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苏州金河国际中心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从基坑开挖到支撑形成时间对围护墙体和坑周地层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为了充分考虑时空效应,以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约束位移的潜力而达到控制位移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故第一层(支撑以上土方),采用了首先开挖中央区土方后挖四周土方的方法,留出护壁土体,形成较大的作业空间,为后期关键区域争取时间,可做到缩短无支撑暴露时间,相对的抑制位移发展。当一个施工段围护桩施工结束达到设计强度值后,在土方开挖过程支撑紧跟土方开挖顺序进行流水施工,同时进行深井井点打设工作并开始降水。
第二层土(支撑以下土方)开挖须在支撑系统砼强度达到C30方可开挖,从北向南每12m分层分段进行,垫层施工紧跟其后。施工中须加强沉降、位移、地下水位等监测工作,以指导施工。
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两面临水,一面建筑物,所有开挖的土方全部从狮山路出口运离施工现场,并堆放到业主指定地点。地面修设排水明沟,防止地面雨水、施工废水等流入基坑内。
DB15/T 1488-2018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指南劲性水泥土地下墙(SMW工法)施工完毕(达到设计强度)─→砼冠梁(围护桩顶圈梁)施工─→挖第一层土─→开沟槽─→支撑系统施工─→深井井点打设─→降水(7~14d)→开挖支撑(达到设计强度75%)下方土方─→浇筑底板垫层。
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图纸中表明:地下室底板共设有5条后浇带,将整个砼底板分为大小不等的八块,具体如下图所示:
土方开挖的流水施工段的划分总的原则是根据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进行,但考虑本工序及下道工序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将地下室底板土方开挖划分为三个施工段,即上图中1、2、3组成Ⅰ施工段,4、6、7组成Ⅱ施工段,5、8组成Ⅲ施工段,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Ⅰ─→Ⅱ─→Ⅲ)。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特点,组建了强大的项目管理机构即项目经理部,由我公司委派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配备两位项目副经理和一位总工程师,同时还配有施工技术、安全、机械设备、质量、计划、预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使项目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施工工序受控,建造业主满意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网络如下图:
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场地比较平坦通畅,这对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比较有利,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外控法,一次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网。
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控制点要选在拘束度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通视条件良好,分布均匀。
5.1.2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常规施工,甲方应至少给出二个城市高程点,我项目并据此在场区内引测3个控制点,要求埋深1.5米,用砼浇注并以钢柱作标记,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基坑边坡线约2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注砼稳固。
⑶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
⑷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为便于施工中测量数据计算,需要建立建筑坐标系。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
5.1.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⑴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
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周边转角部位,100×100mm木方打入地下约1米深度,在该竖平面上涂上红色“▼”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
⑶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注:L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以mm计)
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本工程土方机械开挖,只留一步(300MM厚)人工清理土方,清理至设计承台底标高处。在土方施工预留清底的30cm层面上,每隔3米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土方开挖时派专人测量基底土层开挖标高,防止超挖。
5.1.4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⑴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总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⑵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测量负责人由长期从事工程测量的专业人员担任,全面负责测量工作质量、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测量员4名,负责日常轴线、标高测量及内业资料整理等;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⑷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并加强测量的仪器、工具用具使用和保养。
⑸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⑹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
必须确立绝对安全的指导思想,确保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确保基坑坑壁的稳定,最大限度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为此,确定基坑开挖的原则是:
⑵先撑后挖,先顶紧,后挖土。
⑶有利于施工安全,提高工效。
⑷先挖位移控制要求较低的区域,后挖位移控制要求较严格的区域。
5.2.2基坑土方的开挖与外运
⑴根据设计图纸各部位设计标高、现场自然地坪标高,基坑的实际挖深以9.30M为主(承台),局部电梯井最大挖深13.3M,地下室底板面积约为7885M2,初步计算深基坑开挖土方约81000M3。
在场地东南侧人防入口处设一个马道口,宽12M,与狮山路接驳处的市政管线设施上方铺设20MM厚钢板,以保护设施。
从易用、环保、高效的角度出发,选用日立300或小松300、400液压反铲挖土机,直接进行铲挖和装载作业,设计挖土机2台,运土车30~50辆。
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在解决周边扰民影响的情况下,土方挖运可实行两班作业,在扰民与民扰因素严重时,可避开居民夜间休息时间,实行白班工作制。
①施工段开挖先后顺序示意图:
②Ⅰ施工段开挖及行车路线
③Ⅱ施工段开挖及行车路线
④Ⅲ施工段开挖及行车路线
5.2.3机械施工效率计算书
式中:Qc——挖土机台班生产能力,m3/台班;
E——挖土机铲斗容积,1.60m3;
t——挖土机铲斗循环时间,30s;
Kh——挖土机挖掘铲斗满斗系数,1.0;
Kp——土方在铲斗中松散系数,1.2;
T——挖土机台班工作时间,8h;
η——挖土机时间利用系数,0.8;
经计算得Qc=1024m3,根据实际工作效率Qc取1000m3。
式中:N——挖土机在籍数量,辆;
Q——总土方量,81000m3;
Qc——挖土机台班生产能力,1000m3/台班;
T0——土方开挖总工期,40d;
C——每天工作台班,2个;
K——挖土机工作系数,0.8;
经计算得N=1.27台,取2台。
自卸汽车有效载重量为:
式中:QX——汽车有效载重量,m3;
n——装载斗数,8斗;
E——挖土机铲斗容积,1.6m3;
KH——铲斗满斗系数,1.0;
Kp——土方松散系数,1.2;
经计算Qx=10.67m3。
每装满一车所需时间按下式计算:
式中:TE——装车时间,min;
n——装车斗数,8斗;
t——挖土机作业循环一次时间,30s;
tr——汽车入换时间,20s;
经计算TE=4.33min。
汽车台班运输能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A——汽车台班运输能力,m3;
T——汽车周转一次时间,min;
T=TE+ty+tq+tt=4.33+60+1+5=70.33min
TE——装一车所需时间,4.33min;
ty——汽车往返一次运行时间,min;
=(40/40)×60
式中:L——平均运距,20km;
V——汽车平均运行速度,40km/h;
tq——卸载时间,1min;
tt——调停时间,5.0min;
Qx——汽车有效载重量,10.67m3;
Kz——汽车作业时间利用系数,0.85;
A=61.9m3取60m3
=(1000×1)/(60×0.8)
=20.8取20辆(每台挖土机每台班配备的自卸汽车数量)。
式中:n——自卸汽车在籍数量,辆;
Qc——每班运输量,1000m3;
K3——均衡系数,1.0;
A——台班运输能力,60m3;
K4——自卸汽车出车率,0.8;
经计算每台挖机需配运土车20辆。
根据以上参数,综合考虑本工程土方开挖配挖土机2台,配土方车30~50辆。
5.2.4土方开挖施工
本工程基坑上方拟分二层开挖。
⑴浇筑围护桩顶部圈梁(锁口梁)
在基坑东南角修筑坡道(按1:5考虑)。坡道范围内的支撑先与Ⅲ施工段的其他支撑一起施工,再重新按坡度修建运土马道。坡道位置见下图所示:
狮山路部位的运土马道与煤气管线间距较小,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此部位土方无法用反铲挖土机或正铲挖土机进行开挖,也无法运土。故采用抓斗在马道南侧的坑外作业并及时清运。
5.2.5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每次挖土之前必须进行水位观察,当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时方可挖土。
⑵要控制合理的开挖速度,两台挖机的挖土深度基本保持平衡一致。
⑶基坑底保留300MM以上的土用人工挖除,以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
⑷机械挖土应与围护桩间留有不小于350MM的空隙,挖机不得碰撞围护桩、立柱及支撑,用人工清除桩面土体。
⑸人工清槽:清槽应在地基处理后进行,清槽时需配合测量人员,严格控制开挖标高。
⑹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验槽,并随即浇筑掺早强剂砼垫层,无垫层坑底最大暴露面积不大于200M2,砼垫层直接浇捣至围护桩内侧面,使垫层能够起到一起支撑的作用,以减小桩体位移对周围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如基底土超挖,应用素混凝土或夯石回填。
⑺所有施工机械行驶,停放要平稳,机械行走的上下坡道要加固,基顶周边要设有围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严禁从基坑顶乱扔物体、工具入基坑内。施工人员必须要戴安全帽,基杭内应设有安全出口道,以供当基坑出现事故时,施工人员可以立即安全撤离。每层开挖深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面要有一定坡度,严禁采用“偷土”开挖,以免造成坍方事故。
5.2.6土方开挖期间排水
在坡顶用砖砌排水沟300×300,内抹1:2水泥砂浆30厚。在开挖土方过程中,沿开挖面设排水沟(用挖土机挖沟),降低地下水至工作面下,便于施工。在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时,及时砌筑基坑内的排水沟排水。
6.主要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
6.1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建立以我公司项目经理部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特别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质量管理。
⑴认真贯彻我公司按照ISO9002标准制订的“质量手册”和各个工作程序文件。确保每道工序受控,使各部分项工程达到我国现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⑵严格遵守现行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规程。
⑶开工前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实施,不得随意更改。
⑷工程技术组全面负责质量,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施工报表记录,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⑸健全测量“两级”交接制,把好施工制作、测量、试验关。
⑹技术资料真实、齐全、字迹清楚工整、表格使用正确,填写格式、内容符合要求,签字手续齐全,及时收集整理,分门别类装订组册。竣工资料一式4份,甲方2份,施工单位2份,竣工30天后把整好全部资料移交技术部。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期,力争提前完工,施工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⑴实际施工时本工程分项工程较多,包括降水、砼支撑、土方挖运及地基处理等分项,合理安排施工水流段,布署砼支撑与土方挖运穿插进行,各工序间衔接紧密。
⑵做好材料计划、供应工作及机械设备检验维修工作,避免因材料供应不及、机械设备停修造成误工、误时。
⑶施工安排二大班作业,如夜间施工扰民或民扰情况严重可安排一班作业。
⑷计划配备的施工机械要到位,并要保证其能正常运转。
⑸计划投入的施工人员要到位。
⑹在此施工阶段的各种不可预见因素比较多,如有异常情况要针对施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⑺做好场内外的组织协调工作。
⑻严格检查每天的计划落实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⑼每周召开一次施工协调会,检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分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周的工作计划。
⑴严格执行OHSAS18000安全管理体系,现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⑶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⑸基坑四周2.0m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
⑹布置任务时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记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⑺加强排水临时用电管理,专箱专用,专人负责,电箱必须有良好的防雨水措施和接地保护装置。
⑻基坑四角用Φ48钢管搭设施工人员上下楼梯通道。
⑼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自然地坪1.2m,埋深0.6m。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⑽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⑴现场出入口处,配备专人指挥调度车辆,汽车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工地四周禁鸣喇叭,按指定线路行驶,按指定地点卸土。夜间的施工作业时间为晚上10:00以前。
⑷工地四周围护整齐,场内设立简易厕所,场地材料堆放整齐园林古建工程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工人消防意识,防止发生火灾。
土方工程作为基坑围护工程的后续工序提前穿插进行施工,可以缩短整个工期。基坑围护施工应综合考虑基础阶段的总施工顺序,其从北侧开始沿东、西两侧向南进行,在北侧进行基坑围护施工的同时,应进行南侧沿狮山路处的基坑围护施工。土方开挖考虑此处作为运土的出入口坡道,一旦开始挖土后,再进行此部位的基坑围护将会影响整个工程工期。
⑴降水需在支撑标高以下的土方开挖前一至二周进行,地下水降低至相应标高方可开始进行相应的土方开挖。
⑵降水单位应加强对深井的维护,并按规定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同时应确保围填砂砾滤料的施工质量,对出水浑浊的井点管应予整改。
⑶坑内降水时必须监测坑外水位变化情况,坑内降水不应影响坑外的水位变化,根据监测情况对降水施工进行调整。
建议围护结构的支撑及围檀浇筑的砼掺早强剂,可大大缩短间歇时间青岛市某拦河坝交通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缩短总工期。
11.4加强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数据的反馈
监测单位设专人与我单位专人保持密切联系,妥善处理好施工和监测设备埋设间的相互干扰,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教育好全体施工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桩点等受到机械和人为的损坏,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