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告.doc

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告.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告.doc

城门洞人工骨料场位于**河右岸,闸址下游,距闸址约8.2km,距厂址约780m,左岸简易公路通过,交通运输较为方便。料场谷坡基岩裸露,自然坡度约45~60°,顺河长约230m,宽约220m,分布高程1880~2150m,有用储量约390万m3,开采条件较好。料场岩性为由志留系茂县群第二组(Smx2)浅灰色中厚层粗晶大理岩及条带状大理岩组成,岩层产状近,岩质坚硬,单轴湿抗压强度约176Mpa,软化系数0.76,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岩石风化微弱,推测弱风化水平深度20~30m。岩体中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主要发育三组裂隙,①SN~N10°W,E(NE)∠30~40°,为层面,延伸长,平直,粗糙,间距1~2m;②N80°W,NE∠30~40°,延伸大于10m,起伏,粗糙,间距1~2m;③N50°W,NE∠70~80°,延伸大于10m,起伏,粗糙,间距1~2mm。岩体完整性较好,呈块~次块状结构,块度1.5×2m。

成都村人工骨料场位于**河右岸,闸址下游,距闸址约1.9km,距厂址约7km,右岸简易公路通过,交通运输较为方便。料场谷坡基岩裸露,自然坡度约45~70°,顺河长约0.3km,宽约300m,分布高程2235~2695m,有用储量约190万m3,开采条件较好。岩性为泥盆系下统(D1q)浅灰白色厚块层白云母石英浅粒岩夹少量浅灰白色二云片岩、黑云英片岩,。岩质坚硬,单轴湿抗压强度约172Mpa,软化系数为0.75,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岩石风化微弱,推测弱风化水平深度20~30m。岩体中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主要发育三组裂隙,①N15°W,NE∠60°,为层面,延伸长,平直,粗糙,间距2~3m;②N65°W,SW∠50~60°,延伸2~3m,起伏,粗糙,间距1~1.5m;③N35°E,NW∠30~40°,延伸大于5m,起伏,粗糙,间距1~1.5m,局部0.2~0.3m。岩体完整性较好,呈次块~块状结构。

JT/T 986-2015标准下载(3)引水隧洞洞碴回采料:

引水隧洞长约6.82km,除桩号洞2+588~洞4+890,段长约2302m,岩性为志留系茂县群第四组(Smx4)、第五组(Smx5)为灰色二云片岩、绿泥石片岩、炭质板岩等,不能作为人工骨料使用外,其余段均可作为人工骨料使用,另考虑到6#支洞和1#支洞控制段的弃碴,可用于加工混凝土人工骨料的石碴约5.2万m3(自然方)。

8.2.1.2料场选择

本工程混凝土总量约6.93万m3(含临建工程),共需成品砂石骨料约15.52万t。根据本工程料场分布情况,结合水工建筑物布置特点,砂石料系统建厂方案有2个。方案一:分别在河口天然砂砾石料场、成都村人工骨料场和潘安村碴场3处建厂,其中河口系统料源为河口天然砂砾石料场,主要负责**水电站厂房系统、6#支洞控制段(含5#支洞)及以下的引水系统等附属设施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的生产;成都村系统料源为成都村人工料场,主要负责成都村闸首枢纽、进水口和1#支洞控制段等附属设施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的生产;潘安村碴场系统料源为2#~4#支洞控制段的洞碴,主要负责2#~4#支洞控制段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的生产。方案二:分别在河口天然砂砾石料场和潘安村碴场2处建厂,其中河口系统料源为河口天然砂砾石料场,主要负责**水电站厂房系统、都村闸首枢纽、进水口和除2#~4#支洞控制段外的引水系统等附属设施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的生产;潘安村碴场系统料源为2#~4#支洞控制段的洞碴,主要负责2#~4#支洞控制段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的生产。

两个方案各有优缺点。由于两方案厂房系统、6#支洞控制段(含5#支洞)及以下的引水系统和2#~4#支洞控制段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都相同,只比较都村闸首枢纽、进水口和除2#~4#支洞控制段外的引水系统所需混凝土成品骨料。方案一比方案二多建1个砂石加工厂,增加建厂土建费用约300万,但成品骨料的运距较方案二近很多,经计算方案一成品骨料到闸址的费用比方案二约少80万,另考虑方案一的爆破、破碎费用,故方案一比方案二至少贵220万。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选择方案二,即分别在河口和潘安村建加工系统的方案。料场开采用二班制,河口天然料场成品骨料生产强度为60t/h,潘安村洞碴系统成品骨料生产强度为40t/h。河口天然料场利用枯水期备料,2 m3挖掘机配10t自卸汽车运至毛料坑进行筛分。潘安村洞碴料场利用1m3挖掘机配10t自卸汽车运至粗碎车间受料,推土机配合。

**水电站河段范围内有可用于闸首所需的围堰防渗料,结合料源分布与闸址位置的关系,本阶段选择了成都村和纳东两个防渗土料场。

成都村防渗料场位于**河左岸,闸址下游,距闸址约100m,距厂址约8km,有简易公路通过料场,交通运输方便。料场为滑坡堆积体,谷坡自然坡度约25~30°,碎石土料顺河长约300m,宽约150m,分布高程2350~2450m,平均厚度约10m,储量约70万m3。该料场为一滑坡体,滑坡体物质为块碎石土。碎石土平均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为2.18 g/cm3,最优含水率为7.1%,天然含水率为8.9%,高于最优含水率1.8%, 经604kJ/m3击实功能压实后的土体均为低压缩性土,具有中等抗剪强度,渗透系数为4.75×10-6cm/s,满足围堰防渗料要求,有利于施工直接填筑。

纳东防渗料场位于**河左岸,闸址下游,距闸址约4kmm,距厂址约5km,有简易公路通过料场,交通运输方便。料场谷坡自然坡度约20~25°,碎石土料顺河长约400m,宽约100m,分布高程2100~2300m,平均厚度5~10m,储量约210万m3。该料场为一崩坡体块碎石土层,料场平均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为2.21g/cm3,最优含水率为6.7%,天然含水率平均5.3%,天然含水率比最优含水率低1.4%。压实后的土体均为低压缩性土,具有中等抗剪强度,渗透系数为7.36×10-6cm/s,满足围堰防渗料要求。

8.2.2.2料场选择

本工程共需粘土料约0.3万m3,需量较少两料场质量、储量均满足要求,考虑到运距和开采条件,本阶段选择成都村防渗料场为粘土供应料场。

土料开采采用T135推土机剥离覆盖层,1.0 m3挖掘机配10t自卸汽车运至上下游围堰处。

坝址区附近没有可用作槽孔固壁的粘土料的料场,考虑采用商业膨润土等代用材料。

本工程电站厂房采用水斗式机组,主副厂房建基面较高,机组安装高程为1857.80m,而校核洪水位(Q=250m3/s)为1854.80 m,机组安装高程高于校核洪水位,不需要采取施工导流措施。因此本工程的施工导流只考虑成都村闸址。

8.3.1成都村闸址施工导流

8.3.1.1导流标准及时段

成都村闸址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第2.2.1、2.2.12和2.2.13条导流建筑物级别与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的划分规定,其导流建筑物级别为Ⅴ级,相应土石围堰导流标准为重现期10~5年一遇洪水标准。本工程根据闸坝施工特点及工期安排,而枯水时段(11月~次年4月)10年一遇洪水流量与5年一遇洪水流量相差不大,仅大2.4m3/s,选用10一遇洪水流量进行导流设计,导流工程规模相当,相对投资增加不大,故本阶段导流标准选择为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8.3.1.2导流方式

闸址枢纽由右岸进水口、1孔3.0×3.5m(宽×高)冲砂闸、2孔5.0×3.5m(宽×高)泄洪闸、左右岸挡水坝、护坦、海漫等组成,最大闸高18.9m。

根据闸址枢纽的布置特点、闸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可采用明渠导流分期和一次性拦断河床隧洞导流的方式。河谷形状系数η=L/h(坝顶长/坝高)=91/17.9=5.11,对于混凝土坝,η>4.5时,一般适合分期导流。又因为地形条件和进水口的影响,导流洞宜布置在左岸,初步确定为300m。由施工条件、施工进度和右岸河床漫滩发育的影响,分期导流宜采用右岸明渠导流。

隧洞导流的优点:施工干扰少,基坑可全面开展施工,有利于机械化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组织。缺点:施工工程量较明渠方案大,投资大,施工方法和机械要求较高。一次性拦断河床对导流时段要求较明渠方案长,相应需增加围堰工程量;明渠分期导流优点:施工工程量较隧洞方案小,明渠开挖可节省基坑开挖量,投资较隧洞小,不需要高机械化的施工。缺点:不能全面开展施工,使引水口处工程相对滞后,明渠的防渗及基坑排水工程量相应增加。

结合上面因素,本阶段选择右岸明渠导流方案。

综合厂房、动力中心、水泵房、警卫室、吸烟室及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3.1.3导流方案

根据闸址枢纽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及地形地质条件,在右岸布置导流明渠。

第一年5月~10月,修建位于右岸台地的导流明渠,来水由原河床渲泄。11月初进行截流,堆筑一期上、下游围堰,水流(P=10%,Q=23.9 m3/s)由右岸导流明渠渲泄,形成河床基坑,11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在基坑中修建防渗墙、泄洪闸、冲砂闸、左岸坝段、护坦、海漫等,并对上游导砂墙和下游边墙施工构成二期纵向导墙,4月底主要建筑物具备过水条件。第二年5月由泄洪孔、冲砂孔和右岸导流明渠过流,汛期(第二年5月~10月)对右岸边坡进行部分开挖,首部坝体停工。第二年11月初拆除河床一期上、下游围堰,封堵导流明渠,由泄洪孔和冲砂孔过流,第二年11月~第三年4月(P=10%,Q=23.9m3/s),利用进水口前的导砂墙、导砂坎挡水和下游的边墙进行导流(二期导流),完建电站进水口及右岸坝段。第三年5月闸坝枢纽具备挡水发电的条件。

8.3.3.4导流建筑物

导流明渠位于河道的右岸漫滩上,导流明渠长217.659m,进口底板高程2354.00m,出口高程2351.50m,根据导流流量拟定导流明渠底坡为1.204%。为满足防渗防冲要求,明渠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计算渠内水深1.15m,渠内流速为5.09m/s。因此设计导流明渠断面为梯形断面,底宽3m,边坡1:1.0,渠高1.8m,明渠底坡1.204%。

(2)一期上、下游围堰

上游围堰高程确定:堰顶高程=设计洪水位的静水位+波浪高度+安全超高,对于土石围堰安全超高为0.5m,混凝土围堰为0.3m。经计算,上游围堰拦断河床导流明渠过水,相应10年一遇洪水流量23.9 m3/s时JTG/T D31-05-2017标准下载,水位雍高为2.35m,则上游水位为2356.35m,经计算相应该水位时波浪爬高值为0.456m,由此确定一期上游围堰顶高程为2356.35+0.5+0.456=2357.306m,因此上游围堰顶高程取为2357.50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