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34-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61/T 134-2017 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工试验规程21.0.4试验的固结应力条件,包括初始剪应力比与固结应力白
选用,应使试验计算结果能满足地基或边坡工程中受力范围的要 求。对试样个数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对测试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和总结规律的需要。在试样完成静力固结后,应测量试样的排 水量和高度变化,并由此计算振动试验前试样的十密度和试样高 度,后者是计算动轴向应变的一个依据。 在较大的变化范围来看,振动频率对土的动强度、动孔压和 抗液化强度是有一定影响的。以往动三轴试验主要用于测试土 受地震动作用的特性,大多试验室配备的动三轴仪的可测振动频 率较低,由此总结出土的动力特性受振动频率影响的规律,是否 适用于解决高铁、地铁运行振动和其他工业设备运行等产生的高 频振动问题,需要研发高频土动三轴仪进行试验研究予以论证。 对于确定动强度的破坏标准,可在动应变幅2.5%~10.0% 范围内选定,其中对重要工程取较小的数值。如果在开始做某 工程地基土的测试工作时,尚未能对破坏标准做出明确选择,则 可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工程运行条件或动荷载的性质以及工程的 重要性,选用1种一2种甚至3种破坏标准进行试验并整理成果
供设计分析时选用。 对于确定动强度的破坏标准,可在动应变幅2.5%一10.0% 范围内选定,其中对重要工程取较小的数值。如果在开始做某一 工程地基土的测试工作时,尚未能对破坏标准做出明确选择,则 可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工程运行条件或动荷载的性质以及工程的 重要性,选用1种一2种甚至3种破坏标准进行试验并整理成果 供设计分析时选用。 在振动三轴试验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单向正弦波的循 环应力,而实际工程中有些重要的动荷载(如地震作用)具有很强 的随机性和多频率成分。这样,在室内测试土的动强度时就有了 等效循环应力和等效破坏振次的概念。如果实际工程中的动荷 载也是正弦波,则等效破坏振次就是实际动荷载的循环作用次 数。对于地震作用,自前普遍采用的等效破坏振次与地震震级相 关RISN-TG041-2022 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及条文说明.pdf,如表3所示,可供进行土的动强度试验时参考。与表中所列 等效破坏振次相对应的正弦波的等效循环剪应力幅,是地震作用 产生的最大动剪应力的65%
震作用的等效破坏振次和参考持续时
21.0.6如果在一个试样上施加多级动应变或动应力,以测定动 弹性模量和阻尼比随应变幅的变化,可以节省试验工作量,对于 不扰动土还可节省取样数量和解决土性不均匀问题。但是,这口 能因预振造成孔隙水压力升高而影响后面各级的试验计算结果, 为减少预振影响,应尽量缩短在每级动应变或动应力下的测试时 间,规定了动应力的作用振次一般应低于10次,且宜少不宜多。
对同一试样上充许施加动应变或动应力的级数,因具体情况多 变,难以做出统一的合理规定,本条文只提出了控制原则。 振陷是指地震作用下,土体中产生的突然性附加沉降,它可 造成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陷,从而弓起其上建筑物的开裂、倾 斜和倒塌。 土的振陷性在土动力学中是用残余应变来表示的。根据黄 土的动三轴循环试验可知,当黄土试样处在非均等固结状态(K >1)时,动应变振幅随着动应力的循环作用而向压缩方向偏移, 动应力作用停止后,动应变不能全部恢复原位而保留有不可恢复 的残余应变。它受动应力、振动次数、初始含水率及固结应力比 的影响显著。
定的固结比、不同围压,绘制达到破坏标准时的循环次数与动剪 应力关系曲线,然后,在此关系曲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要求对土 的动强度成果进行整理。由于土的动抗剪强度与静抗剪强度不 司,不仅与法向应力大小有关,而且与振次、初始剪应力有关,所 以在整理试验成果时,采用某一振次下不同初始剪应力比时的总 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关系曲线,确定给定振次时土体中任一方向的 动强度。根据某一振次下动孔压比与动应力比关系曲线,绘制出 该振次下不同初始剪应力比时的总剪应力与净法向应力关系曲 线,确定给定振次时土体中任一面的有效动强度, 地震荷载作用时,土体上反复作用着剪应力,使土体产生动 应变,而土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性,在一个循环振动周期内的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将是一个狭长的封闭滞回圈。对于这种特性,厂 泛采用等效割线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来表达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在振动三轴试验中,施加轴向动应力,测定轴向动应变时,同样可 以绘出每一周的滞回曲线,以此求得动模量和阻尼比。振动三轴
22.0.5动应力、动应变和孔隙水压力等物理量,应根据仪器白
尼器表示的单自由度质点振动系统得出的。对试样顶部有激振 器和传感器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的质量应为试样质量㎡和试样 顶部附加物质量㎡的总和。这样需对试样的对数衰减率给予修 正。根据阻尼比的定义,设未修正阻尼比入,修正的阻尼比为入, 则:
对扭转振动的试样,也可用相同的修正值
m+m mt m m
量换算成等效的集中质量0.4051
入 1 0.4051.
23.1.3真三轴仪对试样施加三向不同的主应力,需要具备土
元试样的专门压力室和三尚主应力的加载机构。为了便于独立 地施加土单元试样的三向主应力,克服刚性加载板对试样端部的 约束,伺服自动控制加载方式和应力路径,以及自动量测试样的 应力、应变和孔压,采用竖向长方体试样,上下端通过刚性板加 载,正交两个侧面采用互相隔离的柔性液压囊加载。正交三向具 有独立的伺服控制加载装置,自动量测竖向荷载、侧向液压囊压
力、竖向变形和液压囊体积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由量测物 理量和加载机构实现闭环的加载速率、加载方式、加载应力路径 的控制,同时,可实现数字信号和物理量之间的转换
24平面应变三轴压缩试验
24.0.平面应变三轴压缩试验的日的是测试中主应力方向正 应变恒等于零条件下土的剪切变形和抗剪强度。它通常用3个一 4个长方体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小主应力作用下,控制中主应力方 可的应变恒等于零,施加大主应力进行固结。然后,增大大主应 力,继续控制中主应力方向的应变恒等于零,进行剪切,直至试样 破坏。根据摩尔一库伦理论,求得平面应变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 指标,以及剪切应力应变关系。 本试验可以模拟实际土单元正交三向的大、中、小主应力,且 保持中主应力方向的应变恒等于零的状态。它不同于常规三轴 试验模拟轴对称应力条件的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的状态。中 主应力介于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之间。一般在大主应力和小主 应力均等压力固结条件下,限制中主应力方向的变形,可以测试 平面应变条件下土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及峰值强度或破坏应变 条件下土的强度。 在三维主应力空间中保持中主应力方向的应变恒等于零,土 的应力路径变化限定在平面应变条件的应力空间内。常规三轴 试验中试样的应力状态限定在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的平面内: 与大主应力正交平面内,试样的正交两向均产生变形发展。平面 应变试验中控制试样固结和剪切的排水条件,可以模拟平面应变 条件下岩土问题实际固结、剪切条件。当应用总应力方法分析岩 问题时,需考虑土体在沉积过程中处于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固结 完成与否,并考虑附加应力作用剪切过程中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 化对工程的影响,将试验区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
试验控制方式区分为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两种,每种控制方 式又区分为等P、轴向应力加载和侧向应力卸载三种应力路径 应力控制时可以得到试样承受应力作用下变形发展的过程;应变 控制时可以得到一定剪切变形速率条件下试样抵抗剪切作用的 变化过程。 24.0.3平面应变三轴压缩试验采用的真三轴仪,对竖向长方体 试样施加轴向和横截面一个侧向的不同应力,横截面内正交的另 一个方向约束侧向变形。这样的加载机构在真三轴仪的压力室 内安装一对连通的液压囊和正交方向的一对刚性板,液压囊和刚 性板均位于压力室侧壁的压力腔内。为了便于独立地施加平面 应变条件下试样的三向主应力,克服刚性加载板对试样端部的约 束,采用伺服自动控制加载方式和应力路径,以及自动量测试样 的应力、应变和孔压,竖向长方体试样的上、下端通过刚性板加 载,避免约束试样侧面变形的一对刚性板与竖向刚性板接触,另 组侧面采用液压囊加载。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由量测物理量 和加载机构对加载速率、加载方式、加载应力路径的闭环控制,同 时,可实现数字信号和物理量之间的转换。 24.0.4为了满足原状黄土、重塑黄土立方体试样平面应变压缩 剪切需要,轴向应力最大加载达3MPa,竖向最大变形量50mm:水 平面内液压囊加载压力最大加载达2MPa,刚性板土压力计量测 压力最大值2MPa液压囊加载向最大变形量20mm;反压饱和土 样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加载达1MPa。 为了依据液压囊体积变化量测对应方向的主应变,需排除柔 性液压囊内的气体和连通加载装置内的气体。液压囊的体积变
24.0.3平面应变三轴压缩试验采用的真三轴仪,对竖向长方
24.0.4为了满足原状黄土、重塑黄土立方体试样平面应变
剪切需要,轴向应力最大加载达3MPa,竖向最大变形量50mm:水 平面内液压囊加载压力最大加载达2MPa,刚性板土压力计量测 压力最大值2MPa:液压囊加载向最大变形量20mm;反压饱和土 样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加载达1MPa。 为了依据液压囊体积变化量测对应方向的主应变,需排除柔 生液压囊内的气体和连通加载装置内的气体。液压囊的体积变 化量也就是连通加载装置液压缸的体积变化量,液压缸的体积变 化量可由活塞的移动位移量确定。
液压囊连通管、加载液压缸和阀门在加压过程中的渗漏均会 弓引起液压囊体积变化,因此,需避免漏水发生。 24.0.5上、下端刚性板和一对侧向刚性板对试样具有约束作 用:侧向刚性板采取光滑表面,消除约束作用的措施;一对侧向液 玉囊对试样的约束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上、下端刚性板的约束作 用通过增大试样竖向的高度,要求试样高度与侧向宽度的比值为 2.0以上,以便减小约束作用的影响
25黄土浸水灵敏度试验
25.0.1黄王浸水灵敏度是反映原状黄土完全浸水饱和后强度 降低的潜在变化,也可称之为水敏势,它与粒度、密度和湿度指标 起可完善地描述黄土的物理力学基本性质。黄土具有显著的 结构性,是黄土湿陷性、力学性质的关键影响因素。浸水、加荷均 会改变黄土的结构性,将原状结构黄土的力学性质与其饱和土的 力学性质比较即可揭示土的结构性。黄土的结构与其沉积历史 和沉积物质的组成有本质的联系,因此,保持原状结构黄土的结 沟性的浸水灵敏度指标实质上包含了土沉积历史,土的粒度、密 度和湿度的物理性质,同时,比单一的物理性质指标反映土的力 学性质更全面。 土的结构性包括土粒的排列和联结两个方面。浸水灵敏度 实质上主要反映了土原结构联结与浸水作用下新联结结构力学 生质的变化特征。 饱和试样中土粒的水膜增厚,减小了土粒之间的双电层作 用;饱和土样中消除了不扰动土的收缩膜作用;饱和土样中浸水 俏除了易溶盐的胶结作用。与不扰动土比较,饱和土主要反映了 土骨架结构系的联结作用。它们的单轴抗压强度比较就是土的 浸水灵敏度。
实质上反映了土骨架微结构之间联结的变化,称为浸水灵敏度 主要反映了土骨架组构和联结变化引起的力学性质的改变。
重湿陷量、自重湿陷的下限深度。 26.0.3试坑浸水试验主要为黄土湿陷机理而设计,目的是确定 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与自重湿陷下限深度的实测值。 试坑宜挖成圆形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自重湿陷性黄 土层的底面深度,并不应小于10m。试坑深度宜为0.50m,最深不 应大于0.80m,坑底宜铺100mm厚的砂砾石层,以防止黄土层直接 被水冲刷。场地平整完成后,挖人工探井,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目 的是对同一场地,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试坑开挖完成后,必要时可在试坑底开挖探井,采取不扰动土 样,进行室内试验,取样结束后回填土密实度宜略高于不扰动土。 试坑中部及其他部位,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 置深度及数量按照各湿陷性黄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 试坑底部,由中心向坑边以3个方向均匀布设观测自重湿陷的浅 示点,试坑外沿浅标点方向10m~20m范围内设置地面观测标 点,观测精度为土0.50mm。浅标点和深标点的布设分别满足地 表自重湿陷量和分层自重湿陷测量的需要,能够准确捕捉到试坑 浸水总湿陷量和湿陷土层下限深度。 浅标点由一根直杆和与其垂直焊接的底板组成,标杆上部固 定一根钢卷尺,钢卷尺的最小刻度为1mm,浅标点理深为0.5m, 用来测量试坑内、外地表的自重湿陷变形量。以试坑中心为起 点,由内向外沿半径方向呈放射状布设坑内、外标点,在平面上布 置3条夹角为120°的测线。在试坑内为等间距布设,试坑外为变
重湿陷量、自重湿陷的下限深度。
间距布设,可随距离试坑边缘距离逐渐增大,坑外最远浅标点设 在1倍试坑直径处。 深标点由多根机械式连接的镀锌管和与其垂直焊接的底板 组成,深标点的重量、理设位置处与原上覆土饱和自重大致相同, 标杆上边固定一根钢卷尺,作为沉降观测的标尺,钢卷尺的最小 刻度为1mm,标杆外面套一根塑料管,以确保沉降板能够自由沉 降,长度与深部沉降板理深相当,塑料管外回填中粗砂,使深标点 也起到加强渗水的作用。深标点钻孔的垂直度、孔底浮渣厚度等 因素将会影响量测的精度,故对钻孔做了一定的要求。 为了加强渗水强度,加快地基层的浸水饱和,在浸水试坑 内由深标点测线组成的每个扇形区内布置1个一2个渗水孔,孔 径应取120mm~140mm,孔内填充砂砾石。 26.0.4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根据试验要求及工程特点,能达到 精确检测各个观测点沉降变化的目的,观测工作按照二级变形测 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26.0.5采用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可确定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用 以判定场地湿陷类型比较准确可靠,但浸水试验时间较长,一般 需要1一2个月,而且需水量较大。在缺乏经验的新建地区,对甲 类和乙类的重要建筑应采用试坑浸水试验,乙类中的一般建筑和 内类建筑以及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均可按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判 定场地湿陷类型。 试坑浸水试验的试坑尺寸采用“双指标”控制,此外,还规定 了观测自重湿陷量的深标点、浅标点、渗水孔的理设方法和观测 要求以及停水浸水的稳定标准等,对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 靠性有实际意义。
级加压增量和加压后的观测时间及稳定标准等进行规定。 承压板面积通常为0.25m²0.50m和1m²三种。通过大量试 验研究比较,测定黄土湿陷起始压力,承压板面积为0.5m²,压板 底面宜为方形或圆形(一股采用圆形),正文内容主要针对圆形试 坑,试坑深度宜与基础底面标高相同或接近。 27.0.3、27.0.4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主要测定非自重湿陷性黄 土场地的起始压力,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小 无使用意义,一般不在现场测定。 现场测定湿陷起始压力与室内试验相同,也分为单线法和双 线法。二者试验计算结果有的相同或接近,有的互有大小。一般 认为单线法试验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但单线法的试验工作量较 大,在同一场地的相同标高及相同土层,单线法须做3台以上静 载荷试验,而双线法只需做2台静载荷试验(一个为天然湿度,一 个为浸水饱和)。 这两条对现场测定湿陷起始压力的方法与要求做了规定,可 选其中任一方法进行试验
28深层黄土湿陷性试验
28.0.1深层黄土的湿陷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砂井浸水,测试深度 大于20m不同理深土层湿陷变形和井底土层湿陷变形的原位测 式方法。试验的目的是评价不同埋深土层的湿陷性及并底下深 层黄土的湿陷性,以及评价场地的自重湿陷变形量。 深层黄土的湿陷性试验称为砂井浸水试验,是在指定地点开 究探井至设计深度,埋设沉降杆并回填砾石,向井内注水并监测 湿陷变形,其核心就是将水直接导入某一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层, 以此来测定该地层以下黄土的湿陷变形量,可以对深层黄土进行 湿陷性评价。
深层黄土的湿陷性试验称为砂井浸水试验,是在指定地点开 挖探井至设计深度,埋设沉降杆并回填砾石,向井内注水并监测 湿陷变形,其核心就是将水直接导入某一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层 以此来测定该地层以下黄土的湿陷变形量,可以对深层黄土进行 湿陷性评价。 28.0.2开挖一定深度的探井,回填砂砾石,回填砂砾石根据井 内原土柱上覆荷载确定,利用砂砾石间的大孔隙直接将水导入井 底土层。为减小砂并开挖过程中对周围不扰动土体的扰动,宜采 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其直径宜约为,具体直径可通过人工量测,且 过小影响井底土层浸水效果,过大会增加出土量和注水量,造成 浪费。与并同心的开挖试坑,一方面控制储存砂并浸水的水位 另一方面补充井口周边土层渗入浸水。 28.0.3砂井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标点,其随着井底土层湿陷沉
28.0.2开挖一定深度的探井,回填砂砾石,回填砂砾石根据
内原土柱上覆荷载确定,利用砂砾石间的大孔隙直接将水导入井 底土层。为减小砂并开挖过程中对周围不扰动土体的扰动,宜采 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其直径宜约为,具体直径可通过人工量测,且 过小影响井底土层浸水效果,过大会增加出土量和注水量,造成 浪费。与并同心的开挖试坑,一方面控制储存砂并浸水的水位 另一方面补充井口周边土层渗入浸水。
降,通过测量该沉降杆下沉量得到井底土层湿陷变形量。浅标点 及周围深标点用以测量地表及不同深度土层的湿陷变形,可根 试验需要选择布设,其中深标点排布不宜过密,防止对布设周 土体扰动过大形成软弱带
28.0.5沉降板:圆形钢板,根据埋设孔径大小制作成不同大小
且探孔地面一起沉降。可预先在各沉降板中心处垂直连接一段 沉降杆,便于现场探孔内安装其他沉降杆。 沉降杆:根据各标点深度可预制成0.5m、1m、2m、3m等不同 长度,搭配连接满足孔深要求,地表出露部分一般为3m,其上固 定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卷尺用于监测读数。 土壤水分计用以测量土壤体积含水率,确定砂并浸水过程土 体的浸水范围以及并底浸水深度。目前常用FDR型或TDR型。 28.0.7为保持并内水头高度,需持续供水,试坑内宜保持稳定 的水位。单个砂并单天最大需水量约40m²,据此来控制输水量, 若试验场地周围无可用水源,可采取水车拉运的方式供给 砂井浸水引起井底和周围土柱不同理深土层的湿陷变形可 通过沉降杆监测。不同埋深标点的沉降相对于基准点监测。基 准点设置需保证其稳定可靠。一般设立两个以上的基准点,可进 行校核。为防止注水过程中对并及并口试坑底的冲刷,应将注 水口固定在井中心向下。 一般黄土浸水初期的湿陷变形发展较快,后期的湿陷变形发 展较缓慢。因此,浸水初期的标点监测频率为大于2次d,沉降 发展逐渐变缓,后期可减为1次/d。水分计读数不少于2次/d, 当水分计变化明显时增加水分计测度频数。观察地面湿陷变形 导致的地裂缝发展和分布。 28.0.8依据试坑内不同理深的深标点及表层标点监测沉降变 形量,在最后连续5天内平均每天的湿陷变形量各点均值小于 1mm/d为稳定标准,停止继续供水。 28.0.10单天注水量可反映土体渗透速率的快慢,间接反映土 体饱和程度及渗透稳定程度;累计耗水量可估算饱和土体总体积 及范围。 水分计读数有专用读数仪,每大按时测量并记录,水分计数
据反映浸水入渗影响深度及理设位置土层的饱和程度。 各沉降标点累计湿陷变形量通过标点读数与基准点读数之 差的变化量来反映的;单大湿陷变形量是通过后一大的总湿陷量 减去前一大的总湿陷量得到,该值反映湿陷变形速率。试验稳定 标准为连续5大平均湿陷量不大于1mm/d。浅标点沉降观测计 算结果确定的湿陷变形量反映了砂井周边及井底浸水土柱总的 湿陷变形发展,不同理深深标点沉降观测计算结果确定的湿陷变 形量反映了标点理设标高以下浸水土柱的湿陷变形发展。地表 裂缝反映湿陷变形发展至地表的时间及程度,分布位置可根据预 先设置好的参考点位来描述,并记录出现时间、长度、距砂井中心 距离及发展情况等信息
表4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
表5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
29.2.2制备易溶盐浸出液的土水比例有多种,本次修订仍采用 1:5的规定。 水比例、振荡时间和浸出方式对盐分的浸出量均有一定影 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土水比、振荡时间和提取方法。 浸出液过滤时采用滤纸过滤,如得不到澄清滤液常常是操作 技术问题。用平底瓷漏斗抽气过滤时,滤纸要平铺在瓷漏斗底面 上,稍小于底面,以少许水湿润,并抽气使紧贴底面,抽气时滤纸 受力的大小很重要,应调整适度,且勿过大。先滤一部分,使在滤 纸上形成薄泥饼,再过滤时不会穿透。也可用5%火棉胶涂在滤 纸上形成一层薄膜,待凝固后过滤,膜的厚度和抽气受力的大小 应控制适宜。 易溶盐浸提时,在电动振荡器上振荡3min(120次/min)。无 此设备时,人工振动3min后静置12h过滤。
29.3碳酸根与重碳酸根的测定
29.4.1易溶盐水浸出液中的氯离子,采用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 硝酸银滴定法,亦称莫尔法。本方法宜在中性及微碱性溶液中进 行滴定,在滴定前须将溶液调整至pH=7左右,滴定时溶液的pH 不能低于6.5,碱性溶液不能过强,若pH大于10,则会产生氧化 银沉淀。本法适用于盐渍土的氯离子测定。 当用硝酸银滴定含有氯离子和铬酸根离子的浸出液时,只有
当氯离子完全形成氯化银沉淀后,才与铬酸根形成铬酸银沉淀
29.7钙、镁离子的测定
29.7.4测定钙离子或钙镁离子合量时,当浸出液中碳酸相
29.7.4测定钙离子或钙镁离子合量时,当浸出液中碳酸根和重
碳酸根离子含量较多,HCO,大于5mmol/L时,应酸化,煮沸破坏 碳酸盐后再测定。 浸出液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如消耗EDTA超过20mL以上时 应减少取用浸出液的量。 已与镁络合的指示剂,与EDTA的反应在室温时不能瞬间完 成,因此,接近终点时须缓慢滴定,如将溶液加热至50℃一60℃ 支应加快,可用常速滴定 浸出液中若镁离子的含量高,在加氢氧化钠时,镁离子形成 氢氧化镁的沉淀T/CCMA 0080-2019 土方机械 排气烟度 推土机测量方法.pdf,并吸附了一部分钙离子,使钙离子的结果偏低 为此可减少浸出液的量,并用纯水稀释后测定。 土的水浸出液中所含锰、铁、铝、钛等金属离子浓度很低,通 常不必使用掩蔽剂。如果高价锰稍多,它能催化指示剂被空气氧
化而失效,此时须加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等还原剂制止。如果 铁、铝离子稍多,它们能闭塞指示剂,可用三乙醇胺掩蔽。
29.8.1十中大量铵盐对混凝土结构具腐蚀作用,浸出液中铵的 测定通常使用纳斯勒试剂比色法。纳斯勒试剂与氨反应形成胶 体化合物。含量少时溶液为黄色,当含量较多时立即沉淀为巧克 力色胶体。
有机物产生混浊,通常用蒸馏法,看似麻烦,实际快速有效,结果 可靠。方法如下: 取一定体积浸出液于蒸馏烧瓶中,加缓冲溶液10mL(磷酸二 氢钾6.88g溶于100mL纯水中),pH为7.4±0.2。加入防爆沸管 1支,装好蒸馏器,以2%硼酸溶液50mL作吸收液。接管尖端应 插入到吸收液液面下,即可加热蒸馏,当馏出体积为原体积的1/3 时,即可停止蒸馏,取馏出液进行铵的测定。 少量镁、锰、铁的十扰,可加数滴酒石酸钟钠摇匀,然后显色,
29.9钾、钠离子的测定
29.9.1钾、钠离子的测定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或差减法。火焰光 度计是直接测定K+和Na+的最合适方法,本法快速、灵敏、准确。 29.9.4钠标准曲线是弧形的,高浓度时近于平行,是由于自吸 收造成的;钟钾的曲线是直线,低浓度时有些弯曲,是由于电离作用 引起的。因此待测溶液中钠的浓度过大时,应稀释后测定。 盐渍土中钾的含量一般都很低,Ca:K比率大于10:1时,Ca
JGJ/T187-201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29.10易溶盐总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