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S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6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453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8.7.1本条*出了适航水深测量方法选择的推荐性规定。重力式器具是指以重力式测 量原理获得重度界面深度的方法,如三爪、密度计等。重度测量指直接进行重度剖面测 量,如密度计等。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包括音叉密度计、双频测深仪和海底淤泥层连 续密度划分软件系统。 8.7.5由于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受重度部面测量*约,因此*出测区内垂直密度剖 面测量点的规定。

续密度划分软件系统。 8.7.5由于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受重度剖面测量*约,因此*出测区内垂直密度部 面测量点的规定。

提出了相应要求,《水运工程测量手册》中给出了三爪*的**参数仅为适合关津港 12.5kN/m的重度值的参数。必须明确GB/T 38139-2019 水泥助磨剂生产用液体原材料成分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不同地点的当颗粒粘度发生变化后以及适航重 度变化后,这些参数就不再适用,必须调整其质量和接触面面积使其适应新的重度。

8.8.3本条第(2)项规定的理由是:当风浪较大,回波线呈现波浪状,自然水面的升降平 均值应为回波信号(线)之中位线。但是,由于测船较重,其上下升沉均产生惯性影响。 受重力和浮力*用,下沉时的惯性力使船增加了一个下沉量,而升起时的惯性*用,与重 力*用相反,使测船减少一个上升量。使测船上升的最大幅度小于相邻的下沉最大幅度, 这时的实际升降起算面并不是自然水面波高平均面,并不在升沉回声信号中位线上;同时 还考虑到因船舶倾斜造成换能器声束偏斜,使水深偏深。因此,本规范及国际上一些国家 的规定或招标标书中均提出了“水深从距波峰1/3波高处量取”的技术要求。 8.8.7本条中增加了第(5)项,当测图目的不同时,自动化水深测量的取点有不同要求。 主要是考虑对于疏测量,当测图用于计算工程量且比例尺较小(如:1:2000)时,取浅点 与等距均匀取点所计算的工程量差值较大。 8.8.9RTK三维水深测量在外业测量时已进行了水位改正,为了检查RTK水位的正确 性,在内业数据处理时,通常把RTK水位提取出来,绘*水位曲线,对RTK水位的质量进 行确认检查,这是RTK三维水深测量质量控*的一个重要环节。 8.8.11为了扩大适航水深图的功能,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回淤研究提供浮泥层厚度 及其浮泥变化,其中第8.8.11.2款规定了“应在每条测线上分别按实际位置标注最小和 最大适航浮泥层厚度值”,并增加了浮泥厚度的图式符号。本款是为了使适航水深图与 高频测深仪测得的水深图相区别,并提供所测适航浮泥层的具体位置范围,这样可方便 使用。 8.8.12为了配合现行《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的实施,把水深 测量内业成图的相关内容纳入本节。

云工程测量规范(JTS13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9.1.1、9.1.2本规范变形测量等级的划分是根据水运工程变形测量的特点及目前的测 量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等确定的。现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并考虑《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一2007)条文说明的分析方法以及设计、施工部门对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对其指标说 明如下: 确定变形点观测精度指标所考虑的基本原则是日平均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日平均 位移量小于某一允许值,取其1/5*为观测精度限值,累计位移量小于某一允许值,取其 1/20*为观测精度限值。 变形观测时,一般采用大地测量方法,其观测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因此,在划分变 形观测等级时,一方面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另一方面各等级观测精度不能定得过 高。本规范的变形观测等级按变形点水平位移观测相对点位中误差及沉降观测的高程中 误差共分为四个等级,精度系列以每一等级按2倍递减,由一等变形观测的精度依此可推 得二、三、四等的观测精度。这样规定的精度在采取一定措施后,用常规测量方法是可以 达到的。 9.1.3由于变形观测所关心的是各周期观测间变形点的位移量的大小,因此一般采用独 立坐标系统和假定高程系。

9.1.3由于变形观测所关心的是各周期观测间变形点的位移量的大小,因此一般采用独 立坐标系统和假定高程系。

9.1.3由于变形观测所关心的是各周期观测间变形点的位移量的大小,因此一般采用独

全,并提供准确的安全预报。所以,一且出现本条所列情况之一时,要求即刻通知建设单 位和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工程事故发生。

9.2.1监测网由基准点、工*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组成。由于变形观测要求的观测精度较 高,而且变形区域一般不大,因此一个测区的变形监测网一次性布设。为了提高经济效 益,充分利用已有平面控*点,这次修订中明确了直接利用施工控*网点的限*规定。 9.2.3当监测网的基准点稳定时,平面监测网最多只需两个基准点,高程监测网只需 个基准点就可满足需要。但在布设监测网时,往往难以明确变形区域的范围。为了能检 查基准点的稳定性和保证观测精度,本条*了必要的限*规定。 9.2.4变形观测点布设位置,一般是指水工建筑物面层的前、后沿、伸缩隙两侧、防坡堤 围捻、护岸、护坡顶部、中部或临近水面处等。

9.2.5因为GPS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控*测量方法,所以这里增加了GPS测量内容,其

位选择应符合第4.4.5条的规定,至于“GPS网点应设置在水工建筑物顶部”则是为 少水面和物体引起的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9.3.1本条是原规范的保留内容,表9.3.1的规定,是根据监测网与变形观测点及其观 测精度的关系,为了便于验核基准点的稳定性,保持各周期变形观测的结果的可比性和形 变值的可检验性而确定的。具体分析如下: 若设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m1,监测网的观测精度mo,相邻两次等精度测得的变形 量的精度为m,当基准点稳定时,有以下关系:

很显然,这时监测网的观测精度对变形量的精度没有影响。当基准点不稳定时,这 时有:

mz = /2(m +m)

若规定m=m,并取2倍的中误差*为观测变形量的极限误差M,则:

9.3.2本条为起算边相对中误差的规定,并

一一相邻基准点相对点位中误差(m):

1(mg.s M=± 1

S一一相邻基准点的边长(m)。 为了使各等级监测网的测角精度与国家相应等级三角网的测角精度相适应,本规范 规定各等级监测网的测角精度与国家规范相应等级三角网的测角精度相同。对于边角

工程测量规范(JTS131

边角网测边精度及边长计算

边长观测的测回数是按下式确定的:

网边长计算表 表9.3.

由于变形观测网的边长较短,所以三角测量不适用于一级监测网观测。 9.3.3为新增内容,是为保证测量精度而定的。 9.3.4高程监测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根据每站中误差和测站数估算的,设水准测量每站 中误差为m,相邻连基准点间的测站数为n,相邻基准点间的高差中误差为mn,取n= 8,则可得监测网每测站的高差中误差,如表9.3.4所示

程监测网每测站中误差

根据规范5.2.3条,三、四等水准每测站中误差分别为±1.5mm和±2.0mm。在一般 水准测量*业时,观测误差中大部分是系统误差。对于变形观测,由于每期观测采用相同 的观测路线,固定*业人员和仪器,在比较相邻两周期的观测高差时,大部分系统误差得

以抵消,比较结果精度主要受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按本规范三、四等水准观测要求是 可以达到的。

测的成果。因此,在测站对工*基点和基准点进行检查,以及定期复测监测网是非常必 要的。

9.4.2本条要点在于变形观测点位置选择,通常选择在既能代表该部位变形体的变形特 征又便于观测的位置。水工建筑物设置在墩式结构的四角、转角内侧、纵横轴线上、沉降 或伸缩缝、码头的前后沿、不同基础或地基交结处或断面发生变化的两侧等。对远离岸边 的水上建筑物采用GPS进行变形观测时,观测点设置在水工建筑物顶部。 9.4.5当采用小角度法观测时,观测点的精度按下式估算。

本节名是由原规范的“沉降观测”修订而成。主要考虑到采用“垂直位移观测“不仅 含有沉降,而且还可包括弹回或隆起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一2007)中描述为“内 部垂直位移”的“分层沉降”观测等内容,此与《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 (JTJ218一2005)的提法相一致。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9.6.2.2地基内部分层观测,就是测定建筑物地基内部各分层主的沉降量、沉降速 率以及有效压缩层的厚度。 观测标志的埋设深度要求是依据地基土的理论压缩层厚度(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确 定的,否则将失去土的内部垂直位移观测的意义。 9.6.5本条只给出了方法和精度要求,具体工*根据此要求选定方法和精度要求,例如: 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为精度要求施测;由水准基 点引测、校测起测基点的垂直位移,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观测点的垂直位移,按三等 水准测量进行观测;船闸、船坞等大型混凝土建筑物可提高一个观测等级等。 9.6.9本条为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静力水准测量用于垂直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9.6.5本条只给出了方法和精度要求,具体工*根据此要求选定方法和精度要求,例如:

本节修订时删除了原规范内裂缝观测的相关规定,新增了倾斜观测点的布设。布设 要求源于观测原理和精度控*要求,目的是尽可能减少传算环节,以控*误差传播,同时 也兼顾工*效率。

也兼顾工*效率。 9.7.3由于倾斜观测采用推算法直接观测量为水平位移观测和垂直距离,精度主要受上 下两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精度和垂直距离观测精度的控*,所以本条要求水平位移和垂 直距离观测精度应满足要求。当直接采用测斜仪或倾角仪测量时,精度则直接受仪器本 身精度的限*,不同的仪器,精度差别比较大,但最低的精度标准也应当满足表9.1.1规 播定律计算获得的倾斜精度的要求。

9.7.3由于倾斜观测采用推算法直接观测量为水平位移观测和垂直距离,

本节仅对提交资料内容进行了完善,使用中,应按照第3.0.11条和第9.8.3条一并 执行。

仅对提交资料内容进行了完善,使用中,应按照第3.0.11条和第9.8.3条一并

10.1.1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往往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为了防止旧有的或早期建立的平 面和高程控*网存在问题而继续给工程施工造成影响,所以要求在施工前全面收集与工 程有关的测量资料,并对原有控*点进行必要的校核。主要检查控*点成果数据及精度 说明,校核控*点间的方位、并根据点之记核实点名、标石、规标等的可靠性。 10.1.6因为RTK定位精度可满足四等及以下水准测量和厘米级的平面位置精度的需 要,所以可用于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定位。 10.1.7关于施工放样,这里主要是指水工建筑物的主体工程的细部点、施工导标及施工 样桩点的放样,为了保证施工精度,防止质量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就要考核其测量的可靠 性,其方法就是要有多余观测,以便测量人员自已比对检查。 10.1.8由于施工测量的大量工*是各工序、各环节的施工放样工*,施工放样的内外业 资料包括放样方案设计、放样元素计算及校核、放样仪器检验及校准、现场放样校对记录、 阶段总结和施工测量技术报告等资料。这些资料的保存,有利于质量管理,有利于测量工 *经验及测量技术总结,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一2008)的要求,这 些资料又是施工测量质量检验必备的详查样本。本条正是针对目前许多工地不积累施工 放样资料,测量质量检验样本不全的现状而定的

10.2施工平面控*测量

10.2.2控*网的等级和布置形式与施工区离岸距离有关,表10.2.2主要是针对港口工 程施工而言,这里按离岸距离大小重新规定了所需各级施工控*网的形式及等级要求,简 化了表格。

程施工而言,这里按离岸距离大小重新规定了所需各级施工控*网的形式及等级要求,简 化了表格。 10.2.4矩形施工控*网是港口工程传统的施工控*方法。本条各款的规定均为多年港 口施工单位经验的总结。精度及观测要求均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有关规定。 10.2.6因为控*网的复测周期主要是由测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工期长短来决定的,条文 中将复测间隔放宽为不超过半年,足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50026一2007)有天规定。 10.2.6因为控*网的复测周期主要是由测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工期长短来决定的,条文 中将复测间隔放宽为不超过半年,足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10.3.2~10.3.5由于控*对高程要求较高,本节第10.3.3条要求施工高程控*测量* 业不应低于本规范对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本节第10.3.3条~第103.5条等条对施工

水准点的布设、联测、精度及定期校核等规定,都是从上述基本精度等级要求出发进行编 写的。对于施工水准点的埋石要求,本节*了较灵活的规定。这是因为施工水准点虽然 精度较高,但不需永久保存,只要在施工期内或竣工后的位移观测期间能牢固、稳定保存 即可,所以不需要硬性规定理石的具体要求。 10.3.6在沿海水域孤岛施工中,一般高程控*点都在陆地,我们可用GPS侧向拟合延 伸法,将高程引接到孤岛或水中构筑物上。根据国内目前GPS测高的应用情况,本条规 定的指标是可以达到的。 10.3.7在工程建设期间,往往有平面与高程控*点被新拟建的建筑物所覆盖,此时需将 高程点引至已建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但新的建筑物必须有坚固稳定的基础,如高桩码 头的引桥或码头面层上。另外,水运工程一般离岸边较远,在施工中,其施工工艺流程是 逐步向水域推进(延伸),水准仪在*业中,要求前后视距要相等,在工艺中,也需要将水 准点逐步向水域推进,故我们在*业中,经常要对水准网、点进行联测,确保高程测设 精度。

10.4.3导标是疏浚工程、航道整治工程及基槽开挖等施工的导航、定位标志。导标视觉 偏离量是由于观察者肉眼分辨率引起的观察者相对于导标轴线的横向偏移距。本条对导 标视觉偏离量的要求是根据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来考虑的。对于近岸施工,用肉眼观察 导标,按视觉偏离量计算公式求得的导标视觉偏离量限值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对远离岸 边的深水区施工,还需借助于望远镜才能满足限值的要求,所以本条按两种情况分别*了 规定。 对疏浚工程,考虑不同船型对导标视觉偏移量的不同要求,本条只对其限值*了原则 规定,即以设计计算超宽量*为限值。若同一挖槽由多船施工,导标视觉偏离量按较小计 算超宽值计算。对较长挖槽导标的观察方式一般根据导标视觉偏离量大小,按施工段确 定。若用于导标夹角法测图定位时,应按其与导标的距离分段计划观察方式,以保证定位 精度。 对基槽开挖及水下抛石施工,表10.4.3中相应的限值是根据现行《水运工程质量检 验标准》及有关港口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而本规范对水下抛石超宽量未*限*,只规 定了不小于设计宽度,所以我们表中以2.0m及2Vm(V为望远镜放大倍数)*为视觉偏 离量限值。 对内河炸礁施工导标的视觉偏离量的规定是根据内河施工单位的经验而定的

10.5.1.1~10.5.1.3各款精度要求是由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 10.5.1.4为校验导标的位置及其视觉偏离量,规定了导标设立后应在挖槽最远端 (通常在水上)沿导标轴线进行多次定位检查,若图上检查点对称于导标轴线均匀分布,

点位相对于设计导标轴线的图上位移符合公式(10.5.1)要求时,则表示导标放样符合 要求。 水上定位检查导标时,检查点相对于设计导标轴线的图上偏移距取决于下列因素: (1)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图上0.2mm); (2)检查点定位中误差(图上1.5mm); (3)检查点记入中误差(图上0.5mm); (4)定位格网绘制中误差(图上0.3mm); (5)导标视觉偏离量的影响。 综合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其图上偏移距为

W.103 Au=± 2. 63 + M.V

式中△u一一检查点相对于涉及导标轴线的图上偏移距(mm); W一导标视觉偏离量(m); M一测图比例尺分母; V一望远镜放大倍率。 这就是本款所采用的校验导标视觉偏离量的限值计算公式。 10.5.1.1~10.5.2.4各款所说的测站点(样桩),对内河整治工程称之为样桩,对沿 海疏浚工程导标放样,称之为测站点。放样时,是在测站点(样桩)上安置经纬仪,测设导 标线方向。

10.5.2内河航道整治施工放样:

本条规定的精度要求是以航道整治工程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精度要求及图纸变 形等因素为依据的。 10.5.3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施工定位,定位精度应满足表8.1.5的要求,计算公式 见附录G。当使用我国沿海指向标信号实施GPS差分定位时,应先在测区附近控制点上 进行测量,求取WGS84坐标系到当地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并在其他控制点上进行校核。

10.6水工建筑物施工放样

10.6.1.1表10.6.1是根据港口工程有关设计与施工沉桩定位的允许偏差规定编写 的。考虑目前光电测距仪已普遍应用,所以本规范增加了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放样的测设 距离的相对误差要求。 10.6.3鉴于《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中对水下基床整平分为极细平、细平,其高 程允许偏差分别为±30mm、±50mm,对于大型构件底面尺寸大于等于30m²,其基床可不 进行极细平。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码头泊位逐步走向深水泊位,预制构件也随之增 大,多数码头基床只进行细平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关于 水下基床细平充许偏差±50mm,通过测量误差分析,综合考虑水上作业,金属管尺制作等 因素的影响,细平导轨标高的放样允许偏差为±30mm。 10.6.4.2由于离岸较远的开阔水域用传统方法较难达到精度要求。所以本条作了用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由误差传播定律可知,最终水工建筑物质量偏差计算公式为:

m做=m检 m施 =/2 mm

m²=mm+m放+m

式中m一 最终水工建筑物质量允许偏差; m外 风浪、潮汐、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码头后方推压力等外界条件引起的质量 偏差。 根据经验及统计分析,港口工程潮汐、风浪、地质、施工工艺和码头后方推压力等施工 以外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陆地上施工要大一些,最大可达施工误差的1/2。即

m外=m施//2 m外=mm/ 2 m²=2m做+m放+m起 mu =m/2

这里的m就是《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中所列各项质量充许偏差值。月 本条取其0.5倍作为施工放样的允许误差。

10.7.1在本节吹填施工测量的内容中增加了吹填区沉降观测和围捻水平位移观测,以 保证吹填工程施工测量内容的完整。 10.7.2本条规定采用四等水准联测工作水准点,主要是为使吹填区高程测量与附近配 套工程(如码头水工、航道等工程)的测图高程控制点的精度相适应。同时还要与水位站 水尺零点引测精度相适应。导线点(指图根点)高程测量误差的规定是根据普通地形测 量误差的要求决定的。 1美

保证吹填工程施工测量内容的完整。 10.7.2本条规定采用四等水准联测工作水准点,主要是为使吹填区高程测量与附近配 套工程(如码头水工、航道等工程)的测图高程控制点的精度相适应。同时还要与水位站 水尺零点引测精度相适应。导线点(指图根点)高程测量误差的规定是根据普通地形测 量误差的要求决定的。 10.7.3本条有关高程测量精度的规定是从计算工程量和质量检验的目的出发的,并考 虑了下列因素: (1)挖槽水深测量深度误差为±0.2m; (2)工程量计算误差允许3%; (3)吹填质量要求平均超填高度及最大高差取值均精确到0.1m,因此地形测量高程 误差不超过±0.05m已能满足要求。 10.7.4本条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工程提出的技术要求而编写的。 为了能连续反映沉降量,要求沉降观测精度比地形点高程测量精度高。因为沉降杆是固 定的,而且视线长度可以控制,读数估读至5mm是容易的,所以沉降杆高程测量精度可以 提高到10mm。 10.7.5本条规定是以吹填工程设计对围的沉降与位移观测提出的要求而确定的。现 行有关吹填工程施工规范中规定围捻工程应在工程施工期以及安全期进行沉降和位移观 测,并应及时对沉降和位移观测成果资料进行整理并提供能反映沉降和位移过程及其与 相关因素关系的图表及结论意见。

10.8港区道路和堆场施工放样

本节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一2008》 第4.8节的质量检验和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的需要增设的。其各项技术要求都与施工前及 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一样,虽然规定的条款不多,但是,他包含的内容涉及了前边许多章节, 由于前边各节的规定都有相关条文说明,所以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方便方便本规范使用,并满足测量质量检验的需要,这次修订,将有关各种工程测图 的内业绘图技术规定分别并入地形测量、水深测量等章节,使这些章节的内业处理成为包 括有内业绘图的完整技术规定。本章各节保留的技术规定和补充、修改的内容主要适用 于水运工程运营期间航道基本测量和检查测量。

本节是从原规范第11.2节中分离出来的。除对部分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外,其他基 大的修改和补充。

11.2.3.6为发挥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势,提高制图精度,有坐标值的资料一般按坐标 值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编绘。这样可减少图形变形的影响,提高成图质量。 11.2.3.7当采用数字化仪或扫描仪输入的图形要素时,一般都存在几何变形,在资料 使用之前规定对其变形要进行纠正,可使各图形要素的精度符合制图精度要求。 11.2.8增加了水深选取的一般原则,同时对编绘图水深选取的密度做出了规定。 11.2.9制图经历簿是编绘制图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也是成图的档案,一般要完整 记录制图过程中采用的资料情况、编图工艺方案、技术要求、问题处理、质量检查记录等 内容,主要是为了控制制图过程的质量以及对质量的追溯。本规范未对制图经历薄的 格式作统一规定,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简单的制图一般不填写制图经 历领,

本节保留了原规范的规定CECS 485-2017-T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技术规程,基本未作修改。

11.4.1这里的制图输出主要是指批量输出成果图的过程,规定了制图输出的几种方式, 即晒蓝、静电复印、复照或计算机绘图等方法。 11.4.2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图种主要是指需要进行图上量算作业的成果图,一般需要通 过制版印刷的方式批量复制。一般利用清绘成果采用传统制版或利用计算机数据直接制 版印刷;对精度要求较低的其他图种主要是指不需要进行图上量算作业的成果图,一般采 用晒制蓝图、静电复印和绘图机输出等方式获取,这些方式输出的成果图的精度相对印刷

图要低,但比较快捷、方便,成本较低。 11.4.5规定了机助制图的输出方式。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图种,一般是按输出的符合制 版印刷要求的数据进行印刷;对精度要求较低的图种,通常使用绘图机输出透明图进行晒 制蓝图或静电复印,亦可直接使用绘图纸批量输出。其最终得到的成果图的精度都是以 第3.0.12.13款的要求为标准的。

图要低,但比较快捷、方便,成本较低。 11.4.5规定了机助制图的输出方式。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图种,一般是按输出的符合制 版印刷要求的数据进行印刷;对精度要求较低的图种,通常使用绘图机输出透明图进行晒 制蓝图或静电复印,亦可直接使用绘图纸批量输出。其最终得到的成果图的精度都是以 第3.0.12.13款的要求为标准的。

GB/T50731-2019 建材工程术语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水运工程各种测图都有不同于国家基本图式的特殊图式符号,而且根据水运工程的 需要,比例尺的不同,相关的图式符号及尺寸也有变化,为了统一水运工程测量图式,方便 使用,防止使用不同的规范图式,造成符号及其尺寸混乱,本规范仍保留了原图式,并增加 了部分图式符号。 附录中,图式符号由原来12类要素划分修改为13类,由于测量的项目类别较多,测 图比例尺要求又各有不同,如航道基本测量和航道检查测量测图比例尺多数小于1:5000, 有的达到1:50000;而港口工程、疏浚工程及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测图,基本上是大比例尺 测绘,尤其航道图的图式内容多,又有套色的要求,比较复杂,如果全部辑人,内容过于庞 大。考虑到水运工程测图的需要及使用方便,本规范辑录的图式,以供1:500~1:5000大 比例尺图的使用为主,其中陆部主要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 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一2007),水部主要选自原部 颁有关的图式符号。 这次修订又增加了一些助航标志等符号,以满足安全航行的需要。同时对少量符号 也做了修改,增加了丁坝的符号。将注记单独列为一类,注记的字级大小由K级改为毫 米单位,以方便计算机制图使用。另外又将7.03高程点的表示方法由原来定位在小数点 位置改为用“.”表示点位。8.01增加了适航水深、适航厚度的表示方法,这是参考现行 《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确定的。航道标志图式增加了部分内河航标的图 式,如塔形标、禁航标、界限标等,对符号的编号重新进行了编排。 13.02、13.03图式规定了水运工程图统一的图廓格式,为减少图幅、方便使用,保留 了斜方格网图廓整饰格式。对小范围疏浚工程图、施工水深检测图的整饰一般可简化, 13.03增加了“注”目的是为了使用方便,对于正格网图廓整饰格式,规定可在内外图廓间 标注全部公里网坐标值,标注样式一般要符合13.03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方便长幅图坐标 的查询。 本图式未包括的图式符号、比例尺小于1:5000的工程规划图、航道基本测量和航道 检查测量测图及其他专业用图的图式, 一般参照相关的国标或行业标准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