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467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

6.3活动断层和地震滑坡专门调查

a)在活动断层发育或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2g的调查区,应开展活动断层和 地震地质灾害专门调查; b) 查明活动断层空间位置、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等,具体要求按照DB/T53执行,补充必要的综 合物探和钻探、槽探工作量; c) 应结合年代学测试和综合分析,厘定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按照DB/T53划分活动断层类型和等 级,划分出活动断层(全新世断层、晚更新世断层)、早一中更新世断层和前第四纪断层; d 调查历史地震导致的斜坡失稳或变形、饱和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面塌陷和裂缝等地震地质灾 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2 调查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宽度、破裂类型、破裂性质及组合特征、破裂位移分布及其对构 (建)筑物的破坏情况,研究提出近断层建(构)筑物的合理避让距离; 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2g的山区,应开展斜坡岩性组合、结构和形态调查,分析地 震动场地效应和典型地震滑坡的形成模式,进行不同概率条件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

墙体抹灰施工方案6.4不良地质作用专门调查

6.4.1岩溶塌陷及岩溶突水调查

6.4.2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

a)区域主要易崩、易滑地层和斜坡松散堆积物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与滑坡

DZ/T 0097202

塌、泥石流的相关性; b)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形态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影响因素、引发因素、威胁范围及危害程度等;对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其可能的诱发因素、变形破坏方式、潜在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地 质灾害及隐患编录,可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地质灾害及隐患分布图,提供隐患点群测群防和应急 避险措施建议,必要时提供相关附图、附件; C) 选取不同类型典型斜坡和沟谷断面,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开展工程地质面测量,重 点调查岩土体组合、斜坡结构类型,分析斜坡稳定性; 选取典型重大滑坡灾害(或隐患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揭示其变形破坏特征,开展稳定性分析评 价,提出防治方案或防灾对策建议; e 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价,编制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和危险性分区图,提出地质灾害 防治规划建议;对专门调查区,以现场调查为主,宜初步分析不同概率水平地震或降雨条件下地 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风险

6.4.3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

在地面沉降速率天于30mm/a的地面沉降区、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300mm或地面沉降、地裂缝高 易发区,应调查和评价以下内容: a) 开展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专门调查与监测工作,具体要求按照DZ/T0283执行; b) 调查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区域地面沉降速率和沉降中心速率; c) 调查重点地区最大取水深度范围内的主要可压缩层和含水层的变形特征,含水层水文地质特 征,地下水埋深、承压性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d) 收集地下水开采、回灌量和实际开采的层、段,各含水层水位变化幅度与速率,地下水降落漏斗 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e) 建立区域地面沉降地质模型,综合分析评价地面沉降发展趋势: f) 地裂缝出现时间、空间分布、发育规模及活动特征,对建(构)筑物、农田、道路等破坏特征,对地 裂缝灾害进行调查编录, g 地裂缝发育地区第四纪地层和基底构造特征,分析地裂缝成因类型及引发因素,提出地裂缝形 成演化的地质模式,综合评价地裂缝发展趋势

6.4.4采空区地面塌陷或采煤沉陷调查

a) )主要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必要时辅以物探、勘探和地表移动观测,查明采空区、采煤沉陷 区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形特征; b) 采空区上覆岩层(松散层)的厚度、地层的倾角、综合岩性、岩层层位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查明矿层、煤层层数、倾角、深度、厚度等矿层埋藏条件; d): 采空区断层(断层密度、断层强度、断层倾角等)、灰岩溶洞、陷落柱等地质结构及构造特征; 特殊采煤法所留煤柱、矿柱的稳定性,引起老采空区活化的因素、地下水的影响、地形与地貌 特征; f) 对老采空区,应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埋深、充填情况和密实程度等,评价其上覆岩层的稳定性 对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应预测地表移动规律,计算变形特征值;对采煤沉陷区应综合评价其 稳定性程度,划分稳定性等级; g 地表变形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地表塌陷、裂缝、台阶的分布位置、变形范围、形状、大小、深度、延 伸方向、发生时间、发展速度,以及与采空区、岩层产状、主要节理、断层、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

DZ/T 00972021

方向等的相互关系,实测线路附近的洞穴、地表变形(裂缝、塌坑、台阶等); h 移动盆地的特征及边界,划分均匀下沉区、移动区和轻微变形区; 宜根据开采情况、地表移动盆地特征和变形大小,划分为不宜建筑场地和相对稳定场地,划分稳 定性等级,提出土地开发利用建议,具体要求按照GB51044执行; 建(构)筑物变形的类型(倾斜、下沉、开裂)、变形开始时间、发展速度、裂缝分布规律、延伸方向、 L 形状、大小等,实测线路附近的建筑物变形; k) 发生变形的建(构)筑物结构类型、所处位置及长轴方向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 推进方向的相互关系; 既有建(构)筑物变形和地基加固处理经验教训

6.4.5饱和土液化调查

在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0g,存在区域性理深小于20m的饱和土、地层为全新世 上、粉土和软土或历史地震液化灾害严重的地区,应调查和评价以下内容: a)饱和土液化判别应先根据黏粒质量分数、地质年代、地下水水位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进行初 步判别,当初步判断有液化可能时,应按照GB50011中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计算出液化指数, 判别液化等级; b) 分析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下水等与液化有关的场地条件 C) 当场地及其附近存在历史地震液化遗迹时,宜分析液化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d 当倾斜场地或液化层倾向水面或临空面时,应评价液化引起土体滑移的可能性;凡判别为可液 化的场地,应阐明可液化的地层、液化指数,并综合确定场地液化等级,具体按照GB50011 执行。

7.1.1开展土地覆盖类型、地形地

a)一般调查工作,应选用地面分辨率优于5m的遥感数据; b)专门调查工作,宜选用地面分辨率优于2m的遥感数据,在无存档大比例尺航空遥感数据的情 况下,优先选用无人机遥感数据; c) 在满足遥感调查精度的条件下,应选用影像层次丰富、图像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的合格遥 感数据,推荐采用价格低或免费的国产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 7. 1.3 选用植被覆盖度低时段遥感影像,要求如下: a): 北方应选择初春或秋末地表裸露、植被和气象干扰因素较小的时段; b) 南方应选择作物收获后的时段; c) 遥感数据的云层覆盖量应小于5%,且不能覆盖重要地物,图像的条带、噪声应尽可能少; d) 遥感数据源应具有较强的现势性,能反映工作区的现状,且时效性一般不应超过2年。 7.1.4遥感影像应采用国家控制点、地形图采集、GNSS现场实测点等作为基准点,消除遥感图像畸变 与地理坐标配准

7.1.5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应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的典型地貌、地质构造、 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现象、土地覆盖类型和人类工程建设、地质灾害要素等遥感解译标志。 7.1.6遥感影像上图斑面积大于4mm²的具有意义的工程地质面状要素、长度大于5mm的线状要素 均应解译,应勾绘出其范围和边界,图斑面积小于上述尺寸的,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7.1.7宜采用不同类型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对比解译,可利用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生成立体模型并与数 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制作三维可视化虚拟场景。 7.1.8工程地质遥感解译,宜利用DEM生成地形阴影,结合地形地貌分析,补充解译遥感影像难以识 别的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体及其背景条件。 7.1.9应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修正初步解译结果。必要时应通过不同时相图像对比分 析其演化状态。

a)按标准图幅、重大工程区范围,编制工程地质遥感解译图; b)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除准确标示地理位置及边界范围外,还应制作表现其结构组成的三维影 像图; c 遥感解译图应标注遥感图像(数据)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方法技术、解 译精度等内容。

7.2.1制作野外工作手图,宜使用工程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在地形、地貌图及遥感影像地图上 制作电子版工程地质草图,比例尺应为1:25000或更大。也可以按照相同要求编制纸质版工程地质 草图。 7.2.2正式测绘前,应预先实测代表性地质剖面,建立典型地层岩性柱状剖面和标志,确定工程地质填 图单元。 7.2.3地质界线和调查点的精度,在图上误差应小于2mm;有重要意义的填图单元,在图上不足2mm

.2.4工程地质测绘调查点布置、密度及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以路线穿越法为主,对重要的界线可以适当追索,观测路线一般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 向布置; b) 调查路线间距为1km~3km,每个重要填图单元体应有调查点控制; c) 调查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露头,当露头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山地工程; d)一般调查点应采用GNSS定位,比例尺为1:50000的图面误差应小于2mm,专门调查点可采 用高精度GNSS进行定位和高程校正; e)调查点数量可根据遥感解译成果适当减少,但最高不超过30%。 2.5各种地质体的界线应实地勾绘或根据遥感解译进行界线核定。工程地质问题视其规模大小或类 型采用圈定边界或符号等方法表示,当其集中分布时也可用群体符号表示。 2.6野外调查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野外调查记录方式以工程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为主,宜采用记录本和手图作为补充; b)野外调查记录应客观准确、条理清楚、文图相符; c):附必要的示意性平面图、面图、素描图及照片等。 2.7工程地质测绘一般观测点,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野外调 点,工程地质钻探和山地工程等的记录格式见附录D。其中,附录D.2至D.7和D.9应建立对应的数 居库。

7.2.6野外调查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野外调查记录方式以工程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为主,宜采用记录本和手图作为补充; b)野外调查记录应客观准确、条理清楚、文图相符; c):附必要的示意性平面图、面图、素描图及照片等。 7.2.7工程地质测绘一般观测点,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野外调 查点,工程地质钻探和山地工程等的记录格式见附录D。其中,附录D.2至D.7和D.9应建立对应的数 据库。

7.2.8工程地质测绘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

a) 野外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 工程地质草图; 实测剖面图; d) 记录本、通过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导出的各类调查点记录卡片; 工程地质钻探、浅钻、山地工程(坑、槽探)记录表及素描图; f) 地质照片图册; 文字总结。

DZ/T 0097202

综合考虑,具体可参照附录A执行。对于较复杂的地质问题,宜采用综合物探方法, 7.3.2应充分收集利用以往的物探成果及各类遥感资料,重点是航磁、区域重力、电法、区域地震面等 资料。当确认以往资料有充分利用价值后,可减少新投人的物探工作量;当可利用的资料达到调查要求 时.应进行适量的检查、核对工作

7.3.3物探技术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b)地面物探工作的探测深度,一般应大于钻探深度; 物探面应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物探应与钻探密切配合,钻探是物探的验证 手段,物探又是钻探工作的延伸与补充; 在钻探困难或仅需要初步探测某些工程地质问题的地区,可单独进行物探工作; 物探异常点附近应加大工作量,确定异常区范围,研究异常性质; 1) 岩芯采取率低或需了解岩溶、裂隙带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的钻孔,应进行测井;对有代表性的钻孔 进行波速测井; 对有代表性的岩土试样宜进行波速()、动泊松比(va)、动剪切模量(G。)、动弹性模量(E。) 测试; h) 当发生难解、多解或解译成果有争议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或其他勘探手段综合判定: 1) 重点地段可进行较高精度的物探工作。 3.4物探成果与其他地质成果要进行综合编录、综合解译。应编制物探推断的地质图件或综合物探 质两方面成果的地质图件

7.3.5应提交以下物探成果!

a)物探报告、附图、附表等,作为附件或单独归档; b) 物探实际材料图; c) 各种物探方法测得的柱状、剖面、平面成果图及地质推断解译成果图; d) 动弹性力学参数等各种测量数据表; e)文字报告。

1钻探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地表以下地质结构,岩土体的性状、厚度、理藏深度、分布范围以及水 件等,并为采取试验样品,进行野外测试提供条件。主要包括: a)了解岩土体的性状、厚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岩土体层位及岩土体结构类型; h)研究地质构造变化、破碎带空间分布、构造岩岩性和充填物及其胶结程度以及它们随深度的

化情况; c) 了解风化带、滑动体、岩溶等外动力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规模、组成物质或填充物的性质及发 育规律; d) 了解透水、含水层组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渗透性及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 e) 进行取样试验及野外测试,了解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及其空间变化规律。 7.4.2 勘探点、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平原盆地区,宜围绕区域地质地貌、地层岩性和构造等要素的典型面部署勘探点、线; 山地丘陵区,主要布置在覆盖区,勘探线按垂直构造线或沿地貌和岩性变化较大的方向布置; c) 控制性钻孔数量宜占钻孔总数的5%~10%; 钻孔应综合利用,包括样品采集和原位测试,必要时成井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

7.4.5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110mm采取岩石力学试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75mm;进 行专门性试验的钻孔孔径,按试验要求确定 b) 应采取全孔连续取芯钻进,限制回次进尺,严禁超管钻进黏性上无岩芯间隔不超过1m,其他 不超过2m; 松散地层中,潜水水位以上孔段,宜采用干钻:在砂层、卵砾石层、硬脆碎和软碎岩层中可采用反 循环钻进; 对黏性土和完整岩体,岩芯采取率不低于85%,砂类土不低于70%,卵砾类土不低于60%,风化 带和破碎带不低于65%, e) 每钻进50m及终孔时,都要进行孔深孔斜校正,终孔时孔深误差不得大于1%,孔斜误差不得 大于2°; D 钻进过程中,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初见水位、静止水位、水温/涌水和漏水情况,以及 其他异常情况等; g) 终孔后,应按要求进行封孔,般可用黏土封孔,特殊情况应按封孔设计的要求封孔。 .4.6 6工程地质钻探中原状土取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黏性土和粉土中取原状土样,取样间隔为2m;厚度小于2m的土层及有意义的夹层应取样;厚 度大于5m的土层取样间隔不宜大于3m; b) 软土层中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样,硬土层可用重锤少击法和双层单动取土器取样。 .4.7钻孔的记录和编录应由经过钻探专业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记录应真实、及时,按钻进回次 和分层填写,记录格式按照附录D中D.8和D.9执行;土体的野外鉴别方法参照附录C执行。 .4.8所有钻孔的岩芯应有照片或录像资料;所有钻孔岩芯应保留至野外验收结束,验收后就地掩埋。 .4.9工程地质钻孔质量按孔径、孔深、孔斜、取芯、取样和原位试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地质编录、封 礼8项技术指标划分优良、合格、不合格: a): 优良:8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 合格:8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 c)不合格:8项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或主要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对不合格的钻孔,应补做未达到要求 的部分或老逅于

7.4.5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7.4.10工程地质钻孔竣工后宜提交 惠知书、钻孔小结、钻刊 质柱状图、岩芯照片、岩芯编录表、钻探班报表、岩石质量指标(RQD)统计表及钻孔质量验收书等

7.5.1山地工程的任务是查明岩土层界线、破碎带宽度、构造现 地裂缝和滑坡等特征,并采取岩土样品。 7.5.2山地工程一般采用坑探、槽探和井探等轻型工程 7.5.3山地工程需进行详细编录描述和编制地质展示图等。坑探、槽探和井探等原始地质记录、标本样 品采集记录,记录格式按照附录D中D.10至D.12执行。 7.5.4在平原地区,宜布置浅钻工程,揭露浅部土层岩性、岩相以及地下水情况;在山地丘陵地区或开展 活动断层调查,宜适当增加山地工程工作量

7. 6. 1一般规定

7.6.1.1应考虑岩土体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地区经验等因素,选择适用的原位测试方法。 7.6.1.2原位测试试验均按照GB50021执行,原位测试成果应结合原型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及工程经 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缺乏经验的地区,应与工程反算参数进行对比,检验其可靠性。 7.6.1.3分析原位测试成果资料时,应注意仪器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7.6.1.4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验、标定和校准

7.6. 2标准贯入试验

7.6.2.1适用于砂土、粉土、

a)对于花岗岩类岩石标贯击数(N)大于或等 为全风化,小于40击为残积土; b)其他类岩石,标贯击数(N)大于或等于50击定为强风化,大于或等于30击且小于50击为全风 化,小于30击为残积土 7.6.2.2标贯试验间距在砂层内可取1m~2m,其他层内可视情况而定。试验要求按照GB50021 执行

7.6.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7.6.3.1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浅部填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 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和极软岩;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密实和很密的碎石土、软岩和极 软岩。 7.6.3.2重型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可在碎石类和风化层内以1m2m间距进行。圆锥动力触 探试验要求按照GB50021执行

7.6.4静力触探试验

4.1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细粒混合土。 4.2宜采用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双桥探头,分别测定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比贯入 贯入或消散时的孔隙水压力。

DZ/T 00972021

7.6.4.3当探杆贯人深度大于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硬土层或密实砂层时,宜采用设 管或配置测斜探头等措施测定孔斜。

7.6.5十字板剪切试验

7.6.5.1适用于饱和软黏土。 7.6.5.2在钻孔中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其不排水抗前强

7.6.6.1适用于黏性土和砂性土层。 7.6.6.2测得土体压力(p)一变形(s)曲线及容许承载力、旁压模量等指标。在实践过程中,宜 压试验数据,将旁压模量换算为变形模量。

7.6.7.1适用于测定不经修整的岩芯或稍加修整的不规则岩样。可估算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 7.6.7.2每类岩石按其均匀性测定不少于3组样,岩芯试件数量每组应为5个~10个,不规则 量每组应为15个~20个。

7. 6. 8波速试验

.6.8.1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 法和面波法。

6.8.2钻孔波速测试深度应根据下列测试且的

)确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提供地震反应分析所需的场地土动力参数; 利用岩体纵波速度与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对比进行围岩分级,确定岩石风化程度,并 体基床系数,评价围岩稳定性

7.6.9 渗透性试验

验可根据含水层介质和地下水分布特点.按照表4

表4主要含水层介质渗透性试验方法

7.1.1岩土室内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调查方案要求和岩土性质特点等综合确定

7.7.1.2应对照所送岩、土、水样和试验项目逐一进行检查验收。 7.7.1.3原状土样室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3 周。

对照所送岩、土、水样和试验项目逐一进行检查验

土样室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周。

7.1.3原状土样室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周。

7.7. 2± ±的试验

试验项目包括: a)一般试验项目包括:粒度成分、土粒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界限含水率、压缩系数、压缩模 量、抗剪强度; b) 可选试验项目包括:三轴剪切试验、非饱和土试验、腐蚀性试验、高压固结试验、渗透试验、无侧 限抗压强度试验、有机质含量测定等; c)室内+工试验项目及适用范围参照附录E,试验方法按照GB/T50123执行。

7.7.3.1一般试验项目包括:颗粒密度、岩石密度、含水率、吸水 湿极限抗压强度、软化系数、抗剪强度等,试验方法按照GB/T50266执行 7.7.3.2单轴抗压强度宜分别测定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强度,软岩宜测定天然状态下的强度。

7.7.5年代学样品测试

7.7.5.1年代学样品采取的数量、种类及测年要求,按照GB/T36072一2018执行。 7.7.5.2宜取堆积物中的含碳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定其年龄,对距今1万年以来的14C年龄值应 进行树轮年龄校正。 7.7.5.3对没有含碳物质的堆积物,宜采集风成黄土、粉砂、细砂、烘烤层、古陶器等物质样品,用释光方 法测定其堆积年龄。 7.7.5.4代表性地貌面,可采集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样品,测定其暴露年龄。 7.7.5.5年龄样品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测定;古文化层和古生物化石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 鉴定。

81工程地质概念模型建立

8.1.1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因系 要类型、空间分布、所处规划建设阶段及其对工程地质调查评价的需求,建立工程地质概念模型,综合反 映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工程建设安全的影响。 8.1.2根据工程建设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分类提出工程地质概念模型中的控制性因素和关键问题,重 点考虑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的活动断层、地震、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特殊岩土体等因素。 8.1.3总结提炼区域关键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演化的地质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 价。宜建立针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开展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演化机制的定量分 析计算。

按限6.1.3 或岩土体进行分类和分级,建立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空间数据库, 区域工程地质分区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8.2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

8.2.1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应以工程地质概念模型为基本依据,结合区域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和工程 建设布局,合理确定分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分级和可量化程度、可获取性,合理确定评价指标 体系和评价方法

体系和评价方法, 8.2.2宜结合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活动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层次分析法等定 性一半定量方法,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特性、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 分层次进行分区评价;分区依据应重点考虑工程地质条件中有利、不利因素和关键工程地质问题。 8.2.3当调查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宜利用工程地质条件差异最大的因素,进行一级工程地质条件分 区;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组合关系,合理确定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工程地质条件分 区评价;将分区评价结果,编人工程地质图,也可根据任务要求编制专门工程地质分区图。工程地质条件 分区评价方法按照CJ57执行。 8.2.4宜开展区域性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专项调查研究,初步评价其发生的可能性、空间位置、影响范围 活动强度和潜在风险。

8.3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

8.3.1应在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综合选定评价指标,采用加权 综合指数等定性一半定量方法,考虑安全性(稳定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生态环境协调性等要求,将工 程建设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根据分区评价结果,编制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适宜性评价和等级划 分方法按照CJ57执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标准参照附录F执行。 8.3.2对于不同的工程建设类型和适宜性分区,应提出针对性的工程规划和建设建议,重点是针对重大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8.3.3对于服务于特定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应重点考虑具体工程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和 安全运营等要求,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比选,并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工 程地质问题防范和处置建议。

9. 1. 1一般规定

查资料,在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 9.1.1.2按照标准图幅形式,应编制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图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以及相应的图 件说明书,比例尺为1:50000。也可按照任务要求,在编制上述基本图件的基础上,编制工程规划建设 区、行政区边界控制的专题研究和应用性图件,比例尺不宜小于1:25000。 9.1.1.3成果图件应图面简洁易懂,要素齐全,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陕西某住宅小区室外部分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9. 1. 2实际材料图

1.2.1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针对标准图幅或应用性图件要求,分别采用相

DZ/T 00972021

9.1.3.1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针对标准图幅或应用性图件 应比例尺的标准数字线划地图(DLG)、地形阴影为底图,简化地理背景、地名等要素。 9.1.3.2工程地质图应包括主图、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区域工程地质概念模型、工程地质分区说明 表和图例、必要的镶嵌图等。 9.1.3.3工程地质平面图应综合反映调查区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不良地质作用、浅钻栏 状图、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结果、工程地质柱状图和主要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 9.1.3.4工程地质剖面图应反映调查区主要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岩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钻探、物 等野外调查、测绘成果。 9.1.3.5工程地质柱状图应反映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 9.1.3.6工程地质图中表达的主要工程地质要素应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图层。

1.4工程建设适宜性分

9.1.4.1应在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图幅、重大工程区等形式,并结合 采用主图与镶嵌图、说明表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以基础地理、重大工程要素、地形阴影为底图,简化地理 背景、地名等要素。 9.1.4.2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应包括平面图、部面图、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说明表和图例、必要的镀 嵌图等。 9.1.4.3平面图应综合反映影响地质安全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协调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要素,用 综合分区表达或分要素表达,明确分区等级和依据。 91.4.4所有参与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数据均应建立空间数据图层,并包含评价指标的量化数据

9.2.1应对照工程地质图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编写相应的图件说明书。说明 还图幅 处的地质背景基础上,按照调查和分区评价结果,分区说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分布范 围、发育特征、形成原因,工程建设适宜性,工程问题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等。 9.2.2应按照附录G提供的提纲,编写工作区工程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9.2.3宜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规划设计部门、科研院所、公众等不同 用户需求,及时将调查评价成果转化为数据信息和决策建议等服务性产品。

收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为基础数据。工程地质调查评价成果图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 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对图面要素进行适当补充、修订和取舍,以便突出重点。 2空间据格式坐标系统应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不一致的坐标系统应进行投影变换。

9.3.3应根据工程地质要素的规模、类型及特征的差异,采用点、线、面表征桥梁防撞护栏施工工艺流程,按照不同数据类别形成单 要素图层,建立各要素属性数据库。 9.3.4空间数据库应包括但不限于遥感解译图、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图、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图等基 础图层数据及元数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