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pdf建筑构件时,光伏组件在发电的同时,实现相应的建筑功能。比 如,采用普通光伏组件或根据建筑要求定制的光伏组件直接作为 雨篷构件、遮阳构件、栏板构件、檐口构件等建筑构件。 普通型光伏构件安装方式一般为支架式安装。为了实现光伏 建筑一体化,支架式安装形式包括:在平屋面上采用支架安装的 通风隔热屋面形式(如平改坡):在构架上采用支架安装的屋面 形式(如遮阳棚、雨篷);在坡屋面上采用支架顺坡架空安装的 通风隔热屋面形式(坡屋面上的主要安装形式);在墙面上采用 支架或支座与墙面平行安装的通风隔热墙面形式等,
串联、并联,以电气及机械方式相连形成光伏方阵,能够输出供 变换、传输和使用的支流电压和电功率。光伏方阵不包括基座、 太阳跟踪器、温度控制器等类似的部件。如果一个方阵中有不同 结构类型的组件,或组件的连接方式不同,一般将结构和连接方 式相同的部分方阵称为子方阵。光伏方阵可由几个子方阵串并联
2.0.9光伏电池倾角和光伏组件的方位角唯一地决定了光伏电
池的朝向。光伏组件的方位角指光伏组件向阳面的法线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水平面内正南方向为0度,向西为 正,向东为负,单位为度(°)。 2.0.16并网逆变器可将电能变换成一种或多种电能形式,以供 后续电网使用。并网逆变器一般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等功能
3.1.1民用建筑光伏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并贯穿于工程 建设的全过程,以提高光伏系统的投资效益。光伏系统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光伏组件形式的选 择以及安装数量、安装位置的确定需要与建筑师配合进行设计: 在设备承载及安装固定等方面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DL/T 1076-2017标准下载,在电气、通 风、排水等方面与设备专业配合,使光伏系统与建筑物本身和谐 统一,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 3.1.5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 的系统属子应用等级A,适用于应用等级A的设备被认为是满 足安全等级Ⅱ要求的设备,即儿类设备。当光伏系统从交流侧断 开后,真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因此,在光伏系统直流侧设 置必要的触电警示和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3.1.6对于并网光伏系统,只有具备并网保护功能,才能保障 电网和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上述一方如发生异常情况不至 于影响另一方的正常运行。同时并网保扩也是电力检修人员人身
3.1.1民用建筑光伏系统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并贯穿于工程 建设的全过程,以提高光伏系统的投资效益。光伏系统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光伏组件形式的选 择以及安装数量、安装位置的确定需要与建筑师配合进行设计, 在设备承载及安装固定等方面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在电气、通 风、排水等方面与设备专业配合,使光伏系统与建筑物本身和谐 统一,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
勺系统属子应用等级A,适用于应用等级A的设备被认为是 足安全等级Ⅱ要求的设备,即Ⅱ类设备。当光伏系统从交流值 干后,真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因此,在光伏系统直流 置必要的触电警示和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3.1.6对于并网光伏系统,只有具备并网保护功能,才能保障
3. 1.6 对于并网光伏系统,只有
电网和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上述一方如发生异常情况不至 于影响另一方的正常运行。同时并网保扩也是电力检修人员人身 安全的基本要求。另外,安装计量装置还便于用户对光伏系统的 运行效果进行统计、评估。同时也考虑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 台,国家对光伏系统用户进行补偿的可能。
3.1.7光伏系统所产电能应满足国家电能质量的指标要求,主
110kV及以下并网光伏系统正常运行时,与公共电网接 口处电压允许偏差如下:三相为额定电压的士7%,单相为额定 电压的+7%、一10%; 2并网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同步运行,频率允许偏差为
±0.5Hz; 3并网光伏系统的输出有较低的电压谐波畸变率和谐波电 流含有率;总谐波电流含量小于功率调节器输出电流的5%; 4光伏系统并网运行时,逆变器向公共电网馈送的直流分 量不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1%
3.2.1并网光伏系统主要应用于当地已存在公共电!
并网光伏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不足部分由公共电网作为补充; 独立光伏系统一般应用于远离公共电网覆盖的区域,如山区、岛 屿等边远地区,独立光伏系统容量需满足用户最大电力负荷的 需求。
雨大气或夜间都会使系统提供电能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用户的电 力需求。因此,对于无公共电网作为补充的独立光伏系统用户, 要满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就需设置储能装置。储能装置一般用蓄电 池,在阳光充足的时间产生的剩余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阴雨天 或夜间由蓄电池放电提供所需电能。对于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用 户的独立光伏系统,需设置储能装置,对于无供电连续性要求的 用户可不设储能装置。并网光伏系统是否设置成蓄电型系统,可 根据用电负荷性质和用户要求设置。如光伏系统负荷仅为一般负 荷,且又有当地公共电网作为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可不设置储能 装置;若光伏系统负荷为消防等重要设备,就应该根据重要负荷 的容量设置储能装置,同时,在储能装置放电为重要设备供电 时,需首先切断光伏系统的非重要负荷。 3.2.3只有直流负荷的光伏系统为直流系统。在直流系统中, 由太阳电池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负荷或经充电控制器给蓄电池
由太阳电池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负荷或经充电控制器给蓄电池 充电。交流系统是指负荷均为交流设备的光伏系统,在此系统 中,由太阳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需经功率调节器进行直一交流转换 再提供给负荷。对于并网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尚需具备并网保护
功能。负荷中既有交流供电设备又有直流供电设备的光伏系统为 交直流混合系统
用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也称标称容量、总容量、总功率 等,计量单位是峰瓦(Wp)。规范对光伏系统的大、中、小型系 统规模进行了界定,既参照了日本建筑光伏系统的规模分级标 准,也符合《光伏发电站接人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19964 关于大规模光伏电站为100kW及以上的规定,同时可为将来出 台其他建筑光伏电站管理规定提供规范依据
3.2.5在公共电网区域内的光伏系统往往是并网系统,原因是
光伏系统输出功率受制于大气等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便用 户得到可靠的电能供应,有必要把光伏系统与当地公共电网并 网,当光伏系统输出功率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不足部分由当地 公共电网补充。反之,当光伏系统输出电能超出用户本身的电能 需求时,超出部分电能则向公共电网逆向流入。此种并网光伏系 统称为逆流系统。非逆流并网光伏系统中,用户本身电能需求远 大于光伏系统本身所产生的电能,在正常情况下,光伏系统产生 的电能不可能向公共电网送入。逆流或非逆流并网光伏系统均须 采取并网保护措施。各种光伏系统在并网前均需与当地电力公司 协商取得一致后方能并入
3.2.6集中并网光伏系统的特点是系统所产生的电能
送到当地公共电网,由公共电网向区域内电力用户供电。此种光 伏系统一般需要建设大型光伏电站:规模大、投资大、建设周期 长。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自前集中并网光伏系统的发展受到 定的抑制。分散并网光伏系统由于具备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建 设周期短、投资相对少等特点而发展迅速。
3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各部件的技术性能包括:电气性能、 生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等几个方面
①电气性能强调了光伏系统各部件产品要满足国家标准中规 定的电性能要求。如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开路电压、短路 电流、最大输出工作电压、最大输出工作电流等,另外,系统中 各电气部件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绝缘水平、外壳 防护类别等。 ②耐久性能规定了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如光伏 组件寿命不少于20年,并网逆变器正常使用寿命不少于8年, 在正常使用寿命期间,充许有主要部件的局部更换以及易损件的 更换。 ③安全性能是光伏系统各项技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项,其中 特别强调了并网光伏系统需带有保证光伏系统本身及所并电力电 网的安全。 ④可靠性能强调了光伏系统要具有防御各种自然条件异常的 能力,其中包括应有可靠的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抗 风、抗震、除雪、除沙尘等技术措施。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可采用各种防护措施以保证光伏系统 的性能。如采用电热技术除结露、除雪,预留给水、排水条件除 沙尘,在太阳电池下面预留通风道防电池板过热,选用抗电池 板,光伏系统防雷与建筑物防雷统一设计施工:在结构设计上选 择合适的加固措施防风、防震等。 3.3.5设置在室外的光伏接线箱要具有可靠防止雨水向内渗漏 的结构设计。 3.3.6并网逆变器还需满足电能转换效率高、待机电能损失小 噪声小、谐波少、寿命长、可靠性高及起,停平稳等功能要求
3.3.8光伏系统防雷和接地保护的要求
1支架、紧固件等正常时不带电金属材料要采取等电位联 结措施和防雷措施。安装在建筑屋面的光伏组件,采用金属固定 构件时,每排(列)金属构件均可靠联结,且与建筑物屋顶避雷 装置有不少于两点可靠联结;采用非金属固定构件时,不在屋顶 避雷装置保护范围之内的光伏组件,需单独加装避雷装置。
2光伏组件需采取严格措施防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 止建筑光伏系统和电气系统遭到破坏。
3.4.1光伏系统并网需满足并网技术要求。天型并网光伏系统 要进行接人系统的方案论证,并先征得当地供电机构同意方可 实施。 根据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验,接人公共电网的光伏系统 其总装机容量一般控制在上级变压器单台主变额定容量的30% 以内。 光伏系统电网接入点选择要根据系统总装机容量、电网条件 和当地供电机构的要求确定:当系统总装机容量小于或等于 100kW时,接入点电压等级宜为400V;当系统总装机容量大于 100kW时,接入点电压等级可选择400V或10kV。 在中型或大型光伏系统中,功率调节器柜(箱)、仪表柜 配电柜较多,且系统文存留一定量的备品备件,因此,宜设置独 立的光伏系统控制机房。 3.4.2光伏系统并网后,一旦公共电网或光伏系统本身出现 异常或处于检修状态时,两系统之间如果没有可靠的脱离,可 能带来对电力系统或人身安全的影响或危害。因此,在公共电 网与光伏系统之间一定要有专用的联结装置,在电网或系统出 现异常时,能够通过醒自的联结装置及时人工切断两者之间的 联系。另外,还需要通过醒自的标识提示光伏系统可能危害人 身安全。 3.4.3光伏系统和公共电网异常或故障时,为保障人员和设备
3.4.2光伏系统并网后,一旦公共电网或光伏系统本
3.4.2光伏系统开网后, 一互公共电网或光伏系统本身出现 异常或处于检修状态时,两系统之间如果没有可靠的脱离,可 能带来对电力系统或人身安全的影响或危害。因此,在公共电 网与光伏系统之间一定要有专用的联结装置,在电网或系统出 现异常时,能够通过醒自的联结装置及时人工切断两者之间的 联系。另外,还需要通过醒自的标识提示光伏系统可能危害人 身安全。 3.4.3光伏系统和公共电网异常或故障时,为保障人员和设备
3.4.3光伏系统和公共电网异常或故障时,为保障人员
.4.3光伏系统和公共电网异常或故障时,为保障人员和 安全,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和装置,并应满足光伏系 网保护的基本技术要求。
光伏系统要能具有电压自动检测及并网切断控制功能
表1公共电网接口处的电压
注1:最大分闸时间是指异常状态发生到逆变器停止向公共电网送电的时间 注2:U正常为正常电压值(范围)
2)光伏系统在公共电网接口处频率偏差超出规定限值 时,频率保护要在0.2s内动作,将光伏系统与公共 电网断开。 3)当公共电网失压时,防孤岛效应保护应在2s内完 成,将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断开。 4)光伏系统对公共电网应设置短路保护。当公共电网 短路时,逆变器的过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的1.5倍: 并在0.1s内将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断开。 5)非逆流并网光伏系统在公共电网供电变压器次级设 置逆流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逆电流超出逆变器额 定输出的5%时,逆尚功率保护在0.5s~2s内将光 伏系统与公共电网断开。 2在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之间设置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均 立具有断零功能。目的是防止在并网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脱离 ,由于异常情况的出现而导致零线带电,容易发生电击检修人 员的危险。 3当公用电网异常而导致光伏系统自动解列后,只有当公 月电网恢复正常到规定时限后光伏系统方可并网。 4.4光伏系统并人上级电网宜按照“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 记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对接入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其
配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对接入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 “功率因数”要符合现行的《供电营业规则》(中华人民共利
力工业部1996年第8号令)的相关规定。光伏系统以三相并人 公共电网,其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 许不平衡度》GB/T15543的相关规定。对接入公共连接点的每 个用户,其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不超过1.3%。 3.4.5与民用建筑结合的光伏系统设计应包括通信与计量系统 以确保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4.6作为应急电源的光伏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光伏系统作为消防应急电源时,需先切断光伏系统的 日常设备负荷,并与公用电网解列,以确保消防设备启动的可 靠性。 2光伏系统的标识需符合消防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 3当光伏系统与公用电网分别作为消防设备的二路电源时 配电未端所设置的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宜选用自投不自复方式 因为电网是否真正恢复供电需判定,自动转换开关来回自投自复
力工业部1996年第8号令)的相关规定。光伏系统以三相并人 公共电网,其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 许不平衡度》GB/T15543的相关规定。对接人公共连接点的每 个用户,其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不超过1.3%。
3.4.6作为应急电源的光伏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光伏系统作为消防应急电源时,需先切断光伏系统的 日常设备负荷,并与公用电网解列,以确保消防设备启动的可 靠性。 2光伏系统的标识需符合消防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 3当光伏系统与公用电网分别作为消防设备的二路电源时 配电未端所设置的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宜选用自投不自复方式 因为电网是否真正恢复供电需判定,自动转换开关来回自投自复 仅而对设备和人身安全不利,
4.1.1光伏系统的选型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讯
4.1:1光伙系统的选型是建现筑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者不仪要 创造新颖美观的建筑立面、设计光伏组件安装的位置,还要结合 建筑功能及其对电力供应方式的需求,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太 阳能资源、能耗、施工条件等因素,比较光伏系统的性能、造 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光伏系统设计应由建筑设计单位和光伏系统产品供应商相互 配合共同完成。建筑师不仅需要根据建筑类型和使用要求确定光 伏系统的类型、安装位置、色调和构图要求,还应向建筑电气工 程师提出对于电力的使用要求;电气工程师进行光伏系统设计、 布置管线、确定管线走向;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 虑光伏系统的荷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并理设预埋件,为光 伏构件的锚固、安装提供安全牢靠的条件。光伏系统产品供应商 需向建筑设计单位提供光伏组件的规格、尺寸、荷载,预理件的 规格、尺寸、安全位置及安全要求;提供光伏系统的发电性能等 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报告;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4.1.2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窗面或其他部位的光伏 组件,应满足该部位的承载、保温、隔热、防水及防护要求,并 应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与建筑和谐统一的外观。 4.1.3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光伏系统,其重量会增加建 筑荷载。另外;安装过程也会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有影响,因 此,必须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复核和 检验。
倍,光伏组件及系统其他部件在构造、形式上应利于在建筑
结构上安装,便于维护、修理、局部更换。为此建筑设计不仅要 考虑地震、风荷载、雪荷载、冰等自然破坏因素,还应为光伏 系统的日常维护,尤其是光伏组件的安装、维护、日常保养、更 换提供必要的安全便利条件
4.2.1根据安装光伏系统的区域气候特征及太阳能资源条件, 合理进行建筑群体的规划和建筑朝向的选择。建筑群体或建筑单 体朝南可为光伏系统接收更多的太阻能创造条件
时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造成遮挡,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卫 工作,
避免自身弓起的太阳光二次辐射对本栋建筑或周围建筑造成光 污染。
4.3.1建筑设计应与光伏系统设计同步进行。建筑设计根据选 定的光伏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安装面积、尺寸天小、 安装位置方式;了解连接管线走向;考虑辅助能源及辅助设施条 件;明确光伏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然后,合理安排光伏系统 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满足所在部位防水、排水等技术 要求。建筑设计应为光伏系统各部分的安全检修、光伏构件表面 清洗等提供便利条件。
4.3.2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其他音
应有任何障碍物遮挡太阳光。光伏组件总面积根据需要电量、建 筑上允许的安装面积、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安装位置要 满足冬至日全天有3h以上日照时数的要求。有时,为争取更多
的采光面积,建筑平面往往凹凸不规则,容易造成建筑自身对太 阳光的遮挡。除此以外,对于体形为L形、形的平面,也要 注意避免自身的遮挡。 本条中用于确定建筑日照条件的建筑日照时数(insolation standards)与用于计算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峰值日照时数(peak sunhours)不同。日照标准是根据建筑物所在的气候区,城市 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 或大寒日)有效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列 窗获得的日照时间。峰值日照时数是指当地水平面上单位面积接 受到的年平均辐射能转化为标准日照条件(AM1.5,1000W m²,25℃)的小时数。按年计算是全年标准日照时数,计量单 位是(h/a);按日计算是平均每大的标准日照时数,计量单位是 (h/d)。
4.3.3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在安装光伏组件的墙面、阳
等部位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光伏组件损环而掉下伤 人,如设置挑檐、入口处设置雨或进行绿化种植等,使人不易 靠近。
会发生相对位移,光伏组件跨越变形缝时容易遭到破坏,造成漏 电、脱落等危险。所以光伏组件不应跨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或 应采用与主体建筑的变形缝相适应的构造施
4.3.5光伏组件不应影响安装部位建筑雨水系统设计,7
成局部积水、防水层破坏、渗漏等情况。
4.3.6安装光伏组件时,应采取必要的通风降温措施以
表面温度升高。一般情况下,组件与安装面层之间设置50mm 以上的空隙,组件之间也留有空隙,会有效控制组件背面的温度 升高
4.3.7冬季光伏组件上的积雪不易清除,因此在
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应采取融雪、扫雪及避免积雪滑落 挡光伏组件的措施。如采取扫雪措施,应设置扫雪通道及人
4.3.8平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应符
1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光伏方阵排列过密会造成彼此遮 挡,降低运行效率。为使光伏方阵实现高效、经济的运行,应对 光伏组件的相互遮挡进行日照计算和分析。 2采用自动跟踪型和手动调节型支架可提高系统的发电量 自动跟踪型支架还需配置包括太阳辐射测量设备、计算机控制的 步进电机等自动跟踪系统。手动调节型支架经济可靠,适合于以 月、季度为周期的调节系统。 3屋面上设置光伏方阵时,前排光伏组件的阴影不应影响 后排光伏组件正常工作。另外,还应注意组件的日斑影响。 4在建筑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支架,应选择点式的基座形 式,以利于屋面排水。特别要避免与屋面排水方向垂直的条形 基座。 5光伏组件支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应包到支座和金 属理件的上部,形成较高的泛水,地脚螺栓周围缝隙容易渗水, 应作密封处理。 6支架基座部位应做附加防水层。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 度不应小于200mm。为防止卷材防水层收头翘边,避免雨水从 开口处渗入防水层下部,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收头处理。卷材防水 会应用压条钉压固定,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7构成屋面面层的建材型光伏构件,其安装基层应为具有 定刚度的保护层,以避免光伏组件变形引起表面局部积灰 现象。 8需要经常维修的光伏组件周围屋面、检修通道、屋面出 人口以及人行通道上面应设置刚性保护层保护防水层,一般可铺 设水泥砖。 9光伏组件的引线穿过屋面处,应预理防水套管,并作防 水密封处理。防水套管应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毕。 430地层而上安装光代组件环应然合以下西龙
4.3.9坡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为了获得较多太阳光,屋面坡度宜采用光伏组件全年获 得电能最多的倾角。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当地纬度士10°来确定屋 面坡度,低纬度地区还要特别注意保证屋面的排水功能。 2安装在坡屋面上的光伏组件宜根据建筑设计要求,选择 顺坡镶嵌设置或顺坡架空设置方式。 3建材型光伏构件安装在坡屋面上时,其与周围屋面材料 连接部位应做好建筑构造处理,并应满足屋面整体的保温、防水 等围护结构功能要求。: 4顺坡架空在坡屋面上的光伏组件与屋面间宜留有大于 100mm的通风间隙。控制通风间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加 强屋面通风降低光伏组件背面温升,二是保证组件的安装维护 空间,
4.3.10阳台或平台上安装光伏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小,因此安装在墙 或直接构成围护结构的光伏组件应有适当的倾角,以接受较
的太阳光; 2通过支架连接方式安装在外墙上的光伏组件,在结构设 计时应作为墙体的附加永久荷载。对安装光伏组件而可能产生的 墙体局部变形、裂缝等等,应通过构造措施予以防止; 3光伏组件安装在外保温构造的墙体上时,其与墙面莲接 部位易产生冷桥,应作特殊断桥或保温构造处理; 4预埋防水套管可防止水渗人墙体构造层;管线穿越结构 柱会影响结构性能,因此穿墙管线不宜设在结构柱内; 5光伏组件镶嵌在墙面时,应由建筑设计专业结合建筑立 面进行统筹设计: 8建筑设计时,为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掉下伤人,应考虑 在安装光伏组件的墙面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挑檐、 雨篷,或进行绿化种植等,使人不易靠近
1安装在幕墙上的光伏组件宜采用光伏幕墙,并根据建筑 立面的需要进行统筹设计; 2安装在幕墙上的光伏组件尺寸应符合所安装幕墙板材的 模数,既有利于安装,文与建筑幕墙在视觉上融为一体: 3光伏幕墙的性能应与所安装普通幕墙具备同等的强度 以及真有同等保温、隔热、防水等性能,保证幕墙的整体性能; 4PVB(Polyvinylbutyral)中间膜是一种半透明的薄膜 是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经增塑剂塑化挤压成型的一种高分子材 料。使用PVB夹胶层的光伏构件可以满足建筑上使用安全玻璃 的要求;用EVA(Ethylenevinyacetate)层压的光优构件需要 采用特殊的结构,防止玻璃自爆后因EVA强度不够而引发 事故; 5层间防火构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有伸缩变形能力 密封性和耐久性;在遇火状态下,应在规定的耐火极限内,不发 生开裂或脱落,保持相对稳定性;防火封堵时限应高于建筑幕墙 本身的防火时限要求;玻璃光伏幕墙应尽量避免遮挡建筑室内视
线,并应与建筑遮阳、采光统筹考虑; 6为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掉下伤人,应安装牢固并采取必 要的防护措施。 4.3.13光伏系统控制机房,一般会布置较多的配电柜(箱) 逆变器、充电控制器等设备,上述设备在正常工作中都会产生 定的热量;当系统带有储能装置时,系统中的蓄电池在特定情况 下可能对空气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控制机房应采取通风 措施。
线,并应与建筑遮阳、采光统筹考虑; 6为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掉下伤人,应安装牢固并采取必 要的防护措施。
4.4.1结构设计应根据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 行专门设计,防止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 4.4.2在新建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结构设计时应事先考 传递的荷载效应
4.4.5光伏系统结构设计应区分是否抗震。对非抗震设防的地 区,只需考虑系统自重、风荷载和雪荷载;对抗震设防的地区, 还应考虑地震作用,
4.4.5光伏系统结构设计应区分是否抗震。对非抗震设
安装在建筑屋面等部位的光伏方阵主要受风荷载作用,抗 让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但由于地震是动力作用,对连接节点
产生较大影响,使连接发生震害甚至造成光伏方阵脱落,所以, 除计算地震作用外,还必须加强构造措施
产生较大影响,使连接发生震害甚至造成光伏方阵脱落,所以, 除计算地震作用外,还必须加强构造措施。 4.4.6墙角、凹口、山墙、屋檐、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脊等 部位,风压大,变化复杂,在这些部位安装光伏系统,对抗风压 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宜将光伏组件或方阵安装在风压较小的部 位,如屋顶中央。在坡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或方阵时,宜采用与 屋面平行的方式,减小风荷载的作用
如光伏幕墙,应至少满足普通幕墙的强度、抗风压和防热炸裂等 要求,以及在木质、合成材料和金属框架上的安装要求,应符合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I102或《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 术规范》JGJ133中对幕墙材料结构性能的要求;作为屋面材料 使用的光伏构件,应满足相应屋面材料的结构要求。 4.4.10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 载力,任何情况不充许发生锚固破坏。采用锚栓连接时,应有可 靠的防松、防滑措施;采用挂接或插接时,应有可靠的防脱、防 沿址旅
力,任何情况不充许发生锚固破坏。采用锚栓连接时,应有 的防松、防滑措施;采用挂接或插接时,应有可靠的防脱 骨措施。
1大多数情况下支架基座比较容易满足稳定性要求(抗滑
移、抗倾覆)。但在风荷载较大的地区,支架基座的稳定性对结 构安全起控制作用,必须经过验算来确保。
4.4.12当土建施工中未设预埋件,预埋件漏放或偏离设
较远,设计变更,或在既有建筑增设光伏系统时,往往要使用后 锚固螺栓进行连接。采用后锚固螺栓(机械膨胀螺栓或化学锚 栓)时,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另外,在地震设防区使用金属锚栓时,应符合建筑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相关抗震专项性能 试验要求;在抗震设防区使用的化学锚栓,应符合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中相关适用于开裂混凝土的 定型化学锚栓的技术要求。
4.4.13应进行光伏系统与建筑的同生命周期设计。预坦
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避免光伏构件更新时对主体结构 造成损害。 4.4.14支架、支撑金属件应根据光伏系统设定的使用寿命选择 材料及其维护保养方法。根据自前常见方法以及使用经验,给出 下儿种建议: 1钢制十表面涂漆(有颜色):5~10年,再涂漆。 2钢制十热浸镀锌:20~30年。 镀锌层的厚度要求取决于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应根据环 境变化确定镀锌层的厚度。日本的经验表明,要获得20年的使 用寿命,在国内重要工业区或沿海地区镀锌量为550g/m²~ 600g/m²以上,郊区为400g/m²以上。 在任何特定的使用环境里,锌镀层的保护作用一般正比于单 立面积内锌镀层的质量(表面密度),通常也正比于锌镀层的厚 度,因此,对于某些特殊的用途,可采用40m厚度的锌镀层。 在我国,米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作为支撑结构 时,一般采取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锌膜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锌技术要求》GB/T13912的相关 规定。 钢构件采用氟碳喷涂或聚氨酯喷涂的表面处理办法时,涂膜 厚度应满足《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I102中的相关规定。 3不锈钢:30年以上。 不锈钢对盐害等具有高抵抗性,但价格较高,在海上安装的 场合应用较多。 4铝合金十氟碳漆喷涂:20年以上。 铝合金型材采用氟碳喷涂进行表面处理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规定的质量要求,表面处 理层的厚度:平均膜厚t≥40um,局部膜厚t≥34um。其他表面 处理方法应满足《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中的相关 规定。
4.4.15在有盐害的地方,不同的金属材料相互接触会
腐蚀,所以应在不同金属材料之间垫上绝缘物,或采用同一金属 材料的支撑结构。 4.4.16地面安装光伏系统时,应对地基承载力、基础的强度和 稳定性进行验算。光伏组件最低点距地面应有一定距离。当为一 般地面时,为防止泥沙上溅或小动物的破坏,不宜小于 1000mm
5.1.1自前光伏系统施工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别较大, 范光伏系统的施工安装,应先设计后施工,严禁无设计的盲 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措施应经监理和建设 批后方可施工。
5.1.3光系统安装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流 程与操作方案。
建部位的施工多由其他施工单位完成,因此应加强对已施工土建 部位的保护
5.1.6光伏系统安装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设备、系统和 人员的安全,
5.2.1光伏组件或方阵的支架应固定在预设的基座上,不得直 接放置在建筑面层上,否则既无法保证支架安装牢固,还会对建 筑面层造成损害。
5.2.2基座关系到光伏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必须由专 术人员来完成。
5.2.3一般情况下,光伏组件或方阵的承重基座都是在屋面结
构层上现场砌筑(或浇筑)。对于在既有建筑上安装的光伏 工程,需要揭开建筑面层做基座,因此将破坏建筑原有的防
构。基座完工后,被破坏的部位应重新做防水工程。
屋面上,易对屋面构造造成损害,应附加防水层和保护层, 5.2.5对外露的金属预埋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防止预埋件 受损而失去强度。
5.2.5对外露的金属预理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防止预理件 受损而失去强度,
蚀损坏,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捣密实
位锈蚀损坏,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捣密实,
5.3.2支架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将造成支架偏移,影响
5.3.2支架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将造成支架偏移,影响 主体结构的受力。
场条件不同,防风措施也不同。
5.3.4为防止漏电伤人,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接地
5.3.6由于光伏方阵支吊架用于室外,受到风、雪荷载作厂
如果使用单一摩擦型节点连接方式,容易造成支架的松脱 使用安全隐患。
5.4.1由于安装在不同建筑部位,光伏组件所受的风荷载、雪 荷载和地震作用等均不同,安装时光伏组件的强度应与设计时选 定的产品强度相符合。
5.4.1由于安装在不同建筑部位,光伏组件所受的风
5.4.2光伏组件应按设计要求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防
5.4.4为抑制光伏组件使用期间产生温升,屋项与光伏组件之 间应留有通风间隙,从施工方便角度,通风间隙不宜小 于100mm。
框的厚度及形状、固定用金属零件或螺栓的直径、数量等有
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守产品厂家指定的安装条件
5.4.6坡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时,会破坏周边的防水连
因此必须制定专门的构造措施,如附加防水层等,并严格按要求 施工,不得出现渗漏
5.4.7由于光伏幕墙的施工安装且前还没有对应的国家标
光伏幕墙的安装应符合《玻璃幕墙建筑工程技术规范》JGJ102 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等现行国家标 准的相关规定。 幕墙中常用的双玻光伏幕墙也是建材型光伏构件的一种,是 指由两片以上的玻璃,采用PVB胶片将太阳电池组装在一起, 能单独提供直流输出的光伏构件。《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要求,玻璃幕墙采用夹层玻璃时,应采用干法加工合 成,其夹层宜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夹层玻璃合片 时,应严格控制温、湿度。
5.4.8在盐雾、寒冷、积雪等地区,光伏系统对设备
料和安装工艺均有特殊要求,产品生产厂家和安装施工单位 同研究制定适宜的安装施工方案。
5.4.9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承载状况等均不同,安装光伏系统 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支架式、叠合式或一体式的安装方法。
5.4.9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承载状况等均不同,安装光伏系统
5.5.4光伏系统直流部分的接线,由于目前采用了标
般不会发生正负极性错接的情况。但也经常会发生把接头切 去、加长电缆后重新连接的情况,此时应严格防止接线错误
5.5.6并网逆变器等控制器的工作环境应保持良好,以保
5.5.6并网逆变器等控制器的工作环境应保持良好,以保证其 安全工作和检修方便,
5.5.7光伏系统中的电缆防水套管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缝隙
做好防水密封,建筑表面需进行光洁处理
6.1.1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验收应包括建筑工程验收和光伏 系统工程验收。
DL/T 1683-2017标准下载6.1.3光伏系统工程验收应规范化。分项工程验收应
程师(或建设单位项自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专业质量 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6.1.4光伏系统工程施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
峻工验收报告和光伏系统施工图。建设单位收到工程峻工验收报 告后,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联合进行 竣工验收。所有验收应做好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
6.2.1由于光伏系统工程施工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分项工程验 收可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分期进行。 6.2.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DLT1497-2016 电能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避免返工,光伏系统工程施工工序 必须在前一道工序完成并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并明确 了必须验收的项目。
6.3.1当分项工程验收或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
1当分项工程验收或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