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456-2019 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1).pdf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检测系统;5.层厚检测;6.内部缺陷检测;7.钢筋 配置检测。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南京工业大学负责 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南京 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 211816) 本标准主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汉建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 中心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 督站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江苏省华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 北京博泰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喜利得(中国)商贸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陆伟东杨放万里张开文赵斌缪汉良韩晓健杨慎杰杨艳曹华周艳芳路宏伟金少军‧吕德鹏曹旷刘金龙石平府张海生洪鑫邵国新翟传明左中杰齐跃王李春张瑾王干史春乐高平平徐 俊王东进杨臻陈根清张旭伟崔云吴灿彬陈可君江季松 黄欣常银生蒋伟建王修华 汪 博曹扣勇唐鹏轩•元•郭太勇叶晶晶 章伟兴雍军‧董永霞宸城乡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永维任伟新赵永贵杨勇新蒋济同李正良陈忠范卢文胜王桂玲苗吉军费毕刚5
目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信息公开22. 2符号·43基本规定53.1检测环境53. 2参数53.3检测步骤63. 4现场波速校正63.5数据与图像处理3.6检测报告84检测系统5层厚116\内部缺陷检测13般规定136.2检测方法137钢筋配置检测SL/T208-1998 河流泥沙测验及颗粒分析仪器(清晰无水印),157.1一般规定157.2检测方法15附录 A检测报告格式17附录 B 检测记录表18本标准用词说明22引用标准名录236
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Symbols43 Basic Requirements53.1Environment53. 2Parameters53.3Test Process63. 4Velocity Correction63.5Data and Image eatment3.6Test Report84Equipments95Thickn116 Deféct Test13GeneralRequirements136.2 Test Method137 Reinforcement Positioning Test157.1GeneralRequirements157.2 Test Method15Appendix ATest report Format17Appendix B Inspection Record Sheet1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37
利用不同介质电磁波阻抗和几何形态的差异,根据反射 的振幅及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构成图像,并进行分析的方法。
2.1.2雷达检测系统
2.1.4雷达天线,radaranlenn
2.1.10 水平分辨率
平行于检测面方向上的雷达图像精细程度。 2.1.11天线极化方向 antenna polarization bearing
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端点运动的轨迹
雷达检测系统对反射波信号取样的时间范围
单位时间内扫描的距离。
混凝土中不同的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和布置方式等 情况。
2. 1. 22 滤波 filter
2.1.23 反滤波 deconvolu
除雷达子波长度干扰影响的处
对雷达波信号进行放大或补偿的处理。
时域内对散射目标进行归位的处理
2.1.26天线辐射角度
2.2.1雷达检测系统性能参数符
广 天线中心频率; Sp采样长度; 时窗; 垂直分辨率。
2.2.2雷达检测系统计算参数符号: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h 探测深度; 专用 hk 己知目标深度; Rmax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最大间距; 电磁波在结构体中的双程传播时间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平均传播速度;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2.3 雷达检测系统统计参数符号: C1 、C2 第1、2次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Cc 钢筋保护层厚度修正值: Cm,i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平均值; H i,n 第i层第n次厚度检测值: Hm,i 第i层厚度检测平均值: S; 第i处钢筋间距检测值; Sm,i 钢筋间距检测平均值: Sc.i 第i层厚度检测值标准差; S 钢筋间距检测值标准差
3.1.1 测区表面宜十燥、平整,并应能保证雷送天线平稳移动。 3.1.2 测区内不应存在干扰检测结果的金属物或其他电磁波源 3.1.3 检测环境温度应控制在一10℃50℃
3.2.1在符合检测场地地形要求的前提下,天线中心频率应满 足探测深度要求,并使用较高分辨率的天线。天线中心频率的参 考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 天线中心频率(MHz) 垂直分辨率(m); 一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天线间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收发分离式天线检测时,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 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SHT3406-2022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技术规范.pdfRmax 2h Ve.
式中:Rmax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最大间距(m); h一探测深度(m)。 2当采用收发一体式天线检测,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间 距应是固定的,其间距同样应满足式(3.2.2)的要求。 3.2.3时窗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 时窗(ns);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m/ns)。
1采样长度宜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Sp 采样长度。 2在保证天线垂直分辨率前提下,应经过对比试验,确定 达到图像最清晰时的采样长度
3.2.5水平采样间隔不应大于自标物最小水平尺寸的0.3
3.3.1检测开始前,应根据检测环境和检测目的布置测线,并 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根据被测目标物的尺寸建立测区坐标系统,确定测区 对应的测线条数及间距并应对测线依次编号, 2测区对应的测线布置应计人边界效应的影响。 3.3.2 现场仪器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检测要求,确定合适的天线频率、通道个数; 2X应根据检测条件设置时窗、采样点数、水平间隔、增益 等参数,雷达采集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3.3采集系统正常工作后,应测试采集的数据是否可以正确 存储到指定的设备,才可进行正式测试 3.3.4数据采集过程中GBT18345.1燃气轮机烟气排放,天线应沿测线方向匀速移动,应同步 绘制雷达测线图,记录被测目标物的名称、位置及测线编号,并 应标记测线经过的物体。
3.4.1雷达检测应对检测区域进行波速校正,现场波速标定 宜根据需要选定(2~3)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