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方案

石林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3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石林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方案

⑵模板采用钢模,与轨排框架采用分离式系统。模板分为超搞段430mm和直线段320mm。模板安装利用龙门吊将纵向模板吊放至安装面的两侧,填充面必须清扫干净、平整,模板在支立过程中,通过放样点、施工线控制模板的平直度。

⑷隧道地段道床板为连续浇筑,必须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处设钢网板。模板安装前应先检查模板平整度、表面清理、涂刷隔离剂情况,不满足要求的模板不能进行安装使用。

⑸模板安装、调整、固定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粗调完轨排精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模板与粗调完的轨排之间发生碰撞。

轨排精调作业全过程必须在气温基本恒定,精调应按轨向→规矩→高低→水平的顺序进行调整。

全站仪观测4对(8个)连续的CPⅢ点设站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pdf,设站点尽量靠近轨道中心线。全站仪距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工作距离宜为5~55m。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2对CPⅢ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在进行全站仪自由设站时,当后视CPⅢ点坐标误差大于2mm时,该CPⅢ点不能参与平差计算,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Ⅲ控制点不少于6个点改变测站位置时,至少要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CPⅢ点。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顶端的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等,手薄通过电台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手薄上,指导轨道调整。配合人员根据实测轨道各项偏差,利用手动、电动工具或轨排框架自身措施对轨道进行调整,直至符合验标要求,轨排精调方可完成后,同时采集好精调后的轨道各项数据,并通过轨向锁定器对轨道排架进行固定。

6.2.10混凝土浇筑

在轨道精调完成后,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在浇筑前2小时内需采用喷雾气湿润旧混凝面及轨枕四周、底部,浇筑前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钢轨不被混凝土污染;浇筑所需的电力线路及各种施工设备泵车、运输罐车、捣固机、混凝土输送泵或料斗等做全面检查,保证浇筑过程中均能正常运转。

混凝土由拌合站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进行统一拌合,混凝土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塌落度、含气量及入模温度等指标,合格后泵送或采用龙门吊配合料斗方式入模。

①混凝土浇筑作业应安排在精调后24h内进行,否则重新精调。

②浇筑前安放跨线栈桥,避免施工人员踩踏已精调完成的轨排。

③泵送混凝土时,橡胶泵管口应在轨排上方且下料方向基本垂直轨排。通过移动下料软管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也开采用自制三孔移动索槽进行浇筑,索槽下部按照左中右各设置三个开孔,开孔位置设置闸阀,孔下口位置可根据浇筑高度,焊接一定长度的窜筒,保证混凝土质量。施工时严格按混凝土浇筑顺序原则进行,即混凝土保持从起始端一个轨枕的浇筑口开始浇筑,振捣密实后移至下一个轨枕浇筑口浇筑,依此类推直至浇筑完成。

混凝土振捣使用高频率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捣固棒触碰轨排及支撑架,插点布置应均匀,不漏振。同时安排专人筑意轨排几何状态的变化和绝缘卡有无脱落,保证轨排、模板、支撑架的稳定牢固和钢筋具有效果,如有变化,立即停止浇筑和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调整工作。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并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道床板表面排水坡进行严格控制。隧道地段道床板表面直线段设置双向1%的横向排水坡,排向隧道内的积水汇入中心盖板沟及两侧排水槽,曲线地段按道床板超高设置形式采用一面坡。

混凝土入模振捣后半小时内第一次抹面,用木抹完成粗平;1小时后第二次抹面用钢抹抹平;2小时后利用木抹子及钢抹子进行第三次抹面整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入模3小时后进行第四次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初凝前应再进行第五次抹面。抹面过程中要筑意加强对框架、钢轨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收面。抹面完成后,及时对钢轨、轨枕和扣件表面清理,防止污染。

6.2.11混凝土养护

道床板混凝土采用土工布覆盖喷水保湿方式,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湿保温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一般道床板洒水覆盖养护时间根据日平均大气温度与湿度确定养护时间。环境温度低于5℃,禁止洒水养护。

混凝土初凝(采用钢球法测定,具体操作根据试验室结果判断)以后,派专人对轨排框架的支脚螺杆放松1/4~1/2圈(具体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扣件、夹板松开,使钢轨处于放松状态,以便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应力变形,避免道床板表面出现裂纹。

6.2.12工后数据采集

待混凝土终凝以后,重新利用液压扳手上紧扣件,利用轨道测量仪对轨道几何形态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至电脑,分析浇筑前与浇筑后的数据变化,指导后续施工措施的调整,并对数据进行存档。6.2.13拆模及整修

道床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先将纵横向模板连接和横向模板连接以及与其它连接件松开,然后轻敲模板,至模板松动后,由龙门吊出,进行清理,利用模板专用轨道车倒运至下一循环。模板应逐块拆除、清洗、涂刷隔离剂。拆除时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道床板混凝土外观的损坏。模板在拆除、吊装、清理和存放过程中避免野蛮施工,造成模板的变形或损坏等现象。轨排框架按先后顺序旋升螺柱支腿,松开单元轨的全部扣件,并取下轨排框架进行清理,扣件必须重新拧回,吊装轨排框架运至下一作业区清理待用,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道床板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裂纹等,应根据其严重程度结合相关规范予以处理整修。

⑴模板在拆除过程中防止工人拆模时生搬硬撬野蛮施工。

⑵模板拆除完之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施工机具及模板等碰撞损坏成品道床板。

⑶在道床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禁止车辆对其进行碾压。

汽车吊司机1人、指挥1人、配合2人

加工4人、绑扎8人、倒运3人

轨排组装4人、拆除3人、倒运3

匀枕2人、上扣件2人、配合2人

调整4人、配合2人、测量2人

配合测量2人、调整4人

指挥2人、卸料2人、振捣2人、抹面13人

拆卸及安装轨排架、纵向模板

固定轨排枕距、轨距、线形的胎具

变形缝位置调轨距专用轨排

变形缝位置调轨距专用轨排

1.5m×4.0m×0.45m

CLG856/2.5m3

8.2主要试验、测量仪器

对轨道几何形位进行精确测量

测距精度(±1+1ppm)自备

测距精度(±1+1ppm)自备

(1)框架的出厂验收:框架的质量决定着无砟道床的施工质量,框架必须在加工过程中全程检查和验收,主要检查项目包括钢轨的尺寸(轨头宽、轨底宽和轨高)、轨距、方正度、平整度、顺直度、轨底坡,同时框架的配对在钢轨下料后就必须确定编号。

(2)框架的施工过程检查和清理:框架施工过程中每10个循环检查其各部位尺寸,同时在每次倒运前应对框架进行清理,尤其是轨底、轨顶和上下轨侧,以保证每次使用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钢筋绑扎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横向钢筋)交叉点处设置绝缘卡。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7m,相邻搭接接头中心错开距离不小于1m。接地钢筋采用焊接,单面20cm双面10cm,接地钢筋与其他结构钢筋必须采用绝缘卡连接,且纵向100m断开一次。

(4)接地和绝缘检测:接地和绝缘检测应对每块道床板或每次浇筑段都进行,接地焊接的搭接长度、焊缝宽和焊缝厚均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

(5)模板安装检查:横向模板(断缝处)设计的位置进行固定,横向模板必须严格检查底口是否与墨线重合、上口尺寸、上下垂直度和线形;纵向模板立模时应重点检查模板与底座板是否密贴、模板纵向线形和加固。施工缝端头设快易收口网,确保搭接质量。

(6)轨枕间距的控制:轨枕间距应在散放时就严格控制,轨枕间距为0.6m~0.65m,在框架就位后进行微调,尤其是必须保证在每孔梁端部轨枕距离应满足最小距离要求。变形缝、断缝不得位于轨枕下方,必须满足距离轨枕边缘不小于0.29m。

(7)扣件密贴:扣件安装前检查承轨台顶面是否清理,螺栓孔是否堵塞,在螺栓孔筑油后(筑油深度1/3~1/2)拧入螺旋道钉,紧固扭矩为150~170N·m,采用目测检查扣件是否三点密贴(扣件中部密贴原则为缝隙不大于0.5mm)。

(8)粗调的精度控制:粗调控制按照先中线再高程的原则,粗调精度偏差控制的越小越好,中线和高程偏差控制在2mm之内,以争得晚上精调的效率和精度。

(9)精调的精度和变化率控制:精调时精度尽可能控制在0.5mm之内,同时必须确保前后两枕之间偏差变化率控制在0.5mm之内,以此来减少后期长轨精调和扣件的更换量。

(10)轨排框架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框架。

(11)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最低不得小于5℃,最高不得大于30℃,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过程中应采用移动索槽,并在其底部均匀设置三处可封开的下料孔,确保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均匀进行,严禁采用捣固棒推赶混凝土,浇筑时轨枕两侧混凝土应略高,确保振捣后,轨枕下部混凝土密实。

(12)混凝土坍落度和收面控制:根据道床板施工特点,施工面周围构配件和机具较多,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180mm,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满足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同时可减少放料振捣和收面的间隔时间。

(13)道床板的收面是无砟道床的关键问题,首先必须人员到位,每个工作面按20人,现场照明设施到位,收面的时机及时合适,收面时特别筑意框架下、钢轨下、轨枕侧和螺杆周围。

(14)应力放散:为避免钢轨和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应力变化,在混凝土初凝后将道钉拧出1/2圈(具体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混凝土初凝判断:使用指压混凝土面,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凹痕为宜。

相对于标准规矩1435mm

不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许偏差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高差

(16)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板行车、堆物,防止碰撞轨道部件。混凝土强度大于5MPa时方可拆模,气温急剧变化或道床板与环境温差大于15℃不得拆模。

(17)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客运专线施工的关键技术,也是将线下构筑物施工的偏差在无砟道床浇筑前消除为“零”的一道工序。通过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施工,不断的总结摸索,为在下一步工作中得到持续改进。

(1)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前,应进行体检,取得相关健康证明,安质部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方案学习和技术交底。

(2)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施工道路及工作面位置悬挂警示标牌,所有作业人员进场必须佩带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特殊工种佩带特殊防护用品,如电焊面罩、绝缘手套等。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取得国家或地方政府相关行业颁发的证件。工作期间不得饮酒、或醉酒作业。

(3)基础面凿毛人员应佩带护目镜、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凿毛作业面周围不得站人,避免混凝土碎块飞溅伤人。

(4)清扫基层表面时应洒水除尘,当采用高压水冲洗基底时,应由上坡向下坡方向进行,高压水喷头不得对人。

(5)道床板施工区段预先规划好施工道路、掉头场地,各种车辆限速行驶,不得超车,隧道内物流运输车辆行驶速度不得大于10km/h,人推车辆速度不大于5km/h。拖拉机、皮卡等拉货车辆禁止车厢严禁乘人。

(6)跨线龙门吊组装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要求进行,并由厂家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完成后报相关部门进行特种设备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间必须专业人员负责指挥、操作、保养。

(7)跨线龙门操作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龙门吊两股轨道高程应相同,表面平整,并固定牢固,下坡地段必须设置临时刹车器,防止龙门吊装时滑移,轨道端头处应设置自动停止装置,防止龙门行走时出轨;

②工作之前应先做好空载运行,检查机构、发动机等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现象,并检查制动功能是否正常,不得带病作业。吊装作业不得超负荷运行,不得斜吊提升作业;

③起吊和运行时应确保运行空间和轨道上没有障碍物;

④不得触摸正在旋转的滑轮、运动中的钢丝绳、正在升降或受力的吊钩和吊具;

⑤在离开操作室之前,先将主控室电源切断,然后再切断发动机电源,锁好所有门窗,做好防风防溜措施;

⑥定期检查制动器和限位开关,检查钢丝绳、载荷限制器和操作按钮面板工作正常,钓具和钢丝绳有无裂纹、损伤现象;

⑦露天作业时,当风力达到6级以上或大雨、雷电天气时,应停止吊装作业,切断电源,并楔块稳固轮轨,防止意外。

(8)每日施工前,架子队负责人或现场带班员必须进行班前安全讲话,提醒风险源,施工机具检查到位,方可开工作业。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通讯畅通,有危急事宜方便联络。

(9)测量时全站仪旁应有人看护,防止施工人员将仪器碰倒或被风吹倒。精调作业时,要派专人看护CPⅢ棱镜,防止人为或机械损坏。

(10)装卸轨枕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止轨枕倾倒,对人员造成危害,吊装运输时必须专人统一指挥,运输车辆车厢内严禁人、物混载。

(11)模板运输、存放时,应进行捆绑,不得超载,并支垫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方,防止模板滑落、倾倒伤人。

(12)施工用电应有专人检查防护,电线外皮不能破损,并安装漏电保护器,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保”布置线路,所有配电箱加锁挂空,专人保管,配电箱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2m,并采用绝缘支架,电工必须持电气作业证上岗。

(13)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及吊装范围内严禁站人。拆装、起吊轨排框架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并平稳操作。

(14)拆除横向模板时,防止模板和破碎的混凝土块弹出伤人。机具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发生滑落损伤事故。所有设备必须专人操作,非专业施工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15)夜间或隧道内施工时应保证照明亮度,防止视线不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损伤。

(16)六级以上大风、大雨雷电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各类机械设备存放仓库,摆放整齐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并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断电处理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安全。

(17)雨季施工应做好防雷电、防汛防洪工作,储备好各类应急物资,夏季施工做好防高温、防中暑等预防工作。

(1)拌合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3)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弱电施工工艺,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生活区尽可能利用已有厂区,不另行征地建设。

(5)筑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7)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办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条例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