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

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246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

 说明:6.2.6              参见本规范第6.1.7条的条文说明。

6.2.7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6.2.7              新建和改建隧道时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作妥善处理,洞内外应有完整的防排水设施实验室家具(钢制)安装技术交底.docx,以保证结构物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6.2.8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

说明:6.2.8              参见本规范第6.1.8条的条文说明。

6.2.9       土工复合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说明:6.2.9              地下工程引排水用土工织物功能特性,主要反映在渗透系数、厚度和有效孔径等指标,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在特殊部位设置土工织物时,还应考虑抗刺穿能力、拉伸率等指标。

本规范附录A第A.0.8条已列入排水用土工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可供设计和施工人员选用。

6.2.10     隧道纵向集水盲管和排水明沟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说明:6.2.10          隧道基底排水系统是由纵向集中盲管、横向排水管、排水明沟、中心排水盲沟等组成。纵向集中盲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坡度不得小于0.2%;横向排水管的坡度宜为2%;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5%。铁路、公路隧道长度大于200m时,宜设双侧排水沟,纵向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且不得小于0.1%;中心排水盲沟的纵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6.2.11     隧道导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管的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6.2.11          隧道采用导水盲管排水时,导水盲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盲管应沿隧道、坑道的周边固定于围岩表面;

2.       盲管的间距宜为5—20m,可在水较大处增设1—2道;

3.       盲管与混凝土衬砌接触部位应用外包无纺布作隔浆层。横向排水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渗水盲管或混凝土暗槽;

2)  间距宜为5—15m;

6.2.12     中心排水沟的断面尺寸、集水管埋设及检查井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6.2.12          中心排水盲沟宜采用无砂大孔混凝土管或渗水盲管,其管径应由渗漏水量大小确定,内径不得小于ф250mm。

6.2.13     复合式衬砌的缓冲排水层应铺设平整、均匀、连续,不得有扭曲、折皱和重叠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说明:6.2.13          本条文主要从排水的说明土工织物铺设的要点。同时,还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

7.1  预注浆、后注浆

7.1.1      本节适用于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圈套的地段或软弱地层采用的预注浆,以及工程开挖后处理围岩渗漏、回填衬砌壁后空隙采用的后注浆。

说明:7.1.1              注浆按地下工程施工顺序可分为预注浆和后注浆。注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按下列要求选择:

1.       在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大的地段、软弱地层,宜采用预注浆;

2.       开挖后有大股涌水或大面积渗漏水时,应采用衬砌前围岩注浆;

3.       衬砌后渗漏水严重或充填壁后空隙的地段,宜进行回填注浆;

4.       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时,宜采用衬砌后围岩注浆。

上述条款可单独进行,也可按勤务员情况采用几种注浆方案,确保地下工程达到要求的防水等级。

7.1.2       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较好的可注性;

       2     具有固结收缩小,良好的粘结性、抗渗性、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

       3     无毒并对环境污染小;

       4     注浆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说明:7.1.2              由于国内注浆材料的品种多、性能差异大,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种浆材能全部满足工程需要,一般能满足本条规定中的几项要求就算不错了。所以要熟悉掌握各种浆材的特性,并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注浆目的、注浆工艺、设备和成本等因素加以选择。

7.1.3       在砂卵石层中宜采用渗透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粘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说明:7.1.3              本条列举了用于预注浆和后注浆的三种常用方法,供工程上参考。

3.       高压喷射注浆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中的预定位置,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高压流从喷嘴喷出,土粒在喷射流的作用下与浆液混合形成固结体。高压喷射注浆的浆液以水泥类材料为主,化学材料为辅。高压喷射注浆法可用于加固软弱地层。

7.1.4       注浆浆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粘土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

2     壁后回填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掺有石灰、粘土、粉煤灰等水泥浆液;

3     注浆浆液配合比应经现场试验确定。

说明:7.1.4              注浆材料包括了主剂和在浆液中掺入种种外加剂。主剂可分颗粒浆液和化学浆液两种。颗粒浆液主要包括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浆、水泥粘土浆以及粉煤灰、石灰浆等;化学浆液常用的有聚氨酯类、丙烯酰胺类、硅酸盐类、水玻璃等。

在隧道工程注浆中,常采用颗粒浆液先堵塞大的孔隙,再注入化学浆液,既经济又起到注浆的满意效果。壁后回填注浆因为是起填充作用的,所以尽量采用颗粒浆液。各种浆液配合比,,必须根据注浆效果经过现场试验后确定。

7.1.5       注浆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工程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

2     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充填注浆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3     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地面注浆结束后注浆孔应封填密实;

4     注浆范围和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很近时,应加强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埋设物的现场监控;

5     注浆点距离饮用水源或公共水域较近时,注浆施工如有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说明:7.1.5                  1.注浆压力能克服浆液在注浆管内的阻力,把浆液压入隧道周边地层中。如有地下水时,其注浆压力尚应高于地层中的水压,但压力不宜过高。由于注浆浆液溢出地表或其有效范围之外,会给周边结构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2.回填注浆时间的确定,是以衬砌能否承受回填注浆压力作用为依据的,避免结构过早受力而产生裂缝。回填注浆压力一般都小于0.8Mpa,因此规定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

        为避免衬砌后围岩注浆影响回填注浆浆液固结体,因此规定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回填注浆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

        3.隧道地面建筑多、交通繁忙,地下各种管线纵横交错,一旦浆液溢出地面和有效注浆范围,就会危及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注浆过程中应经常观测,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在地面进行垂直注浆后,为防止坍孔造成地沉陷,要求注浆后应用砂子将注浆孔封填密实。

        4.浆液的注浆压力应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如果周围的建筑物与被注点距离较近,有可能发生地面隆起、墙体开裂等工程事故。所以,在注浆作业时要定期对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线进行施工监测,保证施工安全。

        5.注浆浆液特别是化学浆液,有的有一定毒性,如丙烯酰胺类等。为防止污染地下水,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查地下水的水质。

7.1.6       注浆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注浆加固或堵漏面积每100 m2抽查1处,每处10 m2紧急逃生出口施工方案,且不得少于3处。

 说明:7.1.6       注浆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应按注浆加固或堵漏面积每100 m2抽查1处,每处10 m2,且不得少于3处。

7.1.7       配制浆液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试验报告。

说明:7.1.7       几乎所有品牌的水泥都可以作为注浆材料使用,为了达到不同的注浆要求,往往在水泥中加入外加剂和掺合料,这样既扩大了水泥注浆的应用范围郭家河煤矿选煤厂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也提高了固结体的技术性能。由于水泥和外加剂的品种繁多,浆液的组成较复杂,所以有必要对进场后的材料进行抽查检验。

       1.水玻璃又称硅酸钠(Na2•nSiO2),由于其没有毒性,一直被广泛用于各种注浆工程中。水玻璃类浆液是以水玻璃为主剂,加入胶凝剂生成凝胶体,充填于被注体的空隙内,达到堵水防渗目的。水玻璃中Na2O和SiO2含量不同,所获得的注浆体性能也不相同。水玻璃浆液一般用波美度和模数来表示,以40°Be’左右的水玻璃应用最为广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