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01T 212—2020 合肥再制造生态圈构建指南.pdf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
DB 3401/T 2122020
【书签版】CJJ 49-2020-T: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pdf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401/T 2122020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再制造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机械行业协会、合肥 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国投安徽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湘 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工业车辆再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省泰源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鹏、刘渤海、赵任堂、张军辉、刘少诚、姚广山、应虎平、方世良、汤雯、 丰奇倩。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 3401/T 2122020
“合肥再制造”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合肥再制造”的定位是“立 足合肥、面向全国、服务世界”。其中:“立足合肥”是指合肥市是“合肥再制造”的核心区、主导区, 相关部门应发挥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面向全国”是指“合肥再制造”建设应聚集全国再制造资源, 包括创新资源、生产资源、服务资源等;“服务世界”是指合肥再制造产品和服务应走向全世界, 构建并形成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的目的是强化各相关方成员的集体意识、打造“合肥再制造”品牌共 同体,并取得产业竞争优势。合肥再制造生态圈强调多领域跨界合作,构建资源分享平台,并采取分布 式运作及去中心化互动的模式。因此,合肥再制造生态圈各相关方需统一价值,形成并树立“真的做再 造,做真的再制造”的价值观;统一行动,坚持“共治、共享、共赢”的行动准则;统一平台,协调 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的构建需要各相关方积极参与,是各相 关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DB 3401/T 2122020
本文件规定了合肥再制造生态圈构建的相关方和活动、构建要求、构建模式、运行评价和持续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的构建
合肥再制造生态圈Hefeiremanufacturingecosphere 为应对产业竞争激烈化、参与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全国化等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通过发 展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和(或)新业态布局, 构建的生态圈
4.1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的相关方包括组织方、生产方、服务方及消费方。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结构如图 1所示。
DB 3401/T 2122020
一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一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5.1.3协调性。相关方应协调一致,保证再制造活动的开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再制造产业发展 的良好环境。
5.2.1应根据合肥再制造生态圈的结构,积极支持、引导各相关方参与构建合肥再制造生态圈,并在 各类活动中发挥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作用。 5.2.2应建立再制造企业认定制度和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并联合服务方开展相应的认定工作。 5.2.3应规范及监管生态圈各类活动,并组织对生产方和服务方的定期评价。 5.2.4应建立消费方对再制造产品检测、维修保障、评价等权益的维护途径和渠道,
5.3.1应建立再制造性评估及再制造设计方案的工作流程、技术规范、评审技术。 5.3.2应具备对生产或采购的更新件的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技术能力。 5.3.3应具备同类再制造产品生产一致性的保证能力并达到要求。 5.3.4应具备全生产过程的记录、监测能力《预拌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发展延伸到全生命周期额监测能力。 5.3.5应及时处理消费方提出的再制造产品投诉及建议。 5.3.6再制造服务型企业应提供无害化处理服务、污染防控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5.3.1应建立再制造性评估及再制造设计方案的工作流程、技术规范、评审技术。 5.3.2应具备对生产或采购的更新件的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技术能力。 5.3.3应具备同类再制造产品生产一致性的保证能力并达到要求。 5.3.4应具备全生产过程的记录、监测能力,发展延伸到全生命周期额监测能力。 5.3.5应及时处理消费方提出的再制造产品投诉及建议。 5.3.6再制造服务型企业应提供无害化处理服务、污染防控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5.4.1宜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提供回收、物流、仓储等一系列规范服务。 5.4.2宜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预防性修复和在役再制造。 5.4.3 应提供再制造市场预测、再制造技术咨询及转让、运行评价等服务。 5.4.4 应负责再制造产品的检测、评估、认证及标识管理。 5.4.5宜积极开展市场、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活动,通过产品、技术和管理标准化等形式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业发展。
5.4.1宜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提供回收、物流、仓储等一系列规范服务。 5.4.2宜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预防性修复和在役再制造。 5.4.3 应提供再制造市场预测、再制造技术咨询及转让、运行评价等服务。 5.4.4应负责再制造产品的检测、评估、认证及标识管理。 5.4.5宜积极开展市场、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活动,通过产品、技术和管理标准化等形式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引领产业发展,
5.5.2对预防性修复和在役再制造应选择有资质的再制造生产方。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5.5.2对预防性修复和在役再制造应选择有资质的再制造生产方。
6.1构建模式如图2所示。