搭接最小长度,I、II类热轧筋,在受拉区分别为30d、35d、40d(d为钢筋直径),在受压区分别的20d、25d、30d。

5.同一截面(任意截面30d长度范围,并不得小于50cm)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中可不受限制。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

6.钢筋骨架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安装钢筋骨架(网)时,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常位置,不得倾斜、扭曲,并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架(网)时,不妨碍灌筑工作正常进行,避免因此造成施工接缝。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妥善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1.根据结构尺寸按大块钢模型的原则设计、加工和拼装,使结构物满足轮廓清晰、线条美观顺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和多次倒用,接缝严密,不得漏浆的质量要求。

2.模板面需涂刷隔离剂,如机油、混合乳剂等,便于拆除模板,使混凝土面光洁美观。

3.模板构件安装允许偏差:模板竖向偏差,每1m高度不大于3mm;模板轴线与设计位置偏差,桥墩台不大于10mm;桥墩台的模板横截面内部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不大于15mm;模板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相邻两板面的高差不大1mm。

1.质量记录是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真实、准确的依据。因此,质量记录按规定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质量记录按施工合同要求建立,并指定专人进行填写和填报。

3.质量记录由技术部门归档管理,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质量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我公司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地方和市政施工安全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总目标:在施工期间,消灭责任性因工重伤以上事故,杜绝火灾事故以及重大、大交通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5‰以下,年死亡率控制在0‰。

分目标:作到“六无”‘“一杜绝”‘“一创建”。

“六无”即:无职工伤死亡事故、无行车事故、无重大交通、机破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无倒塌事故,无中毒事故;

“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

“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安全管理机构详见《安全管理体系图》。

四、安全职责(主要负责人)

1.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职责

②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制订安全生产制度。

③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表彰奖励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④主持安全事故分析、处理,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

⑤全面履行安全职责,对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负全面责任。

2.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②组织制订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③主持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④组织参与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制订整改措施。

⑤参与安全事故分析、处理的全过程。

3.作业队队长安全职责

②在组织施工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上级的有关规定;

③不违章指挥,不强令工人冒险作业。

④发现违章作业现象坚决制止;

⑤在施工中认真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经常检查施工现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安全纪律教育;

⑥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落实。

②在组织施工生产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③在施工中不违章指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发现隐患立即处理;

④发生工伤事故立即上报,并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等安全技术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规》,认真落实检查,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2.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

3.大力推行“FTA”、人体生理节律等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对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

4.了解周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范围的电力、电信、通讯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清楚具体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大风、防火工作,做好用电防范工作。

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配备齐全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①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均按业主工程师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③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置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放。每个作业队组建一个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学习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④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地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附近堆放。

A.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B.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符合安全规定,并架设在专用电杆上。

C.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防护栏,设门架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忽靠近”的警示牌。

D.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证装置。

E.各类电气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设接地或接零保护。F.配电箱要能防火、防雨,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G.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套电缆,穿过行车道时,套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H.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或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I.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得挂在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必须挂的要安设绝缘支承物。

J.严禁个人乱拉、乱接照明灯或其他电器。

K.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⑥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方可施工。

2.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③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④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有专人看管。

⑤用手柄启动的机械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

⑥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⑦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⑧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⑩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3.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高度超过2米的均属高处作业,凡进行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安排从事高处作业。

②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具,系好安全绳,并要稳固可靠。

③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班,不得过度疲劳上班,不得穿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上班或进入施工现场。

④从事起重工、架子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

⑥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箱内,禁止将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4.排水管道工程清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排水工程改造施工,主要项目为检查井井筒提升砌筑或修复砌筑及雨水口改造、安装雨水进水管等,不涉及新建污、雨水主管的敷设。在排水检查井提升或修复性砌筑施工中,应采用有效措施(如在原有井筒安装密目网格或木盖板等方法)防止施工建碴掉入建成的井口或早已运行的排水管道中,避免造成清掏的不利局面。如果排水管道工程需要清掏,应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在拟进行打堵头施工标段的起止点处分别设置施工安全警示牌和交通引导标志。

将实施下管井作业井段(并向其上下游各伸出一个井段)的窨井盖全部揭开并置于靠上游一侧,每个井盖旁插1杆三角形小红旗(晚上应加挂红灯),如有必要可在井口边设置防护栏板,实施局部路段的交通管制(疏导)。

在通常情况下,新建但尚未投入使用的管道应揭开井盖自然通风1小时以上,可用活的小动物如鸽子、兔子装在笼内吊放至井底附近10分钟,以检验井下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气休,或用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井下是否含有有毒、有害、可燃、可爆气体,其浓度是否超标。

如有毒、有害、可燃、可爆气体浓度严重超标,必须用鼓风机强制通风15分钟以上方可下井作业。

必须对施工队全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及井下作业的现场安全教育,填写职工安全教育登记表,详细载明教育内容,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均需签名备查。

要对下井作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严禁聋哑、呆傻、高度近视、癫痫、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脏病、外伤创口未愈合者等病人以及妇女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参加井下作业。

要从井内向外抽排水,达到管底流水面无积水,方便施工操作。

井口地面上由2名责任心强的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监护,随时准备救助井下呼救的作业人员,与井下人员商量好联络信号,发现井下人员有谈话无力、头昏、恶心、腿软等症状的,应及时实施救助。如深入管内较远处作业,井口下应设接力监护人员,以便及时呼应。地面监护人员还应负责巡视疏导行人及车辆交通,及时调整防护设施位置。

井下必须采用低压(36V以下)防爆灯具照明,严禁用明火照明,严禁吸烟,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下井。

吊运水桶、工具及杂物上下井筒时,要用绳索拴紧,防止滑落伤人。

通常情况下,井下每人一次连续性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下至陈年旧井作业时,每人一次连续性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工作完后,要清点井下人员数量是否全部上井,盖好井盖,清场并撤除警示标志。

在实施打分界堵头之前,应将施工标段内的支管近端堵头及闭水试验堵头全部打除,将建碴等杂物清掏干净,将工程缺陷整改处理完毕。

第十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本标段地处成都市繁华商业中心,车辆、行人密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如何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妥善地做好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维持工程沿线城市中心地带环境的整洁,将是本工程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针对本工程所处地理环境和工程特点,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文明工地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原则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由各作业队负责人和专职管理人员组成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分工序制定相应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层层强化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意识,于施工全过程跟踪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情况,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加强文明施工和完善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制定严格的奖惩条例,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与各工点作业组的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令行禁止,使加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2.本工程在施工期间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所计划达到的目标:采取所有合理的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内外整齐干净;保证施工期间施工安全和行人、车辆安全畅通通行;避免施工期间造成的污染,噪音或其他问题而导致施工场地附近的人员或公私财物的干扰,损失或损害,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制度

1.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并上墙公布认真落实执行,同时层层考核及检查评比。

2.按照既定目标抓考核,全力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树立企业形象及本工程建设的良好形象。

三、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工程实施时,严格遵守《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并积极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2.场地围蔽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和施工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以及工程开工、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及工程形象进度图等。

3.实行责任承包制,将文明施工与各作业组的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

4.施工现场场容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并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临时设施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现场处于有序状态。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标示牌标明:作业内容,简要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厕所等均采用砌砖墙体,防火材料盖顶;并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负责人管理。

施工现场食堂按卫生标准设置并配备用具。现场临时工地、工地厕所设置三级粪池净化后加盖的净化坑中,施工完毕后覆盖埋置。工地范围内由保健医生专人负责定期消毒。

工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围蔽外,材料及半成品的堆码严格按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品名、产地、规格等内容。

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畅通,排水出口良好,无人作业的沟、井、坑均设护盖和安全防护标志或回填整平。

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须佩戴上岗证上岗,并佩戴安全帽。

施工前先设置好临时堵水及排水渠,避免污染道路和堵塞下水管道。开挖施工中若发现有不明物体,应先停工,并设临时保护设施,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设置工地淤泥堆放场,集中堆放开挖淤泥,或运至指定地点。

加强施工机械、燃具、设置、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堆码场地整齐有序。

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妥善保护各类地下管线。施工前应首先探明各种地下管线,施工方法和保护措施必须报业主审批后方可实施。

1.在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招标文件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有效措施,预防并消除因施工造烦恼的环境污染,保护工地周围的环境,尽量减少破坏工程范围外的土地及植被,保证业主避免因污染而承担的索赔或罚款。

4.搞好现场总体规划,各种施工、临时设施与场地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施工构造物和取土时,注意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

5.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不得随意排放,防止污染。

6.施工便道设专人进行洒水养护,确保周围环境不受灰尘的污染,在其道口和交叉道路处,派专人负责防护和清扫。

8.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监理工程师或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避免污染水源。

9.除图纸设计和工程师指示外,不得破坏、拆除任何构造物及设施,不得随意清除植被和树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蔽、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10.本工程施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和减少夜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避免中午及夜间施工,减少扰民。如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而必须连续作业时,向建设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同意后才能施工。

为避免较大噪音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尽可能不使用噪音大、振动超标的施工机械,工程确定需要使用这类机械时,事先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加强管理,集中使用,缩短使用时间,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十一章 成品保护及协调措施

一、加强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教育,落实成品保护责任制

1.制订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成品、半成品不因人为、机械损坏而造成返工、返修,保持成品完好,确保工程产品顺利移交。

3.定期对广大员工进行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意识教育,要求员工随时注意保护以完工的成品、半成品,提高职工自觉保护成品的质量意识。

4.制订严格的成品保护奖惩措施,凡损坏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5.在施工过程中,工地设专人加强全范围巡查,重点维护工程成品、半成品。经常进行成品保护检查,发现被撞、损坏、污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处理,并对责任人给予处罚。

6.在成品、半成品相应位置设置醒目的保护警示标语牌、防护栏杆和红色砼方墩等,或采用花格彩条布对成品、半成品进行遮盖,防止人为和机械损坏。

7.成品保护不只是对已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而更重要的是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进行保护。因此,在进行下道工序之前,必须对上道工序的成品进行检查验收,若验收不合格,严禁下道工序作业。

二、加强现场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作业,减少成品损失

1.编制现场管理和成品保护实施细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间相互干扰,凡下一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护、包、盖、封等措施,既视不同情况,分别对成品进行栏杆隔离保护,一旦发生成品损伤或污染要及时处理或清除。

2.凡在成品或半成品区域施工或装卸运输,要设专人管理,防止被撞或被刮,对路边可能被污染的混凝土,一是要对混凝土进行遮盖,二是要对混凝土面进行清扫、洒水处理。

3.现场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能入库的入库,不能入库的要用蓬布遮盖,并进行支垫,防止雨淋、日晒和受潮。

4.在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成型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并严禁在上面行走。

5.防水层施工完毕DZ/T 0301-2017标准下载,加强保护,以防坠物碰伤或锐物割破主水层而影响防水效果。

6.提倡文明作业,严禁野蛮施工,对野蛮施工的行为要进行制止,一经发现不论是否造成成品损坏,都要给予经济处罚。

三、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修复措施

1.工程完工后,成立缺陷责任制工程维护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担任,并安排足够人员和相应设备留守工地。

2.建立健全缺陷责任制管理制度,定时对工程进行巡查,重点维护。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及运管部门密切配合,尽早发现工程缺陷并及时进行处理。

3.在缺陷责任期内,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缺陷问题,本单位将立即采取措施时工程缺陷进行修复。

4.发现工程缺陷后,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及运管部门书面报告,并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GB/T 38586-2020 真空玻璃,在工程缺陷修复过程中,严格按照修复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让业主、监理工程、运管部门满意。缺陷修复期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对道路运行的影响,并确保运行安全。

5.缺陷修复时,加大设备、人员、材料的投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时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