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98-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86-20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7.2.4.1确定T程建设与岩落塌陷的位置关系,分析T.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岩济塌陷发生的可能性 7.2.4.2按附录D表D.7确定岩溶塌陷的发育程度。 7.2.4.3按附录C表C.1分析T.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岩溶塌陷发生的诱发因素。 7.2.4.4按表2确定岩溶塌陷发生后的危害程度。 7.2. 4.5按表 7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表7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2.5采空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
7.2.5.1确定T.程建设与采空塌陷的位置关系,分析.1.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发生的可能性。 7.2.5.2按附录D表D.8确定采空塌陷的发育程度。 7.2.5.3按附录C表C.1分析.T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发生的诱发因素。 7.2.5.4按表2确定采空塌陷发生后的危害程度。 7.2.5.5按表8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JGJ/T 467-2018 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表8采空陷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2.6地裂缝危险性预测评估
7.2.6.1确定T.程建设与地裂缝的位置关系,分析.T.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7.2.6.2按附录D表D.9确定地裂缝的发育程度。 7.2.6.3按附录C表C.1分析T.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裂缝发生的诱发因素。 7.2.6.4按表2确定地裂缝发生后的危害程度 7.2.6.5按表9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表9地裂缝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2.7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
7.2.7.1确定工程建设与地面沉降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7.2.7.2按附录D表D.10确定地面沉降的发育程度 7.2.7.3按附录C表C.1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发生的诱发因素。 7.2.7.4按表2确定地面沉降发生后的危害程度 7.2.7.5按表10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表10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2.8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
7.2.8.1确定工程建设与不稳定斜坡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坡或崩 塌的可能性。 7.2.8.2按附录D表D.1分析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程度。 7.2.8.3按附录C表C.1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坡或崩塌的诱发因素。 7.2.8.4按表2确定不稳定斜坡发生滑坡或崩塌后的危害程度。 7.2.8.5按表11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表11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DZ/T02862015
表11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续)
7.3. 1 工业与民用建筑
7.3.1.1工业与民用建筑
7.3.1.1工业与民用建筑
房屋建(构)筑物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
7.3.2道路交通工程
7.3.2.1道路交通包括铁路和公路。 7.3.2.2速度大于200km/h铁路按表13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2.3公路和速度小于200km/h铁路主要包括隧道进出口、桥梁基础、路基、服务管理站场、高边 坡、高填方。 7.3.2.4隧道进出口按表14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7.3.2.5桥梁基础按表15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7.3.2.6路基按表16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3.2.7服务管理站场T.程按“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稳定斜玻危险性预测评活,
隧道进出口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表15桥梁基础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表16路基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Z.3.3油气管道工程
7.3.3.1油气管道T程主要包括输油气管道、阀室场站和储油(气)库等 7.3.3.2输油(气)管道按表17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3.3阀室场站和储油(气)库按表18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3.1油气管道T程主要包括输油气管道、阀室场站和储油(气)库等。
输油(气)管道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表18阀室场站和储油(气)库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和储油(气)库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3.4水利水电工程
7.3.4.1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包括:坝址枢纽、新建公路、水库区、引(输)水管道、移民搬迁 7.3.4.2 坝址枢纽按表19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4.3 新建公路按"7.3.2道路交通T.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4.4 水库区按表20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4.5 引(输)水管道工程按表21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7.3.4.6 移民搬迁新址区按"7.3.1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表19坝项址枢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
表20水库区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
引(输)水管道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
7.3.5.1港口码头T.程主要包括:码头和船坞、护岸和内河航道、船闸和陆地建筑物。 7.3.5.2码头和船坞按表22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7.3.5.3护岸和内河航道、陆地建筑物按"7.3.1.T.业与民用建筑"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码头和船坞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
7.3.6城市和村镇规划区
城市和村镇规划区按表23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村镇规划区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纟
3.1.1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害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 3.1.2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 区(段)。 8.1.3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 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8.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3.2.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危险性等级划分为大、中等、小一级、 3.2.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应根据各区(段)存在的和可能引发的灾种多少、规模、发育程度和承 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等,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等级区(段)。 3.2.3分区(段)评估结果,应列表说明各区(段)的T程地质条件,存在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种类、规 模、发育程度、对建设工程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治要求
8.3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8.3.1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适官
8.3.1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适宜 适宜性差三个等级,见表24。
表24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
、防治工程 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工程复杂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
9.1.1地质灾害危险性一、二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三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说明书。 9.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或说明书,并附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 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和有关的照片、地质地貌剖面图等。 9.1.3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连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措施有效可行、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 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
9.1.1地质灾害危险性一、二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三级评估,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说明书。 9.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或说明书,并附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 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和有关的照片、地质地貌剖面图等。 9.1.3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连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措施有效可行、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 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
9.2.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在调查和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9.2.2评估报告成果提交应按附录F.1进行。 9.2.3评估工作概述主要是阐述建设或规划项目概况、以往T作程度、工作方法及工作量、评估范围和 本次评估级别, 9.2.4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建设或规划区的气象与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岩土 类型、水文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等。 9.2.5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应闸述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现状。包括评估区内已发生和潜在的灾 害种类、数量、分布、规模、灾害损失等,并按灾种分别论述危险性现状等级。 9.2.6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应阐述工程建设场地或规划区内引发或加剧以及工程或规划区本身可 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9.2.7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应论述综合评估原则、评估指标的选定和综合分区。在此基础上,阐述 建设或规划区用地适宜性。 9.2.8结论与建议主要是对本次评估的结论进行表述;同时围绕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灾害防 治建议
9.3.1成果图件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以及其他需要的专项 图件。 9.3.2成果图件比例尺以能便于阅读,并考虑委托单位使用方便,酌情确定。 9.3.3成果图件的编制要求按附录F.2执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按图A.1开展工作
DZ/T02862015
图A.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工作程序框图
DZ/T02862015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表B.1进行划分。建设项目重要性按表B.2进行划分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
表B.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
表B.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统
表B.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续)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类按表C.1确定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类按表C.1确定
表C.1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类表
时心 朋塌(危岩)的发 育程度按表D.3确定。泥右流发育程度按表D.4确定。泥右流发育程度量化指标评判按表D.5确定 尼右流堵塞程度按表D.6确定。岩落塌陷发育程度按表D.7确定。采空塌陷发育程度按表D.8确定 地裂缝发育程度按表D.9确定。 地面沉降发育程度按表D.10确定
表D.1滑坡的稳定性(发育程度)分级表
表D.2滑坡变形阶段及特征表
DZ/T0286—2015表D.2滑坡变形阶段及特征表(续)变形阶段滑动带(面)滑坡前缘滑坡后缘滑坡两侧滑坡体滑动带已全面形出现明显的剪出有差异运动成,滑带土特征明显并经常错出:剪出1张裂缝与滑坡两侧形成的纵向裂羽状裂缝与且新鲜,绝大多数探附近湿地明显.有羽状裂缝连通.常出缝;中、后部有消坡后缘张裂滑动阶段并及钻孔发现滑动带个或多个泉点.有时现多个阶坎或地堑式水塘,不少树缝连通,滑坡有镜面、擦痕及搓揉形成了滑坡舌、鼓张沉陷带;滑坡喷常较木成“醇汉周界明显现象.滑带土含水量及放射状裂缝加剂。明显林";滑坡体整常较高并常伴有圳塌体位移滑体变形不滑坡舌伸出.授盖再发展,原始滑体不再沿滑动带于原地表上或到达前羽状裂缝不裂缝不再增多,不地形总体坡度停滑阶段位移,滑带土含水量方阻挡体而案高.前再扩大,不再再扩大.滑坡壁明显显著变小,裂降低,进入固结阶段缘湿地明显,鼓丘不增多基至闭合再发展缝不再扩大增多其至闭合表 D.3崩塌(危岩)发育程度分级表发育程度发有特征崩塌(危岩)处于欠稳定一不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前塌(危岩)分布多.大多已发生。崩塌(危岩)强体上方发有多条平行沟谷的张性裂隙,主控裂隙面上宽下案.且下部向外倾,裂隙内近期有碎石土流出或掉块,底部岩土体有压碎或压裂状;崩塌(危岩)体上方平行沟谷的裂隙明显中等前塌(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前塌(危岩)分布较少.有个别发生。危岩体主控破裂面直立呈上宽下案,上部充填杂土生长灌木杂草.裂面内近期有掉块现象;前塌(危岩)上方有细小裂隙分布崩塌(危岩)处于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崩塌(危)分布但均无发生.危岩体破裂面直立,上部充弱填杂土.灌木年久茂盛.多年来裂面内尤掉块现象:崩塌(危岩)上方无新裂隙分布表 D.4泥石流发育程度分级表发育程度易发程度(发育程度)及特征评估区位于泥石流冲淤范围内的沟中和沟口.中.上游主沟和主要支沟纵坡大,松散物源丰富,有堵塞成堰塞湖(水库或水流不通畅.区域降雨强度大评估区局部位于泥石流冲淤范围内的沟山:方两侧和距沟日较远的堆积区中下部,中上游主沟和主要支中等沟纵坡较大.松散物源较丰富.水流基本通畅.区域降雨强度中等评估区位于泥石流冲淤范围外厉史最高泥位以上的沟上方两侧高处和距沟1较远的堆积区边部,中上骗游主沟和支沟纵坡小.松散物源少,水流通畅.区域降雨强度小表D.5泥石流发育程度量化评分及评判等级标准级划序号影响因素强发(Λ)得分中等发育(B)得分弱发育(C)得分不发育(D)得分前、消坡等重崩塌、滑坡发崩塌、滑坡及无崩力侵蚀严重,多层育.多层滑坡和中有零星前水土流失(自然塌、滑坡、滑坡和大型崩塌。21小型前塌,有零星16塌、滑坡和冲12和人为活动的)冲沟或发表土疏松,冲沟1植被覆盖.冲沟沟存在严重程度分发育发育育轻微26
DZ/T0286—2015表D.6泥石流堵塞程度分级表堵塞程度特征河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交汇角度大,形成区集中。物质组成黏性大,稠度严重高,沟槽堵塞严重.阵流间隔时间长沟槽较顺直,沟段宽窄较均勾.陡坎、卡口不多。主支沟交角多小于60°,形成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塞情中等况一般.流体多呈稠浆一稀粥状沟槽顺直均匀,主支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口、陡坎,形成区分散。物质组成黏度小,阵流的间隔时间短轻微而少表 D. 7岩溶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发育程度发育特征1.质纯厚层灰岩为主.地下存在中大型溶洞、土洞或有地下暗河通过2.地面多处下陷、开裂.填陷严重强3.地表建(构)筑物变形开裂明显4.上覆松散层厚度小于30m5.地下水位变幅大1.以次纯灰岩为主,地下存在小型溶洞、土洞等2.地面塌陷、开裂明显中等3.地表建(构)筑物变形有开裂现象4.上覆松散层厚度30m~80m5.地下水位变幅不大1.灰岩质地不纯,地下溶洞、土洞等不发育2.地面塌陷、开裂不明显弱3.地表建(构)筑物尤变形、开裂现象4.上覆松散层厚度大于80m5.地下水位变幅小表 D.8采空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参考指标地表移动变形值发育采空区及其治理T.程开采影响带占程度面积占发育特征下沉量倾斜水平变形地形曲率(mm/a)深厚比建设场地建设场地(mm/m)(mm/m)(mm/m")而积/%面积/%地表存在塌陷和裂缝;地强>60>6>4>0. 3<80>10>10表建(构)筑物变形开裂明显中等地表存在变形及地裂缝;20~603~62~40.2~0. 380~1203~103~10地表建(构)筑物有开裂现象地表无变形及地裂缝;地弱<20<3<2<0.2>120<3<3表建(构)筑物无开裂现象28
表D.9地裂缝发育程度分级表
表D.10地面沉降发育程度分级表
DB11/T 1322.86-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6部分: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单位地质灾害评估调查宜按表E.1进行
地质灾害评估调查宜按表E.1进行
表E.1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
评估报告可按下列章节进行编制。 前言 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国 二、以往工作程度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五、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一、区域地质背景 二、气象、水文 三、地形地貌 四、地层岩性 五、地质构造 六、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七、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 (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 (三)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三、现状评估结论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二、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三、预测评估结论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四、防治措施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
特征和分布规律。 a)平面图内容: 1) 按规定的色谱表示简化的地理、行政区划要素; 2) 按GB12328一90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岩土体T程地质类型; 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要素; 4) 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危 险性等。 b) 镶图与剖面图: 1)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可在平面图上附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 线图、全新活动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图等; 2)应附区域控制性地质地貌剖面图。 c)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 模、形成条件与成因、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应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结果和防治措施。 a) 平面图应表示以下内容: 按规定的色谱表示简化的地理、行政区划要素; 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分门别类的表示建设项目工程部署和已建的重要工程; 3) 采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综合分区; 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防治点(段)、次重点防治点 (段)、一般防治点(段): 5) 采用点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一般可分为: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措施。 b)综合分区(段)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级别、区(段)编号、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发育程度和 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建议等。 2.3应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照片和不稳定斜坡(边坡)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等
b)综合分区(段)说明表
CECS 533-2018-T 空调用铝合金材耐热聚乙烯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